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上元節是元宵節的別稱嗎

上元節是元宵節的別稱嗎

上元節是元宵節的別稱嗎 上元節和元宵節是同一個節嗎

上元節是元宵節的別稱,他們是同一個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宗教“三元”的説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宗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元節為什麼又叫元宵節

因為中華民族的民俗傳承,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民俗文化慢慢形成的。

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

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裏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元宵節的傳説100字

相傳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消滅它們。然而,當時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此事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掉。但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於是就冒着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民眾聽説這個消息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有個老人家想出法子,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於是心中大快。就這樣,人們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

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死裏逃生,從此,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燃放煙火來紀念,相沿成俗。

TAG標籤:別稱 元宵節 上元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