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北方小年習俗是什麼

北方小年習俗是什麼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的序曲,一過小年就感覺春節真正來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方小年習俗是什麼,歡迎大家閲讀分享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小年相關內容推薦↓↓↓

小年和大年相差幾天

過小年的寓意是什麼

小年的由來及傳説故事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區別

北方小年習俗是什麼

北方小年習俗1、掃塵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几淨。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北方小年習俗2、貼窗花

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裏,自然為家中增添不少喜氣。

北方小年習俗3、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北方小年習俗4、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説法。

北方小年習俗5、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説,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户户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北方小年習俗6、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説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北方小年習俗7、吃糖瓜、飴糖、麻糖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北方小年習俗8、吃火燒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台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火燒

河南漯河、平頂山一帶小年夜這天不吃餃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燒吃。火燒又叫燒餅,與小年幾乎劃等號,當地人講沒有火燒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粘糕

山東部分地區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嘴,使其向玉帝彙報工作時只講好事。

麻糖

晉西北地區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優質小米熬成“餳”,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麪攪拌均勻,通過特殊工藝發酵和固化處理,做成各種形狀的糖塊,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夾餡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種麻糖,都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把人間美味奢華的事報告給上天。

關東糖

關東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後才能吃到。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風味特殊的糖製品。關東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烤融化塗在灶王爺嘴上,這樣他到玉帝那裏就不能講壞話了。

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這首民謠很多人應該都聽過。糖瓜跟關東糖的做法相似,只是關東糖是長條型的,拉成扁圓型就是糖瓜,吃起來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臘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習俗。人們用麥芽糖把炒玉米粘起來冰凍成一塊一塊的,口感脆甜香酥。

面花

山東半島的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棗花饃、團圓餅、壽桃等麪食,蒸出來的這些麪食又叫面花。

北方小年的由來

各種史料記載,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為何偏偏北方出現了臘月二十三?

是因大清朝的改變。

《温江縣誌》中寫道:“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於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遷移到了二十三。”

也就是説,本來臘月二十四的小年兒,因皇家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約和刪繁就簡,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小年在官家就成了臘月二十三。

正因此,也就有了那句“官三,民四”,還有“船五”,水上人家過臘月二十五。

皇家怎麼過,官員們自然要怎麼過。

就這樣,從大清中期開始,小年變成了臘月二十三。

“天高皇帝遠”,而北方接近權力中心,所以宮裏的事兒先聽到了,就這樣開始跟着皇家一起過臘月二十三了。

有人曾説,小年的時間不同是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等原因所致。

其實不是,而是因皇家先起了頭兒,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罷了。

北方人過小年,過大清朝中期以後更該的那一天;南方人過小年,過我國曆史上延續下來的那一天。

TAG標籤:北方 小年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