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800字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一

最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着教書》,篇篇觀點鮮明新穎,振聾發聵,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後受益匪淺。

教師是一個人而不是神,也不是偉大的什麼蠟燭、園丁。教師就是教師,教師和學生是是一對相互影響的夥伴,是一對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鹽醬醋,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教師應該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頭頂天,腳踏地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銘記在心並學習的人。而要做到這樣,教師就絕不能跪着教書。

坐下沉思,回過頭來再想想身邊的學生,其實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光環,那些平日裏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他們只不過是一個折斷了一隻翅膀的天使。但他們往往又是體育健將,繪畫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勞動的榜樣,守信的楷模………他們的品質往往會比學習好的同學還要好。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平日生活中要及時總結和表揚他們的長處,要用他們的長處彌補他們的短處,要想辦法挖掘他們的潛能,然後再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轉移到學習上來,從而激發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成功中培養自信。

著名主持人楊瀾在培養小孩的時候,是這麼説的:“我不期望我的小孩成績有多麼優秀,但是我希望她是一個開心健康的孩子,凡事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能力”。也許孩子調皮搗蛋,但是換一個方向,他就是聰明伶俐,勇於冒險;也許孩子喜歡狡辯,凡事據理力爭,但這正説明孩子富有辯才,口才一流;也許孩子沉默寡言,內斂含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他有一顆心思細膩凡事都會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心靈;也許孩子確定表現倔強,凡事唯我獨尊,但是你能否定將來做大事者不正是這樣勇於堅持自我,執着唯一的人麼?我表達的並不是説完全順着孩子的個性隨波逐流,我想説的是,順着孩子的個性去引導孩子成長。比如還是一團泥巴,那你就按照泥巴的特性幫他塑造成一個精美的陶具,而不是光亮的玻璃;如果孩子是一株小草,就不要拔苗助長逼迫孩子成為參天大樹,而是讓他自由生長,感受小草的快樂,實現小草的夢想。

吳老師認為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簡單地説可以是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言簡意賅,把握住了現代“師道”的實質。課堂中我們要有激情,這種激情勁兒很重要地來自言辭,不僅僅是將預先準備的內容表達地流暢、有韻味,更多的還是對隨機出現的問題能接過話題闡釋和借題發揮,有了新意,有了深度,學生怎麼會厭學呢,學生喜歡有激情的老師,喜歡有激情的課堂,我們得靠激情感染學生。我們要和學生對話溝通,要展現所教學科的內在魅力,體驗老師的妙趣橫生。你看,這將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我們現在所做的不僅僅是傳播,更是創造,傳説人本來是泥做的,因為得到一口靈氣而開始了生命,也許經後我所做的就是要傳承這股靈氣,讓更多的生命有新的呼吸。有教學個性的教師,他們的課往往體現着一種獨立思考的意識,展現自己的學養;而一個不善於思考問題的教師,只能做“傳聲筒”。

我們要做站直了的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底藴和智慧,勇於創新,勇於挑戰。同時也要讓學生不斷地發現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800字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二

近幾日我又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着教書》這本書中,讀着其中隨感故事,也讓自己對教師有了重新的認識,書中所説觀點也觸發我的心靈。

在第三輯《愛與敬重的閲讀》中談到理直氣壯談“教養”。對於教養這個詞語,估計很多人只能隨口而説,卻很難做到。在現今的學校,太過多注重學生的學科學習的成績,而忽略孩子的“教養”,而德育形式繁多,而又偏偏忽略了養成教育。

我們現在很多德育工作其實也就流行於形式,要求過高,做不到,不如放棄這樣的“高空作業”,還不如交給學生最樸實的東西。例如“不要做妨礙別人的事情”,看起來這是一個很低的要求,很多孩子都是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比如在學校,課堂上教師都要花費一點時間處理與教學無關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教師的辦公樓裏,學生在樓道上,大聲喧譁,旁若無人,老師若是制止,只是短暫效應,還會引發不滿情緒;在教學樓,更是肆無忌憚,追打皮鬧,吃着零食,聽着音樂,更有甚至,高年級的孩子能在老師的面前説粗話,目中無人,這些簡直就是教育的悲哀。痛心於這樣的現實,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今後在文明社會也是寸步難行。

學生需要表率。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實:家長修養好的,孩子也比較文明;家長粗俗張揚的,孩子在學校惹的麻煩事也會不斷。寫到這,不禁想起放假前班級發生的一段小插曲:小A同學,在課堂上控制性很差,時不時接老師的話,拿同桌的學習用品玩,同桌還不敢與他爭搶,因為家長會到學校找孩子的麻煩。班級時常丟失鋼筆,經查案斷定就是小A同學所拿,於是準備請家長到學校,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沒想到,孩子的家長,在老師面前對孩子進行拳打腳踢,髒話連篇,還和老師講理,沒有抓到孩子拿東西的手,就不要把這樣的罪名扣在孩子的頭上。你説,這樣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還有教養之説嗎?

學校有位老教師,也是我小學的老師曾經説過,他一生從事教育,他説並不是把優等生送進大學就萬事了,如果有的學生只不過是“高分低能”,以後還有改造發展的可能,如果是高分低德,那就是社會的垃圾。對於教養,我們不必遮遮掩掩,也不必去貼與時俱進的標籤,教育界就應當明明白白地提出“教養”的概念,國民素質的提高從娃娃抓起!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三

“不跪着教書”,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情操。

師德是為師之本,是教師的靈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學校裏所做的一切,都應當包含深刻的道德意義。”因此,高尚的師德情操應當成為教師追求的首要目標,而熱愛教育,獻身教育,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則是高尚師德情操的基石。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保持高尚的情操,這才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頭頂天,腳踏實地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給與學生快樂與幸福的人,一個能夠感染學生,給與學生良好品德的人……

“不跪着教書”,教師應該具備精湛的教研能力。

當一名教師容易,當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學能力的教師難,時代在呼喚師德的同時也在呼喚着師能。嫻熟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學效果的基礎,這個教學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語言來向別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會。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逐步形成,這無疑要求我們要像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地善待每一位學生,教師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緻每個環節,細雕每個問題,準確地傳承文明,科學地啟迪智慧,讓受教育者真摯地感悟人生,教師在課堂上的人文意識、專業技能,包括他對學生的態度,和藹可親的面容、親和的語言、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信念。我們的教學任務不是單純教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才是我們每位老師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識,學會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力求創新,會用現代化手段教學,身心健康,這是師能的呼喚,這更是“站直”的教師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書”,教師還應與時俱進,永具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時代呼喚創造性人才,創造性人才需要創造教育。未來教育的挑戰,不僅是針對學生,更重要的是針對教師。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的能力,將是21世紀教育的寶貴財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創新的天地,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引導和啟發學生髮展、創新的同時,自身也要不斷創造新的經驗、新的知識、新的價值,做到在繼承的同時有所超越。經驗誠可貴,創新價更高。有專家説,以前的知識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時間。可見多讀書,不斷學習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常教常新,永遠流淌着時代的春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開拓創新便是教學的源頭活水。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不跪着教書”,意味着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學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為本,育人為先,重視道德教育,重視人文教育,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四

《不跪着教書》中寫到的一句話:“語文教師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是跪着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作者吳非老師在這本書的序中説“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配有‘鑄造’這樣的詞語。

在《不跪着教書》一書中,吳非老師又在“呼喚風格”,可見,風格對於一個語文教師有多麼重要。文中作者提到了對於教過他的很多老師都隨着歲月的流逝遺忘了,可是少有的幾個教書有風格的老師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他的成長尤其是後來的教育觀帶來了至深的影響,讓他知道了“風格”,也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本。何謂風格?怎樣形成自己的風格?做不了大氣磅礴型的就做小橋流水型的,當不成儒雅學者型的就乾脆做內秀含蓄型的。風格是需要靠學識和能力來武裝的,所以還得學習。要多讀名著,加強自己的思想修養和文化修養,還得多讀專業書籍,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課改風聲水起,作為一個有想的教師,不可隨波逐流,也不能見風是雨。在吸取他人長處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塑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視教育為事業,視教育為希望、視教育為理想、視教育為信念、視教育為生命。而不是把教師的職業當作謀生的手段、某名的台階、謀利的渠道、謀權的踏板。要像張思明那樣用心去營造局部的晴天,要像李鎮西那樣全身心的踐行着自己“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理想,要像竇桂梅那樣執著的為學生的生命奠基,要像霍懋徵那樣用滿腔的愛心去喚醒、呵護、雕塑學生的愛心。我們教師的一生可以沒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沒有很多的財富,但不可以沒有快樂的心態和工作的樂趣。我們教師職業性質不會因誰而改變,需要改變的是工作的心情。雖然我們教師許多人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至少可以選擇快樂的心態。備課、上課、改作業、考試、輔導、補差等這些日常的工作會佔去我們很多的時間,甚至有時候連業餘時間也要搭上,於是,我們就好象沒有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了。回望過去,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工作繁雜,家務煩累,讓我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幾乎殫精竭慮。吳非老師的《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令我幡然醒悟。我知道了具備獨立思想,是老師的安身之本,是終身學習的立身之本,一個人,只有成為一個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實的內心,才有可能始終充滿活力,在他看來:思考着是美麗的。所以,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美麗的老師。

“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一粒愛的種子,一粒正直的種子,這些種子適時地播撒在讀書人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養感知,潛移默化,人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美麗。”書中的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作為老師,要愛讀書,在讀書的時候,卻時常不能靜下心來,雖然不似吳老師説的那樣帶着功利閲讀或跪着閲讀,卻比較浮躁,有走馬觀花和囫圇吞棗之嫌。所以在空閒的時候,我願和吳老師那樣,就着一杯清茶,選幾本喜歡的書,細細讀起,去經歷別人的生活,去咀嚼別人的思想,去品位別人的人生,讓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不跪着教書》,讓我做一個有尊嚴精神追求教師。

《不跪着教書》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五

最近,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着教書》。跪着,意為教師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意為趨炎附勢,意為為名利而失去教師的責任,意為為了迎合上級而折腰,而隨波逐流。吳非老師在書的“序”中説:“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段話發人深省,教師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針對目前教育界很多教師“跪着教書”的現實,吳老師給出了一個良方:就是讀書。

“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教師讀書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理想,就沒有教育信念,就沒有教育思考,就沒有教育智慧,就沒有教育活力,就沒有教育創新,一句話:就沒有了教育生命。教育首先要培養有善心有同情心的人,這是吳非的基本觀點。因此教師要有“心”:愛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純潔的心;要教會學生擁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愛一切生命,懂得寬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溝通情感,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觸摸心靈!這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大目標。也只有教師的思想光明才能燭照出學生的精神燦爛,只有教師的情感高尚才能薰陶出學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的人格偉岸與厚重才不會導致學生的人格猥瑣與淺薄。

是啊,我們要做站直了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底藴和智慧。要時時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給學生以真愛,要從細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的思想,讓他們不斷地發現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這樣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成為站直了的人。

TAG標籤:讀後感 教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