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夏至時節各地飲食風俗習慣

夏至時節各地飲食風俗習慣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北京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麪。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麪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麪館人氣很旺。無論麪館的四川涼麪、擔擔麪、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麪等等,各種麪條都很“暢銷”。

紹興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説:“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山東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嶺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説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説,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如今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夏至吃狗肉有什麼説法?

傳統的嶺南人認為夏至吃狗肉大補元氣。

據有關資料記載,夏至殺狗補身,相傳源於戰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癘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闢不祥”之説,命令臣民殺狗避邪,後來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立夏日,吃補食”的民謠,也説明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

中國漢人烹食狗肉的歷史由來已久,特別在嶺南方兩廣尤甚。嶺南自古瘴疫盛行,夏至炎熱瘴疫大發,時人易蠱毒攻心致疾,而狗肉性温有健脾益氣和中壯陽之功,扶人正氣剋制瘴疫。清代筆記《廣東新語.事語.廣州時序》載:“夏至磔犬御蠱毒”。

在我國,吃狗肉的歷史悠久,淵源極古。早在商周時期,狗肉便是宮廷宴飲,祭祀大典上不可缺少的美味。而在某些地方文化中,夏至日喝燒酒、吃狗肉、啖荔枝,就像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一樣正常。一方面是傳統習俗的沿襲,一方面是動物保護人士的抵制,近年來,圍繞“能不能吃狗肉”這個話題,狗粉和狗肉粉吵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