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5首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5首

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有:《元日》、《清明夜》、《除夜雪》、《桂州臘夜》、《除夜》、《正月十五夜燈》、《汴京元夕》、《正月十五夜》、《生查子·元夕》、《十五夜望月》等。1、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唐代白居易《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我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我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有:《元日》、《清明夜》、《除夜雪》、《桂州臘夜》、《除夜》、《正月十五夜燈》、《汴京元夕》、《正月十五夜》、《生查子·元夕》、《十五夜望月》等。

資料擴展: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社日節(農曆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曆4月5日後)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的古詩20首

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中一顆璀璨的珠寶,歷經時代的洗禮,顯得越發的珍貴,作為中國人,學好中國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古詩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我們也要認真學習,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看和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一、春節:

1、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3、拜年(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4、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説此豐年。

5、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清明節:

1、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3、清明夜(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4、清明即事(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5、長安清明(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三、端午節:

1、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2、乙卯重五詩(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3、端午(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表夏十首(其十)(元稹)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5、端午日賜衣(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着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四、重陽節: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4、蜀中九日(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五、中秋節:

1、靜夜思(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3、陽關曲·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中秋(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5、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以上就是和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有關的古詩。

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傳統節日古詩如下:

1、《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清明日與友人遊》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4、《嶽州觀競渡》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遊。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鼓發南湖溠,標爭西驛樓。並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

5、《鵲橋仙·七夕》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6、《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7、《中元作》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脱,温嶠終虛玉鏡台。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8、《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9、《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10、《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1、春節

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張 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在世間。

五月五日 梅 堯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粧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6、中秋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7、重陽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醉花陰·重陽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擴展資料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

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

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TAG標籤:古詩 傳統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