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怎麼寫?要從哪些方面去寫,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明確本次作文的主題,敍述關於想要記錄主題事項的具體情況(包括記錄的對象、時間、地點等),然後就想要敍述的主題中印象深刻的事物進行詳細描述(包括但不限於事情、人物、物品等)。最後總結關於敍述的主題事項的新收穫或者新的感悟。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1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猜燈謎,而我的家鄉—歙縣汪滿田的花燈可是別有特色喲!

説這裏的花燈很有特色,因為它們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內,糊紙於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繪畫與色彩點綴共同組成的各式各樣的魚兒。花燈為何都是紙魚兒呢?傳説由來以久,老人們説,古時火神總是來燒房子,人們損失了許多的財產,為了驅趕火神,人們就把花燈都做成魚的形狀,並帶着如同真的大紙魚繞着村子轉。火神看見魚,以為整個村子裏有好多水,就不再敢來燒房子了。以後,人們就年年做魚,戲魚,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點,花燈會便開始了。瞧!只見那天空中出現了許多煙花,有的金光閃閃,似一座金橋橫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斕,升上天空呼啦開出各色的花朵…,各種煙花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場了!一個個頭能裝下兩三個小孩的巨大紙魚游來了,它的身體裏有幾十枝甚至上百枝紅蠟燭,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魚隊前,一個漢子拿着一個火把引路,十幾個壯漢抬着一個“巨無霸”魚緩緩地走來。“巨無霸”魚搖頭擺尾的,似乎在向人們問好,人們歡呼着揮手錶示歡迎。緊隨其後又是幾條大魚兒,後頭跟着一條條可愛的小紙魚歡快地遊着,不時地互相親暱着。小紙魚的主人可是我們孩子,花燈會上也隨之增加了幾分童趣。

魚隊的中間雜着敲着銅鑼,打着大鼓的大人,聲音震耳欲聾,使花燈會更顯熱鬧。幾個淘氣的小男孩跟着他們的爸爸和爺爺,舉着燃完的煙花剩下的杆兒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魚隊的最後面,來回跑着,樂着。魚隊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該煙花炮竹上場了,“叭”,這兒的炮竹響了,“轟”那邊放煙花了,真不知道該看哪兒了呢!

元宵燈會“紙魚兒”遊,燈火通明喜洋洋!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節,一個千家萬户團圓的好節日,她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風俗,更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日。

春節,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歡歡喜喜貼春聯,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説,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隻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不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鬥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初一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於一堂,放鞭炮,貼春聯,人們稱之為過年,又叫過春節。

除夕,春節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上燈籠。他們買來對聯,貼在家門口,婦女們在家裏打掃衞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還有些一年不見的親人們都回來了,只為在這一天吃上一頓團圓飯,盡訴一年對家人的相思。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終於迎來了我們最期盼的日子,春節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説一些吉祥的話,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孩子們欣喜若狂,這天,鞭炮聲不斷,好不熱鬧。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飯,説説笑笑,把一年的成績和收穫都分享給大家。下午,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大人們則陪同孩子們玩耍……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日。年雖然只是一個傳説,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無限的温暖,無限的期盼,無限的夢想……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各地都有隆重的慶祝風俗,可今年我的家鄉淄博卻有了點不一樣。

傳説裏每到大年三十,年獸就要上岸吃人,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卻無濟於事。最後人們發現年獸怕紅,怕響。所以年獸一來,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紙。年獸發現人們再也不怕他了,就一頭扎進海里,再沒回來過。但人們正是怕年獸回來,於是每年都會放鞭炮,貼春聯,漸漸演變成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我的家鄉山東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過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尤其放鞭炮更是過年的必備節目,家家户户誇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翹首以盼的歡樂。過年那幾天,整個城市籠罩在煙霧中,四處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鄉卻沒有響起鞭炮聲,取而代之的是路邊五彩繽紛的彩燈和喜慶吉祥的紅燈籠。這是怎麼了?

我的家鄉是一座年輕的重工業城市,以前用犧牲環境換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還家鄉一片純淨的藍天,近些年採取了一系列環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項。雖然不放鞭炮了,可一點都不影響過年的氣氛。

一進臘月,人們便忙碌起來。買新衣,採辦年貨。城市的超市裏人頭攢動,收銀台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農村的大集上熙來攘往,寒冷的天氣凍不住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人人大包小提,開啟逛吃逛吃的備年貨模式。購物的熱情擋都擋不住,好像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路邊的彩燈也掛了起來,造型各異。每當華燈初上時,小彩燈也亮了起來,五彩紛呈如童話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門賞燈聊天,小孩子快樂的在燈海里跑來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樣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管什麼樣的風俗,各地過年的內涵是一樣的。窗明几淨,闔家團圓,迎新除舊,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舊俗,我更喜歡今年的這點不一樣。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4

我的家鄉吉林省汪清縣,是個美麗富饒的小縣城,這裏居住着熱情豪放的東北人,有着獨特的文化底藴和民風民俗。

東北最不同與其他地區的就要數房屋了,別的地區都睡軟綿綿的大牀,而東北則睡在那長6至7米,寬3至4米的大硬炕上,據説有利於腰背。炕下有一條空洞連接着灶台,燒火時,煮飯和熱炕兩不誤,坐在熱騰騰的坑上吃着香噴噴的米飯,別提多享受了。東北幾乎每家每户的都有口地窖,規模也不大,就是用來存放些土豆、白菜類食品。我還經常下去探險呢!東北的房屋體現了東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廚房、卧室,中間只是一牆之隔而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的房屋其實沒有客廳,客人來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絕對會讓你倍感親切。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最愛吃的就是小雞燉蘑菇,還有豬肉燉粉條,相信也是每個東北人的最愛。大概是因為東北氣候偏冷,所以才愛吃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吧。,特別是酸菜,絕對口味獨特,獨一無二,每當有客人來時主人都要做酸菜燉排骨再加上味道獨特的小菜來招待客人,保證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不僅東北的美食讓人讚不絕口,東北的“二人轉”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獨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步構成了小到十幾歲兒童,大到七八十歲老人的羣眾舞台。每個東北人都“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可見二人轉對東北人的影響尤為深刻。“二人轉”不用舞台,不用服飾,隨時隨地都能來上一段,怪不得人人都喜歡。最讓我驕傲的是連小品演員趙本山也來自東北,唱的一手好二人轉,紅遍大江南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東北的這片土地養育了豪爽、不拘小節的東北人。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們美好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體驗獨特的風俗習慣。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5

我的老家在歙縣許村,許村是以許家為“核心”的一個古村落,我就是許家的後代。

許家習俗中,最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許家中的“力之霸王”們,便舉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許家怎麼會有這種習俗呢?這個節日又是怎麼被許家設立的呢?

這要從唐代的開始説起,那時候,有一位許家的首領,名叫許遠。他精通兵法,智勇雙全,並創立了許家刀法。安史叛亂時,許遠與援軍主帥張巡一起奮勇抗戰,保家衞國。他的許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一次戰鬥中,許遠身先士卒,身殺千人,最後因寡不敵眾,與張巡一起英勇犧牲。為了讓許家刀法不失傳,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許村人都要舞大刀,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哦,差點兒忘了説正月十五傍晚時分的情景了,下午五時許,看熱鬧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陽橋、大觀亭、五馬坊一帶。大約半小時後,嘰嘰喳喳的人羣突然靜了下來,只見一把紅色的大刀“砍”過來!密密麻麻的人羣立即“砍”出一條道路,隨後又跟在大刀的後面。興奮的人羣一起湧到河邊的一塊寬闊的場地上,精彩的演出開始了:各部門準備就緒,跟京劇差不多的音調響起,只見四個肌肉發達的壯漢湧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繩子,大刀開始傾斜,並迅速地轉動,像有人在揮舞一般。一會兒,他們又將大刀揮上揮下,有時橫割,有時斜砍,還有時來個“暴劈”。四米多長的大刀在他們手上真是“舉重若輕”,在刀光閃閃中,我彷彿看到了許遠當年揮舞大刀,殺敵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大刀”又要轉移演出,可惜媽媽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大刀”。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6

我的故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會格外熱鬧,因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準備端午節

終於等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

早上,太陽還沒有鑽出被窩,人們就已經開始忙碌了。瞧!東家的孩子起了個大早,跑進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牀,忙前忙後;大人們則在屋裏屋外一直忙活着。猜猜看,他們在幹嘛?他們正忙着做端午節的特色食品——粽子。這裏的粽子可謂一絕:白色的糯米摻着幾粒紅豆,顯得格外調皮;有的粽子包裹着豬肉,吃起來噴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着蜜棗,包你吃了甜甜蜜蜜……而且,形狀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錐形的;有枕頭形,也有小寶塔形的;有圓棒形的,還有一角向上,其餘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氣中瀰漫着迷人的粽子的香味。步入並不繁華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東西的,拉家常的人,隨處可見。最熱鬧的要數村子裏那片空地啦!看!裏三層,外三層的人圍成了一個偌大的圓。人們期待着舞獅的隊伍快點登場。在一陣鑼鼓聲中,兩隻漂亮的獅子登場了。他們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可愛極了!

時間像個頑皮的孩子,轉眼間,一點多了。人們排着長隊,又一次走出了家門,站在街道兩旁。年輕的小夥子穿上節日的盛裝,從街道中穿梭而過,到鎮上去參加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此時,鎮上那條不知名的河變得可熱鬧了。

下午三點,比賽開始了。河中的那一隻只龍舟一字排開,像一批威武的戰士。龍舟上隊員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緊緊地握住划槳,整裝待發。鼓手們也擺出了各自的架勢,好象在説:“今天的比賽一定是我贏”。三點十五分,不知從哪裏傳來了一聲鏗鏘有力的哨聲,龍舟彷彿是一條真龍在碧波上划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紋。鼓聲、吶喊聲交織成一支動聽的樂曲……

夕陽西下,夜晚的靜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飯後,人們集中坐在空曠的平地上,樹陰下,打個火堆,圍着火堆盡情地跳着,唱着,饒有興趣地聊着下午的比賽。

家鄉的端午節樸素中帶着幾分華麗,繁忙中帶着幾分悠閒。走在大街上,我的心情異常激動。因為,這也是孩子們的節日。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7

我的老家在歙縣許村,許村是以許家為“核心”的一個古村落,我就是許家的後代。

許家習俗中,最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許家中的“力之霸王”們,便舉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許家怎麼會有這種習俗呢?這個節日又是怎麼被許家設立的呢?

這要從唐代的開始説起,那時候,有一位許家的首領,名叫許遠。他精通兵法,智勇雙全,並創立了許家刀法。安史叛亂時,許遠與援軍主帥張巡一起奮勇抗戰,保家衞國。他的許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一次戰鬥中,許遠身先士卒,身殺千人,最後因寡不敵眾,與張巡一起英勇犧牲。為了讓許家刀法不失傳,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許村人都要舞大刀,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哦,差點兒忘了説正月十五傍晚時分的情景了,下午五時許,看熱鬧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陽橋、大觀亭、五馬坊一帶。大約半小時後,嘰嘰喳喳的人羣突然靜了下來,只見一把紅色的大刀“砍”過來!密密麻麻的人羣立即“砍”出一條道路,隨後又跟在大刀的後面。興奮的人羣一起湧到河邊的一塊寬闊的場地上,精彩的演出開始了:各部門準備就緒,跟京劇差不多的音調響起,只見四個肌肉發達的壯漢湧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繩子,大刀開始傾斜,並迅速地轉動,像有人在揮舞一般。一會兒,他們又將大刀揮上揮下,有時橫割,有時斜砍,還有時來個“暴劈”。四米多長的大刀在他們手上真是“舉重若輕”,在刀光閃閃中,我彷彿看到了許遠當年揮舞大刀,殺敵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大刀”又要轉移演出,可惜媽媽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大刀”。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裏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製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裏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着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隻煙花就迫不及待的衝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説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這就是家鄉獨特的風俗。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9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日。下面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説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邊看春節聯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這裏除夕夜要放“關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續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春節了,不僅可以盡情吃,盡情玩,可以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説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們家鄉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10

“紅”寓意着紅紅火火,“鯉魚”有寓意着年年有餘。

在我的家鄉里,放鯉魚早已成為開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這時,只要家裏有個5,6歲的小孩,全家子都會出動。陪着孩子一起放生鯉魚,祝福他年年紅。

小的時候,我記得我放生過好幾條紅鯉魚。最記憶猶新的,是那一次:那次,全家都陪我出來,就連天天忙於工作的外公也陪我。從家開始,開車開了半小時,走路又走了半小時。當時有多少人我不記得了,好像開了足足兩輛車。車上擠得很,除我之外,還我的表姐表妹。車裏既然擠,自然就很鬧騰。

到了地點四周都是山,中間有一條小河,彎彎曲曲。離地三米高,看起來挺深。小孩子性子急,還沒等車停穩。車上就已經開始大呼小叫了。下車後,一股清爽的空氣迎面撲來,我貪婪的享受着清爽的空氣。“真舒服!”“比城市裏的空氣好多了!”人們説到。孩子們都開始打鬧起來,而大人們則在收拾東西。只見外婆用她那粗糙的手伸進車子的後備箱,從裏面搬出了一個紅色的桶。吃力的行我們這裏走來。

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個桶所吸引了。走近一瞧,裏面乘着半桶水。水裏時不時濺起水花,仔細一瞧,裏面有着三四條紅鯉魚,活蹦亂跳的。“讓我摸摸”表妹説,手伸進桶裏。“拿回去!別髒了財氣!”大人們呵斥着。

到了河邊,大人們看了看時間,跟我們説:“到時候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拿起一條魚,滑滑的,一不注意就會飛出手去。“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喊到,扔了下去。表妹就不行了,魚直接從手中掙脱出去,跳進了水中。外婆見她沒説話,對着河裏喊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還不忘責怪表妹,“你怎麼不喊啊?!”

不知鯉魚還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