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知识 > /列表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1.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豁达、乐观、超脱。他虽然遭遇贬谪和困顿,但并没有把自我封闭起来,经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触大自然的雄奇漂亮,抒发自我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他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虽然异常圆通而彻底,但这并未将他导向消极,积极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要倾向。他随遇而安、自我排解,以乐观旷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公,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一)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在人们心目中,苏轼常以一位乐观主义者

的形象出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

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

一笑置之”。其实,苏轼是一位有着

深重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一生经常产生着

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

却在于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

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这就赋予了他解脱忧

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

(二)坦荡达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沉浮,他经历过巨大的

风浪。在被贬黄州之时,他在《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的词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流露出词人内心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

怀。此外在《寒食雨》中有“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

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

食?但见乌街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

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诗句。诗人在春雨濛濛中谪居荒村,破灶

空庖,穷愁潦倒,进不能见君王,退不能

守祖坟,身陷这穷徒末路的绝境,不由令

人心死如吹不起的灰烬!此诗表现了苏轼

极度失意时的痛苦心境。……

(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他却能尽情的享受人生,尽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寻觅人生的乐趣。以《满庭芳》为例: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

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

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浩月,苔茵展、云幕高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词是苏轼在痛定思痛中对人生的大彻

大悟,认识到追名逐利的虚幻和蝇莒狗苟

的委琐庸俗,更认识到得失荣辱、祸福生

死自有因缘,不必强求。人应该超越这些

物质与精神的束缚,尽情的享受生活!

受字数,供参考。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伟大文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就,与他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创作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苏轼的人生态度【篇一】

民以食为天,苏轼以食为精神良药。他官宦生涯颠沛流离,屡遭下放,远至海南。

那时去海南几乎是九死一生之局,可苏轼愣是拿出大无畏热情,喝椰汁、吃牡蛎,悠哉逍遥,并言道:“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的甘甜化解了苏轼一腔苦水。

再早些年被贬至黄州,没钱吃饭便自耕自足。北宋猪多,老百姓不稀罕吃,只有美食家苏轼愿意精益研究。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闻名天下的东坡肉诞生了。

此外,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羹、东坡酥等等等,苏轼于人生不如意中,四方奔走之际,陶然创制。

他大胆品尝河豚鱼,“值得一死”淋漓展现心胸豁达。也的确如此,正因为东坡先生凡事看得开,所以能把各种挫折过得有滋有味。如同他不但喜欢美食,还喜欢自创,将不起眼的食材,做出前所未有之味道。

苏轼豪放,浮名浮利,有则有,无则无,人生开心最重要。他的诗词与他的性子相承,无矫揉之感。

人生酸甜苦辣咸,会一一面对,坦然胜于忐忑。

“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不易,却值得一生践行。

苏轼的人生态度【篇二】

苏东坡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贾谊论》,来探讨贾谊的非正常死亡。认为贾谊之死并非仅仅是因为梁怀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气量太小。

《梦溪笔谈》曾记载安徽省宁国县有一种蛇,叫做“枳首蛇”。据沈括所言,此蛇长得像蚯蚓,身体两端皆有头,往往几十条群居在一个洞穴里。可是,今人认为,蛇有双头,在自然界虽存在,但那是基因变异的结果,不可能是群体性共有的特征。不独蛇类,其他一切动物,包括人类,也有这种特殊存在的个体。

照今人看来,枳首蛇根本就不是双头蛇,只是其尾部的“造型”像一个蛇头而已。但枳首蛇的确俗称“双头蛇”,一般无毒,属于游蛇科。而游蛇科是蛇类的“第一大宗”,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蛇属于此科。

沈括一笔带过的双头蛇,乃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一个“恶兽”,只要见过它的人,非死即伤。西汉初期的大文豪贾谊,就在其《新书》里,讲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与双头蛇的传闻。说有一天,年幼的孙叔敖外出旅游,回来后却很郁闷。原来他在路上遇到一条双头蛇。常言道,见双头蛇者必死。他的母亲却只是问他蛇怎么样了。他说因为怕其他人再次碰见这种恶蛇,便当机立断,将其杀之。母亲便坚持认为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乃积阴德之举,上天不仅不会降灾于孙叔敖,反而会眷顾他。

孙叔敖这才释然。贾谊写孙叔敖儿童时代的这个故事,有怎样的微言大义呢?人与一般的蛇相遇,在古典文献的很多记载中,有时是福,有时是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反复复,莫衷一是。但碰见双头蛇,则结论很肯定,绝对是摊上大事了。可孙叔敖是一个特例,他不仅遇见,还灭之,反而一点事都没有,长大了还做了楚国的丞相。

要知道,古人杀蛇,造成家破人亡的记录非常之多,更何况孙叔敖杀的可是传说中的双头蛇。足可见,上天的确是对他相当垂青。也难怪,小小的一个孩子,既能深谙杀双头蛇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又能反其道而行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民除害。

贾谊写双头蛇,恐怕是在深深地钦羡孙叔敖的传奇。亚圣孟子所言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举了很多由屌丝变为“大师”的例子,其中一位曾“举于海”的牛人,便是他。当年的海边,可不是今天先富起来的沿海地区,反而相当于是偏远贫困山区。孟子是否有所夸张,孙叔敖是否就真的曾惨到这个地步,这都不重要了。关键是,这位小时候就有杀双头蛇壮举的同志,被楚庄王慧眼识英才,提拔做了国相。君臣相得益彰,千载难逢。孙叔敖是当年诸侯各国搞民生工作的第一高手,而雄才大略的楚庄王,有了他的辅佐,真的就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反观贾谊,就非常悲催了。他生活在汉文帝时期,当时汉代的统治思想,依然延续着黄老无为而治的路数。虽然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有儒家学者想要扭转乾坤,搞儒家那一套,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贾谊也是儒门人士,他坚持认为无为而治让很多人都“无法无天”了,必须大彰孔孟之道。汉文帝虽赞同贾谊的.主张,两人的交情也颇深,但汉文帝做不了楚庄王,贾谊也做不成孙叔敖。

汉初,黄老哲学的地位相当稳固,而汉文帝也不是一个有魄力的霸主,他只是一个守成之君而已。汉文帝待贾谊不薄,让他做了小儿子梁怀王的老师。梁怀王刘胜是汉文帝最疼爱的幼子,可偏偏在做贾谊的学生时,骑马摔死。贾谊自责万端,竟也跟着郁闷而死。后来北宋的苏东坡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贾谊论》,来探讨贾谊的非正常死亡。苏大才子认为,贾谊之死,并非仅仅是因为梁怀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气量太小,愤怒过大,不死才怪。

苏东坡还说,贾谊其实没必要如此,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被欣赏并委以重任,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终身怀才不遇,那也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有问题,而不是人才有问题。既如此,就没有必要闹情绪了,可以慢慢等待机会。即便到死都没等来“戈多”,那也是天命如此,该喝酒吃肉,照样吃喝不误。

正所谓,得之我幸,不得我亦不哀。如果一千多年前的贾谊听到苏东坡这番教诲,肯定要反唇相讥:你姓苏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苏东坡活着的时候就是享誉九州的大文豪,死后更是被推为古典全能型才子第一人。你要别人等,你自己等等,看是个什么滋味。苏东坡是后来人,不知他是否杀过双头蛇,反正贾谊只能拿更早的孙叔敖作为偶像。大抵贾谊连单头蛇都没有杀过。要不,他怎么会满腹经纶,却抑郁而亡呢?

苏轼的人生态度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才气过人、悟性过人,所以年轻时难免自负。由于苏东坡酷爱读书,所以他就自撰了一副对联写在大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虽然苏东坡酷爱读书、也读了很多书,但联中“识遍”与“读尽”,未免口气太大。有一天来了一个老者,一边拿出几本书,一边对他说:“听说你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今天特来请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顿时就愣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者微微笑了笑,飘然而逝。苏东坡大受启迪,终于知道人世间的学问是无止境的,于是将对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所谓“年轻气盛”,年轻人心高气傲并不足为奇;所幸苏东坡此后并没有恃才傲物,而是虚心为学,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是苏东坡《晁错论》中的一句名言,用在他自己身上也再合乎不过。苏东坡一生,诗文书画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当然和他的才气、天赋密不可分。但是他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勤奋才是其真正成功的原因。

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这是苏东坡《送杭州进士诗叙》中的一句名言,也是苏东坡一生坚持己见,不趋利避害的真实写照。苏东坡具有的人格个性、绝不随波逐流。王安石和司马光当政时都想极力拉拢苏东坡,但他不为所动,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他认为不对就一定会反对、决不妥协。

4、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将自己的平生功业概括为三个谪贬之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旷达。

5、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要彻底理解这句话,我们还需要知道苏东坡后面说了什么。苏东坡说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由此,我们便能明白苏东坡说这句话的用意了,他追求的是成为一个脱离俗气(低级趣味)的文人雅士。

6、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被贬岭南,有人问他“试问岭南应不好?”苏东坡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同样体现了苏东坡旷达的人生态度,他善于排解心中的苦闷,提倡顺其自然,对于人生的困顿能够安之若素。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话传达出苏东坡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体现了苏东坡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8、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这句话是苏东坡一生性格和为人处世态度的真实写照,苏东坡一辈子都追求做真实的自己,从不会因为潦倒困顿或飞黄腾达而昧己心。

扩展资料:

1、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2、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3、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4、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5、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苏轼

苏轼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

1、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2、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3、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4、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扩展资料:

苏轼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

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TAG标签:人生态度 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