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綠茶的沖泡步驟

綠茶的沖泡步驟

1、上投法,往玻璃杯中注入85攝氏度的熱水,接着投放綠茶,浸潤1分鐘品飲;

2、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少量的熱水,接着放入綠茶,晃動杯身,等茶葉浸潤後再次倒水至七分滿;

3、下投法,取適量的綠茶放入杯中,之後緩緩衝入80-85攝氏度的熱水。

1、上投法,往玻璃杯中注入85攝氏度的熱水,接着投放綠茶,浸潤1分鐘品飲;

2、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少量的熱水,接着放入綠茶,晃動杯身,等茶葉浸潤後再次倒水至七分滿;

3、下投法,取適量的綠茶放入杯中,之後緩緩衝入80-85攝氏度的熱水。

1. 準備材料:綠茶葉、熱水、茶具(建議使用玻璃杯和茶葉過濾器)。

2. 將綠茶葉放入茶具中,一般每杯茶需要用2~3克綠茶葉。

3. 燒開水後,待水温降至80~85℃左右,然後將熱水倒入茶具中,水位不要超過茶葉過濾器。

4. 等待約2~3分鐘,浸泡即可。

如想要衝泡更淡的茶,可以稍微提前撈出茶葉。

5. 在茶葉上面放一塊蓋子或杯墊,讓綠茶在茶杯中隨着水温逐漸冷卻,幾分鐘後即可享用。

注意事項:

1. 綠茶的濃度可根據自己的口感調整,一般情況下每杯2~3克茶葉;

2. 熱水温度控制在80~85℃,不要使用沸騰的水來泡綠茶,否則會破壞茶葉的營養成分和口感;

3. 浸泡時間不要過長,否則茶味會變苦;

4. 綠茶沖泡後儘量在1小時內飲用完畢,否則茶味會變淡,茶葉還會氧化。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對於綠茶來説,大家都覺得它可能只需要用熱水泡一泡就好了,但是在泡綠茶的時候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

那麼我們在泡綠茶的時候到底應該先放茶葉還是先放水呢?

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講綠茶的泡法。

懂茶的人都知道,綠茶對於水温是有要求的。

但是很多茶友在泡綠茶的時候,都習慣用下投法去沖泡。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下投法,今天跟來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茶葉的三投法,我們經常喝的綠茶該用什麼方式沖泡,一起了解下吧。

【泡茶三投法】

1、投茶順序有講究

你泡茶是先放茶葉還是先倒水?或者是倒一半水再放茶葉?不要小看這些問題,拿綠茶來舉例,不同的綠茶就有不同的投茶法。

2、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讓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適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葉,比如像碧螺春、信陽毛尖一類的名優綠茶。

由於身骨重,茶葉投入水中後會自行慢慢下沉,逐漸釋放內含物質,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緩慢地在水中散開,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口感鮮活,並且也不會因為茶毫過多而顯得渾濁。

3、中投法:先倒水,大概注滿容器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後放茶,等茶浸潤一會兒,再注水。

中投法一般適合泡龍井一類的綠茶。

先將開水注入杯中約1/3處,待水温涼至80℃左右時,將茶葉放杯裏去,再將約80℃的開水從碗沿一個地方倒下去即可。

注水的時候注意水柱高細些,還可以控制水温。

採用這樣的泡法,就不用擔心鮮嫩的綠茶因水温過高而出現澀味。

4、下投法:先放茶,再倒水。

像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類的綠茶適合用下投法泡,它們葉片不算特別嫩而且面積大,如果想要滋味更飽滿,就最好先放茶再倒水。

【泡綠茶的水温】

很多茶友在泡綠茶的時候,都習慣用泡一些發酵茶方法,直接用開水泡綠茶,但是水温是對綠茶品質口感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因素。

因為綠茶都是用新葉和嫩芽製成的,過熱的水會導致茶葉被泡熟,裏面的成分會發生性變以及流失,從而影響到茶湯的營養價值和口感,所以一般泡綠茶水温最好是80℃,這樣子才可以完美保留茶葉的營養成分。

【泡綠茶的茶具】

其實我們在喝茶水的時候,茶具也是很有講究的,只有用上好的茶具,才能將茶水本身的韻味,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那麼我們在泡綠茶的時候,可以使用玻璃器具,可以將茶湯的原汁原味更好的展現給我們。

【綠茶儲存】

夏天喝茶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泡茶,而是隨着温度升高,茶葉儲存變得困難起來。

開封后的茶葉很容易就腐壞變質,所以這個時候茶葉罐就凸顯了它的作用。

茶葉罐有很多種材質的,比如木質的、陶瓷的、不鏽鋼的,還有紫砂的。

紫砂茶葉罐一直被業內人士叫做“存茶的神器”。

確實,相比其他材質,紫砂茶葉罐具有更好的透氣性,利於茶葉的後期轉化,特別適宜存放綠茶、普洱茶、白茶、黑茶等。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泡綠茶的流程

綠茶,給人最突出的感受大概是清爽、香醇,其在水中展開的形態優美,芽葉明顯,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我國綠茶種類繁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綠茶的三種泡法及沖泡綠茶的流程。  

沖泡綠茶的流程

一、茶具:一般國人喜歡用玻璃杯沖泡綠茶,不出湯,喝到杯中水剛好沒過茶時,再續水,稱為“留根”,如此很容易浸泡過久而茶湯過濃或生苦味,此處建議使用玻璃壺、燒結温度較高的紫砂壺等,全程不蓋壺蓋,以方便出湯。

二、水温:沖泡綠茶水温太高容易泡出澀味,此處前二種泡法水温皆以80~85度來沖泡(是燒沸後放涼至此温度),第三種泡法以85度來沖泡。

三、綠茶的三種泡法

1、上投法:

主要是沖泡細嫩綠茶,通常是全芽頭或者一芽一葉或滿身披毫,比如信陽毛尖、洞庭碧螺春、日照開園茶等。

操作很簡單即“先水後茶”——壺內注水至7分滿,然後撥入茶葉,再傾斜壺身緩緩旋轉兩圈,讓茶和水充分融合,最後靜待1~2分鐘,出湯,即可飲用。

細嫩的茶葉是茶樹上剛剛生長出來的新生命,猶如剛出生的嬰孩,珍貴且幾乎沒有防禦力。沖泡這樣的茶,不能用剛燒開的水,那樣會燙傷它,一般80~85度的水,有熱度且安全。採用“先水後茶”的上投法,也是為了避免水直接衝擊茶身帶來的物理傷害。

2、中投法:

主要衝泡較細嫩且高香,茶形緊結,扁形或嫩度為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綠茶比方説西湖龍井、吉安白茶、日照扁茶等。

操作很方便即“先水後茶,再添水”——壺內注水至3分滿,然後撥入茶葉,再傾斜壺身緩緩旋轉兩圈。茶浸入水後,高衝注水至7分滿,此時茶葉隨水翻騰起舞,茶香開始瀰漫。最後靜待1~2分鐘,出湯,即可飲用。

細嫩且高香的茶葉,經不得高温熱力和水衝擊的傷害,但是又需要温度來激發茶中的香氣,所以採用“水-茶-水”的投茶順序。先水後茶,保護茶葉不受熱力的傷害,二次高衝注水,激發茶香。

3、下投法:

是平時最容易接觸的一種沖泡方法。主要衝泡茶形較鬆及嫩度較低,粗壯、粗老茶葉,通常一芽二三葉或者更低等級的綠茶,比方説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日照夏茶或通料茶等。

同家庭普通沖泡一樣“先茶後水”——茶先投入壺,高衝注入水,茶葉隨着水柱翻滾並舒展,然後傾斜壺身緩緩旋轉兩圈,最後靜置1~2分鐘,出湯,即可飲用。

粗壯的茶,等級不高,身板強健,營養物質內斂。這樣的茶要用相較前兩種綠茶略高温(也不要超過85度)的水來浸提它的內含物,同時利用熱水注入時的衝擊力激發它的內含物的擴散。

四、品飲:一般是先聞香,再觀色、啜飲。飲一小口,讓茶湯在嘴內迴盪,與味蕾充分接觸,然後徐徐嚥下,並用舌尖抵住齒根並吸氣,回味茶的甘甜。

因為綠茶觀賞效果比較好,所以在沖泡時一般用透明茶壺、直身玻璃杯或內壁潔白的磁蓋碗,這樣有利於襯托碧綠的茶湯和茶葉。泡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淨的優質礦泉水,日常泡茶當然也可以用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這裏用水的講究説白就是酸鹼度的問題,最好是中性水,微酸性的也可以,鹼性水就不要用來沖泡綠茶了。

綠茶的沖泡方法步驟

綠茶的沖泡方法步驟

  綠茶屬不發酵茶,內含維生素C和氨基酸,它的特點是清香,鮮爽,色澤翠綠。那麼綠茶的`沖泡方法步驟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相信看過下面的文章,你會有很大的收穫!

  一、備具:

  根據品飲人數準備好茶杯碗以及茶葉罐,茶則,茶匙,賞茶盤,茶巾以及燒水壺。

  二、賞茶:

  傾斜旋轉茶葉罐,將茶葉倒入茶則。用茶匙把茶則中的茶葉撥入賞茶盤,欣賞幹茶成色,嫩勻度,嗅聞幹茶香氣。

  三、温杯:

  用開水將茶杯燙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顯重要,利於茶葉沖泡。

  四、置茶:

  沖泡綠茶的茶杯一般容量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用茶匙將茶葉從茶盤或茶則中均勻撥入各個茶杯內。

  五、浸潤泡:

  提壺將水沿杯壁衝入杯中,水量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葉吸水舒張,便於茶汁析出,約30秒後開始沖泡。

  六、沖泡:

  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水入杯內至總容量的七成左右,意為"七分茶、三分情"。經過三次"高衝",使杯內茶葉上下翻動,杯中上下茶湯濃度均勻。另外表示禮節,對客人到來以示歡迎。沖泡過程,要求水壺高懸,使水流有衝擊力,並有曲線的美感。

  七、奉茶:

  沖泡後儘快將茶遞給客人,以便不失時機聞香品嚐。為避免茶葉過長浸泡在水中,失去應有風味,在第二、三泡時,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再將茶湯低斟入品茶杯中。

  八、品飲:

  一般是先聞香,再觀色、啜飲。飲一小口,讓茶湯在嘴內迴盪,與味蕾充分接觸,然後徐徐嚥下,並用舌尖抵住齒根並吸氣,回味茶的甘甜。

;

綠茶的沖泡方法?

方法一:上投法,它適用於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熱水衝入杯中。

方法二:下投法,先放茶葉後直接倒85度左右的熱水,適合普通綠茶。

沖泡方法及注意事項:

沖泡綠茶時,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沖泡綠茶粉,以40℃~60℃的温開水沖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綠茶粉配450毫升的白開水。

沖泡茶葉的第一泡不要喝,衝了熱水後搖晃一下即可倒掉。

綠茶粉不可泡得太濃,否則會影響胃液的分泌,空腹時最好不要喝。

擴展資料:

綠茶(GreenTea),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煙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綠茶是不發酵茶,由於其特性決定了它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了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發酵類茶等所不及。

參考資料:

綠茶—百度百科

綠茶的沖泡方法

  眾所周知,一杯茶的好壞關鍵在於它的沖泡方法是否正確得當。要學會品茶,必先學會怎麼泡茶。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綠茶的沖泡方法”,歡迎大家閲讀,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綠茶的沖泡方法

   一、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温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葉如旗;湯麪水汽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温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温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二、條索鬆展的茶

  這些茶,如採用上述綠茶的沖泡方法,則茶葉浮於湯麪,不易浸泡下沉。所以應採用如下方法:

  1、燙杯後,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温已隱隱烘出茶香。

  2、衝入適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此時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衝擊茶葉,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妥。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我採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此時茶香高鬱,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

  3、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4、其它步驟,皆與緊結茶相同。

  合適這種綠茶的沖泡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峯、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有些條索不是特別緊結亦非特別鬆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慣而已。

綠茶怎麼泡

茶具: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沖泡。水質:用礦泉水或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水温:宜在80℃左右,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比例:一克茶葉用50-60ml水為宜。泡法: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使熱水衝動茶葉,綠茶中多數成分在第一泡後浸出,三次左右基本達到全量浸出。

一、綠茶怎麼泡

1、首先準備茶具,茶具可以是透明的玻璃杯子,可以是瓷杯,建議使用透明的杯子,有便於欣賞綠茶的質量和外觀;嫩芽選擇85℃水沖泡,最高不能超過90℃,芽葉適合用80℃水温沖泡,最高不能超過85℃;水質選擇用礦泉水或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投茶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3種,不同的茶選擇不同的投法,如碧螺春、龍井適合上投法。

2、茶水的比例通常為1:50-1:60(即一克茶葉用50-60ml水)為宜,泡法是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使熱水衝動茶葉,綠茶中的多數成分是在第一泡後浸出,三次左右基本達到全量浸出。在品嚐時適合小口慢慢吞嚥,使茶湯在口中和舌頭充分接觸,要鼻舌並用,品出茶香。正常情況下,綠茶每日3杯茶,一天喝6克左右即可。

二、綠茶的保存方法

1、塑料袋貯茶法

選擇高壓、密度高、強度好、厚實、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茶葉可以事先使用較為柔軟的淨紙包好,然後置於食品袋內,封口即成。

2、冰箱保存法

用容器裝好之後置於冰箱冷凍室或者冷藏室,此法的保存時間長、效果好,但容器一定要封牢,封嚴實,否則會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損綠茶茶葉的品質。

3、罐藏法

容器選擇用裝糕點或者其他食品的金屬聽、箱、罐、盒,或鐵或鋁或紙或紙品,茶葉保存要乾燥,封好,此法簡便,取同方便。

4、熱水瓶貯茶法

可以使用保温不佳而廢棄的熱水瓶,內充乾燥的綠茶,蓋好瓶塞,用蠟封口。

綠茶怎麼泡

沖泡綠茶的步驟如下:

工具/材料:水壺,茶具,水,茶葉。

1、備茶。要備好泡茶的水,水温要80度左右來沖泡綠茶,才不會失去最佳口感。

2、温杯。再開始沖泡前,先讓温水過一遍茶具,同時沖泡之時也要温杯,等於為茶預熱。

3、沖泡。把茶葉放入茶具,沖泡的手法是沿蓋碗邊沿緩緩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對着茶葉衝。這樣的茶湯出來會是慢慢融於茶,會更澄澈。

綠茶的種類

1、炒青綠茶。炒青綠茶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獎惠明、高橋銀峯、安化松針、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大庸毛尖、信陽毛尖、桂平西山茶、廬山雲霧等。

2、蒸青綠茶。蒸青綠茶是採用蒸汽殺青式,繼承了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中國蒸茶產於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3、曬青綠茶。曬青綠茶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曬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

如何沖泡綠茶

如何沖泡綠茶

綠茶可品可賞,

品它滋味鮮爽,

賞它清湯綠葉。

【沖泡綠茶的水温】

沖泡水温適宜80~85度,水温過高會使茶葉失去活性,水温過低則茶葉昌揮發不出來

【綠茶沖泡方式】

2中方式:玻璃杯沖泡方式、蓋腕沖泡方式

【綠茶沖泡方法】

3個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綠茶沖泡方式

【玻璃杯沖泡方式】

玻璃杯可直接欣賞到綠茶清澈透亮的茶湯及遇水後慢

慢舒展的狀態,按茶水比1:50m1的比例,沖泡20~30

秒後飲用。

紅特

【蓋碗沖泡方式】

綠茶不宜蓋蓋,注水要沿着杯壁緩緩注入,控制好注

水力度避免茶葉翻滾導致內含物質析出過多,茶湯苦

澀,出湯要快速,儘量減少茶葉內有效物質析出。按

茶水比1:20的比例,緩緩注水,快出湯。

上投法

【沖泡方式】

先在蓋碗上倒上熱水,待水温涼至90度左右時,再放

入備好的茶,這種先注水,再放茶葉的沖泡方式,可

以讓絨毛很好的吸水,自然往下掉,讓茶湯更清澈,

慢慢釋放茶葉的鮮度和甜度。

【適泡茶類】

小紅指

適合密度偏高、外形捲曲的綠茶,如碧螺春、都勻毛

尖、蒙頂甘露等綠茶。

【滋味】

這種沖泡方式,前段喝出甜感,中段喝出醇感,尾段

喝出鮮爽感。

中投法

【沖泡方式】

先注水蓋碗三分滿,待水温涼至80度,再投茶,輕輕

搖動茶杯,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後,再沿杯壁注

水,注水的時候水柱高細一些,控制水温,採用這種

泡法,就不用擔心鮮嫩的綠茶因水温過高而出現澀

味。

紅特

【適泡茶類】

適用於大部分綠茶,除了大葉的。

【滋味】

這種沖泡方式,前段喝出醇感,中段喝出甜感,後段

喝出鮮爽感。

下投法

【沖泡方式】

可用玻璃杯器具,先投茶,然後一次性向茶杯注入85

度左右的水,使葉片不算特別嫩,而且面積大,不易

吸水下沉的綠茶,更好的浸潤。

【適泡茶類】

適合密度較低、幹茶外形大小勻整,直而不彎的綠

茶,如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等。滋味

【滋味】

這種沖泡方式,茶湯更嫩綠明亮,滋味更飽滿。

綠茶沖泡方法

綠茶沖泡方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先涼後熱法。

1、上投法

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熱水至茶杯的七分滿,等水温適宜時再放入茶葉,此泡法適用於明前細嫩的炒青綠茶,越嫩的茶葉,水温要求越低,85度左右為最適宜水温,根據茶葉品種和鮮嫩程度可適當調整水温,越細嫩的綠茶對水温的要求越低,有些清明前的茶葉只需70度的水温,茶葉的清香味便釋放得淋漓盡致。

2、中投法

杯中先放入茶葉,然後往杯中注入3分之一杯的熱水,再將杯子稍微搖動幾下,讓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然後再注入開水至茶杯的七分滿。

3、下投法

先將茶葉放入杯中,然後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熱水至杯子七分滿,此泡法適用於茶葉嫩度比較低的綠茶。下投法沖泡方法簡單,對茶葉、茶具的要求都不高。對水温掌握不好的話,容易把嫩茶泡老了。下投法最為常見,方便不分場合,一隻杯子,一撮茶葉,一壺開水即可。小時候每家裏來客,母親都會清茶相待,用的就是下投法。

4、先涼後熱法

開水燙杯後,往杯中放入茶葉,再倒入少量可飲用的常温水浸泡茶葉2—3分鐘,茶葉吸足水分,茶片充分舒展,再一次性衝入足量熱水至茶杯七分滿,此時對水温要求比較高,可用90—95度的高温水,比較粗老的茶葉則可用100度水。此法沖泡可將綠茶的炒青香味充分激發出來,香高持久,茶葉耐泡,第二、三泡清香味最濃郁,茶味甘醇,為最佳品飲時。

黃山毛峯綠茶特點:

外形如雀舌,幹茶芽葉肥壯茶身多白毫!顏色綠中帶黃,香氣如翠蘭,韻味悠長。成湯之後,湯色嫩綠清澈且鮮亮,散發着悠長馥郁的花香,芬芳怡人!入口,滋味爽口且甘甜,醇香但不膩人!

綠茶怎麼泡才正確方法

泡綠茶採用兩種方法沖泡:一是上投法,它適用於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熱水衝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葉後直接倒85度左右的熱水,適合普通綠茶。

正確的泡綠茶飲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來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講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綠茶沖泡方法及注意事項:

沖泡綠茶時,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沖泡綠茶粉,以40℃~60℃的温開水沖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綠茶粉配450毫升的白開水。沖泡茶葉的第一泡不要喝,衝了熱水後搖晃一下即可倒掉。

綠茶粉不可泡得太濃,否則會影響胃液的分泌,空腹時最好不要喝。

瓷杯品茶:

瓷杯品綠茶適於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後,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後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於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為方便。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毫升水泡3克茶為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茶壺泡茶:

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貴綠茶,因水多,不易降温,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淨壺具,取綠茶入壺,用100℃初開沸水沖泡至滿,3—5分鐘後即可酌入杯中品飲。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敍茶誼。

客來敬茶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禮節,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較為隆重。壺泡綠茶法,相對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區,為表達敬客心意,還在綠茶中放糖調飲,以示甜甜蜜蜜。

玻璃杯品茶:

玻璃杯泡綠茶,適於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泡飲之前,先欣賞幹綠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葉,置於無異味的潔白紙上,觀看茶葉形態。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欣賞綠茶製作工藝,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幹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稱為“賞茶”。然後進入沖泡。

採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綠茶,便於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遊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綠茶舞”。泡綠茶的具體操作,可視綠茶條的鬆緊不同,分別採用兩種沖泡法,一是沖泡外形緊結重實的名茶,如龍井綠茶、碧螺春綠茶、都勻毛尖綠茶、蒙頂甘露綠茶、廬山雲霧綠茶、福建蓮芯綠茶、凌雲白毫綠茶、湧溪火青綠茶、高橋銀峯綠茶、蒼山雪綠綠茶等,可用“綠茶上投法”。即洗淨茶杯後,先將85—90℃開水衝入杯中,然後取綠茶投入,一般不須加蓋,綠茶茶葉便會自動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後,有的直線下沉,有的則徘徊緩下,有的上下沉浮後降至杯底;幹綠茶吸收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生葉本色,芽似、劍,葉如旗;湯麪水氣夾着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趁熱嗅聞茶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觀察茶湯顏色,或黃綠碧清,或乳白微綠,或淡綠微黃……隔杯對着陽光透視,還可見到湯中有細細茸毫沉浮游動,閃閃發光,星斑點點。綠茶茶葉細嫩多毫,湯中散毫就多,此乃綠茶嫩茶特色。這個過程稱為濕看欣賞。

綠茶待綠茶茶湯涼至適口,品嚐茶湯滋味,宜小口品啜,緩慢吞嚥,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綠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並用,可從茶湯中品出綠茶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此謂一開茶,着重品嚐茶的頭開鮮味與綠茶茶香,飲至杯中綠茶湯尚餘三分之一水量時(不宜一開全部飲幹),再續加開水,謂之二開綠茶。如若泡飲茶葉肥壯的名綠茶,二開綠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餘味無窮,

齒頰留香,身心舒暢。飲至三開,一般茶味已淡,續水再飲就顯得淡薄無味了。

二是泡飲茶條鬆展的名綠茶茶,如六安瓜片綠茶、黃山毛峯綠茶、太平猴魁綠茶、舒城蘭花綠茶等,如用“上投法”,綠茶茶葉浮於湯麪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幹綠茶欣賞以後,取綠茶入杯,衝入90℃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二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後再衝水至滿,此時綠茶茶葉或徘徊飄舞下沉,或遊移於沉浮之間,觀其茶形動態,別具茶趣。其他各項欣賞、品飲如前。

泡飲細嫩名綠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當然亦可,但不能透視綠茶在杯中變化全貌,不能充分領略綠茶湯中茶趣,是一不足。

沖泡綠茶基本技巧

沖泡綠茶基本技巧

  泡茶與寫詩一樣,都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沖泡綠茶基本技巧,歡迎參考~

  一、精茶杯飲,粗茶壺泡

  細嫩名優綠茶,一般都兼備“色、香、味、形”四大優點,為了便於充分欣賞名茶的茶姿、湯色和葉底,並且防止水温過高悶壞了茶,通常宜選用精美的透明玻璃來沖泡。沖泡的程序為賞茶、温杯、置茶、沖水、奉茶、續水等程序。而大宗綠茶外形粗糙,觀賞價值較低,且纖維素多,比較粗老耐沖泡,所以多選用瓷壺或蓋杯沖泡。

  二、講究投茶的方法

  外形緊結細嫩重實的'可用上投法,茶形鬆展的名優綠茶一般用中投法或下投法。例如碧螺春、都勻毛尖等名優綠茶宜採用上投法。即先在潔淨的玻璃杯中注入七分杯70度~80度的開水,然後用茶匙取茶2~3克投入杯中,芽葉即會以不同的優美姿態下沉。如碧螺春一入水便會紛紛下沉,似“碧雪沉江”。沉入杯底後會向上冒出一串串細小的氣泡,似“白浪噴珠”。綠色茶芽吸水後在杯中充分舒展開來,晃動杯子時如綠衣仙女翩翩起舞;靜置不動時如“有位佳人,在水”,翹首期盼,楚楚動人。

  龍井、六安瓜片、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等比較鬆展或有魚葉保護的名優綠茶,宜選用中投法或下投法。中投法是指先在潔淨的玻璃杯中投入2~3克幹茶,然後注入約三分之一容量85度~90度的熱水,並輕輕搖動後靜置1~2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開後,再用鳳凰三點頭手法衝入開水至七分杯。下投法是指先在每一個潔淨的玻璃杯中投入2~3克綠茶,然後直接沖水至七分杯。這兩種投茶法,因茶先入杯,在沖水時茶葉隨水浪上下翻騰,徘徊飄舞,如魚戲水,又似綠蝴蝶翩翩起舞,非常美觀。

   三、泡茶的水温要因茶而異,切忌悶壞了茶

  同樣是名貴;綠茶,但不同品種的綠茶因茶性不同,所以對水温要求差別很大。沖泡碧螺春水温70度就足夠了,龍井一般要80度~85度,而黃山毛峯因有魚葉保護,所以要求用95度~100度的沸水沖泡。除黃山毛峯等少數品種之外,用玻璃杯沖泡綠茶一般不加蓋。在日常生活中最忌用開水瓶、保温杯等器皿沖泡綠茶,這樣極易悶壞了茶,使茶“熟湯失味”,即茶湯失去鮮爽度和嫩香,變得苦澀沉悶。

  四、應注意續水技巧

  綠茶一般只衝泡三道。女作家三毛戲稱之為“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在茶藝館中沖泡綠茶時第一衝稱為“頭開茶”,品“頭開茶”應引導客人目品“杯中茶舞”,並着重引導客人細啜慢品,去品味鮮嫩的茶香和鮮爽的茶味。“頭開茶”飲至尚餘三分之一杯時,即要及時續水到七分滿。太遲續水會使“二開茶”茶湯淡而無味。品“二開茶”時,茶湯最濃,這時應注意引導客人去體會舌尖湧泉,齒頰留香、滿口回甘、身心舒暢的妙趣。“二開茶”飲剩小半杯時即應再次續水,一般綠茶到第三次沖水基本上都淡薄無味了,這時可佐以茶點,以增茶趣。

;

TAG標籤:沖泡 綠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