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毛巾的由來

毛巾的由來

巾帕的使用歷史十分久遠。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帕”這一專用的紡織品名。它的特定含義是“手帕”,人們用它來擦汗潔面。國外“帕”的形成也早於“巾”。古埃及最早的帕是用蒲草編的,可以擦汗和遮擋陽光。古希臘人用亞麻布做帕,出門時系在腰間隨身攜帶。到了18世紀,由於婦女們塗抹脂粉的盛行,手帕被沾染得五彩繽紛,因而引發了彩帕的衍生。

從手帕到手巾的改變大約始於漢代。巾與帕不同,巾是以男性用品的身份出現的。男性在從事勞動等活動時,出汗的部位已不僅僅限於臉面部,還有脊背、胸膛等地方,小小的方巾已滿足不了要求,而且勞作的雙手不方便抓捏巾帕,所以出現了用厚布縫製的長巾,不用時可隨意搭在肩上,掛於頸項或別於腰間。掛於頸項的巾在肩挑、推車時還可用作扁擔或車袢的墊布,以緩衝壓力,減少勞動工具對肌膚的摩擦。這種巾秦漢以來已十分時興,我們在京劇舞台上看到的武生腰間繫的“大帶”,就是巾的藝術變形。

而讓巾起絨圈成為毛巾的雛形,早在西漢時期就開始出現。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絨圈錦”,就是最早發現的經起絨織物。到宋代,我國福建漳州的絲織業已十分發達。受到日本舶來品“倭錦”的啟發,我國古人用竹絲裝在一個特製的套筒中,俗稱“劍殼”,將劍殼投入開口的經絲中,捏住一根“竹絲”。將劍殼從開口的另一端抽出,留下的竹絲在緯紗的別壓下形成毛圈。這種織物毛圈規整又豐滿,而且厚實柔軟,吸濕能力大,成為日後毛巾的樣板。

TAG標籤:由來 毛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