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花燈節是哪一天

花燈節是哪一天

花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燈節是哪一天

花燈節,是藏族與廣西的部分漢族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四月初八日夜晚。這天晚上家家户户要在門前點燃燈籠。燈的種類形狀很多,上有書法,繪畫,燈謎,五彩繽紛,很是美觀。每個地方的來由都不盡相同。

花燈節的由來

其實,“花燈節”之起源比漢武帝祭泰一可能還要早。在殷商時期,民間就有用火祭社的活動,“社”之本義就是祀土,就是祭土神。所以民間於正月十五日要舉辦“社火”。

社火者,以火祭社之謂也。後來把火祭的形式逐漸變為花燈祭,這才有了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

總之,“花燈節”之俗歷史悠久,裏邊也夾帶着一些宗教內容。傳説魁星滿腹經文,但屢考不中,便跳河自殺,後被河鰲救活,成為魁星神。據説天水歷史上文官輩出,並多崇拜和信仰魁星。社火中的魁星形象為魁面,騎鰲魚。右手握筆,左手掌硯,行走若跛舞。一路上沿途觀眾皆揖手作拜。魁星用筆蘸水、四處甩灑。當地人認為,凡有水滴落額頭,家有讀書人高中。

除此之外,甘肅村民還特別講究“攆靈官”、“跪青官”。四大靈官走在隊前,後面緊隨青年兒童,呼喊着走東家竄西家進行驅邪逐疫。靈官過後,接着春官來了。家長拿出好煙好酒進行招待,春官點燃案頭的香火,脱口説些祝頌詞,便揚長而去。

這些古老的儀式之後,全村男女老幼便湧到社火場去,一直玩到天快亮,才漸漸回家。

元宵節花燈的寓意是什麼

元宵節是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可算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間的燈火,自然也不例外。當然,這裏要把燈與火區分開來。燈,是鬧花燈;火,是放煙火。

鬧花燈是元宵節漢族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羣眾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羣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箇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而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TAG標籤:花燈 節是 哪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