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蔡必勝的簡介,蔡必勝的資料

蔡必勝的資料 蔡必勝的簡介

蔡必勝(1139~1203),字直之,原籍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後徙居温州府平陽縣萬全鄉步廊村(今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孝宗乾道二年(1166)武科進士,補成忠郎。授江東將領副東南十一將,知邵州。光宗即位,召為合門舍人,遷帶御器械,知合門事。寧宗即位,出知池州,徒楚州、廬州。嘉泰三年卒,年六十四。

蔡必勝曾祖蔡嶽,祖父蔡欽事蹟已不可考。父親蔡蔚,曾被朝廷贈予武德郎。

蔡必勝自幼習文練武,人品學識俱佳。他中武狀元后,被授予江東將軍。按當時軍隊規定,所有將校參見主帥,都必須穿小袖衫拜於堂下,而蔡必勝卻穿袍執笏揖於堂上,表現了不同凡人的個性。時任參知政事兼樞密使的虞允文很賞識蔡的才華,欲委任他做學官,卻遭到推辭。在任上,蔡曾積極協助其他將領查禁私鹽販賣,朝廷要獎賞有功人員,他隻字不提自己,將功勞全記在他人身上,為此受到同僚們的敬重。他很快被提拔為闔門舍人,其上司曾覿也想結交拉攏他,每次退朝時以目示意,但蔡素惡他心術不端,總是佯裝不知,不予理睬。漸漸地,蔡必勝在朝中聲名鵲起,連宋孝宗也親自召見他,還誇他一表人材,前程無量,並命丞相周必大留他在京任職,不想也被他拒絕了,於是只好令他知澧州(今湖南澧縣),不久又任邵州(同屬湖南)知州。

蔡必勝居官清正廉明,他從未為自己沽名釣譽,斂財圖富。他體察民情,為百姓興利除弊。每到年終歲末,他必親自到民間訪貧問苦,用自己的俸祿接濟貧民渡過難關。他重視教育,親自到學宮督促學生,以仁、義、禮、智、信教導他們,使讀書人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在邵州任期滿時,朝廷要調他到光州(今河南潢州),邵州的官員和百姓聞知,紛紛上書朝廷,請求他連任。然而他尚未到達光州,孝宗又下旨,任命他為可帶御器械的闔門舍人,成為皇帝身邊最貼近的大臣。不久,他因父親病故,回家奔喪,三年服喪畢,仍回朝復職。

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趙眘禪位,光宗趙惇即位。光宗妻李氏心術不正,離間孝宗父子關係,致使光宗不孝,父子疏遠。孝宗病重之際,光宗也不去探視。紹熙五年(1194),孝宗病逝,光宗竟以生病為由,拒不行祭奠之禮。一時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謠言四起。為了穩定局勢,對天下有個説法交代,丞相留正去找宗室趙汝愚想法子,趙汝愚建議丞相請皇太后下懿旨,讓光宗禪位,由嘉王趙擴代祭後登基。於是左司郎中徐誼等人商議請皇太后臨朝,可丞相留正害怕擔風險,悄然從殿庭之上溜走。徐誼無奈,只好向趙汝愚建議,由皇太后的親戚、官居知闔門舍人的乾侂胄去對皇太后曉以大義,取得支持,而要請韓侂胄,可通過韓的鄰居同事、至交好友蔡必勝。

且説蔡必勝驚聞孝宗駕崩,心中悲痛,不思飲食,在朝中混亂、人心思定時,他認為只有請示皇太后冊立皇子嘉王趙擴代理喪事,方可安禮稷。當他知道趙汝愚等與自己不謀而合時十分高興,立即去請韓侂胄勸説皇太后。皇太后終於下旨,但嘉王趙擴怕擔不孝罪名,猶豫再三,在徐誼與趙汝愚的百般勸説下方勉強同意,而事到臨頭時又退避不就,無奈之際,韓侂胄與蔡必勝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硬是為趙擴穿上龍袍,連扶帶抱坐上龍椅,接受百官跪拜,是為寧宗。

寧宗登位後,韓侂胄恃功自傲,專權跋扈,而蔡必勝卻受人忌妒,被韓貶謫池州(今屬安徽)。在池州,他平反了一起冤案,抓住真兇,百姓拍手稱快,對他心悦誠服。後來他知楚州(今江蘇淮安),又收容了一夥惡少,並整頓風紀,除掉一名不聽指揮、聚眾圖謀不軌的軍士,解決了幾任知州難以解決的宿患。後來蔡必勝又調任廬州(今屬安徽)知州。廬州在宋金對峙時是個軍事要鎮,他到任後積極備戰,不但修葺城池,疏浚河流,招募兵士,編練水軍,還修復了巢湖孤姥山的城堡、糧倉,囤積糧草,以備急用。在廬州時,他還修復馬亮、包拯之墓,並因墓作祠;對為國戰死的趙立、魏勝等功臣,他撥出公田,為其建塋廟,讓人們四時祭祀。

數年後,蔡必勝以侍奉老母為由,請求閒職,寧宗便詔令他為吉州(今江西吉安)刺史、提舉崇道觀。

嘉泰三年(1203),寧宗想重新委以重任,讓他出知揚州(今江蘇揚州),誰料詔令未下,他已病逝家中,享年64歲。

開禧元年(1205),蔡必勝移葬於浙江瑞安縣靈峯寺後山,宋代名臣葉適為其撰寫墓誌銘。

TAG標籤: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