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作者是漢代文學家劉向的作品

作者是漢代文學家劉向的作品

劉向作品合集

作者是漢代文學家劉向的作品有:《新序》《説苑》《戰國策》《列女傳》《別錄》《劉子政集》等。

還編訂《楚辭》,聯合兒子劉歆共同編訂《山海經》。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作者是漢代文學家劉向的作品”主要包括:列女傳、説苑、新序、戰國策、別錄、列女傳、説苑、新序、戰國策、別錄,並且大部分用户都認為列女傳更好。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

《説苑》,又名《新苑》,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

《新序》是一部以諷諫為政治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

《戰國策》記載的是戰國時期的大約240年的歷史,文章很多,編輯的人的名字也不詳,甚至連文章的名稱都有不少,比如《國策》、《國事》、《長書》等。

作者:佚名 劉向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 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秋八月,鑑於祕府之書頗有散亡,詔使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劉向領導校勘、整理採訪來的書籍

他負責校經傳、諸子、詩賦;任宏校兵書;尹鹹校術數;李柱國校方技。

在三閣校書19年,把。

1、《新序》是劉向採集舜禹以致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

2、 《説苑》是劉向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

3、《權謀書》是西漢著名學者劉向的一部經典作品 ,《權謀書》成書於成帝鴻嘉四年,即公元前十七年。

是劉向在校書的過程中編輯而成的,編輯此書的目的也是有感於當時社會風俗

漢代文學家劉向的作品有哪些

有《新序》、《説苑》、《列女傳》、《別錄》、《戰國策》。

1、《新序》是一部以諷諫為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曾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説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2、《説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

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理想以及倫理觀念。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

3、《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現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現代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4、《別錄》是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凡二十卷。漢成帝時,劉向受命參與校理宮廷藏書,校完書後寫一篇簡明的內容提要,後彙編成《別錄》。

5、《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集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西漢時期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

劉向提倡經學

早年的《枕中鴻寶苑祕書》,“書中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深受神祕思想的影響。繼又參與石渠閣的五經講論,濡染於今文經學活動。他後來論歷代興革、國政得失,就拿出了今文學者的派頭,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作為論證的依據。

元帝時,他上封事,論舜及文武周公時的祥瑞和幽厲以後春秋時期的災異而歸結於“災異未有稠如今者也”。上文引成帝時上封事,論宗周以來大臣操持國柄之危國,借“王氏外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疏上出屋”之異,申言“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併立”。

這表明劉向的歷史觀是神學的歷史觀。他這種思想反映了西漢晚年大權旁落、皇族失勢的悲觀情緒。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劉向

漢代劉向寫了什麼書

漢代劉向寫的書有:《新序》、《説苑》、《列女傳》、《別錄》、《戰國策》等。

1、《新序》

《新序》是西漢學者劉向編撰的一部以諷諫為目的歷史故事類編,是現存劉向所編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原三十卷,今存十卷。

2、《説苑》

《説苑》又名《新苑》,是漢代劉向所編纂的小説集。作品原有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經散佚,後經宋朝曾鞏搜輯,復為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

3、《列女傳》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蹟的傳記性史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全書共七卷。作者是西漢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也有人認為,現在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4、《別錄》

《別錄》,書目名,共二十卷,西漢劉向撰。是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

5、《戰國策》

《戰國策》,又稱《國策》,為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資料年代大部分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記載。劉向編撰後,刪去其中明顯荒誕不經的內容,按照國別,重新編排體例,定名為《戰國策》。

劉向的作品

劉向的作品有《新序》、《説苑》、《列女傳》、《別錄》、《戰國策》。

《新序》是一部以諷諫為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説苑》,又名《新苑》,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

《別錄》是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凡二十卷。《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集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劉向簡介:

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之父,中國目錄學鼻祖。

以門蔭入仕,起家輦郎。漢宣帝時,授諫大夫、給事中。漢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坐罪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出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世稱劉中壘。建平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曾奉命領校祕書,所撰《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今存《新序》《説苑》《列女傳》《戰國策》《五經通義》。編訂《楚辭》,聯合兒子劉歆共同編訂《山海經》。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讎古書的“敍錄”,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為主要特色。

劉向的作品

劉向的作品有《新序》、《説苑》、《戰國策》、《列女傳》等。

《新序》是一部以諷諫為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曾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

《説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

劉向的主要成就

劉向自恃為《穀梁傳》學名家及朝野公認的宿學通儒,又屬劉氏宗室,借整理皇家藏書之機,以及與元成兩帝接近的便利條件,自然要在重要典籍的整理上自成系統,與經學的其他派系分庭抗禮。他所擬訂的篇次、篇數都是與舊本不同的,就連書名也要重新擬就。

劉向、劉歆父子是在儒學作為經學而一統天下之後,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諸子百家的著作與學説並強調從中吸取思想營養以改善儒學的重要人物。在對《戰國策》、《關尹子》、《子華子》、《晏子》、《韓非子》、《列子》、《鄧析》等著作進行了系統整理的基礎上,認為它們皆有符合儒家經義的地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劉向

劉向代表作

劉向代表作有這些:《新序》《説苑》《別錄》《戰國策》

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之父,中國目錄學鼻祖。

以門蔭入仕,起家輦郎。漢宣帝時,授諫大夫、給事中。漢元帝即位,授宗正卿。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坐罪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出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世稱劉中壘。建平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曾奉命領校祕書,所撰《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今存《新序》《説苑》《列女傳》《戰國策》《五經通義》。編訂《楚辭》,聯合兒子劉歆共同編訂《山海經》。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讎古書的“敍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敍錄》,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為主要特色,作品收錄於《劉子政集》。

新序

《新序》是一部以諷諫為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曾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説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説苑

《説苑》,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理想以及倫理觀念。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 

列女傳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現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現代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別錄

《別錄》是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凡二十卷。漢成帝時,劉向受命參與校理宮廷藏書,校完書後寫一篇簡明的內容提要,後彙編成《別錄》。

著錄圖書六百零三家,計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為六大部類、三十八種,每類之前有類序,每部之後有部序,敍錄內容包括:書目篇名,校勘經過,著者生平思想,書名含義,著書原委,書的性質,評論思想,史實,是非,剖析學術源流和書的價值。部序之前、類目之後皆有統計,全書最後還有總計。其子劉歆據此序錄刪繁就簡,編成《七略》。

《別錄》唐代已佚,今據《漢書·藝文志》可考見其梗概。

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集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西漢時期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

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衞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

劉向是兩漢乃至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人物,作為“經師”,他有哪些作品?

劉向的主要作品有《戰國策》,《別錄》,《列女傳》,《新序》等作品。

1.人物簡介:劉向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原名叫劉更生,字子政,是江蘇徐州人,他是楚元王劉交的玄孫。早年劉向做官,在漢元帝時期,他被授宗正卿,後因為反對宦官石顯,被害入獄,官職也被免去,從此淪為平民百姓。後來漢成帝上位,又被封為光祿大夫,自己又改名為劉向,建平元年,劉向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2.《戰國策》:戰國策的內容並不是劉向親自寫的,而是劉向自己整理成冊,編輯好後曲敏《戰國策》。《戰國策》中的內容多為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的文學家編寫,是我國曆史上一部比較重要的散文集。雖然其中的內容可以真實地反映當時社會的風貌,但是很多人説戰國策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史書,因為其中有很多的內容都是虛構的,其真實性有待考證。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有:皺忌諷齊王納諫,狡兔三窟,卧薪嚐膽等。

3.劉向提倡經學:劉向在儒家學説成為經學後,對諸子百家的學術和作品又進行了重新的整理和研究,從中汲取了有用的思想,大力提倡學習諸子百家的學説,在當時形成了經學獨尊的社會影響。不光弱化了官方對於學術思想的統治,也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4:劉向的《別錄》:是我國第一部有名字的分類目錄書,在漢成帝時期,劉向被派去宮中校理宮中的藏書,在校隊完一本書後,就會將其內容寫成提要,然後編匯在《別錄》中,其主要內容有:書的篇名,作者的生平思想,書名的含義,書的性質以及書本所評價的思想等內容。

劉向的簡介是什麼、有哪些作品?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敍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敍錄》,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劉向生平

劉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祖籍沛豐邑(今屬江蘇徐州)人。

元延二年(前66年)任輦郎

建平四年(前58年)任諫大夫

甘露三年(前51年)任郎中給事黃門

甘露三年(前51年)任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後因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免為庶人

初元元年(前48年)任宗正,受命典校古籍

初元二年(前47年)任中郎

建始元年(前32年)任中郎

建始元年(前32年)任光祿大夫

陽朔二年(前23年)任中壘校尉,致終,典校工作由其子劉歆續成

劉向主要著作

新序

劉向編撰的一部以諷諫為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採集舜、禹以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説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説苑

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理想以及倫理觀念。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

列女傳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現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現代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別錄

書目名。中國第一部有書名,有解題的綜合性的分類目錄書。二十卷。西漢劉向撰。漢成帝時,劉向受命參與校理宮廷藏書,校完書後寫一篇簡明的內容提要,後彙編成《別錄》。著錄圖書六百零三家,計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為六大部類、三十八種,每類之前有類序,每部之後有部序,敍錄內容包括:書目篇名,校勘經過,著者生平思想,書名含義,著書原委,書的性質,評論思想,史實,是非,剖析學術源流和書的價值。部序之前、類目之後皆有統計,全書最後還有總計。其子劉歆據此序錄刪繁就簡,編成《七略》。《別錄》唐代已佚,今據《漢書·藝文志》可考見其梗概。

劉向學術觀點

提倡諸子學説

劉向、劉歆父子是在儒學作為經學而一統天下之後,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諸子百家的著作與學説並強調從中吸取思想營養以改善儒學的重要人物。劉向在對《管子》、《晏子》、《韓非子》、《列子》、《鄧析》、《關尹子》、《子華子》以及《戰國策》等著作進行了系統整理的基礎上,認為它們皆有符合儒家經義的地方。例如,劉向説: 《管子》書,務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 ① 荀卿之書,其陳王道甚易行 , 其書比於傳記,可以為法 ②。至於道家,劉向則認為 (道家)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兢,合於六經 ③。除此之外,劉向還在《説苑》、《新序》中直接採用並假借諸子之口來表達自己的、學術見解,實際上這也是對諸子學的一種肯定。劉歆繼承父業,他在《七略》中把儒家和諸子各家並列為十家,並認為各家可以互相補充: 其言雖殊,闢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

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不僅如此,劉歆還特別強調從諸子各家中汲取思想營養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兼採各家之長,方能 通萬方之略.正如《易》中所説: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如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既然諸子各家皆為 六經之支與流裔 ,那麼在當時 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 的情況下, 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①這就是説,在劉歆看來,只有恢復諸子學的思想傳統,才能在吸收各家思想長處的基礎上,使儒學由僵化的經學、世俗的神學變為真正能夠治國安民的經世致用之學。

劉向、劉歆父子在當時經學獨尊的情況下,大力倡導研究諸子之學,對削弱官方學術思想的統治、解放思想是有積極意義的。

劉向早年得《枕中鴻寶苑祕書》,“書中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深受神祕思想的影響。繼又參與石渠閣的五經講論,濡染於今文經學活動。他後來論歷代興革、國政得失,就拿出了今文學者的派頭,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作為論證的依據。元帝時,他上封事,論舜及文武周公時的祥瑞和幽厲以後春秋時期的災異而歸結於“災異未有稠如今者也”。上文引成帝時上封事,論宗周以來大臣操持國柄之危國,借“王氏外祖墳墓在濟南者,其梓柱生枝葉、扶疏上出屋”之異,申言“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併立”。這表明劉向的歷史觀是神學的歷史觀。他這種思想反映了西漢晚年大權旁落、皇族失勢的悲觀情緒。

神學觀點

《漢書·五行志》保存了劉向《洪範五行傳論》約一百五十二條。其中論災異跟後、妃、君夫人及外戚間的關係的約三十一條,論災異跟君主失勢、國家敗亡間關係的約三十九條。這不只是劉向立場在學術上的反映,這並且是有意地利用陰陽五行學説作鬥爭的工具。《漢書·五行志》也保存了劉歆論《洪範五行傳》的材料,約七十三條,儘管論述的對象基本上都在劉向曾經論述的範圍內但沒有一條的具體論述是跟劉向相同的。這也由於劉歆的態度跟父親不同,在學術上就也有不同的反映。劉氏父子學術見解的不同,是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反映。

劉向雖相信“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但認為“明者起福於無形,銷患於未然”,可以“劉氏長安,不失社稷”。這就等於説天命還是可以人力為轉移,或至少可以多延一些時期。在劉歆的遺文裏,就看不到這樣的説法了。依《漢書·律曆志》所保存下來《三統曆譜》的材料來看,歷代的興衰是按着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的。按照這樣的順序,王莽以土德繼漢的火德,就應該是當然的。王莽在死到臨頭時就還這樣説:“天生德於予,漢兵有如予何!”

當劉向校訂皇家藏書的時候,卻很少運用這種神學歷史觀,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態度。

劉向的作品

説苑

作者:劉向

《説苑》,又名《新苑》,古代雜史小説集。劉向編。成書於鴻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説: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理...

曾子不受邑

作者:劉向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九歎

作者:劉向

難遷兮,傷餘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之闢紀。  播規矩以背度兮,錯權衡而任意。  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而侍側。  甘棠枯於豐草兮,藜棘樹於中庭。  西施斥於北宮兮,仳倠倚於彌楹。  烏獲戚而驂乘兮,燕公操於馬圉。  蒯聵登於清府兮,咎繇棄而在野...

鷸蚌相爭

作者:劉向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

虎求百獸

作者:劉向

:“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羣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於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

觸龍説趙太后

作者:劉向

。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戰國策

作者:劉向

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校注...

梟逢鳩 / 梟將東徙

作者:劉向

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三人成虎

作者:劉向

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葱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

晏子使楚

作者:劉向

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三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

畫蛇添足

作者: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孟母三遷

作者: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

文侯與虞人期獵

作者:劉向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於是乎始強。...

葉公好龍

作者: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西漢劉向的作品都有什麼?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祕書,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治《春秋彀樑傳》。據《漢書·藝文志》載,劉向有辭賦33篇,今僅存《九歎》一篇。今存《新序》、《説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楚辭》是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莊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作品。

另: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敍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敍錄》。劉向的散文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使其主要特色。

(1、《新序》是劉向採集舜禹以致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一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説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2、 《説苑》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 3、《列女傳》: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遊於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治,靡有奸意。四嶽薦之於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二女承事舜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瞽叟與象謀殺舜。使塗廩,舜歸告二女曰:“父母使我塗廩,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廩,乃捐階,瞽叟焚廩,舜往飛出。象復與父母謀,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從掩,舜潛出。時既不能殺舜,瞽叟又速舜飲酒,醉將殺之,舜告二女,二女乃與舜藥浴汪,遂往,舜終日飲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憐之,與二嫂諧。父母欲殺舜,舜猶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號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茲,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篤厚不怠。既納於百揆,賓於四門,選於林木,入於大麓,堯試之百方,每事常謀於二女。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於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云:“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謂也。)

《説苑》,西漢劉向撰。劉向曾領校祕書,本書就是他校書時根據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按類編輯的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説,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經散佚,後經宋曾鞏搜輯,復為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二十卷的標目依次為: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政理、尊賢、正諫、敬慎、善説、奉使、權謀、至公、指武、談叢、雜言、辨物、修文、反質。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傳説,雜以議論,藉以闡明儒家的思想和倫理觀念。一般以第—則或前數則為一卷的大綱,雜引前人言論陳説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歷史上的實例加以證明。向又編有《新序》一書,性質與此類似。

由於書中取材廣泛,採獲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人們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書中記載的史事,有的可與現存典籍互相印證;有的記事與《史記》、《左傳》、《國語》、《戰國策》、《荀子》、《韓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相出入,對考尋歷史者足資參考。有些古籍已經散佚,但《説苑》中卻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為可貴。如《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漢書·藝文志》小説家類有《師曠》六篇,早已散佚,師曠的這段議論,疑即出自《師曠》六篇。此類例子,還可找到不少。

《説苑》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敍事意藴諷喻,故事性頗強,又以對話體為主,《説苑》除卷十六《談叢》外,各卷的多數篇目都是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節,有人物對話,文字簡潔生動,清新雋永,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説也有一定的影響。

《説苑》的注本,以今人趙善詒《説苑疏證》質量較優,可以參閲。

向宗魯先生校點的《説苑校證》是《説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1987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亦可參閲。

曾子不受邑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曾子不受邑

[作者] 劉向   [朝代] 兩漢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曾子不受邑》作者劉向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祖籍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仇古書的“敍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敍錄》,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劉向的其它作品

○ 葉公好龍

○ 孟母三遷

○ 文侯與虞人期獵

○ 畫蛇添足

○ 晏子使楚

○ 劉向更多作品

懸樑刺股的作者是誰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劉向簡介:劉向,漢朝宗室,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楚國彭城人,祖籍沛郡豐縣,先祖為豐縣劉邦異母弟劉交。劉向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新序》《説苑》《列女傳》。

劉向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

TAG標籤:劉向 作者 文學家 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