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範文,2022五四運動紀念100週年大會演講

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心得體會怎麼寫?要從哪些方面去寫,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心得體會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簡單描述需要總結的事情,即是對什麼事情的心得體會,然後就根據自己的想法,説出自己的感悟、理解與思考,最後總結我們對該事情的看法和進一步的思考以及思考後的心得和體會。

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感想與體會

百年前,有這麼一羣熱血青年,喊着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為救國圖存,鞠躬盡瘁;百年前,有這麼一羣熱血青年,憑着滿腔熱忱,猛烈抨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視死如歸;百年前,有這麼一羣熱血青年,用他們的青春,汗水乃至鮮血,鑄就出了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樑。

歷史大河大浪淘沙,送走過往多少歲月;時代畫卷波瀾壯闊,記載曾經無數英傑。在1919年的五月,當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中國的時候,國內一片譁然,這是中國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出席會議,然而並沒有得到該有的公理和正義,依舊是帝國主義手中任意分割的羔羊。在國家主權危乎存亡之際,一個個熱血青年奮勇而起,誓死力爭,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鬱積已久的亡國之憂,救國之切驟然化作海嘯山鳴,他們便是這洪流中的先鋒,五四運動這場愛國戰爭就此爆發。

100年過去了,年年五四,今又五四。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五四的啟蒙,可能中國依舊在黑暗中躊躇前行;如果沒有五四的洗禮,可能馬克思主義理論還是天方異談;如果沒有五四的中國,不知何時才會迎來民族解放和繁榮富強。

100年,多少繁華事,已付談笑間。近代的中國,多災多難,但越是望向歷史深處,就越是堅定。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多難興邦。

那年五四,羅家倫用一篇《北京學界全體宣言》道出了那個時代的熱血: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那個時代的青年,懷着滿滿的熱情與理想,深深的愛着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用積極探索不怕挫折的精神,奮不顧身追求真理的行動,詮釋了青年人該有的擔當,使命與責任。

魯迅先生對中國的青年一直寄予厚望,他寫道: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説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先生的話一直激勵着我不斷前行,相比那個時代而言,我們是幸運的,可是我們的生活似乎由於幸運而變得寡淡。我們説着未來是星辰大海,可當歷史再難湧現滄海橫流的本色英雄時,我們又該如何?

歷史長流,浩浩湯湯。回顧那一個個歷史人物,總是讓人忍不住感慨萬千。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可能是習慣了平穩安靜的生活,很少人會去了解中國的近代史,很多事情都已拋諸腦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既不能居廟堂之高,也不能處江湖之遠。要知道,在我們這和平安逸的生活背後,又有多少大好青年在自己的崗位默默奉獻着,每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奮勇當先。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險救災眾志成城,天津8·12濱海新區爆炸逆行的背影,四川涼山森林火災犧牲的30名消防隊員等等。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強盛的滾滾洪流,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壯麗的歷史篇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拿出自己的勇氣和擔當,五四精神的學習不能只當一個口號,更應該是引導我們前行的旗幟。我們要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般的鋭意進取,還要有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般的努力精進,更要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般的血性擔當。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歷史如歌,風雲際會。穿梭歲月的峯頭,在人類浩瀚的旗中,始終閃爍着一面鮮明的旗幟,那便是青春樹立起來的旗幟,穿越百年,依舊閃爍着耀眼的光芒,為祖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渲染最亮麗的色彩。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五四的旗幟已傳到我們手中,我們要以遠大的理想,飽滿的精神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盡一份微薄之力。銘記五四精神,完成五四未能完成的工作,我輩當自強。

青年也許關乎年齡,可沒有人能阻擋我們永葆一顆年輕且熱淚盈眶的心。

百年前,華夏儒生,振臂一呼,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百年中,中華崛起,千錘百煉,亮劍揮鞭驚世舉,雄獅壯閲領風流。

百年後,土木學子,放言遣辭,苦修力學供華夏,可為蠻夷做事否?

我們一定有着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

2022五四運動紀念100週年大會演講,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範文

五四運動100週年心得體會素材

2019年就快到了,新中國誕辰70週年了,五四運動也100週年了。

90後的新青年,你好嗎?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你奔三的計時器也將被準時按下。

365天后,你將站在三十而立的大門口。

説來慚愧,這些年對你的關注不夠。80後似怒海驚風,00後正暗流湧動。90後夾在其間很尷尬,過於風平浪靜,以至於回頭才發現,你都快30歲了。

但話説回來這也怪不得別人。迷茫是90後的羣像,佛系生活、千人一面。與星光熠熠的80後相比,你是個灰頭土臉的小子。倒不是説完全籍籍無名,而是你本不該如此。

要知道,你可是出生於風雲變幻、全面改革開放的時代,甚至趕上了第三次技術革命,變革、創新是常態。你身處千年不遇的可塑性的時代,註定不會平庸。

要知道,時光上溯一百年,正是一羣90後,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五四運動的驚雷,讓自主的、進步的、進取的、世界的、實利的、科學的要義,在古老中國大地成燎原之勢。沿着少年中國説和敬告青年的脈絡,他們,給未來的自己拋出了一根綿延百年的紅線。

而後,嘉興南湖紅船上,13位平均年齡27歲的青年召開中共一大;1978年後,毛頭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最先下海飲頭啖湯。羣星閃耀的八十年代,海子、顧城、崔健30歲左右。新千年後,國足入世、超女狂歌、博客筆戰、奧運爭流也全都由年輕人寫就。

時至今日,當紅線的兩頭剛好都是90後,人們的目光自然也就落到了你身上。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興則國家興。百年前的吾族青年,信誓旦旦不在齦齦辯證白首中國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國之再生;百年後的你,也已到了心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弄潮兒的時候。

當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與擔當。讓你去效法先賢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公平的。但是,三十而立,既是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亦是靜待出鞘的干將莫邪。跳出舒適圈的新時代,同樣需要披荊斬棘的先鋒。

而且,你確實也在做先鋒的事啊!雖然你説不出幾句正經話,但能用彈幕和吐槽牢牢佔據公共話語空間;雖然你玩心很大,但把遊戲玩成了電子競技;雖然在已知領域你沒有明顯建樹,但開創了直播和共享經濟;你不像80後一樣勇於扛起大旗,只因堅信沒有兩個90後是相似的,從來不願被某個具化的形象代表。你忽而是傅慧園,奪冠後一臉爛漫與無邪;忽而是柯潔,挑戰阿爾法狗一次不夠再來一次;忽而是杜富國,面對生死時一聲你退後,讓我來,如同生活之日常

過去的星光太過璀璨,以至於你常被遺忘。但其實,你很明白,也很篤定。自稱寶寶,只是賣個萌,你根本就不想與日月爭輝,30年來只在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營造屬於自己的火樹繁花。我曾誤以為你在歲月的長河裏垮掉,可實際上,你早已接過紅線的另一頭,併為一份百年承諾寫下了當今的註腳。

聽,2019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它説留給90後的時間正在流逝。

宇宙間之事理無窮,科學領土內之膏腴待闢者,正自廣闊。

百年前的青春禮讚,言猶在耳,慌嗎?你不用回答,因為必然還會把佛系三連掛在嘴邊:都行,可以,沒關係。但我知道這並非消極,恰恰相反你有三十而立的底氣。

致敬,90後!致敬,新青年!

學習五四精神心得體會:憶往昔無限敬意 展未來青年奮起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距今已有百年,我通過百家講壇節目再次重温了那段令人振奮的歷史,心中不覺湧動起無限的敬意與感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要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而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軟弱無能,未能捍衞國家主權,使國人異常不滿。當時學生羣情激奮,號召全國人民奮起救國。5月4日,以北京的學生為主,廣大羣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就爆發了。當天有32名學生被捕,可他們並不畏懼,甘願犧牲自己換來國人的覺醒。正是這場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準備和幹部準備。

五四運動已過百年,可它的精神卻永遠不會過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這種精神始終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

現我們處在和平年代,祖國形勢一片大好,很多人説現在的年輕人是温室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甚至90後一度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但也有這樣的青年用行動訴説着自己的愛國熱忱。年僅23歲的孟鳴之在一場火災救援中壯烈犧牲,26歲的王秋婷在扶貧一線因公殉職,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作為90後的一員,我為他們感到驕傲,也被他們的英勇事蹟深深震撼。

李大釗曾説: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沒錯,青春是人生的最好時光,青年是最需要奮鬥的。毛主席也説: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因此,青年應該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斷創新,學會奉獻,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才能發揮出青年應有的光和熱。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願繼承與發揚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五四精神,認真學習與科研,舍小我成大我,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己的愛國情懷,追逐自身的成才夢,共築大家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