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納西族概況

納西族概況

人口為308839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及。蒗縣的永寧區、德欽、永勝、鶴慶、劍川、蘭坪等縣和四川省鹽源、鹽邊、木裏等縣,西藏的茫康縣也有分佈。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納西族人口數為308839。根使用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交往較多,羣眾多能使用漢語文。納西族曾在古代有過表意的象形文字,稱東巴文;另一種是表音的音節文字,稱為哥巴文。但都未在羣眾中推廣使用,只是記載了古代的許多詩歌、傳説、故事和宗教經典。1957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方案。

根據史書記載,納西族的先民與漢代稱“犛牛夷”,晉代稱“摩沙夷”,唐代稱“磨些蠻”的部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這些不同的稱謂,當是不同時期文獻記載的同一族稱。公元3世紀初,越膂郡定作縣(今四川鹽源)已有“摩沙夷”居住。8世紀末葉,在今麗江金沙江流域和鹽源雅礱江流域也有“磨些蠻”的分佈。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雅礱江以東的納西族先民逐漸向西南遷徙;鹽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帶的磨些族亦逐漸聚集於麗江地區並繁榮起來。定作地區的磨些部落,在唐代曾有一部分渡過金沙江,向南進入洱海東部今賓川一帶建立了“越析詔”,亦稱“磨些詔”,為當時洱海地區六詔之一。唐代吐蕃勢力興起,向東向南擴展。唐朝為了防禦吐蕃,扶持六詔中的蒙舍詔統一其他五詔,建立南詔政權,成為一個強大的地方勢力來牽制吐蕃。今麗江、永寧一帶成為南詔、吐蕃角逐之地,先後為吐蕃、南詔所統治。公元1253年,蒙古徵大理,由麗江東境渡江,木氏祖先麥良迎降,被授為茶罕章(麗江)管民官。1276年置麗江路,設軍民總管府,麥良子孫世襲總管。麗江路隸雲南行省,屬呈朝中央的一級地方政權。明初,納西族首領木得被授為世襲麗江府土官知府,統治納西族和附近各族人民。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麗江地區實行改土歸流,世襲麗江土知府改為流官知府,木氏由世襲土知府改為土通判。

TAG標籤:納西族 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