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幫你遠離效率黑洞,8個方法

你會不會也經常有忙碌了一整天,到頭來覺得好像什麼也沒幹的經歷?雖然給自己列了很多要做的事情,可對於完成的事情卻沒有什麼成就感?如果是這樣,你可能正陷入在效率的黑洞當中。

8個方法,幫你遠離效率黑洞

我們經常會去學習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可我事實上,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先和那些低效的事情主動説拜拜。

1. 放棄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專注自己的優勢

有句話叫,不要重複發明輪子。那些你苦惱的事情,可能前人早就給出瞭解決方案;可以委派給別人做的事情就授權給別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如果你只是出於好奇偶爾研究一下還好,如果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那無疑是浪費時間的表現,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完的結果還不一定如人所願。

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進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2. 學會分類整理,將相似的內容批量處理

之前有個調查數據説,智能手機用户平均每隔6分半鐘就要看一次手機。那這每6分鐘,我們都在看什麼呢?

大部分人會被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所負累,當然也有些人是工作上的電話、郵件等等。但你發現沒有,如果你任由自己花費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那它完全可以佔據你全部的時間。如果你一直處於時刻響應的狀態,那就一直會被響應。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集中幾個時間點去處理手機上的信息,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時間到了馬上進入下一項工作。

把相似的內容放在一起,批量處理,會比零散的處理方便很多,更是節約時間的利器。

批量處理的方法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甚至是一週的菜餚,我們也可以運用週末的時間,批量採購,然後集中處理好放在保鮮盒當中,這樣就可以節約出很多時間。

3. 減少信息來源,沒用的直接砍掉

現在的社會絕對不缺信息,如果無論什麼信息都去關注一下,無疑是對時間的浪費。

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中提到,人類最寶貴的不是時間、不是金錢,而是我們的注意力。如果我們任由注意力消耗在一些對自己並沒有什麼直接用處的事情上,那也就減少了對真正需要我們關注的事情的投入時間。

那些每天都在發生的奇聞異事,幾個星期才點開的訂閲信息等,其實都可以果斷取關。不要總害怕錯過什麼,我們應該關心的是自己可以抓住什麼。

4. 培養“現在就做”的習慣

作為一個重度拖延患者,對於沒到最後期限的事情總想放放再説的心理,我再瞭解不過了。可是拖延的事情越多,焦慮就會越嚴重,事情多了以後,還容易遺忘,所以我慢慢也在培養自己遇到事情“現在就做”的習慣。

放棄等待完美時機的心理,那些可以馬上處理掉的事情就立刻完成,否則一拖延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處理了。而如果實在沒辦法馬上處理,就把它記錄下來,防止總在腦海中繞個沒完。

5. 將計劃和實施分開處理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説明計劃對於一件事情來説十分重要。但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不應該把計劃和實施放在一起,要把收集、加工分開處理,這樣每個階段的關注點不同,產生的效果也會不同。

就像寫文章一樣,收集素材和寫作要分開進行,如果凡事都糾纏不清,那大腦就必須要在不同的任務之間進行切換,可能做事的本身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反而是來回切換耗費了精力。

6. 列舉學習清單,把時間放在提升思想上

在上一篇《想讓生活變得有序?列清單啊!》當中,我列舉了清單的好處,為了提高效率,我們要有效地利用好清單這個工具。把要看的書,要看的電影,要學的課程都整理到學習清單當中,多做一些提升思想的事情。

學習這件事不是一錘子買賣,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什麼想要提高的,先記錄下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比全都放在腦海當中,看到什麼學什麼要省力得多。

7. 多做有複利效應的事情

瞭解投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複利”的概念,其實我們做事也要追求複利效應,多關注一下事情的附加成果。

即使每天只有1%的進步,持續下去,也好過一次增長50%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持久,和有價值。

可以問問自己,那些我們每天重複的事情,是不是正在某一方面進行着積累,如果不是,則要考慮是否需要繼續下去。

8. 和高效的人在一起,遠離懶惰的人

要想讓自己變得高效,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離懶惰的人遠一點。因為懶惰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大家都處在同樣的頻率下,就不會有什麼改變和突破。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渴望改變的懶人,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和積極上進的人接觸,在看着別人努力進步的同時,自己也會不忍心再繼續墮落下去。

之前有個故事説,早上不想起牀,於是腦海中出現兩個小人,

一個説:“再睡一會吧”

另一個人説:“好的”

……

如果自己本來就很懶,還和一羣懶人在一起,那就會像這兩個小人一樣,在懶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你希望這樣嗎?

如果不希望,就把以上的方法都實踐一下,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高效起來吧。

TAG標籤:效率 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