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紅樓夢》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1

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

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

紅樓是場夢。這是一部綿延數世紀的宏篇,篇中人輕盈翩遷地凌過如夢如幻的花香,篇中人步履蹣跚地沉進沒落時代的深海。

初讀《紅樓》只為寶、黛二人悽慘的故事吸引,那悽美婉轉無不讓人心生惋惜。人們又常説紅樓是一部百科全書,更有張愛玲道:“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於是細細品來,《紅樓》裏似別有洞天。

才子筆下的黛玉儼然是個豐滿薄命的女子。“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她是大家才女的化身,也是那個純真聰慧的女孩,願為情故,雖死不悔。黛玉也常常提到“死”,死似乎“是她對於生活的最後反抗”。再看她葬花時的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似乎註定她是薄命的。但就在這薄命的一生裏,她顯然不願與平庸為伴——她有着極強的自尊心,也因為自尊,她顯得嬌弱易碎。她是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永遠哀怨在舊時代外的細雨中。

“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那個叛逆少年”那管世人誹謗!寶玉正是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中,賈寶玉被眾人看作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的公子,但他性格本是善良的。再來看看那所謂“不通世務”“怕讀文章”不過是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愚頑”的“蠢物”。甄寶玉見面談仕途經濟,他失望;父親做官,他畏之如虎。而他在以一顆純真的心圍繞着他的丫鬟中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

當我們反觀時代的烙印,寶黛雖沒有被時代烙下痕跡,但在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是沒有世外桃源的。賈王史薛終也沒能走出封建大家族的羈絆,他們一如古代的帝王將相,或是某個虛渺的仙境美女,以一種絕情的速度彼此消長,在廣袤的人海中重複着一代一代之間毫無差別的乍起乍落的命運。生活在其中的寶玉也無法擺脱其束縛,經濟上的保守,政治上的專制,文化上的束縛,人的自由行無從談起,這就是時代的悲哀,寶玉的悲哀。當一切如夢般消散,一切只成一枕黃粱,一切都經歷過滄海桑田,只是在記憶中,他們的心永遠也不會老去。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2

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鉅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寶玉、黛玉的真摯愛情更令人唏噓不斷,不敢妄作評論,只願説説我讀後的感受與各位分享。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覺得除了寫一個各位族的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純潔的愛情。

最主要的是寫女人,一個個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在這部小説裏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傑,但卻因此引起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後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人黯然淚下。金陵十二釵,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慘故事,尤三姐為了愛情,情願獻出寶貴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王熙鳳的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連死都沒有個墓碑。迎春大丫環思棋與潘右安從下就相互愛戀,最後卻都為了愛情獻出寶貴的生命。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命運慨歎唏噓。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

黛玉與寶玉真心相愛卻因為封建禮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後導致了這場悲壯的愛情悲劇,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曲折的故事情節,性格分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愛情是不分貧富貴賤的。不能讓世俗影響純潔的愛情,雖然現在社會的拜金主義流行,甚至某些女孩子拋出“沒房、沒車,就不結婚的言論。”在婚姻上更講究門當湖對,我不禁慨歎古人的愛情,他們為了敢於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為了愛敢於拋棄自己的一切,為什麼我們反而不成了呢?難道真的是沒有錢就沒有愛情嗎?相信讀過紅樓夢的您一定也會有您自己的答案,願世俗少一些煩擾,願愛情少一些悲劇,願天下有情人都終成眷屬。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3

不是它們忘記了曾經的約定,而是成年的蜻蜓再也回不到童年它們居住的水塘。

透過《紅樓夢》幾張薄薄的紙,我隱隱約約看到了幾隻蜻蜓飛了出來,它們回頭望望那個叫童年的水塘,卻仍要撲閃着翅膀飛向充滿無奈的世界。

他們相約在大觀園中的時候只有七、八歲,那時的他們,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在玩玩鬧鬧中度過了少得可憐的童年。

但命運早已決定人的一生,而時間正是有別於刀砍斧削的力量,它不動聲色,改寫你相信,堅持與擁有的一切。流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將你散盡的千金再還與你,但有些事,有些人,再也不能回到生命裏。

面對着千瘡百孔的生活,每個人都不得不長大,不得不成熟,不得不應對,只是人人應對方法不同罷了。

黛玉開始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真與鋒芒保衞自我的純潔,可悽苦的身世讓她日漸憔悴,過去的甜蜜增添了現在的痛苦,開始傷春悲秋,在青春埋葬青春,任花顏埋葬花顏。不讓他人靠近的同時,只向寶玉敞開心門。註定了她一生還淚的命運和悲劇的結局;

寶釵開始保持“珍重芳姿晝掩門”的持重謹慎,不許感情輕易吐露,也鎖住自己的心,不許旁人輕易窺探。在掩住門扉的小小世界裏承受着本不該由自己承擔的一大家人的責任。也許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摘掉面具的她才能發出一聲順應時勢的歎息,然後蹲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裏暗暗舔着自己早已傷痕累累的心。

寶玉開始流連在鶯歌燕舞的大觀園裏,逃避着終將面對的現實。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對於封建禮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盡力逃避參加士大夫的交遊和應酬;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廕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

回首再看,有的蜻蜓早已折翅;有的蜻蜓換上新裝;有的蜻蜓在低空盤旋;有的蜻蜓盡情飛翔。但無論如何也要向前,無論何時也要堅強。因為沒有一條路讓他們回到從前。

紅樓夢中的孩子們終究是長大了,儘管他們提前經歷了人間百態,提前閲覽了悲歡離合。我想這種過早的長大必定會過早結果過早夭折,但等夢醒花落,又有誰為他們的青春與童年買單呢?又有誰為世上殘酷的現實贖罪呢?

相較紅樓夢中的孩子們,我們是不是該慶幸呢?但願他們的悲劇不再在21世紀的今天重演。在此我真心希望那一幕永遠存於紅樓一夢當中。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4

讀《紅樓夢》,最引人入勝的是裏面的情愛謎團,給人感悟最多的也是裏面的姻緣情愛。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感情更是傳為經典。其中黛玉為愛而生,為愛而死,那份痴情尤為叫人感慨。

其實對於紅樓以外的世界,有痴情不一定有緣分,縱然有天造地設的緣分,也比一定有天長地久相守的命運。與其如此,不如知進知退,以內聖外王的態度獨立守神,保持內心人格精神的完滿,與時代同步,隨緣而聚,隨遇而安。

由紅樓引發的又一個問題是:愛情究竟與富貴有沒有關係呢?“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家當然是鐘鳴鼎食的大富之家。俗語説“富貴逼人”,但真愛是兩情相悦,是不需要用富貴去逼人的,一逼就容易變成某種交易。可事實上,襲人的姨太太夢想,後來賈薛兩家的聯姻,都是政治、經濟、生存等原因逼出來的。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在大觀園裏總是充滿憂傷,有一種自卑的感覺,這與她寄人籬下的生活有密切聯繫。而寶玉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寶二爺”,從某種程度上説,富貴反而成了寶黛之間愛情的累贅,成了滋生賈府淫穢的温牀,併成為賈家家道中落的誘因。可見,身在富貴之中尤其是大富大貴的人,還有身具大智大才大勇的人,他們的精神更需要呵護,更需要求缺自警的心態,否則才智、地位都會成為追求完美人格和完美生活的巨大障礙。前人説: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也深,這是生活無情的辯證法。把握和處理好愛情中情感與物質、理想與現實等生活要素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需要大勇氣、大智慧。否則,富與貴肯定會成為囚困人性、愛情、親情的枷鎖。

《紅樓夢》中的賈府裏生活着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各類人物,讀紅樓給人印象頗深的是這裏面的勾心鬥角,綿裏藏針。小説裏最精彩的《林黛玉進賈府》一回中,像黛玉這樣的直系親屬都只被允許走角門,這就從很大程度上講明瞭“侯門深似海”的含義。偌大的賈府裏隱藏着比尋常人家更豐富的面孔和心計。在這樣的地方生存,須有幾張面孔,幾副心腸。林黛玉是一個天真、純潔、真實的女人,對於這裏面的虛偽矯作,她學不會,也不願意學,即使她處處小心,“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説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去”,但她最終還是被孤立了。在賈府這樣複雜的環境裏,不諳虛偽之道是很難生存下來的。可是從另一方面講,也正是黛玉的單純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真,人性的善,人性的美。

在賈府裏,與黛玉的低頭順眉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體格風騷”“機關算盡”的王熙鳳,“這過來着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即使有賈母在場,林黛玉初次見面,還能產生這樣的.感觸,足可以想象王熙鳳平日的潑辣囂張。但是諳熟人事的她,卻總可以掩埋起那陰暗的心裏。她待人接物處處圓滑,“熙鳳親為捧茶捧果”。這樣的心機,愚昧了多少故事裏的人,更驚恐了多少現代人的心。

笑裏藏刀的王熙鳳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這也是曹雪芹給讀者敲響的警鐘。

一本紅樓,多少故事。看似滿紙荒唐的言論,卻飽含了一個時代辛酸的淚水。讓我們記住這本書,用真心去體驗生活的真真假假,愛恩情仇吧。

《紅樓夢》書籍片段讀後感5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 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 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

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裏麼面對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男人,管他什麼金玉良緣,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根本不用問就知道,是二奶奶的寶座。可是我又不禁反問,難道世上真的有喜歡孤獨的女人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黛玉的更令人歎惋。她最需要的不是什麼愛情的灌溉,而是自由!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着。

她的作為,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着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説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着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説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為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痴痴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説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説"看着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着,這是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