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過年二十四做什麼

過年二十四做什麼

過年二十四剪窗花、備年貨、貼對聯、掃房子、送年禮、祭灶王、吃年糕等。

1、剪窗花:內容有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花、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犀牛望月等。

2、備年貨: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都忙着準備製作年貨,過年時食用和當供品。常見的是趕年集、逛市場,採購過年的年貨。

3、貼對聯:春節對聯是以幾千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桃梗”演化而成的,五代後蜀皇上孟昶在過年時閒來無事讓人將果樹鋸末,他下筆在上面書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

4、掃房子: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

5、送年禮:年前要去看望親朋好友,相互交流拜訪,尤其是要給家中老人準備好過年的年貨。

6、祭灶王:在南方到了臘月二十四和北方一樣,要祭拜灶王爺。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多多美言。

7、吃年糕:南方保留着蒸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節節高。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過年二十四是農曆新年的前一天,也被稱為除夕。在中國,這一天是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許多習俗和活動。

1. 年夜飯:二十四晚上,家人會聚在一起共進年夜飯。年夜飯通常是一頓豐盛的飯菜,代表着團圓和豐收的象徵。

2. 貼春聯:家庭會在除夕前後貼春聯,春聯上寫有吉祥的詞語和祝福的話語,寓意新年的美好和好運。

3. 掃除和準備:在二十四這一天,人們會打掃房屋,清理舊物,以迎接新年的到來。同時,還會準備年貨、年糕等食品和物品。

4. 守歲:在除夕夜,人們會守歲,即待在家中,一直到新年的到來。家人會團聚在一起,邊看春晚等節目,邊吃小吃,邊互相祝福,歡度新年的到來。

5. 放鞭炮和觀賞煙花:在過年二十四晚上和新年的到來時,人們會放鞭炮和觀賞煙花,以驅除邪靈、祈求平安和迎接新年的好運。

6. 拜年和紅包:人們會在過年二十四的晚上或者新年的第一天,拜訪親朋好友,互相道喜、祝福,稱為拜年。長輩通常會給晚輩紅包,裏面裝有壓歲錢,象徵着祝福和吉祥。

以上是過年二十四的一些常見活動和習俗,不同地區和家庭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過年二十四是中國人重要的時刻,人們通常以歡樂、團圓和祝福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來。

過年二十四做什麼

過年二十四剪窗花、備年貨、貼對聯、掃房子、送年禮、祭灶王、吃年糕等。剪窗花:內容有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花、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犀牛望月等。備年貨: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都忙着準備製作年貨,過年時食用和當供品。常見的是趕年集、逛市場,採購過年的年貨。

過年二十四剪窗花、備年貨、貼對聯、掃房子、送年禮、祭灶王、吃年糕等。

1、剪窗花:內容有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花、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犀牛望月等。

2、備年貨: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都忙着準備製作年貨,過年時食用和當供品。常見的是趕年集、逛市場,採購過年的年貨。

3、貼對聯:春節對聯是以幾千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桃梗”演化而成的,五代後蜀皇上孟昶在過年時閒來無事讓人將果樹鋸末,他下筆在上面書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

4、掃房子: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

5、送年禮:年前要去看望親朋好友,相互交流拜訪,尤其是要給家中老人準備好過年的年貨。

6、祭灶王:在南方到了臘月二十四和北方一樣,要祭拜灶王爺。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多多美言。

7、吃年糕:南方保留着蒸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節節高。

春節的習俗23幹什麼 24幹什麼.......

春節的習俗,可用臘月歌來總結,具體如下: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習俗:

習俗一:祭灶

祭灶也就是祭灶神,也可以説“接神”,臘月二十三那天,相傳是灶王爺迴天上的日子,如果你能夠誠心誠意,準備諸多祭品供奉灶神,那麼灶神會高高興興的回到天上,然後稟告給玉帝你的優良事蹟,還會多幫你美言幾句,賜予你好的生活。

習俗二:掃塵

祭灶神之後,就是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日子,過年前要把房子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所以臘月二十三這天是掃塵的頭一天,臘月二十三直到除夕的掃塵日子都是“掃塵日”,也叫做迎春日。掃塵就是把家裏弄的亮亮堂堂,然後才好迎接新年的到來。

習俗三:吃灶糖

灶糖是供奉灶王爺的祭品,相傳灶糖能夠讓灶王爺嚐到甜甜的味道,這樣才好在玉帝面前説好話,而且人們吃過灶糖之後也能祈求來年的生活能夠甜甜蜜蜜。

習俗四:剪窗花

剪窗花是為了過年而做準備,窗花明豔美麗,能夠為家裏增添喜氣,而且窗花圖案多種多樣,張貼起來好不漂亮。

習俗五:寫春聯

寫春聯也是臘月二十三的習俗之一,春聯是春節必貼的東西之一,多為福祿吉祥等寓意,張貼春聯是表達對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幸福吉祥的美好願望。

大年二十四幹什麼???????

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有哪些風俗?

臘月二十四有祭灶王(封住神明嘴巴不許亂説)、燒“甲馬”(為上天庭的神明打點行李,以壯行色)、不忙拜神與公事(官府甚至寺廟都休假)、送年(親友之間互相請客)、掃房子(舉行大掃除)、吃年糕(吉祥如意)、寫對子(寄予希望,期盼幸福)、食甘蔗(生活甜甜蜜蜜,來年節節高)、送年禮(活躍氣氛)、吃灶糖(日子越來越甜)等習俗。

1、祭灶王

民間相信灶君有責任監視一家人的善惡行為,所以民間送灶時,不僅準備牲禮和燃燒金銀紙,人們也會另外為灶君老爺奉上糖果、麥芽糖、糖瓜、蜜瓜以及湯圓 之類;總之,把供品弄得又黏又甜,是希望灶君的嘴巴吃得又黏又甜的,動機就是把神明封住嘴巴,不讓灶君迴天庭胡亂稟告。

另外,也有些人流行用敬灶時的第二巡酒塗灶門或者以黏糖黏灶門,目標也一樣,這也是要灶君變成“醉司命”或者“甜口司命”,使他到天庭後説不出壞話。

2、燒“甲馬”

臘月送神上天,除了燒送財帛也要另外為神明燒“甲馬”,這是一種印有馬匹、官帽、弓箭、刀和衣甲的黃紙張。燒“甲馬”,代表着為上天庭的神明打點行李,以壯行色。

3、不忙拜神與公事

封建時代,官府都選擇在送神迴天庭後“封印”休假。有些寺廟亦會以神明迴天庭、民間無神可拜為由,在這一天“封門”休息。從這一天開始,官府甚至寺廟都休假,不忙拜神與公事,但是家家户户從這一天起開始為應付年關而忙。許多人家都忙着辦年貨,又忙着製作年糕和發糕等應節品。

4、送年

這一日起,親友之間也有互相請客、互相送年糕和禮籃等禮物,稱為“送年”。

家中有喪事,或者辦喪事不到一年的人家,不能製作年糕,卻可由親友贈送。

5、掃房子

人們在當天或稍後,會舉行大掃除。大掃除之際,一般會準備據説是有辟邪清穢能力的青竹葉,清除高處的灰埃蛛網。

6、吃年糕

小年夜的時候北方人愛吃餃子,而南方更習慣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每年小年,在南方都是家家户户蒸年糕吃年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説人間壞事。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7、寫對子

也就是寫大字。俗話説:“二十四,掃房子,先生忙着寫對子”。春聯,字數相等,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簡潔明瞭。而且春聯特點突出,是辭舊迎新,寄予希望,期盼幸福。過年貼春聯,象徵紅紅火火,來年更加吉祥如意。

8、食甘蔗

南方盛產甘蔗,到了小年這天吃甘蔗,寓意生活甜甜蜜蜜,來年節節高。

9、送年禮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是需要回孃家並且攜帶禮物的。人們常會忙於事業而忘記回家看看。但在中國傳統觀念裏,過年時一定要回家的,一家人團聚吃飯。夫妻回孃家送什麼禮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肉類,有些地方的習俗是女婿要提雞鴨豬,肉類陪媳婦回孃家。二是補品,父母的身體健康對全家來説都是很重要的,買點補品有利於增強體質,孝敬一點父母。

第三水果,水果也算得上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禮物之一了,不管是看望病人還是去拜訪親友都可以買點父母喜歡的或是有營養的水果。第四特產,如果你剛好出去旅遊過或者居住的地方有小有名氣,你可以帶一點特產給父母。第五酒水,去孃家可以帶上兩瓶好酒,吃飯的時候可以一起喝一點,活躍活躍氣氛,也可以囤着來親朋好友時候拿出來,也是為了能有更好的氣韻。

10、吃灶糖

小年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祭灶王爺,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然後要”請”回來一副新的灶王像,吃飯之前,要先給灶王爺盛一些,讓灶王爺先吃。在小年這天,也會有吃祭灶糖的習俗,也稱為“麻糖”,吃起來會粘牙,因為每年灶王爺要在這一天向天庭彙報工作,吃糖寓意粘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上天説壞話,甜甜的糖也有日子美好的寓意,讓日子越來越甜。

掃塵日注意事項

1、可以翻箱倒櫃打掃衞生,但是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要打破損壞物品,如有不慎,則要念一聲罪過,大神不在小神在,認錯後小神不再彙報你的過錯。

2、掃塵時一定要注意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就按上面傳説,也是要防止三尸神在一些死角處還留有記號沒有清除掉。現代的電器、天花板、抽油煙機、門墊等都應該注意。

3、古代掃塵要準備有辟邪清穢能力的青竹葉,清除高處的灰埃蛛網。有專門的掃帚、或者其他清掃的工具,如果不是竹掃帚,注意要用竹葉做象徵性掃除。

4、“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是現代社會分工的變化,一個家庭操持的很多都是女性,祭灶很多已經由女性來做,二十三不是男的祭灶,則二十四掃除必須男的一起做。體現夫妻一體,不分彼此。

5、臘月二十四掃塵,夫妻無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都不能爭吵,這一天,單位還沒有放假的話,也要抽出時間,一個家庭的都應該做一件掃塵方面的事情。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四

臘月二十四的風俗是什麼

臘月二十四的習俗是掃塵。

俗話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流傳下來的傳統風俗。當然,在臘月二十三時,就有的開始打掃房子了。但臘月二十四也叫“掃塵日”。

眼看就要過年了,年前進行一次大掃除。把家裏面收拾的乾乾淨淨,驅除病疫、除塵布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祈求新年幸福安康,好運來臨。

在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子時,還有句俗話叫:“二十四掃房日,七掃金、八掃銀”。這是指要在午時(11點~13點)和未時(13點~15點)清理衞生。因為在十二地支中,午未分別位列第七、八位置。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傳説

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着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尸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

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玉皇大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

三尸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尸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

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户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

大家遵照灶王爺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户户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

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幸免。

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臘月二十四過年有什麼風俗?

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

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餵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説、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舊迎新。

初一零點發紙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説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

零點後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

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初一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手機短信拜年、網絡QQ拜年等。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吃年糕

據説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除夕夜按習俗分別應幹什麼

二十三到除夕屬於年前習俗,大致分為忙年和歲除兩部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擴展資料

新年的年俗:

新年裏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説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回孃家”。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説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正月初五是祭財神的日子,民間傳説,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正月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

正月初七是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

農曆臘月二十四要做什麼

農曆臘月二十四需要打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又名掃塵、打埃歲仿塵、除殘、除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傳説,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着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尸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

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尸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户沒改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讓王靈官來個斬盡殺絕。  

打掃房子的意義

打掃房子對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是大有益處的。據科學研究,在灰塵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細菌竟達幾百萬個,在這種環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氣腫、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發病率都較高。灰塵多能吸收和折射陽光中的紫外線,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灰塵1毫克時,紫外線約減少2/3,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兒童患軟骨病機會會明顯增加。  

此外,打掃衞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後及時。祖國醫學認為,立春後氣候轉暖,萬物復甦,害蟲也開始孽生。所以,趕在春節前大掃除有助於預防傳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體健康,又增添了辭舊迎新的節慶氣氛。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除夕夜按習俗分別應幹什麼?

1、臘月二十三

又稱小年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

2、臘月二十四

掃塵日,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户户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説“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3、臘月二十五

這一天的傳統民俗活動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4、臘月二十六

這一天要殺豬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5、臘月二十七

中國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

6、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麪還是做饃,各家各户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7、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的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中國民俗文化。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除夕

又稱臘月三十,是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這一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擴展資料:

關於臘月二十三的民謠:

山西省東南地區民間流傳着兩首過年歌謠:

一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臘月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三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四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五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六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七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八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九

百度百科—除夕

臘月二十四有什麼風俗?

臘月二十四這天的習俗有掃塵,也就是在家裏進行大掃除。在新年前家家户户都會掃塵,寓意着除舊迎新,以新面貌來過新年。在民間,有這樣的俗語:“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四,馬上就要過年了,都忙着寫對聯、寫福字,也是一種傳統習俗。從這一天起,親戚朋友們也有互相請客、互送禮物等等活動,我們習慣稱為“送年”。

準備年貨

相信朋友們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都了臘月二十四,人們都忙着準備製作年貨,過年時食用和當做供品。最常見的是趕年集、逛市場,採購過年的年貨,喜歡什麼就採購什麼,把家裏購置的豐盛。

當然,這一天,在老家時,還會炸年貨。炸雞、炸魚、炸肉、炸耦合等等,炸過的年貨,放置時間長,用於過年時備用,也用過年期間,招待親朋好友。

TAG標籤: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