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第一年春晚是哪年

第一年春晚是哪年

第一年春晚是哪年:答案是1983年。

第一屆春晚是1983年。

《1983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央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也是中央電視台的第一屆春晚,晚會於1983年2月12日20:00在中央電視台直播。

第一年春晚是1983年。1983年大年30晚上,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更成了華人的年夜飯。該屆春晚給人印象最深的節目就是歌曲《鄉戀》,而李谷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第一年春晚是在1983年。

第一年春晚是哪一年?

第一年春晚是1983年。

《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第一屆央視豬年春晚)是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也是電視台第一屆春晚,也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

本屆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總導演,晚會四位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從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更成了華人的年夜飯。

擴展資料:

晚會背景

1983年,中國的電視業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快速發展的階段,電視業的快速發展,電視的普及,為春晚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前提和保障。

而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的物質生活逐漸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終較為匱乏,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娛樂方式較為單一。

基於此,電視台藉助電視手段向全國人民演繹了春節這樣一個隆重的文化事件,為全國人民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

春晚將歡樂、平安、幸福等所有華人的共同心願通過節目所承載的文化體現出來,滿足了受眾的需求。電視台選擇除夕夜這一特別的日子,舉辦舉國同慶的節日晚會,自然將“團結”、“歡樂”、“祥和”作為其不變的主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第一屆春晚是哪一年?

春晚的歷史由來已久,1983年第一屆春晚始播,這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時刻。至今春晚仍然每年如約而至,陪伴國人慶新春,迎新年。

首屆春晚由黃一鶴和鄧在軍擔任總導演,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四人擔任主持人。當晚盛況空前,政界,商界,藝界的各大領軍人物與人民羣眾們歡聚一堂,迎來新年的鐘聲。當晚李谷一老師高歌一曲《鄉戀》,從此紅遍大江南北,自此每一年我們都可以在跨年之際聽到谷一老師難忘今宵的歌聲,和我們相約再見。

春晚捧紅了許多藝人,相聲界的侯寶林、馮鞏、于謙,小品界的宋丹丹、趙本山、小瀋陽等人,歌唱界的、那英等。春晚給了這些演員們一個機會,他們也給觀眾們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春晚一度成了喜慶吉祥,闔家歡樂的代名詞。

近年來,春晚口碑逐漸下滑,收視率也大不如前。現在的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豐富的網絡世界散發着特殊的吸引力。畢竟春晚已經播了三十多屆,大眾難免審美疲勞,雖然春晚一直以來在不斷革新探尋新的模式,但是也沒能回到其頂峯狀態。

春晚一直選擇現場直播的形式,旨在與華人共享新春時刻,但是直播難度係數較高,且晚會節目眾多,偶爾無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小失誤,網友們也是紛紛吐槽,春晚仍然需要繼續成長。

無論如何,春晚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還是無可取代的,這是新中國幾十年來的縮影,相信春晚會陪伴我們繼續迎來一個美好的時代。

第一屆春晚是哪一年?

第一屆春晚是1983年。《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是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也是電視台第一屆春晚。

本屆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總導演,晚會四位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從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

第一屆春晚的誕生過程。

第一屆春晚在初創時連一個名字都沒有,一直到直播前十天才最終才定下春節聯歡晚會六個字,並一直沿用至今。本屆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總導演,第一次採用面向全國現場直播的方式,引起了極大反響。

央視春晚是從哪一年開始舉辦的?

1983年2月12日,電視台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成功舉辦。1983年的春晚還沒有專業的主持人,趙忠祥當時只是簡短的報個幕。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組成了最早的一屆春晚“主持天團”。

參考資料

節目背景

春節聯歡晚會是現代媒體和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產生絕非偶然。1979年,電視台錄製、播出了“茶座式”晚會,名為“迎新春文藝晚會”,執導晚會的是鄧在軍以及《西遊記》的導演楊潔。不過,因為1979年全國的電視機不過485萬台,沒有產生社會影響。

1983年,中國的電視業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快速發展的階段,電視業的快速發展,電視的普及,為春晚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前提和保障。

而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的物質生活逐漸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終較為匱乏,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娛樂方式較為單一。基於此,電視台藉助電視手段向全國人民演繹了春節這樣一個隆重的文化事件,為全國人民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從第一屆春晚開始,春晚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從總體上説,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裏,春晚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一枝獨秀、獨佔鰲頭,到90年代的在探索中成長壯大,至新世紀的日趨成熟,接受巨大考驗。

固定的收視時間,相對穩定的節目形態,有助於觀眾產生收視慣性。春節聯歡晚會歷經近30載的積澱,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春晚模式”,打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

春節作為中國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凝結着中國人的倫理情感、認同情懷,展示着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中華文化傳統的深邃厚重。

歡樂、平安、幸福是所有華人的共同心願,春晚將這些心願通過節目所承載的文化體現出來,滿足了受眾的需求。電視台選擇除夕夜這一特別的日子,舉辦舉國同慶的節日晚會,自然將“團結”、“歡樂”、“祥和”作為其不變的主題。

參考資料

人民網 央視春晚走過35載

春晚第一屆是哪一年?

春晚第一屆是1983年。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是第一屆春晚,也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本屆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總導演,第一次採用面向全國現場直播的方式,引起了極大反響,自此之後,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

春晚的含義

春晚給我們的節日增添了更多茶餘飯後的談資;春晚給我們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和難忘回憶,春晚為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標上了一個現代文化符號,它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文藝聯歡活動,而是已經成為我們春節的一部分。

第一屆春晚是在什麼生肖年舉辦的?

第一屆春晚是1983年的央視豬年春晚,是電視台製作播出的一場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所以1983年春晚的生肖是豬。一般人認為1983年是的除夕夜還是壬戌年,生肖為狗。而豬年春晚是除夕夜播出的,所以,豬年春晚實際上是狗年開始舉辦,直到豬年結束。

這種説法其實是錯誤的,我國天干地支紀年法,六十甲子一輪迴。每一年的劃分並不是從春節那一天算起的,嚴格的説,除夕和春節都和生肖的變化沒有關係。但是,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紀年方式,甚至一些注重農曆的日曆也是這樣紀年的。

我們過的春節並不是傳統春節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用農曆來計算的大年初一併不是天干地支紀年法的第一天?難道還沒到大年初一就是新的一年?或者已經過了大年初一還沒有真正到新的一年?的確是這樣的,我國農曆其實是非常講究科學的。

公曆1983年包含了我國的農曆當中壬戌年的一部分和癸亥年的一部分。整個1983年的一月份都還屬於壬戌年,生肖屬相是狗。到了公曆2月4日,才真正進入癸亥年,生肖屬相為豬。而公立1983年2月4日則是天干地支紀年法中一年的分界線,立春。

在我國清朝(含)之前,正月初一叫作元旦,而立春才是真正的春節。1912年,清被推翻,新成立的宣佈引進公曆紀年法,並把公曆1月1日改為元旦。後來袁世凱上位,有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古曆法中的元旦)改為春節。

古代人所説的守歲便是立春節做的事情,往往要比過年也就是元旦(正月初一),要熱鬧得多。但在之後,公曆紀年法的引進,節日名稱的改變,讓立春節自此走下了歷史的高台,成為了一個不被大家所重視的節日。

何為天干地支紀年法?

天干地支紀年法一般被稱為“干支紀年法”,也被稱為陽曆。天干地支紀年法之所以被稱之為陽曆,是因為天干地支紀年法是根據一年中太陽的變化而計算的。可能大家也都聽身邊的老人説過,立春之後天就會變長,這就是干支紀年法的科學之處。

我們對干支紀年法或許不是很瞭解,但是對二十四節氣一定非常熟悉。這就是古人根據干支紀年法和自然現象的規律所研究的一套對農耕社會十分有利的計時方式。什麼節氣做什麼樣的事情,什麼節氣應該有什麼樣的天氣,這都是非常科學的。

干支紀年法中包含了六十花甲子。其中的順序是按照天干對地支的方式排序。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紀年的名稱則由天干和地支結合的方式來命名,比如我國舉辦首屆春晚的1983年就被稱為,癸亥年。而癸亥年則位於六十花甲子的第60位。也可以説,我國第一次舉辦春晚的年份,正好是干支紀年法一個輪迴中的最後一年。

地支對應的十二生肖

要是讓大家直接把生肖的順序説出來,可能會難倒一大片人。但是讓大家把生肖和地支搭配起來念,則會變得很簡單。古人把十二種動物和十二地支相匹配,這才有了我們的“十二生肖年”。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對應起來則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我國舉辦的第一次春節晚會是在公曆1983年2月份。1983年的正月初一在立春之後,則1983年豬年春晚按照古曆法的説法,應該是在豬年開始,也是在豬年結束。並不是大傢伙以為的在狗年開始,在豬年結束。

第一屆春晚是哪一年

第一屆春晚是1983年2月12日20:00。

春晚是每年過年的夜晚人們都會收看的節目,我國曆史上第一屆春晚在1983年舉辦,它是我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這次春晚由馬季、姜昆、王景愚、劉曉慶主持,由黃一鶴、鄧在軍導演。

春晚誕生的背景

1982年底的時候黃一鶴被委任導演1983年央視職工迎新春文藝晚會,當時黃一鶴提議採用直播和觀眾電話點播節目的形式讓聯歡晚會和觀眾實現互動,在這個提議下春晚才誕生。

春晚介紹

春晚的全稱叫做廣播電視總枱春節聯歡晚會,它是一個為了慶祝新年而舉辦的文藝晚會,晚會內容涵蓋了小品、相聲、歌曲等不同的節目,它在2014年的時候被正式定位為國家項目。

中國第一次春晚是哪一年?

1983年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晚會亮相。當時的春晚沒有專門的主持人,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劉曉慶成了首屆春晚的當家。而李谷一則成為了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一連唱了6首歌,該記錄未有人能夠打破。

首屆春晚的服裝盡顯濃重的時代氣息,主持人之一的劉曉慶身着紅色的連身裙。而男主持多身着中山裝,還有卡其布的工裝,偶爾也會見到西裝,但不打領帶。晚會雖然略顯稚嫩,但卻是中國電視節目跨出一大步的標誌。被視為“靡靡之音”的歌曲《鄉戀》在該屆晚會上被解禁。

擴展資料

第一屆春晚節目單

詳細節目

1、趙忠祥致開幕辭

2、主持人介紹到場嘉賓

3、相聲大師侯寶林講話

4、主持人代表所在行業向全國人民拜年

5、歌曲:《拜年歌》,演員:李谷一

6、主持人介紹到場演員

7、猜謎:(1)“從上至下,廣為團結”(打一字)

8、相聲:《山村小景》,演員:馬季、趙炎

9、相聲:《小小雷鋒》演員:馬季、趙炎;《説一不二》演員:馬季、趙炎

10、詩朗誦:《每逢佳節倍思親》,演員:林麗芳(中國台灣)

11、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演員:索寶立、牟玄甫

12、歌曲:《竹林沙沙響》,演員:索寶立、牟玄甫

13、歌伴舞:《讚歌》,演員:斯琴高娃、胡鬆華

14、歌曲:《勤勞的比帕爾》,演員:胡鬆華

15、歌曲:《馬鈴響,玉鳥唱》,演員:胡鬆華

16、小品:《逛廠甸》,演員:斯琴高娃、嚴順開

17、舞蹈:《節日》,演員:趙青、徐川

18、猜謎:(2)“年終算總賬”(打一句唐詩)

19、喜劇小品:《吃雞》,演員:王景愚、姜昆

20、京劇表演,演員:尹宏偉(第一位參加春晚的兒童演員)

21、京劇:《坐寨盜馬》,演員:袁世海

22、相聲:《錯走了這一步》,演員:姜昆、李文華

23、相聲:《對口詞》,演員:演員:姜昆、李文華

24、相聲:《戰士之歌》,演員:演員:姜昆、李文華

25、猜謎:(3)“制定人口”(打一成語)

26、魔術表演:彩扇爭豔,演員:姚金芬

27、雜技表演,演出:上海雜技團;熊貓滾球、蹺蹺板吹嗩吶

相聲,表演者:侯耀文和石富寬,時間長度為30分鐘

28、京劇:《空城計》,演員:馬長禮

29、歌曲:《牧羊曲》,演員:鄭緒嵐

30、歌曲:《大海啊,故鄉》,演員:鄭緒嵐

31、歌曲:《太陽島上》,演員:鄭緒嵐

32、京劇:《霸王別姬》,演員:李維康

33、錄象:《火燒圓明園》花絮

34、錄象:電影《垂簾聽政》片段

35、歌曲:《絨花》,演員:劉曉慶

36、歌曲:《盼紅軍》,演員:劉曉慶

37、喜劇小品:《彈鋼琴》,演員:嚴順開

注:節目37與38之間有姜昆和馬季的一段無題目的相聲,但零點鐘聲打斷了該段相聲,隨後有新年致辭。

38、猜謎:(4)“鏡子裏面照着人”(打一字)

39、喜劇小品:《阿Q的獨白》,演員:嚴順開

40、相聲錄象:《戲劇雜談》,演員:侯寶林、郭全寶

41、猜謎:(5)“晚會”(打一字)

42、歌曲聯唱:1、《春之歌》,2、《問聲祖國好》,3、《一根竹竿》,4、《年輕的朋友》,5、《知音》,6、《鄉戀》;演員:李谷一

43、歌曲對唱《劉三姐》,演員:李谷一、袁世海、姜昆

44、京劇對唱:《牛皋招親》,演員:李谷一、袁世海

45、電影《武林志》錄像(注:該片在當年的春節晚會播放片段時全片尚在拍攝中)

46、武術表演,演員:葛春燕、郝志華、王傑、李霞、王建軍、於紹文

47、魔術表演:《吉慶有餘》,演員:秦明曉

48、主持人慰問直播現場後台工作人員(顯示結尾)

第一屆春晚是什麼時候舉辦的?是什麼年?幾月幾號

第一屆春晚是1983年2月12日舉辦的。《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第一屆央視豬年春晚)是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也是電視台第一屆春晚,也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

本屆春晚由黃一鶴 鄧在軍擔任總導演,晚會四位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從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

擴展資料

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説,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道“年夜飯”,自從1983年首播至今,央視春晚已經走過35個年頭。

1984年央視春晚第一次正式開啟“零點倒計時”,1986年第一次由國際頻道進行英語直播,1988年首次設立分會場,1996年首次採用三地互動直播形式,2015年春晚史上第一款吉祥物誕生。

第一次春晚是哪一年

《1983年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第一屆央視豬年春晚)是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大型綜藝性文藝晚會,也是電視台第一屆春晚,也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里程碑。

本屆春晚由黃一鶴 鄧在軍擔任總導演,晚會四位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從此,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更成了華人的年夜飯。該屆春晚給人印象最深的節目就是歌曲《鄉戀》,而李谷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晚會於1983年2月12日(農曆壬戌年十二月三十日)晚20:00在電視台直播。

晚會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晚會於每年除夕20:00在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國防軍事頻道、少兒頻道、農業農村頻道、4K超高清頻道等現場直播。同時各省級衞視頻道和部分地方台進行轉播。

TAG標籤:春晚 第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