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三國演義讀後感四百五十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三國演義》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範文1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早就久仰大名。放假這幾天,我興致勃勃地看了這本小説。

《三國演義》描寫了許多人物,主要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三位:諸葛亮、曹操和關羽。先説説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謀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曉天文;深諳政治,精通軍事,善於外交,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早在隱居隆中時,就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對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卓越功勛。再説説曹操。曹操是一個政治家,又是一個軍事家,既兇殘_詐,又有雄才偉略。小説通過曹操殺呂伯奢全家、逼迫漢獻帝、借擾亂軍心之罪名殺死楊修等情節表現了曹操複雜的性格。關羽是一位義薄雲天,英勇無畏的英雄。他忠於蜀漢、知恩圖報、英勇善戰、智勇雙全。

我最崇拜的還是鼎鼎大名的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總能找到打敗敵人的方法,這些都歸功於他學識淵博、善於思考。他的空城計就曾經幫我智退小偷。一天,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只剩我一人在家裏看書。

這時傳來幾下敲門聲,我連忙跑過去,用門上的貓眼觀察了一下,發現是一個長的賊頭賊腦的陌生人。心想:“難道是小偷?”這時,我想起了《三國演義》裏的“空城計”把他嚇跑。我就大聲叫道:“爸爸快起牀,有個不認識的人來敲門,是不是來找你的呀?”接着我模仿大人的腳步聲走向大門。這時門外的樓梯傳來一陣腳步聲,我在貓眼裏往外看,原來小偷已經溜走了。看來空城計還真是挺管用的!我還要向諸葛亮學習,做一個愛學習,勤思考的好孩子,和學習他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懂得了不光學習和生活需要知識和智慧,連軍事和政治都要知識和智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範文2

每天閲讀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不覺,看了三遍《三國演義》,記得有人説,兒童不適合看《三國演義》,太暴力,太血腥。我想,這要看讀者,我看到的就不是這些。

描寫了公元三世紀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戰爭。書中描寫了很多有名的戰役,比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講的是曹操統一北方後,決定南下,一舉統一。劉備派諸葛亮舌戰羣儒,周瑜魯肅支持下,孫權決定抵抗。周瑜利用北軍多不慣水戰及發生疾病等弱點,定下火攻策略,並實施苦肉計,派黃蓋詐降。曹操輕信,登上用鐵索連在一起的戰船,諸葛亮借來東風,黃蓋順風直撲曹軍水寨,曹操大敗北還。從這次戰役中我明白了,敵人不一定是絕對的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就像我們平常學習,小組之間的成員雖然存在着競爭,但我們可以互相合作,取長補短,以達到的狀態,打造小組團隊,一起合作打敗其他小組成為優勝小組。

書中人物眾多,但各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我印象深刻的有“智絕”——諸葛亮,“_絕”——曹操,“義絕”——關羽。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諸葛亮機智勇敢,臨危不亂,神機妙算……優點多得數不清。

在《空城計》中,司馬懿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諸葛亮就讓士兵大開城門,命令二十個士兵裝作百姓在城門口低頭灑掃。諸葛亮呢,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司馬懿以為有伏兵便退兵了。讀後感·讀到這裏我明白了:做事情只有自知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司馬懿就是吃過諸葛亮的一次虧,他心虛,懷疑諸葛亮使用大計,就不聽兒子的勸告害怕地推退兵了。諸葛亮就是算準司馬懿的這點,才敢大唱空城計。還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要慌張,要靜心思考,才能想出萬全之策。

讀《三國演義》,他還激發我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促使我不斷深入瞭解各方面的知識,鞭策我不斷努力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四百五十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範文3

三國,一個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年代;三國,一個撲朔迷離、疑問重重的年代;三國,一個令人神往、轟動幾世的年代。三國,它是一段言不盡,説不明的奇幻歷史。

第一次接觸《三國演義》時,我還只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説能看懂許多字,但卻不知其意。就這樣,一直到了四年級,我再次觀賞了這本名着。從前籠罩在心間的濃霧變稀了,文章大意也悟出了許多。如今,我又翻開了這本陳舊的書,打開塵封的記憶,暢談今之感言。

每每回想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段詩句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三國。或許,這正是三國的一個寫照吧。説到《三國演義》,也許有人佩服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感動關雲長的忠心耿耿,感慨桃園三結義的情切。而我卻對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_雄”的曹操情有獨鍾。也許有人不解,認為曹操不過是個_雄、梟雄。而你們卻忽視了曹操的不凡才能。曹操門客眾多,這無不是表明了他任人唯賢、知人善任麼?曹操的軍隊如此之雄大,這難道也不是表明了曹操超人的領導能力麼?曹操取冀州,奪荊襄,滅劉表,擁軍百萬,上將數千,兵精糧足,橫掃中原。意氣揚揚,躊躇滿志,旌麾南指。三國時期,“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大多旋起旋滅,而後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實力,據天下三分之二,天下最終一統的基礎由此而奠定。這怎麼不説明曹操的政治手腕與軍事能力超乎尋常呢?曹操上任濟南相後,罷免了八名依附權貴,貪贓枉法的縣級官吏,又下令拆毀祠堂,禁止祭祀。一時使濟南的社會風氣改變不少。遷都許昌後,曹操立即招募農民,利用荒地屯田,後來又讓軍士屯田。曹操還大修水利,推廣種稻,使中原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不正是體現了曹操的治世本領麼?

品淡茶,依坐窗前,手捧一名着,笑談風雲人物,縱觀三國之變幻。悠哉!悠哉!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範文4

閲讀如同飲食,在這些“食物”中,有着如甜點一樣的娛樂書籍,也有回味無窮的古典名著,但這些名著中,對我來説最耐人尋味的就要屬《三國演義》了。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讀書之樂”

初次“食”這本《三國演義》時,看到劉關張結為異姓兄弟,並且討伐黃巾軍時,那場面,彷彿身臨其境,浴血奮殺的情境讓我義憤填膺,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讀書之樂”這種誘惑讓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讓我被這些英雄豪氣深深渲染,看到趙雲救阿斗的時候,那威武雄壯的身姿無可匹敵,一人抵擋千軍萬馬,那舞着槍,揮着劍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直至做夢也能夢見他。

英雄當然也不只他一個,還有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關羽。

水淹七軍,刮骨療傷等等事蹟,都能體現了他的勇猛,斬殺華雄時,曹操本來想給關羽一杯壯膽酒,但關羽説等他回來時再喝,他打開城門,揮舞着青龍偃月刀,不幾回合,就將華雄斬殺,等到拿酒時,酒竟然還是温的!看的我又驚訝佩服,又高興地手舞足蹈,每當別人説起這故事是,我總是自豪地搶着説,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一樣。

説關羽是説不完的,所以只好放下,説起另一位智者——諸葛亮。

諸葛亮七擒孟獲,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他的故事,七擒,當我看到了才知道,原來是其次抓住了蠻王孟獲,每次看到孟獲被捕,我就樂得前仰後合,上氣不接下氣,這也上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寬厚大度,使我更加佩服他。

至於“_雄”曹操嗎,我並不怎麼喜歡他,但他的一件事卻讓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割須棄袍。平時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天怎麼割須棄袍了?原來他是為了保命而割須棄袍的。當時曹操自己單槍匹馬被馬超追殺,馬超對士兵們喊:“前面有鬍鬚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話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己心愛的鬍鬚。馬超見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黃袍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曹操接着又棄了自己心愛的袍子。看這段是看得我“咯咯”直笑。

讀書給了我很多快樂,也增長了我不少知識,我相信,我時刻都會記着,“食”書的感覺是多麼美妙!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範文5

《三國演義》通過描寫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爭霸之事,體現了天下大勢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讀完全書,掩卷長思,最吸引我的還是書中的人物。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對》中所説,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擁有江東三世,劉備憑何能與他們爭強,除了一個大漢皇叔的身份,他也不過是一個小老百姓罷了。憑什麼能讓百姓歸心,憑什麼能讓卧龍,鳳雛盡為他所用,原因只在人心二字。因為他對百姓好,寧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負天下人,寧日行十里也不棄百姓於不顧,所以百姓願意跟着他。因為他待手下好,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三顧茅廬就是的證明,所以能讓諸葛亮和手下諸位將領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切皆因他的仁愛。

劉備是仁的代表。

相較劉備,我則更偏愛諸葛亮,羽扇綸巾,八尺男兒,僅二十七歲之齡就擁有安邦定國之才,三國中的孔明實在是一個讓人無法不着迷的人物。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博望用兵、舌戰羣儒、巧借東風、平定荊益、七擒孟獲、自他在這本書中是出現,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可被千古傳誦。更難得的是他的忠心,為報劉備知遇之恩,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事事親力親為,即使明知後主昏庸無能,他也不取而代之,反而是更盡心竭力地興復漢室。他出山時曾説待功成之後必當歸隱,但最後卻在五丈原丟了性命,有一首詩曾歎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叮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正因為他這些品質,所以我分外敬重他。白居易贊他託孤既受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雖然他沒有成功扭轉三國歸晉的結局,但他已成功改變了三國,沒有他,就沒有這個我心中的三國。

諸葛亮是智的化身。

平心而論,其實我並不欣賞關羽其人,他的傲慢,他的自視清高,都讓我無法從心裏尊敬這個被萬人景仰的關公。但他的仁義是我所不能否認的。他可以為了兄弟之誼放棄高官厚祿,過五關斬六將,只為和兄長並肩作戰。他也能為了以前的恩義,冒着砍頭的危險,華容道義釋曹操。

關羽是義的詮釋。

三國中的人物各有千秋,正是他們構築了這段傳奇,讓無數人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