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山海經《北山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中山經①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②。有獸焉,其狀如��鼠③而文題,其名曰㔮④,食之已癭。

山海經《北山二經》原文、翻譯及賞析

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其上多橿。多櫔木⑤,是木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楝,服之不忘。

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其中是多豪魚⑥,狀如鮪⑦,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又東三十五里,曰葱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又東十五里,曰涹山⑧,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

又東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楮,可以已癙⑨,食之不眯。

又東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⑩,可以已痤。

又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谷,其中多鐵。

又東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銅。

又東百二十里,曰吳林之山,其中多葌草⑪。

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不憂。勞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潏水。是多飛魚⑫,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⑬。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構。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⑭,養之可以已憂。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⑮。

又北三十五里,曰陰山,多礪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彫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⑯,食之已聾。

又東四百里,曰鼓鐙之山,多赤銅。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⑰,食之已風。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禮: 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⑱。其餘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鋭其上,而中穿之加金)⑲。

〔註釋〕 ① 中山經: 此處“中山經”應為北次二經。 ② 可以已瞢(méng): 籜的果實可以改善視力。籜音拓(tuò),俗稱筍殼,此處當是一種類似竹類的灌木;瞢,目不明。 ③ ��鼠: ��音悔(huǐ),不詳。 ④ 㔮(nài): 疑是花狸。其肉可治療甲狀腺腫大,亦即俗稱的大脖子病,該病通常與當地食物和飲水中缺少碘元素有關。 ⑤ 櫔(lì)木: 櫔木的果實與楝實相似,楝實與槐實相似,大小如指頭,有補腎藥效,可提高記憶力。 ⑥ 豪魚: 紅色的鱘魚,可以治療白癜風。 ⑦ 鮪(wěi): 古人稱鱘、鰉為鮪。鮪,今廣東地區俗稱“白卜”,紡錘形,藍黑色,產於南海和東海。 ⑧ 涹山: 涹音倭(wō)。 ⑨ 癙(shǔ): 憂病,抑鬱症,或由老鼠引發的皮膚瘙癢難忍的病,即《詩·小雅·正月》所謂“鼠憂以癢”。 ⑩ 龍骨: 古脊椎動物化石。《本草別錄》稱:“龍骨生晉地川穀及太(大)山嚴水岸土穴中死龍處。” ⑪ 葌(jiān)草: 蘭草,屬於香草類。古人佩戴香草,初始功能是驅逐蚊蟲和保健,後來才轉變為審美需求,而服裝的起源亦與此有關。 ⑫ 飛魚: 會飛躍的魚,例如鯉魚跳龍門;鮒,鯽魚,亦指蝦蟆。 ⑬ 痔衕: 衕音同(tóng),同的異體字;又音凍(dòng),腹瀉;痔衕即痔漏病。 ⑭ 朏朏: 音匪(fěi),又音配(pèi),新月始生,通常指農曆初三日,又指天剛亮。朏朏是當地人飼養的一種頸部毛很長、樣子像狸的寵物,這可能是我國飼養家貓的最早文字記錄。 ⑮ 薝(zhān)棘: 西域有一種名花,名叫詹卜,樹高七八尺,二三月開白花,甚芬香;木丹、越桃、鮮支的花名薝蔔;或謂薝棘即顛棘,亦即天門冬。 ⑯ 赤菽: 紅色豆類農作物。 ⑰ 其本如雞卵: 根莖是球形的,樣子像雞蛋。 ⑱ 縣以吉玉: 郭璞注謂:“縣,祭山之名也,見《爾雅》。” ⑲ 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鋭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括弧內的文字乃註釋誤為正文,類似現象在《山海經》中多次出現。所謂“桑封”或謂乃“藻珪”之誤。其實,桑與傷、喪同音,因此“桑封”可能是桑木製作的祭祀用物,而我國民間至今仍然不用桑木製作傢俱、木船。

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①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少陽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酸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汾水,其中多美赭。

又北五十里,曰縣雍之山②。其上多玉,其下多銅。其獸多閭麋③,其鳥多白翟白䳑④。晉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汾水。其中多鮆魚,其狀如儵而赤鱗,其音如叱,食之不驕⑤。

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⑥,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其中多蒼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之山⑦,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鮪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又北四百里,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無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浮水,其中多美玉。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諸餘之山,其上多銅玉,其下多松柏;諸餘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旄水。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旄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印澤。其中多��馬⑧,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鈎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⑨,是食人。

又北三百里,曰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⑩。有鳥焉,其狀如烏,人面,名曰。����⑪,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暍⑫。涔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邛澤。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樑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雁門⑬。其獸多居暨⑭,其狀如彙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⑮,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無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碧,多馬。湖灌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其中多䱇⑯。有木焉,其葉如柳而赤理。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⑰生之,其樹皆無枝,其高百仞,百果樹生之,其下多怪蛇。

又北三百里,曰敦題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是錞⑱於北海。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十七山⑲,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 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⑳

〔註釋〕 ① 汾水: 因該河流把呂梁山和太行山分隔開來,所以得名汾水。今日汾水發源地仍然名叫管涔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山山脈的北端,其主峯名卧羊場,海拔2603米,此山也是桑乾河與汾水的分水嶺。汾水自管涔山發源後,大體向南流,過新絳縣後轉向西流,在黃河龍門以南流入黃河,所謂“西流注於河”是從匯流處的大方向而言。 ② 縣雍之山: 今日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千米有一座懸甕山,為晉水的發源地,晉水是汾水的重要支流。古代“縣”與“懸”可通用,而“雍”與“甕”又音近,因此縣雍山當即懸甕山。由於晉水發源地位於汾水發源地之南,而北次二經卻把縣雍山安排在管涔山之北,顯然北次二經諸山的先後次序存在着錯亂,管涔山不應當位於北次二經之首。 ③ 閭麋: 閭即山地野驢,郭璞注謂:“閭即羭也,似驢而歧蹄,角如羚羊,一名山驢。”麋即麋鹿,俗稱四不像,古人視為靈獸,《封神演義》裏姜子牙的坐騎即四不像。 ④ 白䳑(yǒu): 白翰野山雞。 ⑤ 驕: 郭璞注謂:“或作騷,騷臭也。” ⑥ 狐岐之山: 今日山西省介休縣境內的介山,亦名綿山、狐岐山,屬於太嶽山脈,從這裏發源有多條小水系向東北流入汾水。 ⑦ 白沙之山: 白沙山方圓三百里都是沙,當為一處沙漠,卻仍然被稱為山,表明在《五藏山經》中“山”乃地名的通稱。此處鮪水為地下河或季節河。 ⑧ ��(bó)馬: 頭上有角的白色野馬,發出“呼呼”的叫聲。或者類似非洲的角馬(羚牛),也可能是河馬。 ⑨ 狍鴞: 可能是巫師裝扮成的神羊,哇哇地叫着,正在進行巫術審判,有罪的人要被處死或吃掉。 ⑩ 獨��: ��音谷(gǔ),又音欲(yù)。獨谷即白虎。 ⑪ ����(bān mào): 或謂鷹屬,或謂鵂鶹屬。 ⑫ 暍(yē): 熱症,中暑。 ⑬ 雁門: 應作雁門之水。 ⑭ 居暨: 紅毛刺蝟。 ⑮ 囂: 猴面鴞。 ⑯ 䱇(shàn): 黃鱔。 ⑰ 三桑: 《山海經》多處記有“三桑無枝”景觀,它可能是養蠶者供奉的舉行巫術活動的標誌物,或者是生殖崇拜巫術的標誌物,還可能是觀測月亮、祭祀月亮(與生育有關)的標誌物。此外,非洲沙漠地區有一種類似三桑無枝的“光棍樹”,為了減少蒸發、節省用水,它一年四季都是光禿禿的不長樹葉,完全靠綠色的莖幹進行光合作用。 ⑱ 錞(chún): 樂器;此處為蹲字的假借。 ⑲ 凡十七山: 經文只記述有十六山。 ⑳ 原北山二經結尾處文字應該是:“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甘棗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三十二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禮: 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其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不糈。十七山者,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 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鑑賞】 在東漢蔡倫發明和推廣造紙術之前,中國古籍主要的載體是用韋繩把竹簡編在一起做成的卷章。這種文字載體的竹簡容易脱落錯位,卷章的繩子容易磨損斷裂,當年孔子讀《易經》就曾“韋編三絕”。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山海經》的流傳過程中,一個例子就是原版的北次二經斷裂成為兩部分,一部分為1至16節,另一部分為17至33節。作出上述判斷的主要理由是: 本章第1節甘棗山的共水向西流入黃河,表明其在黃河以東;第3節渠豬山的渠豬水向南流入黃河,表明其在黃河以北,屬於中條山;第12節的霍山,又稱太嶽山,位於山西省中南部。上述情況表明它們只能出現在《北山經》裏。根據《五藏山經》南西北東中五大區域26條山脈的分佈規律,《北山經》與《西山經》的分界線是黃河前套至潼關的黃河,《北山經》與《中山經》的分界線是潼關以東的黃河。據此可知,現存版本的中次一經實際上是原版北次二經的前半段,其方位大體在今日汾水中下游一帶,其主要山脈即夾在呂梁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太嶽山。這樣一來,第16節所統計的“六千六百七十里”,實際上乃是前半段十五座山的里程九百三十七裏與後半段十七座山(經文只有十六座山)的里程五千六百九十里之和;兩者僅相差四十三裏,有可能是因為脱落掉了一座山(管涔山)的里程數。

北山二經即北部山區第二條山脈的考察記錄,大體位於北山一經的東面,共記述有31座山,15條河流,16處地望,47處礦物,18處植物,20處動物,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淵源和底藴。

第2節的歷兒山,又稱歷山。《墨子·尚賢下》稱:“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漁於雷澤,灰於常陽,堯得之服澤之陽,立為天子。”郝懿行注:“《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蒲山亦名歷山’,即此也,蓋與薄山連麓而異名。”《金樓子·興王篇》稱:“舜耕於歷山,得金枝銀節。”所謂“金枝銀節”與櫪木頗似歷莢,或許歷山之名與制定曆法有關。今日山西垣曲縣、山東濟南均有歷山及舜耕故事,前者位於中條山,海拔2321米,又稱教山,附近有距今2萬年前的下川文化遺址。

第4節葱聾山的山谷裏,出產白、黑、青、黃色的堊土,表明這裏是一處顏料製作場。青色,可指綠、藍、黑,此處當指綠和藍,古人對這兩種顏色區分的並不嚴格。而冶金術的起源也與古人用火加工製作礦物顏料密不可分。

第11節牛首山的鬼草“服之不憂”,説明“鬼”字在當初有吉祥保佑和神祕力量的意思,同時也表明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在尋找和使用能夠使人大腦興奮或麻醉的藥物;這種興奮劑主要用於巫術活動、戰爭(包括狩獵)前的熱身,以及醫療過程中。

第12節的霍山又稱太嶽山,位於山西省中南部,西南至東北走向,系汾水與沁水、濁漳水的分水嶺,其中高峯牛角鞍海拔2567米、綿山2405米、霍山老爺頂2347米。綿山又稱介山,春秋時介子推幫助重耳復位後隱居於此,重耳放火燒山欲迫使其出山輔佐自己,介子推寧死不出山,重耳將其葬於綿山,並更名為介山。在中國名山裏,霍山為五鎮之中鎮,北京的山川壇(先農壇)和地壇均供奉祭祀五嶽和五鎮,例如地壇的東側從南向北,依次供奉中嶽嵩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東嶽泰山之神,以及北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東海之神。西側從南向北依次供奉中鎮霍山之神、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巫閭山之神。

第15節鼓鐙山與前一座山相距四百里,與其他諸山彼此相距數十里不符,而且又突然從南北向轉變為東西向,或許表明鼓鐙山原本不屬於北山二經,而應屬於北山三經;與此同時,北山三經的沁水發源地竭戾山,按方位則應屬於北山二經,或許記述鼓鐙山和竭戾山的竹簡彼此位置在流傳過程中顛倒了。在《五藏山經》中,記述每一條山脈裏的山與山的方位關係,採取的是線性連帶方式,即只記述後一座山位於前一座山的什麼方位及其距離裏數。由於《五藏山經》曾經使用過竹簡載體,而每一條山脈的內容又往往寫在同一條竹簡上,彼此之間缺少上下文的文字聯繫和邏輯聯繫;因此,一旦發生記述某座山內容的竹簡前後錯位,勢必將導致整條山脈的地理方位出現難以解讀復原的錯誤。

第18節少陽山出產的赤銀,郭璞注稱:“銀之精也。”銀是一種化學性能比較穩定的元素,其化合物多為黑色;因此這裏的赤銀,可能是指水銀礦硃砂(硫化汞)。《五藏山經》非常重視金屬礦物產地,每每記錄某山多銅、某山多鐵,以及某山多赤金、某山多白金,這裏的“金”泛指金屬元素或金屬礦石。其中赤金當指品位高的自然金,白金則可能指鉛、錫、鋅等元素的礦石,它們是製作青銅器的重要資源。少陽山發源的水系名叫“酸水”,可能與當地居民製造醋並以醋為食品的活動有關。少陽山位於今日山西省汾水上游,而醋正是山西人最先發明的,至今山西人仍然以食醋聞名於世。

第25節敦頭山的印澤,與第27節北囂山的邛澤,袁珂認為是同一個湖泊,由於“印”與“邛”字形相近而在傳抄轉印過程中發生差誤。事實上,在《山海經》等古籍裏,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意相同或相近的字,形相似的字,以及在正體字與簡體字、異體字之間,都會有意無意地發生替代或混淆,並導致信息的失真。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説,文字是一種信息載體,因此在文字與信息之間需要恰當的關係: 當一個字承載的信息量過多時,對使用者容易造成誤解;當許多個字都承載相同的信息時,對使用者容易造成浪費(這裏不考慮修辭的需要)。

第26節鈎吾山的狍鴞,郭璞注謂:“為物貪小林,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夏鼎即帝禹時代鑄造的九鼎,《左傳·宣公三年》記有:“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枚,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相傳《山海經》的圖像亦被鑄在了九鼎之上,而饕餮在古史傳説中以兇殘和野蠻著稱,其形貌或為獸或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