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古代民間故事有哪些,古代民間故事大全

1、杜康,有人説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古代民間故事大全 古代民間故事有哪些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裏,時間一長,因山洞裏潮濕,糧食全黴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説,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黴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裏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后、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裏,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裏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裏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黴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裏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裏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裏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着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着,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着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着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裏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嚐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裏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嚐,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黴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裏,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説:“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着黃帝。”説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嚐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説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2、從前,在一個村莊里居住着一位體弱多病的老人和他的三個兒子。

老人在快死的時候把三個兒子叫到自己面前對他們説:“我親愛的孩子,我把它留給你們,但遺產並不能使你們發財致富。因此我要留給你們三個忠告,它們要比金錢、和財富更為珍貴。你們記住這些忠告一生都會富裕的。

下面就是我的忠告,你們可要記住。第一:不要首先向任何人彎腰,只能讓別人向你們彎腰。第二: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第三:要永遠睡在羽絨褥子上。”

説完,老人便與世長辭了。可兒子們把父親的忠告忘得一乾二淨,過着放蕩不羈的生活——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無所不為。頭一年就揮霍光了父親的金錢;第二年賣光了全部家畜;第三年家裏一切器物全部賣光了。他們沒吃沒喝了。

大哥説道:“除了遺產之外,父親不是還給我們留下三個忠告嗎?他説,靠這三個忠告,我們就可以生活得富足。”

小弟弟笑着説道:“我記得這些忠告,可又有什麼用處呢?父親説:‘首先不要向任何人彎腰,而要讓別人向你們彎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成為富人。可在周圍地區,現在沒有比我們更貧窮的人了。

他還説:‘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你聽,還加上蜜!我們現在連黑麥餅也吃不上,還談什麼蜜!

他又説:‘要永遠睡在羽絨褥子上。’睡在羽絨褥子上當然好!可我們家裏空空如洗,連一片破毛氈也沒剩下。’”

大哥反覆思考了很久,然後説道:“小弟,當時我們沒有理解父親教誨的含意。原來,他的話裏充滿了智慧。他的意思是讓我們在天剛亮的時候就比別人先下地幹活,當別人下地幹活從我們旁邊經過時,他們定會首先向我們問候。我們勞動一整天后到家又累又餓,這時吃上一塊黑麥餅也比吃蜜還要甜。在這種情況下,躺在任何褥子上你都會感到舒服、愜意,因此就像睡在在羽絨褥子上一樣,十分香甜。”

第二天天剛亮,弟兄三人便下地了,他們到得比別人都早。晚來的人便首先向他們問候,預祝他們白天好,活幹得好。

弟兄三人幹了一整天活,連腰都沒直。晚上回到家裏,就着茶水吃黑麥餅,覺得比吃蜜還甜。吃飽喝足,他們便躺在地上睡着了,彷彿睡在羽絨褥子上一樣舒服。

他們每天都這樣幹着,秋後獲得了豐收,他們又富裕起來了,鄰里們又向他們投去尊敬的目光。

從那以後,他們一直牢記父親的三個忠告,過着富裕的生活。

3、公元762年,年過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纏身,他已忘記了人世的悲歡,只圖一醉方休。他一生醉過太多次,但這是最後一次了。他恍恍惚惚去邀水中之月,不幸溺水,抱月長眠。

李白一生豪放浪漫,連死都如同一首詩。可誰又知道這光鮮的外表下,淤積了多少難以言狀的憤懣和悲傷?

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遊俠,寫下不少遊俠詩,並且胸中也懷有遠大的抱負,曾自稱“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25歲便辭親遠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遊歷名山無數,縱情山水之間,提筆寫下無數好詩,春風得意,名噪一時,但他志向卻不在此。他秉承儒家教誨,是個積極的入世者,立志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他一直在等,等長安天子的召喚。他終究是等到了,42歲那年,由一個道士引薦,他應召入京。

那時,他感覺自己化為一個任情恣意的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就是他那時的寫照。他作文曾讓楊貴妃捧硯,高力士脱靴。但好景不長,在長安的第三年,他因為不能放棄自己的個性,受權貴排擠,被流放出京。

親眼見到了封建官 場的黑暗和宮廷生活的糜爛,李白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全化為泡影,“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總是受挫,在幻想的美好和現實的殘酷中,他也只能承受這巨大的落差了。

這一次,李白是真的悲傷了。

悲傷的李白也只能“舉杯消愁”,卻得到了“愁更愁”的結果。他終日與酒為伴,盡情釋放內心的悲傷。“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高歌取醉欲自 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他終究是不能放下心中的理想,然而朝廷耽於聲色犬馬,_相李林甫、楊國忠當道,官 場一片黑暗,他永遠也回不去了。時光飛逝,自己卻功業無成,他,也只能寫下“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等悲憤填膺的詩句了。

李白幸運,生於盛唐;李白不幸,空有抱負卻無處施展。歷史的不可測之處也就在於,他們造就了李白的悲傷,卻也讓一個不老的詩仙——悲傷的李白成就了一段浪漫的傳奇。

TAG標籤:民間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