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滕王閣景觀的介紹

滕王閣景觀的介紹

1.俯暢園是滕王閣北部的一處景點,它能夠讓遊客俯瞰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在這裏,遊客可以居高臨下,一覽滕王閣的所有景色。此外,挹翠亭和壓江亭也是滕王閣的景點之一。挹翠亭的八隻龍栩栩如生,與挹翠亭的鳳凰相呼應,增添了景區的神祕感。壓江亭的頂部描繪了鳳凰,與滕王閣主閣的鳳凰相呼應,展示了滕王閣的獨特之處。這些景點的存在,使得俯暢園成為遊客欣賞滕王閣美景的理想場所。

2.六樓玲瓏閣是滕王閣的特色景點之一,它以其大量的雕刻和繪畫而聞名。這裏的藝術品不僅僅是為了展示古代文化的魅力,更是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技藝。六樓玲瓏閣的存在,使得遊客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裏的雕刻和繪畫精美絕倫,給人一種藝術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六樓玲瓏閣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它讓人們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讓人們更加熱愛這個古老而神祕的世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滕王閣景點介紹

滕王閣景點介紹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畔。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與古貌相比更為氣派。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滕王閣景點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滕王閣景點介紹

  滕王閣座落於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於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於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後,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後,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於此的王勃就是於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並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讚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清代詩人尚鎔《憶滕王閣》詩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樓台收。山水與樓台,又須文字留。”

  後來歷經宋、元、明、清,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年),御史中丞洪都觀察使王仲舒兩次重修,韓愈為之作《重修滕王閣記》。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幹於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宋朝大觀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範坦重建滕王閣,丞相範致虛為之作《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崇三十有八尺,廣舊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為廡,夾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壓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閣記》稱宋閣“其基城為閣……大抵非唐屋矣”

  元代滕王閣幾經戰亂而破敗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元統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兒遊登滕王閣,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在滕王閣上大宴文武羣臣,正統初年,江西布政使吳潤重建,改閣名“迎恩館”。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韓雍巡撫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樓又逾其半,宏深富麗,……”;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資重建“西江第一樓”,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書謝一夔作《重修滕王閣記》。正德十四年(1519年)滕王閣亦毀於寧王朱宸濠兵亂。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陳洪謨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書羅欽順撰《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凡七間,高四十有二尺,視舊有加。”;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撫王佐重修。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一次毀於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晉、大中丞王佐發起募資重建,再由王在晉撰《重建滕王閣碑記》,捐款人“皆得列名於右”。崇禎六年(1633年)江西巡撫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閣,由鄒維璉撰《重造滕王閣記》。

  清代順治五年(1648年)清軍圍攻南昌,滕王閣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撫蔡士英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閣毀於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閣又遭火焚,由中丞宋犖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閣又大火,江西巡撫張志棟重建滕王閣落成,立即飛奏朝廷,康熙大喜,親書董其昌之《滕王閣序》以贈。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又被大火燒燬,惟“御碑亭”倖存,巡撫郎廷極隨即重建。雍正九年(1731年)閣毀於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總督趙-、巡撫俞兆嶽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撫何裕成重建;嘉慶年間,滕王閣年久失修,江西巡撫秦承恩、江西巡撫先福先後重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閣遭火毀,不久修復;道光二十八年,閣又遭火毀,江西巡撫傅繩勛重建。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賴漢英、胡以晃率軍進攻南昌,圍城三月,清軍方面由安徽巡撫江忠源穩守南昌,把總李光寬被太平軍亂轟斃,滕王閣燒成為一片灰燼。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撫劉坤一主持集資重建。光緒末年(1908年),閣又遭火焚,於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1926年滕王閣再度毀於軍閥混戰,贛軍師長嶽思寅下令火燒南昌城外,大火延燒三日,街巷盡成焦土。1927年縱火者張風歧、嶽思寅等被處以死刑。此後50多年裏一直沒有重修。

  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按照樑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於1989年10月8日建成。成為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新樓為仿宋朝木結構樣式,淨高57.5米,共九層,採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層皆有迴廊可俯瞰贛江景色。樓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迴廊連接着“壓江”、“挹翠”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

  滕王閣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高台閣座,高12米。主樓入口處為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不鏽鋼楹聯。西大廳內有銅製1:25的滕王閣模型。二樓有一副長卷丙烯壁畫《人傑圖──江西曆代名圖卷》,描繪了歷史上自先秦至清朝末年的八十位江西籍名人如陶淵明、徐孺子、曾鞏、歐陽修、王安石、湯顯祖等。畫高2.55米,長43.9米。

  三樓內廳有丙烯壁畫《臨川夢》,表現的是湯顯祖戲劇《臨川四夢》:《牡丹亭》、《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的意境。四樓的壁畫則為《地靈圖》。

  五樓正中有一個天井,再往上的是最高層的歌舞樓台“九重天”,有一仿古戲台凌霄,每天進行古裝歌舞表演。戲台兩側陳列有楚國曾侯乙墓樂器的複製品,有編鐘、編磬、建鼓、雙鳳虎座鼓、二十五絃古琴等。而在主樓下的一片範圍內,建有一個小型蘇州式園林“俯暢園”,內有盆景陳列館以及餐廳、飯店設施。在市政規劃中,滕王閣周邊的榕門路上的建築都必須與滕王閣本體風格一致,現在這裏是南昌市古玩、文房四寶店鋪集中的地方。

   交通

  乘2路內環、7路、26路內環、302路內環至滕王閣站下車即是

   門票

  門票50元

  南昌市民(含四縣五區)憑本人身份證購票享半票優惠;現役軍人、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地方離休幹部憑相關證件,70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證》以及1.1米以下兒童免票;1.1米至1.4米兒童半票優惠;學生憑學生證購票享受5折優惠

   開放時間

  旺季(5月1日-10月7日)7:30-18:00;淡季(10月8日-4月30日)8:00-17:30

   景點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仿古街58號

;

滕王閣簡介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擴展資料:

內部結構:

主閣:主閣的樑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

室內外所有樑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

大廳: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

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

主閣一層:主閣一層檐下有四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

滕王閣簡介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

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滕王閣自古它就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滕王閣建立1300多年來,歷經興廢28次。

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1926年軍閥混戰時,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燬。建國後,江西省重建滕王閣。

如今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

主閣南北兩側配以“壓江”、“挹翠”二亭,與主閣相接。主閣之外,還有庭園、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築,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

同時也超過了現今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如今,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充分表現“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氣勢。

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用作古樂、歌舞、戲曲的表演廳或展覽館等。登樓眺望,南昌景緻盡收眼底。

擴展資料:

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洪州閻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閣大宴賓客,當地知名人士都應邀出席。王勃正好路過這裏,也應邀參加。因為他才十四歲,所以被安排在不顯眼的座位上。 

閻都督的女婿很會寫文章,閻都督叫他預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當眾炫耀一番。 大家酒酣之際,閻都督站起來説:“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歡聚一堂,不可無文章記下這次盛會。

各位都是當今名流,請寫賦為序,使滕王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話畢,侍侯的人將紙筆放在眾人面前。但是大家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動筆。後來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竟將紙筆收下,低頭沉思。

過了一會兒,王勃捲起袖口,揮毫即書。閻都督見是一個少年動筆,不大高興,走出大廳,憑欄眺望江景,並囑咐侍從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給他看。 

才過一會兒,侍從抄來《滕王閣序》的開頭四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這四句的意思是:滕王閣所在之處過去屬南昌郡治,現在歸你洪州府。

它的上空有翼、軫兩星,地面連接衡山、廬山兩山。 閻都督看了,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誰都會寫,一笑置之。其實,這十六個字把南昌的歷史和地理的概況都交代清楚了。

縱橫交錯,起筆不凡。辭賦名家、桐城賦派開創者---潘承祥先生雲:“滕王閣,因王勃一賦而定乾坤也。”。

內部結構:

主閣:主閣的樑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所有樑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

大廳: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

主閣一層:主閣一層檐下有四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滕王閣

閬中騰王閣景點簡介 閬中騰王閣的介紹

1、滕王閣又稱滕王亭子,位於閬中古城北嘉陵江邊玉台山半的滕王閣,該景區佔地面積100餘畝。是唐代風格歇山雙重垂檐屋頂宮殿式古典建築,系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嬰所建造,謂之隆苑,後避明皇諱,改為閬苑,於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2、閬中滕王閣為滕王李元嬰鎮守閬中時所建,同時建有玉台觀,清以來合稱滕王閣。建國後僅存部分台基及數間破屋,但巖有頤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題刻保存完好。洞內有南宋人題記,洞外有明邵元書杜甫滕王亭子詩及楊瞻撰書頤神古洞詩四首。特別是,台基下有唐代佛塔一座,該塔為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須彌座。塔身為覆缽形,正中開一船形龕,內刻一佛結跏趺坐於蓮台。上裝塔剎,剎基兩層,下層有石雕八力士舉託剎身。上層為六方柱,各方開一昆門,門內刻一座佛。剎為火焰紋狀。石塔高8.25米,保存基本完整。今人研杜甫旅居閬中時曾遊滕王閣,並有《滕王亭子》和《玉台觀》詩各二首,極贊滕王閣風光的秀美和奇異,其中”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之句,為人千古傳唱究,此塔即為七級浮屠,原為三座,現只存一座。

3、唐代詩聖杜甫兩次遊寓閬中,多次登臨滕王閣賦詩抒懷,在《滕王亭子》、《玉台山》等名篇中,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人到於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的名佳麗句。

TAG標籤:景觀 滕王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