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古代的拼音怎麼寫

1. 中國古代有拼音嗎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注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古代的拼音怎麼寫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於漢代。這一點在許慎編撰的《説文解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説文解字》中對漢字的讀音常常説“讀若某”或者“某聲”,就是這種情況。例如《説文》中的“材,才聲”,意思是説“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 後代的經學家把這種方法説成“音某”,也是同一個意思。比如唐代陸德明編寫的《經典釋文》有“拾,音十”。直音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字來注直音;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難讀,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這是違反學習原則的。

另一種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聲”。“刀”是平聲字,“到”是去聲字,單用“到”來對“刀”字注音是不準確的,因此必須法“到”字的聲調改變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讀音。同樣的,這種注音法雖然比直音法有所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聲調,然後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還有一種注音法,就是我們熟知的反切法,又稱反音、切。反切法自東漢到清末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裏,一直對漢字標音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説“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讀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稱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見,反切是一種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現代的漢語拼音不一樣。現代的漢語拼音是一種音素拼音,即每個音素用一個或兩個字母表示,因此,用漢語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個字母,如“哦”,也可以用兩個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個、四個字母來標註一個漢字的讀音。反切是根據聲韻原則來進行拼音的,它其實是一種雙拼法,總是用兩個字來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個字(上字)代表聲母,第二個字(下字)表示韻母以及聲調。即使是“零聲母”,也必須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烏寒切”。同樣的,即使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一個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許良切”。

由此可見,反切比起上述兩種注音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侷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聲母,就應該只表示輔音,但是實際上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完整的音節,單純表示輔音的漢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韻母的,就應該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樣的,以元音開頭的漢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須借用帶有輔音的漢字來作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韻學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謂的“呼”是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現代漢語中有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時期則只有開口呼與合口呼兩種)。例如,“烏,哀都切”,其中“烏”是合口呼,“哀”是開口呼。

在以後歷代中,反切被不斷改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韻》和《集韻》。雖然都是宋代的韻書,相差只有幾十年,但是《集韻》的反切已經有了很多的改進。明代的呂坤所寫的《交泰韻》,清代的潘耒所寫的《類音》,設計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無論怎麼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這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的是利瑪竇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然後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由於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稱“利、金方案”。它的出現引發了中國幾百年以後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現了切音法,經過改進之後就是我們現在在字典的最後幾頁上經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邊的那種)。

2. 古代漢語拼音怎麼表示

古代常用的注音方法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1. 直音法:用一個比較容易認識的字來標註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包括讀如、讀若法、譬況法和直音法。讀若法就是拿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讓讀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確讀音來。譬況法是採用的描述性的語言説出字音的特徵。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2. 反切法:用兩個字來注另一個字的音。反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字注音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兩個漢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古代採用直行的書寫方式,故前字在上,後字在下)。聲母、韻母、聲調取出來之後一組合就是那個漢字的讀音。在使用外國音標和外國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

3. 反切法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佈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為漢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3. 中國 古代拼音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吧。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

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台灣依然使用。

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

聯合國也承認的。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

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漢字筆畫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記式 圖案式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拼音的由來】——漢字拼音的發明人金尼閣 金尼閣,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1577年3月3日生於今法國的杜埃城,當時為比利時領土,故金尼閣自稱比利時人,而陳垣等人亦稱其為“比利時人”。 1594年11月9日入耶穌會。

1607年往遠東傳教,1610年(萬曆三十八年,即利馬竇卒年)秋抵澳門,翌年春詣金陵。隨郭居靜、高一志二神父學習華語(另一説從郭居靜及王豐肅)。

郭居靜神父到杭州開教,他亦同行。後往北京報告南方的教務,深得龍華民的賞識。

1613年去羅馬向教皇保羅五世“奏陳教務,並請準翻譯經典,司鐸用華言行聖祭,誦日課,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觀情況未實行。但他是“第一個向教廷請准以中文舉行彌撒,行其他聖事,以及誦唸‘日課’的”。

金尼閣“集利馬竇筆記為蠟頂文中國開教史”即《基督教遠征中國史》,1615年1月14日出版(一説1615年2月出版)。此書全部敍述是為歐洲人撰寫的。

金尼閣刊行《基督教遠征中國史》,題獻教皇,道“書中初次精確地、忠實地描述了中國的朝廷、風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務問題”,是為歐洲人敍述中國比較完備無訛之第一部書,亦可説是第一部稱得起“漢學”的著作,當時頗具聲譽。是書原為利馬竇神甫的意大利文紀錄,經金尼閣譯為拉丁文,並增加了兩章,敍述馬竇之病故及殯葬的事。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1583年來到中國,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羅常培根據文章的漢字與拉丁文對照的譯文,整理出一個包括 26個聲母和44個韻母的漢語拼音方案。

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西字奇蹟》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説,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金尼閣回歐洲後,演講招募去中國傳教之人,眾人被其極富魅力的鼓動所吸引,爭先恐後,以致於當地教會不得不出面婉言勸阻。金尼閣在吸引和選擇人才方面,可謂功不可沒。

同時為在中國的教會圖書館募集圖書,帶來教皇所賜之西書七千多部(《遠西奇器圖説》原作便是金尼閣帶來的七千部書中之一)。 1619年,金尼閣再次抵達澳門。

1621年春金尼閣“往南昌,旋又赴建昌韶州,視察教務。翌年赴杭州被難;一六二三年,往河南開封開教,翌年往山西”,1625年赴陝西。

1626年在王徵的協助下,完成《西儒耳目資》三卷。《西儒耳目資》的目的,據他自述,“在使中國人能在三天內通曉西方文字體系”。

《西儒耳目資》作於1625年, 1626年在杭州出版,自稱沿襲利瑪竇所創體制,即用利瑪竇二十五字母“互相結合,上加五個字調記號,來拼切一切漢字的讀音。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也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

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人稱“利、金方案”。 “利、金方案”的出現對當時。

4. 古代漢語拼音怎麼表示

古代常用的注音方法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直音法:用一個比較容易認識的字來標註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包括讀如、讀若法、譬況法和直音法。

讀若法就是拿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讓讀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確讀音來。譬況法是採用的描述性的語言説出字音的特徵。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法:用兩個字來注另一個字的音。

反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字注音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兩個漢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古代採用直行的書寫方式,故前字在上,後字在下)。

聲母、韻母、聲調取出來之後一組合就是那個漢字的讀音。在使用外國音標和外國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

反切法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佈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為漢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TAG標籤: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