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功夫茶的六個步驟帶圖

功夫茶的六個步驟帶圖

1. 準備工具和配料:功夫茶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配料,比如茶壺、茶杯、過濾器、茶葉和水。

2. 加入合適的茶葉:將適量的茶葉加入茶杯中,一般來説,以每杯3-5克茶葉為宜。

3. 沖泡茶葉:將開水倒入茶杯中,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如早泡、早舀、早倒、慢滴等步驟來沖泡茶葉。

4. 去濾茶湯:用一個濾器過濾茶湯,給茶湯留下一些汁水和細微的顆粒,讓茶湯更加濃郁。

5. 裝入杯中:將經過濾的茶湯倒入茶杯中,倒入時帶着過濾器,用過濾器防止茶葉渣進入茶杯。

6. 細品茶湯:最後品嚐茶湯,將茶湯慢慢地品味,在口中舒展開來的味道和香氣讓人回味不止。

(對於圖像版權所有者,如果您不希望這些圖像在answerassistant.com上出現,請聯繫我們並提供圖片鏈接以刪除)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功夫茶步驟 這六個步驟不要弄錯了

1、沸水温壺。

泡功夫茶講究細節,稍有不慎茶的味道就會不如意,因此第一道工序就是燙壺。將純淨水(或山泉水更好)燒至沸騰,徐徐倒入紫砂壺中,注意冬天時要用温水先沖泡紫砂壺,避免温差過大引起的壺裂。燙壺後將茶漏、茶杯、茶寵統統用沸水燙一次。

2、加入茶餅。

對於普洱茶來説,熟茶是經過發酵而成,口感濃厚香醇,對於腸胃有很好的養護作用。將普洱茶餅用茶刀分成均勻的小塊,取2—3塊加入燙好的茶壺,注意不要放太多,否則會出現泡不開或者太濃不適飲用的問題出現。

3、頭茶洗茶。

泡功夫茶的第一道茶水是不能飲用的,比如普洱,陳年普洱中會有一些灰塵、紙屑等雜質,因此需要進行洗茶。將已加入茶餅的紫砂壺注入沸水,蓋好壺蓋,端起慢慢順時針搖晃,10—15秒後由茶漏過濾倒入公道杯。

4、養護茶寵。

喜愛喝功夫茶的朋友都會選擇幾隻美觀的茶寵來增添喝茶的情趣,將公道杯中洗茶的茶水緩緩淋在紫砂壺和茶寵身上,餵養茶寵,温和茶壺。

5、首道聞香。

功夫茶的妙處就在於茶香,聞香這道工序能夠增添品茶者的樂趣,打開嗅覺,起到舒緩心情的作用。將首道茶水倒入聞香杯,捧杯聞香。普洱茶的茶香味會讓你完全放鬆,如臨仙境。這時可以播放一些清雅的音樂旋律,讓聞香更添幾分樂趣。

6、泡茶品茶。

以上五道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開始品茶了。將沸水倒入紫砂壺,加蓋泡製20秒,倒出後即可品嚐第一道普洱茶。此時的茶湯顏色亮紅,氣味芳香,味道醇厚,喝起來有一種口舌生津的快感。第一道喝完後,以後每道逐漸加長泡製的時間,一般飲用8—9次後換茶餅繼續泡製。

功夫茶的步驟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功夫茶的步驟,一起來看看。

   功夫茶的步驟

  (一)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温,即所謂“温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温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功夫茶的茶具

  ⑴ 紫砂壺:產於江蘇的宜興,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氣性,茶葉在裏面溶出的營養物質達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壺泡製出的茶湯就越香,此壺專用於沖泡烏龍茶。

  ⑵ 聞香杯:主要用於聞茶湯的香氣。

  ⑶ 品茗杯:主要用於品茶湯的味道。

  ⑷ 茶荷:又稱茶撮,專用於盛茶、賞茶。

  ⑸ 茶道:由茶針、茶鬥、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a、 茶針用於疏通壺嘴;

  b、 茶鬥用於方便盛茶;

  c、 茶勺用於撥取茶葉;

  d、 茶匙用於更換殘茶;

  e、 茶夾用於取拿杯具;

  f、 茶夾用於剩放;

  g、 壺筆用於調節紫砂壺的內外温度。

  ⑹ 茶牀:用於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⑺ 茶海:用於盛裝多餘的水。

  ⑻ 茶巾:用於吸乾杯或壺底的水滴。

  ⑼ 茶筒:用於盛裝幹茶。

  ⑽ 香爐:用於燒香。

  ⑾ 明爐組:專用於燒水。

  ⑿ 茶托;用於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⒀ 公道杯:用於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⒁ 茶漏:用於過漏茶渣。

  ⒂ 壺墊:專用於放紫砂壺。

  此外,泡製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火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功夫茶的泡茶步驟

功夫茶的六個步驟衝法為:潔器、置茶、洗茶、注水、浸泡、出湯。

潔器: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以清潔茶具,提高茶具温度,從而在正式泡茶時更充分激發出茶葉的色、香、味本質。

置茶:用蓋杯時可直接用茶則置茶,用茶壺時則用茶漏幫忙置茶,投茶量根據所沖泡茶類、個人口味而定。

洗茶:將開水倒入茶壺充分泡一下茶葉,然後在三秒內把這些水直接倒掉,以洗去茶葉表面上不乾淨的東西。

注水:不同茶葉要求不同的水温,水温過高時可以用茶海或公道杯提前降温。向蓋碗注水時需高衝低斟,使茶葉滾動舒展。朝茶壺注水時,注意緩衝。注入沸水時,高温會使茶湯產生泡沫,需用蓋子輕輕抹去。

浸泡:用蓋碗浸泡時,可用碗蓋來回翻動茶葉,使茶葉更加散開。使用茶壺沖泡時,可再用熱水淋壺,讓茶味在內外熱力的共同作用下被激發出來。

出湯:茶湯可以先倒入茶海,再倒入茶杯。也可以把茶杯整齊排列,將茶湯以打圈式直接倒入杯中,這叫作關公巡城。出湯時,需要平均注滿每個茶杯,即便是後來每滴倒下時也要平均滴下,以達到每杯茶色和茶味濃度近乎完全相等的效果,這叫作韓信點兵。倒出茶湯時,茶壺需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動作應自然舒適。若出茶不順,可輔以茶通。

功夫紅茶茶藝步驟是什麼

  功夫紅茶是很多人喜歡喝的茶葉之一,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想知道沖泡功夫紅茶有哪些步驟。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功夫紅茶茶藝步驟,一起來看看吧!

  功夫紅茶茶藝步驟

  第一道:“寶光”初現。祁門功夫紅茶外形條索緊秀,鋒苗較好,其實紅茶幹茶的色澤並非人們通常認為的紅色,而是呈現烏黑潤澤,因而國際通用紅茶的名稱為“black tea”。紅茶幹茶獨特的顏色稱之為“寶光”,請來賓欣賞的正是這種“寶光韌現”的祁門功夫紅茶。

  第二道:清泉初沸。熱水壺中用來沖泡的泉水經加熱,微沸,壺中上浮的水泡,彷彿“蟹眼”已生。

  第三道:温熱壺盞。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壺及杯中,目的是為了給壺、杯升温。

  第四道:“王子”入官。祁門功夫紅茶也被譽為“王子茶”,因而“王子人官”指的是用茶匙將茶荷或賞茶盤中的祁紅功夫茶輕輕撥入壺中。

  第五道:懸壺高衝。沖泡紅茶的水温要在100℃,剛才初沸的水,此時已是“蟹眼已過魚眼生”,正好用於沖泡。“懸壺高衝”是為了讓茶葉在水的激盪下,充分浸潤,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這是沖泡紅茶最關鍵的一步。

  第六道:分杯敬客。用循環斟茶法,將壺中之茶均勻地分人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均勻一致。

  第七道:喜聞幽香。一杯茶到手,不要急着品飲,應該首先進行聞香。祁門功夫紅茶有“茶中英豪”、“羣芳最”的美譽,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之一,香氣甜潤中藴藏着一股蘭花之香,茶香濃郁高長。

  第八道:觀賞湯色。紅茶之“紅”,主要表現在沖泡好的茶湯之巾。祁門功夫紅茶的茶湯顏色紅豔,茶湯與茶杯壁接觸的地方明顯有一道“金圈”。紅茶的發酵程度和茶湯的鮮爽度通常體現在茶湯的明亮度和顏色上。紅茶葉底嫩軟紅亮。

  第九道:品味鮮爽。祁門功夫紅茶以鮮爽、濃醇為主,聞香觀色後即可緩啜品飲,細細品味,滋味醇厚,回味綿長。

  第十道:再賞餘韻。一泡之後,可再衝泡第二泡茶,繼續品飲祁門功夫茶的悠長茶韻。

  第十一道:三品得趣。紅茶通常可沖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細飲慢品,徐徐體味茶之真味,三泡之後,方得茶之真趣。

  第十二道:收杯謝客。紅茶性情温和,收斂性差,易於交融,因此通常用於調飲。祁門功夫紅茶同樣適於調飲。然清飲更能領略祁門功夫紅茶特殊的“祁門香”,領略其雋永的回味、獨特的內質、明豔的湯色。

  工夫紅茶的功效

  1.提神消疲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工夫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鋭,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2.生津清熱

  夏天飲工夫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丘腦的體温中樞,調節體温,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3.利尿

  在工夫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4.消炎殺菌

  工夫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工夫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5.解毒

  據實驗證明,工夫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6.養胃護胃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工夫紅茶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工夫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工夫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7.抗癌

  關於茶葉具有抗癌作用的説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也對此做過許多的探索,一般認為茶葉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現在綠茶方面,但是新的研究發現,工夫紅茶同綠茶一樣,同樣有很強的抗癌功效。

  工夫紅茶的分類

  1.祁門工夫:祁門工夫紅茶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着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閩紅工夫: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產於雨量充沛的福建省政和縣、福鼎縣和福安縣。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3.滇紅工夫:滇紅工夫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外形顆粒緊結,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後湯色紅豔,金圈突出,香氣馥郁,滋味鮮爽,滋味醇和。飲用時如果加糖或者加奶調和,會產生獨特的滋味效果。

  4.坦洋工夫: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現在主要是指坦洋、壽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澤鮮亮,條形秀麗。外形條索緊細勻直,葉色潤澤,毫尖金黃,香氣高鋭持久,滋味濃醇鮮爽,有獨特的桂圓香氣。

  5.寧紅工夫:寧紅工夫產於江西武寧一帶,其中修水縣所產寧紅佔每年總產量的80%。寧紅色澤烏潤,葉底紅亮,滋味濃醇,金毫顯露,其中的“寧紅金毫”被譽為寧紅工夫茶中之最。

泡功夫茶各個步驟的名稱叫什麼

第一步——觀茶:珠光乍現。

第二步——煮水:輕靈浮動。

第三步——淨杯:浸温壺盞。

第四步——置茶:王子進殿。

第五步——入水:直落千丈。

第六步——敬茶;分杯奉客。

第七步——聞茶:清香繞鼻。

第八步——賞湯:賞葉觀湯。

第九步——啄飲:細品爽鮮。

第十步——續品餘韻。在品

第十一步——三飲成趣。紅

第十二步——論茶謝客。

擴展資料:

形成由來:

工夫茶,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成為潮汕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

自唐代韓愈被貶到潮州後,鄒魯之風開啟。現可見最早的有關飲茶文獻資料是北宋時蘇軾的《與子野》。子野,即潮州前八賢之吳復古(吳遠遊),與蘇軾至交。文學家蘇軾在茶學上造詣頗高,對茶藝頗有研究。吳復古寄上的數品福建茶,獲得蘇軾讚譽“皆佳絕”,且知“彼土自難得”,可見吳復古有相當高的品茗水平,也説明宋代潮汕地區至少在上層人士中已有飲茶之習俗。

後又經歷次戰爭時之人口遷徙,特別是宋末朝廷南遷,文天祥兵敗於潮州,更是把諸多中原文化帶入潮州,如潮陽笛套音樂等。潮汕地區眾多姓氏宗族,追根溯源,其始祖均始於此次朝廷南遷。歷次的人口遷入,把中原的飲茶習俗也隨之帶入潮州,融本地民風習俗而成“潮味茶俗”並逐漸成型為後來的“工夫”茶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功夫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功夫茶泡法

茶道步驟,最好有圖解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x0d\x0a\x0d\x0a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驟:温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温。\x0d\x0a\x0d\x0a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x0d\x0a\x0d\x0a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x0d\x0a\x0d\x0a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x0d\x0a\x0d\x0a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x0d\x0a\x0d\x0a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x0d\x0a\x0d\x0a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功夫茶茶具使用圖示

功夫茶步驟全程圖解一. 温茶器 泡茶前先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一來有清潔茶具之效能,二來能提高茶具之温度令其完全發揮茶葉之色、香,味的本質。 二. 洗杯 使用杯洗清潔 三. 置茶 用蓋杯的是侯可泡茶前先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一來有清潔茶具之效能,二來能提高茶具之温度令其完全發揮茶葉之色、香,味的本質。 二. 洗杯 使用杯洗清潔 三. 置茶用蓋杯的是侯可以直接用茶則置茶,投茶量則視乎所沖泡之茶類與及個人之口味。使用茶壺時則可能需要用茶漏幫忙置茶,再用手輕拍茶壺,令茶葉擺放得平均。 四. 洗茶茶葉是農產品,故此茶亦雖要清洗,只需注水於茶葉再實時倒出便可。 五. 注水注水時最重要是注意水温,因為不同的茶葉要不同的水温,如要降温則可能要用茶海 / 公道杯降温。注水於蓋杯時可高衝,使茶葉滾動。注水於茶壺時切忌太速,以致茶葉衝出壺外。注入沸水後,高温會令茶壺產生泡沫,可用茶壺蓋輕輕抹去 六. 浸泡蓋碗浸泡時可用蓋來返動茶葉,使茶葉更易散開。用紫砂壺沖泡時則可再用熱水温壺,用熱力外內一起將茶味迫出來,但玻璃茶壺則不宜。 七. 出茶 出茶時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飲杯。亦可直接倒入飲杯,先將茶杯整齊排列,以打圈式倒茶 (亦叫作關公巡城),令每個茶杯都平均注滿,直到後來每滴倒下時 (亦叫韓信點兵)也要平均滴下,使每杯的茶色及茶味濃度亦能相等。倒出時要沉壺提手(即茶壺要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動作自然舒適為上。

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

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

  導語:功夫茶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茶道了,功夫茶大家都瞭解,知道功夫茶步驟繁瑣,卻很少有人知道功夫茶步驟是什麼。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功夫茶十八道步驟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一)鑑賞香茗

  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

  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温,即所謂“温壺”。

   (三)烏龍入宮

  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衝

  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

  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薰洗仙顏

  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

  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温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

  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

  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

  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

  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

  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

  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衝低篩

  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

  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

  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

  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

  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

求解泡功夫茶步驟?

一、恭請上座 ——請客人就坐。

二、活火煮泉 ——古人説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來沏。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烏龍茶的水温要用100度的熱水。

三、佳葉共賞 ——佳期葉是宋代大文毫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鐵觀音形如觀音重如鐵。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稱。

四、孟臣淨心 ——孟臣是明代製造紫砂壺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壺被後人奉為至寶。現在許多名貴的壺都被稱為孟臣壺。這式是用熱水將紫砂壺温一下

五、高山流水 ——把壺高高提起,猶如泉水從山中流下。

六、烏龍入宮 ——用茶導將茶葉拔入壺中。

七、芳草回春 ——茶葉在水的沖泡下徐徐展開,好比春天剛剛發芽的小草。

八、荷塘飄香 ——茶人講究一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第一遍的茶湯我們把它倒掉。

九、高衝低卙 ——將水壺高高懸起,逐漸接近紫砂壺注入熱水。

十、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的颳去壺口的沫浡。

十一、滌淨凡塵 ——將壺的外表沖洗乾淨,在是增加壺的温度,讓茶湯更好的浸泡出來。

十二、內外養生 ——在北方的冬季氣温較低,為保持茶壺的温度用茶巾將壺包起來稱為內養生。

十三、玉杯展翅 ——將聞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內輕輕的翻轉過來,動作要緩慢柔美.

十四、分承香露 ——將第一遍洗茶之水用來温熱品茗杯與聞香杯。

十五、遊山玩水 ——將聞香杯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並在杯中旋轉,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獅子滾繡球——將品茗杯傾斜九十度放入另一杯中由外向內轉動一週。

十七、關公巡城 ——關公全名關羽,出生於明代,是一位著名的武將。把軍事術語套用到喝茶,大概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巡城指軍事指揮官檢查城池防地的防禦工事、武裝設備和軍隊戰鬥力的工作。在沖泡工夫茶的時候,把聞香杯杯緊靠在一起,用茶壺沿著四個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免厚此薄彼。 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

十八、韓信點兵 ——韓信點兵用於喝茶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韓信也是一員大將,每天都要點兵。這裏的韓信點兵用於茶湯的均勻,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氣與口感達到一樣。

十九、喜慶加冕 ——將品茗杯反扣在聞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進爵,前途似錦。

二十、扭轉乾坤 ——拇指壓住品茗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夾住聞香杯,由外向內輕輕倒轉。

二十一、敬奉香茗——雙手將沏好的茶湯敬與客人。

二十二、斗轉星移——扶住品茗杯的杯沿,輕輕的轉動聞香杯把杯拿起,祝 各位好運連連。

二十三、喜聞高香——將聞香杯放在手心在鼻前輕輕的轉動,一股蘭花之氣撲鼻而來,溢人心肺。

二十四、三龍護鼎——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稱為三龍護鼎。

二十五、鑑賞茶湯——一杯好的烏龍茶的茶湯應是金的,清澈透明。

二十六、一品鮮爽——一口為喝、二口為飲、三口為品。

二十七、再現芳華——再次注入熱水,展現茶芳。

二十八、自有公道——請各位慢慢的品茶,並自己演示沏泡。

功夫茶是指什麼茶,綠茶有功夫茶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功夫茶作為傳統飲茶習俗,綠茶之中有哪些是功夫茶的代表?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説一下。

按字面解釋,"功夫"指的是技藝、技術,"功夫茶"則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講究的是品飲方式。功夫茶追求的是茶的滋味,對禮節並不怎麼看重,注重的是沖泡和品飲過程,最大限度地將茶味精華沖泡出來,茶客們在茶桌説討論的也更多是茶味本身,如香氣、口感。可一人獨飲,可二三好友對飲暢談,但不宜牛飲,那樣就不叫品茶了。 在潮汕,福建閩南等地,如果去他人家做客,不論輩分高與低,主人都會親自泡茶。簡單的茶具,簡單的沖泡方式,茶味卻不簡單。潮汕功夫茶如潮汕菜一樣,都是對完美滋味的追求,即便是普通的青菜,都能將味道做到極致。 而日本茶道也跟日本菜並無二致,都是極其注重形式,飲食文化崇尚節儉、重禮。

功夫茶重在"品"字:品功夫茶是閩南地區、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閩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説,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1、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中國傳統名茶,屬於青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1735年。"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福建閩南、廣東潮汕等鐵觀音傳統茶區最具特色的功夫茶俗之一。

2、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衝20次左右。其可分為桂花、茉莉、蜂蜜等風味,是繼嶺頭單叢茶之後又一潮汕功夫茶代表之一。

TAG標籤:功夫茶 帶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