旅行攻略

當前位置 /首頁/旅行攻略 > /列表

內蒙古十大文化符號

1、內蒙古大草原

內蒙古十大文化符號

內蒙古大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河西走廊,地勢起伏綿延,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全區草原總面積13.2億畝,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10.2億畝,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

自東北向西南劃分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五大類地帶性草原,其中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烏蘭察布草原、鄂爾多斯草原馳名中外。

內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類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其中飼用植物793種。內蒙古大草原既是自然地理概念,也是歷史和文化地理概念。大草原是我國草原文化的發祥地和承載地,已經成為內蒙古形象的象徵,對外的代名詞,是草原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2、馬頭琴

馬頭琴蒙古語為“綽爾”,是蒙古族拉絃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通體呈梯形,由琴頭、琴弓、琴絃和共鳴箱等部分組成。

音色渾厚悠揚,低迴宛轉,極富感染力。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馬頭琴具有悠久的歷史,常為蒙古族舞蹈、長調、神話故事、慶典或與馬有關的文化活動伴奏,是慶典儀式和日常生活所必備的,一直深受蒙古等各族人民的喜愛。

2009年4月,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頭琴的重要性已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器樂功能,成為蒙古族音樂藝術的代表性符號和象徵。

3、那達慕

那達慕,蒙古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蒙古族牧民習慣稱為“乃日”(nair)。那達慕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藴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體現民族精神與性格的重要載體。

每年的不同季節人們為了慶祝豐收和喜慶日子都要舉行規模不等的那達慕。如今夏季那達慕,冰雪那達慕.旅遊那達慕.國際那達慕為主的各種那達慕,競相開展,異彩紛呈,以傳統搏克、賽馬.射箭“三項競技”為核心內容形成的新型那達慕,融傳統體育、宗教服飾、建築、飲食、歌舞、詩詞、經貿活動為一體,通過競技、儀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開始實現多方面的成效。

草原盛會那達慕以其古老的傳統、獨具的特色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朋友來到富饒美麗的內蒙古觀光。

4、蒙古包

蒙古包是一種帳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圓頂,通常用羊毛氈子覆蓋。蒙古包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是蒙古族和其他北方遊牧民族的古老建築形式,也是草原民族傳統生活方式的象徵。

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產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其構造既簡單又科學,不僅具備了環保型建築的優點,而且還體現了冬暖夏涼、簡潔明亮的建築特徵。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

蒙古包作為展現遊牧民族思想情感、精神風貌的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不僅具有不可替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而且在旅遊與文化深度交融、一體發展的大潮中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5、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1162—1227),出生在漠北草原翰南河上游地區(位於今蒙古國肯特省)。成吉思汗於1206年春天建國稱帝,成為大蒙古汗國開國可汗,為大元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成吉思汗歷經千辛萬苦,傾其畢生精力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完成了蒙古民族的統一大業。千百年來,被蒙古人民視為自己的偉大祖先而深受敬仰。成吉思汗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使我中華文化熔於一爐,為中華民族輸入新鮮血液,為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卓越貢獻。

成吉思汗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擴大和深化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為今日世界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締造全球化世界的第一人”。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也是中華民族的;成吉思汗屬於中國,同時也是屬於世界的。

6、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草原的蒙古族姐妹龍梅和玉榮為生產隊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為了不使生產隊的羊羣遭到損失,兩人頂風冒雪追趕羊羣,直到在雪地裏暈倒凍傷,身體受到嚴重傷害。她們冒着生命危險保護集體財產的英雄事蹟在國內廣為傳揚,兩人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內蒙古一代又一代各族青少年的傑出代表,也是內蒙古廣大幹部羣眾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生動寫照。2009年9月14日,龍梅和玉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7、蒙古文

蒙古文是用來書寫蒙古語的拼音文字,創制於13世紀。由於這種書寫系統是在回鶻文字母基礎上創制的,一般被稱作回鶻式蒙古文。

蒙古文是目前世界上極少數豎寫文字之一,有着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和歷史傳統。當今世界各國蒙古人所使用的蒙古文字有數種,惟有回鶻式蒙古文是依然延續其古老傳統的蒙古文字。

蒙古文作為具有悠久的歷史的文字,承載着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浸透着蒙古人的深厚感情,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歷史過程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蒙古族文化及其生命力的重要象徵。

8、敖包

敖包,亦稱“鄂博”,是蒙古語,意即“堆子”或“包",是一種用石頭、柳條、樹木、草皮等天然材料構建的圓錐形祭祀載體。敖包的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內涵豐富。

敖包祭祀起源於原始自然崇拜信仰.並廣泛傳承於阿爾泰語系民族當中。敖包祭祀與草原畜牧業生產有着密切的聯繫,祭祀形式大致分為“紅祭”、“白祭”、“玉祭”、“火祭”等幾種。祭敖包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祭奉天地和祖先,期盼迎來一個風調雨順、五畜興旺、國泰民安的美好年景,藴含着草原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諧、天人相諧”的生態理念和美好願景。

隨着時代的發展,敖包祭祀不斷接納新的文化因素,正在轉變成為一種傳統民間祭祀與當代文化相融合的大眾化、多元化的新的草原節日,成為草原上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的重要文化平台。

9、蒙古馬

蒙古馬原產於蒙古高原,雖然體形矮小,但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優良的戰用馬匹。蒙古馬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易增膘、持久力強和壽命長等優良特性,頭大頸短,骨骼健壯,胸寬鬃長,皮厚毛粗等生理結構方面的特點,成為抵禦北方嚴寒的優勢。

蒙古馬被我國農業業部確定為138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因分佈地區條件不同形成了蒙古馬的幾個主要類羣,如烏珠穆沁馬、百岔鐵蹄馬、烏審馬。如今,蒙古馬主要用於草原地區騎乘和進行耐力比賽等。在牧人心目中,蒙古馬文化是一種技能體系,一種知識體系,一種審美體系,一種信仰體系,是草原民族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10、紅山玉龍

紅山玉龍,又稱C字型玉龍,1971年出土於赤峯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高26釐米,為迄今已知最大的玉雕龍,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玉龍用墨綠色軟玉雕成,通體精磨,圓潤流利,生氣勃勃。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體蜷曲成C字形,吻部前伸,前端略上翹,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頸上有長鬃,尾部尖收而上卷,龍背有對穿的單孔。此玉龍是紅山文化玉器中體積最大,級別最高的考古實物,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藝術價值,是中華龍文化、玉文化的重要象徵,是體現草原文化源頭的重要符號,在區內外具有廣泛的認可度和影響力。

TAG標籤:符號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