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和寫法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和寫法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和寫法

包,也叫包袱,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包裝就成為“包”。

包,分為花包和白包兩種,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兩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

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的相關欄目寫上先人的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燒包時間等。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封皮內容解釋: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如下(以花包為例,括號內為解釋):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 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 收用(已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陽間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 年 月 日叩化(農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各列內容寫法:

第一列:

花包,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

白包,“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按期限燒各種包(如七七包、一週年包、二週年包和三週年包),每次燒包填寫的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

如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週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週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週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

一般不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第三列:

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

首先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係;

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係就行;

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要將姓和名分開,如寫給男先人就稱“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某某”為名),寫給女先人為“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稱男先人為老大人、女先人為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

第四列:

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與收包人的關係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複雜,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

第五列:

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曆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寫了。

包袱的寫法格式及稱呼

農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燒包袱,是由燒紙錢演化而來。 民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靈時,都要燒包袱。 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將打好的紙錢, 用白紙封起來,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後,還要用毛筆字寫上敬奉 的字樣。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 父母死三年內:父稱 新逝顯考,母稱 新逝顯妣。

父之兄: 故伯考

孝胞侄 父之弟: 故叔考

孝胞侄 父之堂兄: 故堂伯

孝堂侄 父之侄: 故堂兄(弟)

堂兄或弟 母之父母: 故外祖考(妣)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 故舅考(妣)

孝外甥 母之伯爺: 故堂外伯祖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 故堂母舅

堂外甥 父之姐夫: 故姑父 內侄

父之姐妹:故姑母(其夫姓)府 (自姓)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爺: 故姑公(姓) 公諱(名字)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父之姑母: 故姑婆(其夫姓)府(自姓)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同父母之姐:故胞姐(其夫姓)府(自姓)氏老孺人收用 胞弟

胞姐之丈夫: 故姐夫(姓)公諱(名字)老大人收用 內弟

母之姐夫: 故姨父(姓) 府公諱(名字)老大人收用 姨侄

母之姐妹: 故姨母(夫姓) 府(自姓)老孺人收用 姨侄

母之祖父:故外曾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收用曾外孫

母之祖母:故外曾祖妣(夫姓)府(自姓)老孺人收用 曾外孫

妻之父母:故嶽考(妣) 孝婿妻之伯爺: 故伯嶽考 (妣) 侄婿

妻之伯孃:故伯嶽妣(夫姓) 母(自姓)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母: 故內祖考(妣)孫婿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娘): 故寄父考(妣)寄男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後

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未婚夫與妻: 故結髮 府 斷絃妹收用 斷絃兄

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與親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與親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內侄孫

TAG標籤:中元節 格式 寫法 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