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鳴翠柳

【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處】唐·杜甫《絕句》。

【意思翻譯】兩個黃鶯兒在翠柳間鳴叫, 一對白鷺鷥展翅飛上藍天。黃鸝(lí): 黃鶯。

【鑑賞1】一對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快樂地鳴叫,雪白的鷺鳥排成一 行,拍着翅膀飛向湛藍的天空。詩歌描繪的畫面極其優美:運用了“黃” “翠”“白”“青”四種顏色,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春景圖,而黃鸝、白鷺“鳴 翠柳”“上青天”的行為舉止,為這幅春景圖上增加了聲音與動作,使得畫 面流動起來,生機勃勃。黃鸝的活潑靈動與白鷺的優雅安靜對比,二者和 諧地融合在一起,傳達出詩人內心無比歡快的感情。

【鑑賞2】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快樂地鳴叫; 一行白鷺,在蔚藍的天空輕盈地飛翔。這兩句詩是描寫春日的田野風光,朝氣蓬勃,生機盎然。“黃” 鸝、“翠” 柳、“白” 鷺、“青”天,畫面的顏色多麼鮮豔動人。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禽鳥啁啾飛 竄的歡悦情景。[例]解放初期那些年, 人們在北京城裏還能欣賞到唐代詩人 杜甫描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 鷺上青天”的景色。什剎海邊的柳蔭深 處,互相追逐的黃鸝發出銀鈴般的笑 語。(黎先耀《尋鳥啟事》)

【全詩】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註釋】①窗含西嶺:窗對西嶺,猶如口含。西嶺,即西山、雪嶺。在成都之西,為岷 山主峯,終年積雪。②東吳:古代吳國居吳地,即淮、泗以南至浙江太湖以東地區;三國 孫權所建吳國亦在長江以南、四川以東地區,故稱。

【鑑賞1】

         公元762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這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此其一。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翠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悦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兩個黃鸝”,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嶺雪山。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故稱“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見。用一“含”字,此景彷彿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隻。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隻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詩人也“青春作伴好還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乍看一句一景,而隨着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鄉情的貫穿,四句景語就構成了完整的意境。

【鑑賞2】

       這是杜甫的一首寫景詩。全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猶如四幅獨立的掛軸,似無關聯,但一經組合,竟成一幅春歸圖,且呈一派生機。

         在一派和煦的春日裏,杜甫的心情特別好,面對着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寫成這首千古名作。

       上聯寫屋外所見之景。嫩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鸝在歡快地歌唱,悠遠的藍天上一行白鷺在自由地飛翔。場面愉悦,有聲有色。“翠柳” 點明時間,“翠” 是新綠,初春時節柳枝剛出嫩葉。“鸝鳴翠柳” 而成雙成對。“一行” 表明杜甫觀察細微。“鷺” 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白色的羽毛在藍天的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鷺上青天” 而且成行,動感十足。黃、翠、白、青四種顏色在聯中同時出現,組織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景,而黃鸝的鳴叫則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下聯寫屋內所見之景。憑窗遠眺,西邊山嶺的千秋積雪歷歷在目; 再向門外一瞥,遠下東吳的萬里行船就停泊在江邊。“西嶺” 一詞點明地點是在成都。成都西面的西嶺,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之雪”。從成都看西山雪嶺,天氣不好是見不到的。杜甫見到了,説明這個春日天氣十分晴好,空氣十分清新。一個“含” 字,彷彿將西山雪景嵌在窗框中,成為一幅掛圖。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杜甫心情之舒暢不言而喻。門外泊船本是常見的尋常之物,但“萬里船” 卻意味深長,因為它來自 “東吳”。當你想到這些船隻行將離岸,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在杜甫當時的戰亂年代,交通常常為兵戈所阻,行不成 “萬里船”,現在能看到東吳來的 “萬里船”,説明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自己回鄉有望,怎不令人喜上心頭呢? “萬里船” 又與 “千秋雪” 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杜甫身居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臆何等開闊!

            四句景語兩兩相對,各成一聯,是本詩的特點之一; 四句景語既各自獨立成景,又一以貫之構成一個統一的意境,是本詩的特點之二; 四句景語隨着杜甫視線的遊移又一一轉換畫面,完整地表達了杜甫這時複雜細微的內心活動和思鄉之情,是本詩的特點之三。讀者可細心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