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趙孟頫的頫讀什麼

趙孟頫的頫,讀什麼呢?不知道的小夥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趙孟頫的頫讀:fǔ,第三聲。

頫釋義:

1、同“俯”,低頭,面向下;(異體:俛)。

2、用於人名,如:趙孟頫、曹頫。

3、頫相關:

【頫仰】猶俯仰。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太尉沛國劉矩叔方》:“ 叔都 ( 田煇 字)沃醊神坐,頫仰因語。” 明 李東陽 《題清明上河圖》詩:“乾坤頫仰意不極,世事榮枯無代無。” 清 周亮工 《金陵覽古詩序》:“寒煙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歔,增其悲愴耳。” 章炳麟 《訄書·弭兵難》:“當是時,七國之權力,雖猶有軒輊頫仰,其埶足以相御。”

【頫盼】猶俯視。《後漢書·張衡傳》:“據 開陽 而頫盼兮,臨舊鄉之暗藹。” 李賢 注:“頫音俯。”

【頫首】猶低頭。《漢書·陳勝項籍傳贊》:“ 百粵 之君頫首繫頸,委命下吏。” 顏師古 注:“ 鄧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玉照堂梅品》:“又標韻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陽 二子,寧槁山澤,終不肯頫首屏氣,受世俗湔拂。” 梁啟超 《鄭褧裳畫引》:“百家騰躍,頫首 宋 元 。”

【頫眡】猶俯視。 漢 張衡 《思玄賦》:“據 開陽 而頫眡兮,臨舊鄉之暗藹。”

【頫眺】從高處往下遠看。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頫眺流星,仰觀八隅。”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頫眺三市,孰有誰無?”

【頫視】1.猶俯視。低頭看。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中坐垂景,頫視流星。” 清 鈕琇 《觚賸·孟謀絕句》:“﹝ 康孟謀 《題莊襄王墓》詩:﹞ 莊襄 冢並白雲齊,頫視 長安 萬井低。”2.引申為超羣出眾。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三:“以 韓文公 ( 韓愈 )之頫視一切,而必諄諄曰:‘凡為文辭,宜畧識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王笠舫 先生《綠雪堂集》,驚才絕豔,頫視一時。”

【頫領】謂屈身領職。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尹伯》:“太守 季崇 請乞相見,頫領功曹,與俱班録訖,乃謝遣。”

【頫瞰】猶俯眺。《宋史·韓世忠傳》:“ 世忠 命諸軍偃旗僕鼓,徑抵 鳳凰山 ,頫瞰城邑,設雲梯火樓,連日夜並攻,賊震怖叵測。”

【頫2覽】猶眺望。 譚作民 《[1]  》詩:“茫茫宇宙竟生餘,頫覽神州氣不舒。”

【頫聽】謂低頭而聽。《文選·張衡》:“伏櫺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 薛綜 注:“頫,低頭也。”

趙孟頫的頫讀什麼

拓展資料:

趙孟頫(fǔ)於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為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其五世祖為宋孝宗的父親、秀安僖王趙子偁、四世祖為崇王趙伯圭,因孝宗賜趙伯圭宅第於湖州,故而他的後代子孫成為湖州人。趙孟頫的曾祖趙師垂,祖父趙希戭,父親趙與訔,亦皆仕於南宋,官銜頗高   。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無子,由祖母收他為後。趙孟頫為趙與訔第七子。他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督學。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頫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户參軍。

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蟄居在家。丘氏説:“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薦趙孟頫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他辭不赴任。

趙孟頫繪畫成就:

趙孟頫博學多藝,文學藝術開創一代風氣。他兼擅各種繪畫,其中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以飛白法畫石,以書法用筆寫竹。他力主變革南宋院體格調,自稱“作畫貴在有古意,如果沒有古意,即使再精細也沒用”,遙追五代、北宋法度,時人稱讚他有唐人的“致”及北宋人的“雄”,並去除了二者中的“纖”及“獷”,開創了元代新畫風。明人王世貞曾説:“文人畫起自東坡,至鬆雪敞開大門。”

如果説唐宋繪畫的意趣在於以文學化造境,那麼,趙孟頫在其間起到了橋樑作用。如果説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準備,元以後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麼,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

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後的大家,趙孟頫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成就:

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豔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

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提出“不假丹青筆,何以寫遠愁”的口號,以畫寄意,使繪畫的內在功能得到深化,涵蓋更為廣泛。

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畫藝全面,並有創新。

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

能團結包括高克恭、康裏巎巎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美術家,共同繁榮中華文化。 [28] 

趙孟頫畫論:

楊叔謙《趙魏公小像》,描繪的是六十五歲時的趙孟頫

趙孟頫通過批評“近世”、倡導“古意”,從而確立了元代繪畫藝術思維的審美標準。這個標準不僅體現在繪畫上,而且也廣泛地滲透於詩文、書法、篆刻等領域中。

趙孟頫提倡“古意”,試圖從古代的啟示中去尋找醫時救弊的良方。 [29]  他引晉唐為法鑑,批評南宋險怪霸悍和瑣細濃豔之風;不僅如此,作為一位士大夫畫家,他還一反北宋以來文人畫的墨戲態度,這是十分可貴的。作為價值學原則,趙孟頫既維護了文人畫的人格趣味,又擯棄了文人畫的遊戲態度;作為形態學原則,趙孟頫既創建文人特有的表現形式,又使之無愧於正規畫的功力格法,並在繪畫的各種畫科中進行全面的實踐,從而確立了文人畫在畫壇上成為正規畫的地位。應該説,趙孟頫使職業正規畫與業餘文人畫這兩種原本對立或並行的繪畫傳統得以交流融匯,一個以文人畫家為主角,以建構文人畫圖式為主題的繪畫新時代,拉開了序幕。

應當特別指出,趙孟頫的山水畫不但將鈎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筆、師古和創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氣息與散逸的文人氣息綜合於一體,使“遊觀山水”向“抒情山水”轉化;而且使造境與寫意、詩意化與書法化在繪畫中得到調和與融洽,為“元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那種以詩意化、書法化來抒發隱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畫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秋郊飲馬圖(1313年) [56]

對世俗貶低界畫的看法,趙孟頫也有獨到見解,認為其他畫科,有時尚可杜撰瞞人,而界畫卻更須具備功力法度。 [30] 

趙孟頫影響:

有記載説,入元之後,趙孟頫家事甚貧,平時也常以字畫收取潤筆費用,聊以自補。 [30]  而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已名傳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為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作為一代宗師,趙孟頫影響了友人高克恭、李衎,妻子管道昇,兒子趙雍的畫藝,他的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商琦、王淵、姚彥卿,外孫王蒙,乃至元末黃公望、倪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發揚了趙孟頫的美學觀點,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他與兒子趙雍、孫子趙麟都創作了《人馬圖》,稱《三世人馬圖》,傳為佳話。

TAG標籤:趙孟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