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知识 > /列表

坦洋工夫茶的特点

坦洋工夫茶的特点

坦洋工夫茶属于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获得者之一,其茶产于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此地常年云雾缭绕,雨雾蒙蒙,所产红茶外形紧细匀直,毫尖金黄,汤色红亮,香气高锐持久(桂圆香浓郁),其茶滋味浓醇,且鲜爽醇甜。

坦洋工夫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以其独特的香气、鲜美的味道和健康的功效而闻名。

以下是坦洋工夫茶的特点:

1. 香气高雅:坦洋工夫茶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和清新的茶叶香,使人闻之就会感到愉悦和舒适。

2. 叶形优美:坦洋工夫茶叶形优美,干茶呈条索形,冲泡后叶底展开后,呈玉绿色或墨绿色。

3. 口感清醇:坦洋工夫茶的口感清醇,入口顺滑,回甘甜爽,不会给人口干或口苦的感觉。

4. 健康功效:坦洋工夫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美容养颜和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5. 产地名气:坦洋工夫茶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传统名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正山小种与坦洋工夫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品质特征不同、发源地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质特征不同

1、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放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

2、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条索圆紧匀秀芽毫金黄,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清澈明亮,滋味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醇厚桂花香,叶底红亮匀整。

二、发源地不同

1、正山小种

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

2、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是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特产,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

三、制作工艺不同

1、正山小种

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①、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

②、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tOva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凋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青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完成后,再用带有松柴余烟的炭火烘干。

2、坦洋工夫

制作工艺为:鲜叶采摘——揉捻——解散茶团——发酵——干燥——精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山小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坦洋工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红茶的特点是什么

“坦洋红茶”全称“坦洋工夫茶”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以当地有性群体种为原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工艺

历史上坦洋工夫在初制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好萎凋工艺,在高山茶区则十分重视加温发酵的技术处理。坦洋工夫的精制一般采用多级付制,主产品回收的办法,由于其产区辽阔,地拼配高山、平地,春夏秋季原料,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坦洋工夫红茶保持稳定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乃是精制的关键。   

坦洋工夫红茶试制成功后,经广州远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名声就不胫而走,大批茶商接踵而至,入山求市。自光绪六年至二十五年(1881一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都在500吨左右,其中以1898年为最盛,出口量达1500吨。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成为福安市的主要红茶产区和周围七八个县的集散地,产品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市场上,尤其是东欧、英、俄等国对茶叶需求量的增长,发展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扩大出口创汇,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689763.htm

坦洋工夫是什么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0多种。在这里,我们以图佐文,帮您轻松认识茶叶。通过我们的介绍,你会了解到某种茶的特点和品质特征,以及如何初步辨识它的品质优劣、如何避免常见的购买误区。今天要认识的是坦洋工夫。

一、什么是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条索紧细匀直

坦洋工夫,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属于红茶。闻名中外的坦洋工夫原产地就在福建福安市坦洋村,这里常年烟云缈缈,雨雾蒙蒙。所产的红茶外形紧细匀直,毫尖金黄,茶汤红亮香气高锐持久带桂圆香,滋味浓醇鲜爽醇甜。

二、级别区分

三、购买误区

工夫茶冲泡

1. 是“坦洋工夫”不是“坦洋功夫”。经常有人会提及这个问题,因为“工夫”与“功夫”发音一致,所以经常被误以为是同一个意思。当中的争论也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只要记住是“坦洋工夫”即可,这里的“工夫”是指茶叶的品质优良以及冲泡的时候方法讲究而且步骤多用时长,而不是习武之人所说的“功夫”。

2. 坦洋工夫的原产地不只生产红茶。虽然坦洋工夫红茶销往海外,芳名远播。但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福安市除了生产红茶外同时也生产绿茶与花茶。如今的福安市茶园面积达到30余万亩,所生产的福安绿茶与茉莉花茶同样品质优良,受到大众的喜欢。

福建“三大功夫红茶”是什么?

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分别是: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这三种红茶是福建红茶的当家品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坦洋工夫红茶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据有十几年专业坦洋工夫红茶制茶、售茶历史的福建南方佳木茶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红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国际、国内红茶消费都在升温。福建红茶重新崛起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然。

白琳工夫:产于福建福鼎的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属于小叶种红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绒球状,色泽黄黑。冲泡后,香气鲜爽带甘草香,滋味清鲜甜和,汤色浅亮,叶底鲜红带黄。

坦洋工夫:产于福建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一带。相传,坦洋工夫为清代咸丰(公元1851--1861年)、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福安县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创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细长匀整,有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冲泡后,香气清纯甜和,滋味鲜醇,汤色鲜艳呈金,叶底红匀。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主产地为政和,有大茶和小茶之分。大茶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近似滇红,但长索较细,毫多,色泽乌润。冲泡后,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汤色红浓,叶底肥壮。小茶用小叶种茶树原料制成,条索细紧,色泽暗红。冲泡后,香似祁红,滋味醇和,汤色浅,叶底红匀。

这就是以上三款茶的介绍,您可以看看,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以及喜好选择一款您喜欢的茶,我这三种茶都有品尝过,我比较喜欢坦洋工夫,如果您有机会可以去茶城等一些信誉好的地方,让卖家分别给您泡一泡,尝一尝,感受一下,最后再决定那款茶是自己心仪的,如果自己喝,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坦洋工夫红茶有什么特点?

1鲜叶原料 以福安菜茶、福鼎大毫、福安大白为佳,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叶要求新鲜完整,防止挤、压、折损伤。

2萎凋

特种坦洋工夫红茶萎凋主要采用室内自然萎凋。萎凋室要求地势凉爽,南北方向,四面通风,门窗多容易开闭,以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湿度和空气,最适宜温度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0左右,鲜叶摊放在萎凋架的萎凋帘上,每m?摊叶1-1.5kg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18-24h即可完成萎凋,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萎凋时间可缩短到10-12h,在阴雨低温时萎凋时间有时长达36至40h。应注意上下翻叶动作要轻,以免鲜叶损伤红变,地面和萎凋帘要保持清洁,摊叶的厚薄要均匀。萎凋槽萎凋温度、风量先高后低,时间4--5个h。

良好的萎凋是形成红茶优良品质的前提。萎凋不足,叶子经揉捻必然产生较高碎片,部分叶子发酵不良,茶汤淡薄,色不红艳,叶底夹带花青;如萎凋过度,则细胞芽叶干枯,汤色深暗。萎凋适度应同时掌握:1、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失去光泽;2、芽叶失去紧张状态;3、鲜叶部分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一定的清香;4、叶质柔软,嫩茎折之不断;5、一般含水量60%左右。

3揉捻

揉捻室温度一般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0%,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采用55型揉捻机,每桶装叶量35-40kg,揉时为60min左右,其压力掌握方法为:不加压(30min)--轻压(15min)--重压(l0min)--松压(5min)--解块发酵。

揉捻充足细胞破碎率高是发酵良好的重要基础,使成茶滋味浓厚,条索紧结;揉捻不足时细胞破碎率低,会降低发酵效果,造成茶叶滋味淡薄,汤色不浓,甚至带青草味或叶底花青;揉捻过度,芽叶破碎,茶汁损失,也损害茶叶品质。揉捻程度应掌握细胞破碎率达80--90%,细胞汁大量流出,局部揉捻芽叶泛红,并发出浓烈的青草气味。茶团、茶包用手工解块后发酵。

4发醉

红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叶子内部各种化学成分发生氧化的结果。这种变化不管是有酶参与的活动或是自动氧化,都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温度、湿度、空气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1、温度。发酵室温度应控制在22--24℃为适宜,最高不超过28℃,时间2h至2h30min。在控制发酵室温度的同时,亦应考虑到发酵叶内部由于氧化过程的进行,发酵叶的温度常比室温高,一般较室温高2-6℃,如果叶温过高,可在室内墙壁上洒水,以降低室温来维持正常的叶温。2、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85一90%为宜,可用冷热水喷雾调节,也可采用塑料薄膜搭设简便发酵室保持温湿度,或在发酵盘上盖上湿布,达到保湿目的。3,发酵室须有良好的通气,注意避免日光直射。

发酵是在发酵室进行,将揉好的茶摊在框内,摊叶厚4cm左右,不需加压,不需翻拌,保持疏松通气。一般发酵时间春茶3-5h,夏茶1-2h,但发酵因条件特别是气温的变化,时间要灵活掌握,特种坦洋工夫红茶发酵程度比正常红茶稍偏轻。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新铜红色,一般红中带黄,青色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乃至桂花香气,叶脉及汁液泛红。发酵不足,叶色不红,香气不纯带青草气,汤色泛青,叶底花青,滋味苦涩。发酵过度则香气低闷,汤色叶底红暗,滋味平淡。发酵完成后,如果烘干设备不足,应立即将发酵叶薄摊于阴凉处,以免发酵过度。

5干操

特种工夫红茶采用二次烘笼人工干燥,中间摊凉一次,以杂木炭为燃料。1、明火高温初烘。以焙蒂烫手为宜,茶叶厚度2cm,时间15至20min,每分钟进行翻拌一次。2,暗火低温复火。以焙蒂灼手为宜,厚度4cm,时间30min,每10min翻拌一次。每次翻拌时,焙笼须离开焙穴,轻拿轻放,防止茶叶片末下落燃烧,使茶叶产生焦味。焙至闻到甘甜清香,干茶手捏有刺手感,干度达到93%即可。

特种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成品茶特点:外形条索紧结匀称,色泽乌黑油润稍显白毫,香气清甜,汤色红艳,滋味甘醇,叶底鲜红明亮。

有多少人了解福建坦洋工夫红茶

一、“坦洋工夫”的问世,至今有着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其原料优质、制作工艺独特、技术精湛、品味香醇等特点,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曾一度风靡世界。坦洋工夫颇具传奇意味,其诞生过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传奇版本,已知的有两种:其1,雍正版:传说清雍正年间,坦洋胡氏家族有个叫胡福四的年轻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于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岁,仙逝于1791年),当时依父兄之命,从水路前往广东办事,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遇风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对母女,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买办大人见胡福四机灵俊朗,十分赏识,有意相携,得知这个后生来自茶乡,就透露以商机,说是洋人喜欢一种红茶,这种红茶是一个少数民族制作的,因为产量极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这位热心的买办大人,还将这种红茶的基本制作方法告诉给了胡福四,并嘱咐其返乡如法制作,说是如果能做出来,那么做好后可运抵广州,由其洋行销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试制这种红茶,经过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红茶从此面世 。这种制法后来渐渐传开,乡人竞相仿制。 其2,咸丰版:相传清朝咸丰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栈遇见一位建宁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泻,病情万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见状,便以坦洋出产之茶,加生姜、红糖泡冲为药,那人服下之后,仿佛神迹出现,病情大为好转,并很快康复。为报答救命之恩,建宁茶客与胡氏结拜为兄弟,并传他一门独特的私家红茶制法。后来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为原料照法一拭,发现制出的新茶品质果然不凡,外人品过,也赞不绝口。因为此茶以坦洋当地茶叶为原料,且制作工艺颇费工夫,胡氏有感而发,称之为“坦洋工夫”。二、历史发展:坦洋工夫屡屡为国争光:当年清朝深受鸦片毒害,华夏财富源源不断被掠往英伦三岛,但令人骄傲的坦洋工夫,却能从大不列颠帝国虎口夺食,为中国争回无数真金白银;公元1915年,其声誉更达到一个历史巅峰:与国酒茅台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实乃工夫不负有心人,坦洋工夫亦醉迷天下爱茶人!1、1371年(明洪武四年),福安坦洋村民发现野生“坦洋菜茶”。2、1851年(清咸丰元年),福安坦洋村胡氏成功试制“坦洋工夫”红茶。3、1875年(光绪元年),安徽籍闽官徐干臣返乡,将坦洋工夫种苗及工艺带回祁门,始创“祁红”,其后,坦洋工夫工艺又由祁门传到云南,称“滇红”。清代·坦洋工夫通过闽商航运,远销英国,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4、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5、2007年11月,中国申奥第一茶。6、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注册为“中国证明商标”7、2009年3月,“坦洋工夫”成为“福建省著名商标”8、2009年10月,“坦洋工夫”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标准的本土产品。9、2010年1月15日,“坦洋工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下列不属于“坦洋工夫”茶的特点的是()。

下列不属于“坦洋工夫”茶的特点的是()。

A.略有毫

B.紧结

C.较重实

D.乌较润

正确答案:A

闽红工夫茶有什么特点?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政和工夫: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以政和县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庆元地区所产红毛茶,亦集中政和加工。政和县全县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微酸性,茶树生长繁茂。坦洋工夫: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叶底红匀光滑。

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白琳工夫: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闽红工夫有哪些种类?综上所述,是为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闽红功夫茶,是政和功夫、坦洋功夫和白琳功夫三种红茶的统称,都是福建特产。三种功夫茶产地和风格各有不同,各自拥有消费爱好者,百年不衰。政和功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采用政和大白条制成,属闽红上品,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红浓,香高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用小叶种制品,条索细紧,香似祁宏但欠持久,汤味稍浅。

坦洋功夫红茶好喝吗?

坦洋功夫红茶 坦洋功夫红茶旗下有很多品名:坦洋臻品、坦洋典藏、佳淳、风雅、诗韵、翁梦、韵魅、等 。每一款茶叶都有自己的口感喔。 介绍两款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的口感【坦洋翁梦】是大多数人比较喜欢的, 茶品温润,茶汤透红,微带蜜香,经久耐泡。【坦洋佳淳】淡雅甜素、回味甘美、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坦洋功夫红茶地址: http://fjsmny.cn.alibaba.com/

坦洋工夫红茶和滇南红玉的区别

产地、口感不同。

1、坦洋工夫红茶产地福建福安坦洋村,千亩茶园延绵不绝,亮丽风景如诗如画。历史悠久,品种独特,工艺精良。作为传统的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都是手工制作,八道工序样样不落。十年来,坦洋工夫红茶品种得以改良,工艺得到创新,供不应求。

2、红玉茶产地:红玉茶,是台湾日月潭红茶,属全发酵茶,由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产自于台湾,是亚洲地区著名的红茶精品之一。台湾利用岛屿中天然山丘种植茶叶,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饮品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当地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

TAG标签:工夫茶 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