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漢文帝劉恆登基大赦天下。以後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有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其中,賞花燈是最主要的節目,人們在這一天會在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觀賞各種形式的花燈。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傳統活動之一,人們在花燈下猜燈謎,增加了節日的趣味性。此外,吃元宵也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元宵是一種由糯米粉製成的球狀食品,有多種口味,如芝麻、豆沙、水果等。總的來説,元宵節是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強調普天同慶,讓人們在歡樂的氛圍中迎接新的一年。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

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燈市行》,將人們帶入正月十五的熱鬧喧囂之中。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燈節”。關於元宵節的起源,一般有以下幾種説法:


❤️‍🩹💛第一種説法與道教有關。❤️‍🩹💛

道教説他們所崇奉的神——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是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因之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元宵節就起源於西漢皇帝祭祀太乙神。《史記·樂書》載:“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祭,至明而終。”“太一”,又稱“太乙”,從先秦時期起就被認為是主宰一切的神。屈原《九歌·東皇太乙》中就寫到了當時民間祭祀太乙神的禮俗,與屈原同時代的詩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賦》中也記述了楚人祭祀太乙神:“有高士……醮鬼神,禮太乙。”此種風俗到了漢代,上元節時朝廷祭祀太乙用大典,全城張燈結綵,通宵達旦,即而形成了燈節。

❤️‍🩹💛第二種説法認為,元宵節的起源與漢將周勃、陳平等人平定諸呂有關。❤️‍🩹💛

據記載,西漢惠帝劉盈死後,其母呂雉篡位,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協力於公元前180年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因戡平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了這天晚上,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古時“正月”又被稱為“元月”,“夜”又被稱為“宵”,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後來漢武帝時制定《太初曆》,便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第三種説法,將元宵節的起源後移到東漢明帝劉莊。❤️‍🩹💛

劉莊喜好佛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佛教感興趣的皇帝。他為了推崇佛教,就下令正月十五“燒燈表佛”,用以象徵佛家學説大放光明。因此士族庶民,一律於正月十五夜晚張掛華燈。《事物紀原》記載説,漢代西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暝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弛禁,連其前後各一日允許百姓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


元宵節的習俗: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習俗活動的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元宵節鬧花燈之風盛行,一直延傳於後世至今。

元宵節又稱為“燈節”。到時官府和民間均懸掛各種形狀、製作精美的彩燈,尤其是沿街民居和商鋪所掛花燈更是爭奇鬥勝、流光溢彩,引來眾多遊人駐足觀看。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迴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引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龍❤️‍🩹💛

“舞龍”又叫“耍龍燈”,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具有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

龍並不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動物,它是遠古先民經過想象融入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之中的神聖物種,代表了祥瑞和力量。因此,舞龍有着祈求新年風調雨順、趨吉避凶的美好寓意。

形式完整的舞龍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至唐宋時期,舞龍已經非常普遍。“舞龍”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舞龍時,一人手持“龍珠”,其他人則控制龍身,一般一節龍身由一個人控制。不管龍身有多少節,每個人的動作必須要協調一致,才能真正地舞出龍的形意,舞出龍的飄逸的身形。龍的前進方向由控制龍頭的人決定,舞龍跟隨着龍珠擺動迴旋,意趣盎然。


元宵節過完,年就過完了,因此人們特別珍惜這個節日。元宵節、宅家過,帶你無恙、團圓有時!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遠自漢代以來,民間就有元月十五張燈、賞燈的習俗,所以人們又把這一天稱作燈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會、猜燈謎、吃元宵,闔家團聚,其樂融融,充分體現了元宵節的文化內涵。(一)元宵節的起源元宵節的起源很古老,源於遠古人類在過節時以火把驅邪。這個節要祭祀天神,由於是夜裏進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後來就逐漸演變為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因漢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我國流傳下來。此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擴展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此外,還有一種説法,即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達數萬人,從第一天黃昏始至第二天天黑為止。直至今天,我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講究

1、元宵節來歷: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2、元宵節習俗: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説,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敍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温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説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裏拿着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着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説:“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元宵節的風俗

元宵節是上元節的另一種叫法,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而正好正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圓夜,人們把夜叫做“宵”,所以,在每年的元月十五就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漢文化的傳承,它有很多漢人的風俗,那麼,元宵節有哪些風俗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1、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由來有多種説法,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

一説是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人們如果在這三元之日潔身誦經,就可以接近神佛,得到幸福。三元中的上元就是元宵節。—《中國奇風異俗》繁體豎版P29。

另一説是,漢代張燈祭祀太乙天神,又受到佛教”大神變”“燃燈禮佛”影響,便詔令天下士族庶民,家家一律掛燈,從這種佛教禮儀,演化成了民間盛大的燈節。

還有一説是燈節具有祈福的意義。元宵點燈與春秋季節點火把祈年及早期農耕“大火星”慶典相照應。

還有一説是漢武帝時期,有一名宮女叫元宵,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因為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因此想要投井自盡。東方朔為了幫她,就在朝堂外説玉帝要在正月十六派火神君火燒長安,並告訴漢武帝,火神君喜歡吃湯圓、看燈會,如果正月十五,皇上及百官到街市上賞燈遊玩就能化解,漢武帝言聽計從,而宮女也藉機回家與父母團圓,後來便形成習俗。-《插圖本節日用唐詩》P45

2、元宵節的發展歷程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朝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而在國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各式各樣的燈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這一節日的發展史中,燈到隋朝(581年至619年)才出現,算是晚出的節目內容之一,而到了唐以後燈才成為元宵的主要標誌。元宵大約是從三世紀開始,慢慢形成的一種節慶,在南北朝發展成一固定的節日,但成為後世元宵主要節日的花燈和百戲要到隋煬帝才開其端。

3、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羣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元宵節祭門、祭户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逐鼠

逐鼠在農曆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説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有人説,“相信自己,只要有愛,幸福就一定會存在。不是你擁有了天長地久的愛情,而是你創造了天長地久的愛情”。元宵節無疑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4、元宵節吃什麼

1、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乾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營養價值就“更上層樓”。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節,北方人要吃元宵。説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製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麪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麪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除了吃湯圓,他們還吃生菜,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4、元宵茶

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麪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5、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着茶麪下鍋做油茶也曰麪茶。

6、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説》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7、餃子

餃子和湯圓可是黃金搭檔,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8、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御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臟、增加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麪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_“自樑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10、面燈

説起元宵節的習俗,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麪燈。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麪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闔家幸福,家業興旺。

11、豆麪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麪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後磨面,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12、糟羹

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13、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説原因是饅頭為發麪,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14、麪條

江北地區民間流傳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的民諺,當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麪條,聽起來與元宵不相關,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誌慶。”落燈時吃麪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