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蹀躞是什麼意思

蹀躞是什麼意思

1、小步行走或小步快走。

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載於南朝·樑·僧佑《弘明集》)注:蹀躞:踮着小步。 [1]

南朝 宋 鮑照《擬行路難》詩之六:“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唐 權德輿《從叔將軍宅薔薇花開太府韋卿有題壁長句因以和作》:“環列從容蹀躞歸,光風駘蕩發紅薇。”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三人歡喜非常,便從山下蹀躞前行,約裏許,但見一泓清水,澄碧如鏡,兩岸芳草茸茸,鋪地成茵,真是一副好牀褥。就假此小坐。”

清 戴名世 《與趙良冶書》:“蹀躞於坑坎之途,馳驟於污泥之阪,則其害豈特顛仆而已哉!”

冰心 《寄小讀者》九:“當她在屋裏蹀躞之頃,無端有“身長玉立”四字浮上腦海。”

2、馬行貌。

唐 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贈二君子》詩:“蹀躞騶先駕,籠銅鼓報衙。”

元 薩都剌 《題畫馬圖》詩:“四蹄蹀躞若流星,兩耳尖修如削竹。”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六八:“此記遊耳非著作,馬蹄蹀躞書生孱。”

3、謂事情、文字等方面費斟酌。

《太平廣記》卷三○五引 唐 戴孚 《廣異記·王法智》:“眾求其詩,率然便誦二首雲……自雲:此作亦頗蹀躞。”

4、佩帶上的飾物名。

宋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

宋 張樞《謁金門》詞:“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

5、顫動。

明 朱權 《卓文君》第二折:“我則見繡屏開花枝蹀躞,綺窗閒花影重疊。”

蕭紅《看風箏》:“‘ 劉成不是你的兒嗎?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聽了這話,他的鬍鬚在蹀躞。”

6、謂浮漫不莊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若個蹀躞語,不宜貴人出得!” 何垠 注:“蹀躞,猶雲瑣碎也。”

7、徘徊

唐張祜《愛妾換馬》詩:“嬋娟躞蹀春風裏,揮手搖鞭楊柳堤。”

柯靈《香雪海·懷傅雷》:“我在僻靜的 淨寺 一帶躞蹀了大半天,想來想去,想不透怎麼會發生這樣一個大轉折。”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迦陵配》:“院試揭曉日,太守傍徨中庭,蹀躞不已。”

8、行進艱難的樣子【此詞條並未在以下兩個參考資料中出現】

原援引例為第一條釋義:南朝 宋 鮑照《擬行路難》詩之六:“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明 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越明日,朔風舉帆,踴躍碧虛,蹀躞於黃混水,號曰望昊洋,依憑延真島。此皆從來人跡不到之。”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珊珊》:“倐一紅裝屏角窺客,又一老媪上堂篝燈,蹀躞頗苦。”

原援引例:為第一條釋義;清 戴名世 《與趙良冶書》:“蹀躞於坑坎之途,馳驟於污泥之阪,則其害豈特顛仆而已哉!”【此處蹀躞與下文馳驟對應,翻譯成 “快走”而不是行進艱難之意】。

TAG標籤:蹀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