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端午節作文高一

高一端午節作文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高一端午節作文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端午節的起源是什麼,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第三個要描寫端午節怎麼過,可以介紹古代人們是如何過節的。

高一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你聽過這首描寫端午節的兒歌嗎?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據説,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投江而死,人們為了記念屈原,所以在每年端午節人們總會把粽子扔進河裏餵魚,魚兒吃了粽子,就不會去吃屈原的遺體了。

讓我跟你講一講我們家鄉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吧!每年一到端午節,每家每户都要掛艾葉、老人要為孩子們戴長命縷、漂河燈,還要吃粽子、芽蠶豆、麻花、大蒜和雞蛋,端午節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買來艾葉和菖蒲,用紅線紮起來掛在門上,據説,門口掛上艾葉,可以驅邪。到了中午,就把提前泡好的芽蠶豆和雞蛋、粽子、大蒜一起放進鍋裏煮熟,到了吃飯的時間,餐桌上擺滿了各種好吃的,讓人眼花繚亂、饞得直流口水。我會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大粽子,解開線,輕輕扒開粽葉,就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飯,忍不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香香甜甜,美味極了。一家人團團圓圓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嚐着美味食品,説説笑笑,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粽子味,開心極了。

媽媽告訴我,我們家鄉以前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那就是漂河燈。在端午節那天,孩子們就自己做河燈,到了晚上,孩子們把各自的河燈點亮放進河裏,然後許上一個心願,讓河燈帶上我們的願望漂向河中央,河面上漂滿了各式各樣的河燈,燈的火光一閃一閃的真像滿天的星星,漂亮極了。因為現在要保護環境,保護滇池,就不再放河燈了。

端午節這天,老人們最不能忘記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們戴長命縷了,一大早起來,奶奶就拿來一束長命縷(我們這兒叫做百索),長命縷是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做成的,奶奶就一圈一圈地系在我的手腕和足踝上,奶奶一邊系還一邊説:“保佑我的小孫女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奶奶眼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長命縷寄託着奶奶對我無限的期望和疼愛。這些長命縷一直要戴到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過火把節的時候,把它剪下來,放進火把裏燒掉。

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過家鄉端午節,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和我一起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高一

高一端午節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節,情濃粽飄香。早晨照例吃傷力草打雞蛋,美味的粽子等,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這幾天微信上普及知識,説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可以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又説五月初五是個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所以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説,不是所有的節日都互祝快樂的,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祝”安康“。想想也是的,祭祀的日子怎麼能快樂呢,那就”安康“吧!

吃着雞蛋、粽子,勾起了對小時候的回憶。那時,我們小孩子早早的就開始掰着手指頭算端午的日子,盼啊盼的,終於盼到了,心裏的那個高興勁兒真是沒法形容。端午節的頭天下午,媽媽會從自家小院裏採摘傷力草的嫩尖,七個為一副,採好放在廚房裏。因為傷力草打雞蛋要在日出之前吃,所以端午節這天,媽媽會早早起牀,把傷力草清洗乾淨,放在鍋裏,倒入清水,水開後打入雞蛋,煮好,讓我和哥哥在上早學之前先吃了。我們吃着香噴噴的雞蛋,喝着帶有清香氣的傷力草茶,感覺好幸福,然後很高興的上學去了。放早學回來,我們又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吃盼望已久的粽子、油條、糖糕等。雖説油條、糖糕平時街上有賣的,但買的不多,吃得也不多,粽子呢,一年到頭,也只有端午節這天才有賣的,也只有在這一天才能吃上粽子,所以更顯稀罕。每次我都是先吃粽子,用手拿起一個大大的粽子,扯下線繩,剝去一層一層的粽葉,露出裏面的糯米紅棗,紅白相襯,着實好看,咬上一口,呀,那個甜,那個香呀,沁入肺腑,好吃極了。因為一年只吃一次,所以記憶特別深刻,也特別難忘。吃完粽子,再吃油條、糖糕,吃什麼都覺得特別好吃,香香甜甜的,一天都沉浸在這種香甜的感覺裏,甚至會回味一個星期,那種滿足感和幸福值,要比現在強得太多了。

現在過端午節,各種各樣的粽子都有,蜜棗的、八寶的、板栗的、紫薯的……還有鹹味的肉粽,五花八門,異彩紛呈。並且平時超市裏也都賣着粽子,想吃了隨時都可以買,真是太幸福了,真得好好感謝現在的生活,感恩今天我們擁有的一切。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高一端午節作文3

我對童年端午節的記憶始於梔子花,裙角飛揚的時候,夏日裏梔子花兒綻開了,層疊花苞次第怒放,和着悠長清香,端午節的腳步近了。

我自小生活在豫南一個有山有水的小鎮,每到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大街小巷裏時不時會遇到一些提着籃子的賣花人,籃子裏放着一朵朵潔白如玉的梔子花,襲人的花香將小鎮填滿了節日的甜蜜和快樂!愛美的女孩兒們買來兩朵插在麻花辮上,裊裊走過,花香,人美。

梔子花開,孩子們對節日的渴盼也越來越濃烈,大人們也似乎要把生活的忙碌和經濟上的不寬裕暫時忘卻,着手準備過節的物品迎接端午了。母親一趟一趟地上街採購,買回什麼粽葉、艾草哇,雄黃啦,還有香料、綵線。買完東西,和家家户户一樣,在端午前一天,母親和姐姐們把糯米泡上,糯米不宜泡太長,那樣口感不勁道。在母親靈巧的雙手中,那散亂的粽葉和糯米轉瞬間親密接觸成一個結實飽滿的粽子,稜是稜,角是角,看得我眼花繚亂,笨手笨腳地我也想一試,嗨,糯米怎麼也不在粽葉里老實呆着,滴答着落到盆裏,母親笑着趕我走:別添亂!不多會的工夫,母親她們包好了粽子,放在一口大鍋裏煮。然後還要架起地鍋炸油饃,聽着鍋裏咕嘟咕嘟的響聲,看着那騰起的油煙,想着那糯米粽蘸糖吃的香甜和油饃的脆香,感覺過節的日子真美呀,幸福極了!

夜晚,母親找來各種顏色的花布,用剪刀裁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拼成一個個形如簸箕、小猴、公雞樣,用棉花填充好,再放點香料,用一節節蒜梗做綴穗,穿針引線,一會工夫,可愛的小香囊就做好了。我掛在胸前當作項鍊,手腕上帶着五彩線,美滋滋地炫耀着,想象着第二天上學,一定要和夥伴們比比誰的香囊漂亮,誰的香囊出彩!

而今,端午節悄悄地走來,大街上粽葉、香囊、肚兜等傳統民俗物品卻難覓其蹤,想吃粽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裏買得到,很少有人動手包了。在物品日益豐富的經濟形勢下,在方便快捷的生活節奏中,在西方節日的潮流衝撞下,人們的傳統節日文化意識逐漸淡薄,端午節的記憶留在了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80後、90後乃至更後出生的孩子,他們的童年又何嘗有端午記憶?

高一端午節作文4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到了粽子飄香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只會吃粽子不會包粽子的我暗下決心,今年端午節我要跟奶奶學包粽子!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藝是一流的。她把粽葉放到水裏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紅棗和紅豆放在一旁,準備當餡用。接着,奶奶用小勺子將糯米舀進兩片粽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壓平,接着把粽葉像糯米上一蓋,然後用向我們疊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個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後用線紮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姥姥熟練地包着,就拉着姥姥的衣角,説:“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臉上綻開笑紋,説:“好呀!

我先挑選好幾張粽葉,乍一看,它們真像一條條碧綠的腰帶。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往中間一折,粽葉果然變得像”小漏斗“一樣。姥姥説:”這時候要注意別把粽葉折破了;還有,舀米進去時,手要將‘小漏斗’握緊,不然就扎不結實,一煮米全散了,咱們就得喝米湯嘍。“我把姥姥教的”包粽子祕訣“牢牢地記在心裏,小心翼翼地嘗試着。我把米填完後,又開始包,可米沒有壓牢實,在第三折時,米全散開了。我愣愣地看着,心裏有些小難過。但我並不氣餒,又用心包了一個,這回總算沒有漏。可是包出來的形狀就像一個人被五花大綁着。我又一次次地嘗試,這回是米填多了,那會兒是粽葉散開了……後來,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粽子,仔細一看,本來應該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個”六邊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包的粽子簡直就是”醜小鴨“。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則太沒面子了!“我又認真地包了幾個,果然一個比一個成功,我高興極了!

姥姥把他們放進鍋裏煮着,不一會兒,便飄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兩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飄香時,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雖然包得不算很好,不過我很高興,很有成就感。端午節快樂!

高一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那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扔在汨羅江裏,為了防止屈原的身體被侵蝕,另外,人們在河上賽龍舟,各式各樣的活動,分外的熱鬧。

今年的端午節也是不例外,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迎接端午節的到來。我們家呢,奶奶早早地起牀,收拾了一番,便到河邊去打仍沾有露水的艾葉,我也瞎湊合,幫忙燒水,等奶奶打好了一大捆的艾葉回來,便直接放到熱騰騰的水裏,繼續燒,等着燒開,艾葉的香味在水蒸汽的氤氲下,散開了,滿屋子淡淡的清香,甚是舒爽。

就這樣,艾葉出鍋了,晾了片刻,奶奶便開始修剪艾葉頂端折斷口,修剪完畢,終於開始包粽子了,我在一邊看着,奶奶挑選四片艾葉,兩片墊底,兩片加固,雙手將它們圈成圓錐形,一手捏着,一手去舀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再加一顆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手抖一抖,讓米分佈均勻,用多出的艾葉蓋住,包緊,一個粽子就這麼包好了。我在一邊看的手癢癢,也想試試,奶奶欣慰地笑了:“難得你有這樣的心啊,現在會包粽子的人越來越少了,都買現成的,哪有自己包的好吃啊。”説着,奶奶便教我如何選取艾葉,如何包紮,手勁使多大,不包不知道,包好一個粽子學問多着呢!

粽子包好了便可以下鍋了,經過兩個多小時,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嘗一口,黏而不膩,甚是爽口。每年端午,“倔強”的奶奶都會親自包粽子,爸媽怕她麻煩,讓直接去超市買,奶奶一直都不願意,在她眼裏,這是一個傳統,傳統怎可丟棄?

在過去,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舉辦活動,包粽子,賽龍舟等等,一起來歡度傳統節日,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似乎都慢慢開始淡忘傳統,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機械生產越來越普遍,包粽子也變的機械化,越來越少的人親自包粽子,都直接去超市裏買現成的,似乎已經忘記了包粽子本身的意義。包粽子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這背後,值得我們去思考。

現在,韓國把端午節列為自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人憤恨同時,也應該思考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傳統是財富,我們應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虔誠地繼承和發揚。

每年端午節,我都只吃奶奶親手包的粽子,它有一種別樣的味道。

TAG標籤:作文 高一 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