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茶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茶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答案是2100年。

茶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答案是2100年。

茶的發現距今大概2100年,1998年至2005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漢陽陵帝陵封土東側的11號至21號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2015年,對植物樣品進行鑑定,結果表明,植物樣品為古代茶葉。2016年5月,漢陽陵出土的茶葉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實物,距今約2100年。

茶的發現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傳説中國古代的一位皇帝神農氏在煮水時不小心將一些茶樹葉掉入水中,意外地發現了茶葉的美味和藥用價值。從那之後,茶葉的種植、品嚐和飲用在中國不斷普及,成為中國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是誰發現的 它都經歷了什麼時期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2015年中國科學院正式證實,從陝西漢陽陵出土的植物樣品為古代茶葉,這些茶葉距今已經有2100多年的歷史,而近日,漢陽陵出土的茶葉又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茶葉。

茶是誰發現的?

茶是神農氏發現的。

茶是中華民族最早發明且享用的飲料,始於神農時代,聞於周公時期,繁於唐代,榮於宋朝。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無論最早發現茶的用途,還是飲茶、種茶、製茶,皆淵源於我國。

神農氏是被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奉為祖先的“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相傳出現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曾發現五穀,教先民農業種植,被尊為農業之神。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個荼就是茶。遠古時代,人類以採摘野果、捕食野獸為生,一不小心就會誤食有毒的花草,神農氏決心親採百草。

炎帝介紹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傳説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説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説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炎帝

茶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飲茶始於中國。

1、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_(jiǎ),茗,_(chuǎn)。泛指可用於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後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製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製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

2、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

3、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製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含茶飲料等。

我國茶文化非常悠久,那茶葉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家,中國人飲茶文化濃厚,茶葉早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都説我國飲茶歷史是悠久的,那麼,中國最早開始喝茶是什麼時候?

關於中國的飲茶起源其實有很多種説法,有的是來自民間傳説,有的則是有文獻可以參考的。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神農説——茶葉啟蒙期

神農説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了。傳説在遠古的神農氏時期就已經開始喝茶了,又稱神農氏,漢族神話人物,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其出現時代在戰國以後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已有5000多年曆史。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見自神農時期人們就開始喝茶了。而神農不是真正的喝茶,相傳神農為了掌握各類草藥的特性,親自實踐,嚐遍百草,一日之內中了七十二次毒。最後偶然嚐到茶樹的葉子,才將毒解了。所以最早的茶是採取了直接咀嚼茶葉,且作為藥用。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説法。

2、西周説——茶葉開始少量生產

到了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前771),茶葉已經用於祭祀之用,據《周禮·掌荼》中説到:“掌荼,掌以時聚荼以共喪事。”茶在喪禮上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那時候的人們從野生的茶樹這下枝條,採下芽葉,放入水中燒煮,飲其汁水。這樣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多苦澀,這也是茶葉正式被利用的初始時期。

3、秦漢説——茶葉商品化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説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斲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

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

4、六朝説——晚於秦漢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説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提倡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説法:傳説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

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然還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説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説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漢説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關於六朝時期的説法已無足輕重。

中國最早開始喝茶是什麼時候?綜上所述,茶葉真正在民間普及則是在秦漢時期,也就是差不多在2200多年前,茶葉已經在我國興起並盛行。茶葉要從認識到商品化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古代信息流通緩慢,越往前越落後,其傳播速度就會越慢。故而神農氏的説法也是應該是可以參考的,這樣的話,中國最開始喝茶到現在也有5000年了。

茶葉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説到茶葉的發現,就要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傳説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農上山採藥,那天我們的醫藥祖先邊採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嚐了近72種中草藥。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着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藥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説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藥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那些葉子就是我們今天的茶葉。更多相關文章可以去看下買買茶網

茶最早是在哪個朝代誰先發現的 茶最早是在什麼朝代誰先發現的

1、茶葉最早是由神農氏在嘗百草的時候所發現的,神農氏在無意中發現茶葉後,就採摘了些許帶了回去,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2、據歷史學家考證,我國的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巴蜀地區,茶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風俗和生活習慣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茶是哪個發現的

茶葉的發現者是炎帝神農氏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在《史記三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本草洐義》等書中均有記載。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類已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已漸發達。神農架紅坪古犀牛洞的發現,是遠古時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

相傳,神農有一個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麼,人們都可以從他的腸胃裏看得清清楚楚。那時候的人,吃東西都是生吞活剝的,因此經常鬧病。神農為了解除人們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親自嘗食一遍,看看這些植物在肚子裏的變化,判斷哪些有毒哪些無毒。當他嚐到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的嫩葉時,就在肚子裏到處流動洗滌,好象在肚子裏檢查什麼東西,於是他就把這種綠葉稱為“查”。後事人們又把“查”演變叫成了“茶”。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關於茶的起源及神農記載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説茶是怎樣起源的?藥物説:這一説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説,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經》中陸羽列舉了我國古代識茶的人物,如神農、周公旦和晏嬰等,表明了我國是最早發現,利用茶葉的國家,他引《神農食經》説:“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他引《爾雅》説:“檟,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説:“嬰相齊景公時,食脱粟之飯,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見,我國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學者認為陸羽引用著作,都成書於漢代,況且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中下游,我國西北古代氣候雖較温潤,但歷來不產茶,那麼神農氏怎能“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他們認為我國的茶事較遲,以致外國人趁機制遣中國茶葉來自印度的説法,後來事實證明印度古代無茶。

茶被發現至今有多少年曆史

中國茶始於神農,興於唐宋。

距今應該是五千年的歷史了,據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聯合部落尊長伐紂,尊長就曾進貢茶葉。

西晉(公元265-316年)已有貢茶的記載,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也記有貢茶。

到了唐朝,開始有名茶的記載。

各朝代有關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國史補》、陸羽著《茶經》(公元775-780年)以及詩人李白、盧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詩歌中,均有名茶記載。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牀史·食貨志》、歐陽修著《歸田錄》、葉夢得著《闢暑錄語》、宋徽宗著《大觀茶記》、蔡襄著《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唐庚《鬥茶記》、熊藩《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均有名茶記載。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

馬臨《文獻通考》對名茶和茶的產地作了記載。

西湖龍井始於元代,虞集的《游龍井》詩中有記載。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

有關茶葉的專著很多,達五、六十種,記載的名茶也多。

其中以顧元慶於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譜》和屠隆於萬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箋》,以及許次紓於萬曆二十五年撰寫的《茶疏》這三部書中記載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

有《廣羣芳譜茶譜》、陸廷燦所撰《續茶經》,彭昌運的君山茶詩。

據查證,清朝以後,傳統名茶沒有間斷,一直延續到現在。

其中有綠茶類:西湖龍井、廬山雲霧、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峯、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長溪珍眉等;黃茶類:君山銀針;黑茶類:雲南普洱茶、蒼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類:白毫銀針、白牡丹;青茶類: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閩北水仙、鳳凰水仙;紅茶類:祁門紅茶。

茶葉隨着時代的興衰而時興時敗,特別是戰爭年代,民不聊生,茶園荒芫,名茶得不到發展,反而有的停產失傳。

新中國成立後,百業俱興,特別是近年來,傳統的歷史名茶得以恢復,新創制的名茶如雨後春筍,這些品質優異、風味獨特的名茶,不斷滿足了消費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同時也推動了名茶加工技術的提高和發展。

滿意請採納

茶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關於茶,最早的傳説出現於四五千年前,而《華陽國志?巴志》記載了在距今約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古巴蜀國已有茶樹種植,並將茶葉作為地方物產,進貢給當時的天子周武王。

  唐代煮茶講究三沸

  儘管茶葉在周代就已經大量種植,而茶文化的興盛,則要到唐代。唐代人講究煮茶,唐人用釜來煮茶,煮茶講究三沸,其中最關鍵的是沸騰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見氣泡的大小,一沸“如魚目微有聲”,二沸“如湧泉連珠”,氣泡一個個連起來了;三沸為“騰波鼓浪”。

  宋代鬥茶湯花有三好

  到了宋代,茶道的藝術化就更臻巔峯了,點茶、鬥茶成為一種藝術。據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記載,點茶注水的次數要達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

  鬥茶:茶也分階段,第一階段斗香鬥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氣和滋味;第二階段鬥色鬥浮,比的是茶的`顏色和浮起來的湯花情況。湯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好,在詩詞裏面形容為‘燦若積雪’。因此,宋代時候黑釉盞比較流行,盞身的黑可以反襯出湯花的白,同時,由於黑釉盞比較厚,更能保温,可以讓湯花停留的時間長一些。

  明清品飲進入百姓家

  明代,厲行節儉的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散茶。入清以後,由於康熙、乾隆酷好茗飲,因此整個上層社會飲茶風習極盛,很快影響到民間。有一句老話--‘琴棋書畫詩酒茶’,大俗大雅兼而有之的就只是茶。茶既是生活當中瑣碎的必需品,也是精神享受的最佳物質載體。

  六大茶

  類綠茶: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紅茶:紅葉紅湯,是經過發酵以後形成的品質特點。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幹茶色澤青褐如鐵,因此也稱它為“青茶”。黃茶:黃葉黃湯,香氣清揚,滋味醇厚。白茶:常選用芽葉上的白茸毛多的品種製成。黑茶:葉色油黑凝重,湯色澄紅,葉底黃褐,香味醇厚。

茶葉最早發現是哪個朝代

茶葉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茶越來越讓人們喜歡,成為了現今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可見茶葉的發展多麼的好。那麼茶葉最早發現的時代是哪個,那個時代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

一、神農時代:(炎帝時代)

1、《世本帝系編》説:“炎帝即神農氏”,東漢宋衷注:“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也”。據《帝王世紀》雲:“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華陽”是古地區名,因在華山之陽而得名,大概範圍相當於今陝西秦嶺之南一帶;“常陽”指今寶雞市南3—5公里神農鄉境內的常羊山。

2、《炎黃二帝歷史考略》説:“因炎帝相貌醜陋奇異(牛頭人身),不為少典國君所喜,就將女登和炎帝留在姜水(今寶雞市天台山下清姜河)之濱,自己同次妃附寶(黃帝之母)居於姬水(今陝西延安黃陵縣沮水河)之濱”。從這些史料中可以得知:神農氏和炎帝為同一個人,也是炎帝氏族的第一人,出生於寶雞,成長於寶雞。

3、炎帝與黃帝同為華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4、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5、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但是一直沒有棄用華夏族稱謂。

6、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説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

7、炎帝與黃帝、蚩尤同時代,且均帶有傳説色彩。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象徵的炎帝就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神農氏,據傳生於陝西寶雞姜水(現寶雞市清姜河流域)。

二、神農時代的茶文化:

1、傳説在三皇五帝時代,神農(其所當的時間大約在伏羲與黃帝之間)上山採藥,那天我們的醫藥祖先邊採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嚐了近72種中草藥。

2、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着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藥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説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藥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神農氏為茶祖的人,是茶聖陸羽的《茶經》,文中明確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悦志”。這一傳説一直流傳到當代。神農氏既是飲茶之祖,理所當然就是“中華茶祖”。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