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古人科舉考試第一名叫什麼第三名叫什麼

古人科舉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科舉考試開始於隋朝,結束於清朝,共延續了1000多年。其是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而按照科舉考試的規定,所有讀書人要先參加“童試”,考試合格被錄取“入學”後成為秀才。而秀才經過“鄉試”、“會試”、“殿試”之後,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

古人科舉考試第一名叫什麼第三名叫什麼

歷代狀元中,其大多出身名門望族。他們從小就處在優裕的家庭環境,既有重臣之後,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狀元、祖孫狀元、宰相子、尚書婿。父輩的榮耀和輝煌的地位為他們登上科考的頂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許多人就是靠名臣的舉薦和培養,順利圓了狀元夢。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狀元出身寒門。他們全憑自己的才智成為一國學子之冠。特別是宋太祖,為了革除唐代權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沉痾,在科舉中加強對權貴子弟的監督限制,有意選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舉及第。如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的狀元呂蒙正,幼小時就被父親趕出家門,隨母流落龍門山,棲居山間石窟中。

元代雜劇名家關漢卿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便是以呂蒙正的貧寒生活為素材創作的戲劇。孤貧寒酸的呂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賦才智和刻苦學習,31歲大魁天下,42歲位居宰相。成為兩朝輔弼,萬眾景仰。各朝歷代,都有像呂蒙正這樣的狀元郎。他們成為庶民百姓通過科舉之路出人頭地的幸運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