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竹文化與茶文化的結合

竹文化與茶文化的結合

竹文化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重要方面。竹文化與茶文化的結合是中國文化的展示,也是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一種認知。

竹文化強調生態、素雅、寧靜、擔當的價值觀,而茶文化則突出了品味、文化、交流、情感的內涵,兩者的結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大自然、感受文化魅力、享受生活情趣的空間。

在竹子的居住、傳統工藝、藝術表現等方面,竹文化為茶文化提供了資深的文化積澱和藝術創造的靈感源泉。相反地,茶文化則為竹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傳播途徑,使竹文化更加生動多姿,更加深入人心。

在竹子製作的茶具中,比如竹茶具,就充分體現了竹文化與茶文化的結合。竹的材料環保可持續,可使茶葉在飲用前更好地衞生乾淨,不影響茶香的品嚐,同時可以較好地保持茶葉的原味,讓人感受到一種特別的自然味道。

總之,竹文化與茶文化的結合,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美學、倫理等價值觀,更是創造了一種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的體現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亞太茶業內參第1722期 -【中國茶業】全媒體垂直運營

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AP-TEA訂閲

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大多愛竹。關於竹的詩詞歌賦實在不勝枚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裏餘。”

茶,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在禮儀之邦,茶是待客之道;在文明古國,茶是古之貢品。竹與茶,可以説是傳統文化的兩種載體。而兩者相結合,則是一種醇厚甘冽的舌尖體驗,也是一種怡然自得的精神享受。

用茶的雅遜,填滿竹子的度量;把竹子的甘冽,融入茶的香醇。在彩雲之南,兩件代表着東方文明的事物完美融合——竹筒茶,藴含着濃厚的民族風味及文化底藴。

雲南原生茶文化:兼備竹與茶之特長

“臘跺”是傣語中“竹筒茶”的意思。雲南省的少數民族,在長期飲茶過程中,將茶葉與竹完美融合,形成了豐富燦爛的竹筒茶文化,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展開剩餘75%

用竹筒做茶,將普洱毛茶裝入特製的竹筒內,在火塘中邊搗壓邊烤,直到將茶葉烤乾為止。竹筒茶製作最講究烘焙竹筒的工藝,茶香和竹香的完美交融,才是雲南普洱竹筒茶的精髓。

在這些看似簡單實則繁複的工藝中,烤制火候至關重要。火大則焦、火小則竹汁浸潤不均,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指尖觸摸千萬次,邊烤邊舂邊添柴火,充滿協調之美。這不僅是烤制工藝的展示,同時也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經反覆填裝茶葉烤制後,還需二次烘烤,温度宜先低後高。烘烤時間大概一週左右,直至搖動竹筒,茶葉響動時即可出烘房冷卻。待茶烤乾後,破開竹筒取出圓柱型的茶葉,能清晰地看到茶柱表面帶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絲狀或小片狀竹壁膜。

臻選原材:取竹與茶之精華

除了匠心獨運的工藝之外,竹筒茶的原料選擇也頗有講究。並非所有的竹子都適合做竹筒茶,也並非所有的茶葉都契合竹筒茶。

雲南普洱茶集團的3個團隊、12個人,歷時180天,經過13次研發烤制,在50000根甜香竹中精選5000根,5次打樣調整,才終於研發出這款醇厚甘冽的竹筒茶——凌雲。

(規格:約400g/盒,十盒/件)

毛茶甄選板山皇家貢茶園野放型大樹陳料,製作出的曬青毛茶具有條索肥碩顯毫,滋味醇厚,花蜜香明顯的品質特點。優質的原料也讓竹筒茶“凌雲”具有了既滿足當下品飲,更注重產品後期轉化的特徵。

(外形呈柱狀,粗細勻稱,茶葉條索清晰)

而竹筒的來歷亦不平凡。精選勐海兩年生鮮、甜、多汁的野生甜香竹,截取粗細大小適中的竹段,砍伐後需當天使用。

因茶葉極易吸味,烤竹的特殊竹香滲入茶葉中,飲來既有茶香,又有竹香,滋味甜醇甘爽,口感豐滿,湯色金黃明亮。竹香和茶香融為一體,令人心曠神怡。

(全國各地經銷商店鋪均可體驗及購買)

《本草綱目》記載:“竹瀝氣味甘、大寒、無毒。主治暴中風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勞復。”可見無論茶或是竹,對人體均有益處,也讓“凌雲”兼具了品飲價值與文化屬性。如此天作之合,還不趕緊“一飲為快”!

瞭解更多內容,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喲~

策劃:【中國茶業】全媒體

編輯:鍾葉

紫砂藝術中的竹文化,你瞭解多少

宜興紫砂壺是中國茶文化與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經過千年的文化藝術積澱,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陶苑中的瑰寶。由於各種文化元素、美學觀念和民間工藝的交融,給紫砂造型藝術增添了廣闊的空間和無窮的韻致,其中包括了竹文化的豐沛底藴。

宜興有着“竹的海洋”之讚譽。紫砂陶藝家喜愛家鄉的竹子,經常去“竹海”尋覓創作的靈感,用竹子去豐富壺藝的表現形式和主題精神。“未出土已有節,高數丈也虛心。”這是竹的品格,竹的精神。它坦誠無私,樸質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炫耀自己,卻又四季常青,婀娜多姿,所以成為紫砂壺創作設計最常見的題材。

“鬆、竹、梅”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竹”都列在其內,可見竹子的影響力很大。在紫砂藝術界,從古至今湧現了諸如範恩章的“竹鼓壺”、範大生的“四方竹鼎”、馮桂林的“五竹壺”。。當代紫砂大家吳雲根的“方竹提樑壺”、李昌鴻的“竹簡茶具”、汪寅仙的“斑竹提樑壺”、顧紹培的“高風亮節壺”等等經典佳作。我們可以從不同的紫砂壺造型藝術來解讀竹子的品質、稟賦和內涵,可以感悟竹子所獨有的“日出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聲,雨來有清韻”的“聲、影、意、形”這“四趣 ”。此時,竹子的形象已經提升了紫砂壺的文化含義和藝術品位。

例如清嘉慶年間邵大亨的“龍頭一捆竹”紫砂壺,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味。壺身為64根細竹段圍成,呈圓柱形,壺腰處有一根圓竹緊緊束縛,底有4足,每足有8根細竹自上而下延伸。壺蓋上塑八卦圖形,壺鈕是太極,分為二儀,陰中有陽,陽中含陰。鈕和蓋之間有四紋,代表四象,而壺身的64要根竹段比喻64卦。壺嘴和壺把雕成龍頭。此壺運用竹子來演繹《易經》中太極、八卦的內容,流溢着作者不凡的藝術功底,作品多為後人所仿製。

竹子作為紫砂壺造型中的不朽題材,時至今日依然長盛不衰。一些中青年紫砂藝術家以文人般的巧思妙趣,製作出許多壺藝新品,如吳鳴的“謙謙君子系列”、範建軍的“東籬採菊茶具”等。作者用特殊的構思設計,新穎的表現手法,呼喚翠竹的清麗風姿,展示它們迎風啜露,撫雪經霜,繁衍生息的自然大美。

竹子既是紫砂壺的創作素材,又是紫砂壺成型工具的製作材料。紫砂壺在成型過程中使用的各類工具多達上百種,其中用竹子做的工具就有矩車、矩底、勒只、篦只、竹刀、線梗、泥扦尺、竹拍子等。它們都是紫砂壺手工成型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以竹刀為例,明代時大彬就用竹刀鐫刻壺銘和名字。明周高起著的《陽羨茗壺系》中記載:“時大彬初倩能書者落墨,用竹刀畫之,或以印記……”,而已故紫砂泰斗、一代宗師顧景舟生前最講究包括竹子做的紫砂壺製作工具,在業界堪稱楷模。

感恩於自然,敬重於茶人,謂壺之道。以竹子文化元素的紫砂壺,通過對秀竹的低吟淺唱,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物象的讚美和謳歌,是唯美的,抒情的,凸顯了家鄉陶、竹相融的厚重文化底藴。

浙江漂流最好玩最刺激的地方在哪裏?

浙江漂流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薦?這將是玩漂流的好時機。浙江有很多刺激的漂流地點。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想去漂流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

一、杭州雙溪漂流

江南憶,最難忘的是杭州!來到人間天堂杭州,一定要來號稱“江南第一漂”的杭州雙溪漂流景區,感受浪漫的江南氣息!

推薦理由:

原因:水清,竹多,落差大。

理由二:“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農耕文化”的有機融合

理由:活動豐富多彩,可以洗手洗腳,悠閒自在;可以漂過大壩,沒有危險;可以坐牛車,鄉村懷舊;可以坐大篷車看竹海。

理由:杭州雙溪漂流,號稱“江南第一漂”,位於杭州西北30公里的京山鎮,是杭州名副其實的“後花園”,長三角、華東地區的旅遊休閒勝地。

浮動價格:

漂流票130元起,漂流票110元起。更多票種請見購票頁面。

交通指南:

運輸:

公交線路

站名-雙溪漂流

1.武林門:在華哲廣場乘坐348路快線平遙換乘498路雙溪漂流站。

2.杭州東站:乘坐地鐵4號線錢江路站至2號線杜甫村站至428M路華興路北出口至498路雙溪漂流站。

3.杭州汽車西站:乘坐356路餘杭西站479路景山站498路雙溪漂流站。

4.臨平:乘坐437路公交車平遙換乘498路公交車雙溪漂流站。

航行

“杭州雙溪竹海漂流景區”

二、浙東大峽谷

整個漂流過程大約需要1個小時。小船波浪的起伏和左右狂奔的興奮,堪稱“浙東第一漂”。

推薦理由:

理由: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安靜舒適。

理由二:通過觀察松溪河的景觀,參觀神仙的故鄉。

原因:峯險,谷隱居,水少,怪石,玄根,霧幻。

理由:看兩岸‘小三峽風光’,遊‘天水三絕’碧潭湖。

景區開放時間:08:00-17:00,最晚入園時間:16:00。

交通指南:

公交:先坐車去寧波,然後在寧波南站坐車去寧海。如果在寧海客運站下車,乘坐108路公交車到寧海西站,在寧海西站天河景區碼頭乘坐中巴,即可到達景區。

還有上海到寧海的直達高鐵,早上09:00從上海恆豐路發車,下午2:00到達。

寧海15:30從總站發車,20:00左右到達上海,中途停靠松江、莘莊。票價在110元。

建議去的時候坐火車,回來的時候坐高鐵,可以充分利用時間。

自駕:

從上海到浙東大峽谷。

從上海滬杭高速,轉杭州繞城東線,轉杭甬高速,轉甬台温高速,走寧海南出口,上白溪水庫(浙東大峽谷)直達景區。

自備遊客可從滬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進入,在寧海路岔口下車,即可直達景區。

三、千島湖龍潭峽谷漂流

龍潭峽漂流是千島湖漂流景區最刺激的漂流,全長3.6公里,落差166米。是目前浙江落差最大、漂流速度最快、感官最刺激的天然山泉漂流。

推薦理由:

理由一:驚喜:因為落差大,你的皮艇像過山車一樣在波峯上高速滑行,在波峯和波谷之間迴旋,尖叫聲伴隨你一路,給寂靜的山野帶來無限生機。

理由二:危險:由於大小123個落差,最大落差21米,一路下滑險象環生,跌宕起伏,連綿不斷,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杭州西站坐快車到千島湖長途汽車站,坐2路車到千島湖陽光站,然後換乘(斧王,顏佳方向)到斧王鄉龍潭峽谷景區下車。

四、九龍溪漂流

九龍江漂流是一個集良好親水性、趣味性、挑戰性、安全性於一體的雙人自助漂流景點。特別適合情侶漂流,開心的旅程大概2個小時。

推薦理由:

理由:九龍江漂流是一個集良好親水性、趣味性、挑戰性、安全性於一體的雙人自助皮划艇漂流點。

理由:九龍江從鳳翔村漂流到後弦村3.88公里,快樂的旅程大約需要2個小時。從山上匯聚下來的溪水,在蜿蜒的漂流小道上一路歡歌,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時而彎曲,時而寬闊。

理由:九龍江漂流位於國家AAAA風景區千島湖左口鄉。位於省內名峯淳安第一峯金子劍山腳下,素有小黃山之稱,備受登山愛好者青睞。距國際花園城市千島湖約18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門票:148元起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2路或5路公交車到陽光站,再換乘左班車到達九龍江漂流景區。

自駕:走杭黔高速出口或走06省道到千島湖鎮經千島湖大橋走陽光路走左線到九龍溪漂流景區(過千島湖大橋後十字路口有明顯路標),或走05省道到千島湖鎮走左線經千島湖大橋到九龍溪漂流景區。

班車:千島湖旅遊碼頭停車場入口對面有接待中心,可提供班車服務。你可以通過電話預約。

乘坐2路或5路公交車到千島湖城陽光站,再換乘左班車到達九龍江漂流景區。

停車場:千島湖九龍溪漂流停車場;價格:免費

茶山竹海新開的樂園

茶山竹海新開的樂園

近日,位於茶山竹海的新開樂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探訪。這座樂園以茶文化和竹文化為主題,融合了大量的自然元素,讓人身心愉悦。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座迷人的樂園。

樂園設施

樂園內設有多個主題區域,包括茶鄉體驗區、竹林探險區、生態花園等,每個區域都有獨特的設施和體驗項目。茶鄉體驗區讓遊客走進田間地頭,親手體驗摘茶和製茶的過程;竹林探險區則是為了讓遊客更深入地瞭解竹文化,感受竹子的神奇和美妙;生態花園內則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美麗的花朵,讓遊客沉浸在自然的氛圍中。

此外,樂園內還設有迷宮、叢林滑梯、攀巖等樂園一貫的設施,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可以大飽眼福,收穫滿滿的樂趣。

自然元素

樂園以茶山竹海為主題,自然元素的運用可謂是恰到好處。在樂園內,遊客可以看到竹子的種類和分佈、茶田的分佈和特點、茶樹的品種和生長環境等等。同時,在設計和佈局上也充分利用了周圍的自然環境,例如在茶鄉體驗區,樂園與田野和諧融合,彷彿將遊客帶回農村的田園時光。

文化交流

除了體驗和娛樂項目,樂園也注重文化交流。遊客在茶鄉體驗區可以瞭解茶葉的文化底藴和製作工藝,更可以親身感受到不同茶葉的味道和特點。在竹林探險區,遊客可以通過講解和展示瞭解竹文化的千姿百態。樂園更設有茶藝、竹藝和手工製作等活動,讓遊客在旅遊的同時,增長知識和技能,豐富了旅程的內涵。

總結

茶山竹海新開的樂園是一個以自然、文化和體驗為主題的樂園。在樂園內,遊客可以深入瞭解茶文化和竹文化,同時也可以在娛樂和體驗項目中收穫豐富的樂趣。樂園以自然元素為基礎,將旅遊和生態環保相結合,讓遊客不僅認識到這裏的美麗,也感知了自然環境的珍貴和保護。如果你正在計劃旅遊,不妨來到這座迷人的樂園,尋找獨特的體驗與啟迪。

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繫是什麼!!!急啊啊

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竹林面積最大、開發利用竹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眾,凌霜傲雪,四時長茂受到了人們的稱頌。人們賦予它心虛節堅、堅忍不拔、風度瀟灑的“君子”美譽。在悠悠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悠久的文化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竹文化。

一、中國竹文化的地位與作用

(一)中國竹文化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特色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心靈的龐大載體,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和依據。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自產生之後,一直對中國的、教育、文學以及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產生着深遠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個熱愛森林、創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誕生和發展,歷史上的文明古國都誕生於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發展而輝煌於世。森林對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發展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且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建立在中國獨特風土基礎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獨樹一幟的一個重要分支。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華文明史中一個特殊的現象:竹作為一種特殊的質體,已滲透到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並滲透和凝聚於精神文化之中,構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特色彩,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中國竹文明,積澱成為源遠流長的中國竹文化。

(二)竹子是東方文明的象徵,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國著名學者,研究東亞文明的權威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東亞過去被稱為“竹子”文明,中國則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號的出現到竹部文字的創造和發展,從一個重要側面反映了中國竹子文明的歷史演進。著名竹子專家熊文愈教授詳細統計了甲骨文�殷商 、金文�周 、《説文解字》�東漢 、《玉篇》�樑 、《字彙》�明 、《康熙字典》�清 等各代重要字典中竹部文字的數量。根據出土文物和有關典籍記載,論述了竹子與中國古代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武器、文化藝術、音樂以及人們日常生活諸方面的密切關係。中華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跡,悠悠五千年,中華民族的成長、壯大、繁榮,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發展的詩篇,由此可見,中國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是名不虛傳的。

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就拿“書者竹紙”來説,從殷商時期出現在竹簡上的刻字,到六朝時期發明的竹紙,竹作為中國文化傳播積累的載體,在文化發展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對保存人類知識、形成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三)中國竹文化在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竹子四季常青、姿態優雅、鞭根發達,不但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態、旅遊、觀賞價值,在綠化環境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發展,不僅在物質層面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更在精神層面上薰陶了人們的情操,成為品格的象徵。

二、中國竹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中國竹文化就是以竹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就其內容來説可以分為竹文化景觀和竹文化符號。竹筍、竹製書寫工具、工藝品、樂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產工具、建築、交通工具等是構成器物的物質材料,文化內涵的顯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構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規範,它能顯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説是中華民族為了特定的實踐需要而有意識地用竹所創造的景象,此為竹文化景觀。而宗教、文學繪畫、倫理規範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現與象徵着人的情感、思維、觀念、價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為竹文化符號。

(一)竹文化景觀

竹文化景觀是指人化了的竹所顯示出來的中華文化性質,或者説是中華民族為了滿足生活需要、生產需要、書寫需要、審美需要等有意識地用竹創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觀既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心理傾向和特點,又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進化的程度。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聯繫着人們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飾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一。從服飾方面看,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並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製成的容飾器,震驚中外的馬王堆出土文物,髮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體現了他們對美的追求。現在運用高科技還可以將竹纖維與純棉、真絲合成纖維或交織製成服裝、毛巾和牀上用品等。

食——竹飲食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二。從飲食方面看,根據《詩經》、《禹貢》等文獻記載,竹筍在西周時期已成為餐上佳餚,此後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筍仍不失為中華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僅可以充飢裹腹,滿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賦予濃厚的文化內涵,傾注了生長於農耕文化的中華民族對於植物格外厚愛的感情。

住——竹建築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三。從住宅方面看,竹被中華民族用作房屋各個部分的建築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蓋,蓋以竹;不磚而牆,牆以竹;不板而門,門以竹。其餘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國竹建築體現了中華民族以農立國的生活觀念、尚儉歸樸的生活情趣、優美和諧和空靈飄逸的審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四。從交通運輸方面看,竹是一種重要的營造材料,人們用竹來開路架橋、制舟做車。在需要與條件制約之下發明創造的交通設施和運輸工具,在特定的環境之中代代承傳,成為一個突出的文化質點。竹製交通設施和運輸工具一方面顯示出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極富想象力的創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禁嚴的等級觀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態。

用——竹生產生活用具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五。竹製生活器物。竹材被中華民族大量用來製作成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飲器具、消暑用具、傢俱等。竹製日常生活器物的製作工藝、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構成一副別緻的中華民族生活風俗圖和中華文化景觀,顯示出中華文化的強烈理性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生活藝術化的情趣。

竹製生產工具。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漁業等中國傳統社會的主要產業都有竹製生產工具。在中國古代生產中,無論是簡單工具還是複雜工具,竹都是生產工具的一種重要製作材料。竹製生產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緩慢性和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中華民族認識自然與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氣和理想,顯示着中華文化對待自然因地制宜、輕視永恆、肯定已然的現實精神。

竹製書寫用具。中國的書寫工具別具一格,書寫材料亦頗有特色並富創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筆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書寫工具,作為創作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的工具,歷久不衰,宣筆、湖筆、湘筆等名筆的筆桿均由竹製成。早在中華文化的發軔時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書寫材料——竹簡。至春秋時期,竹簡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書寫材料。直至南朝時期,流行了約兩千年的中華民族的主要書寫才被紙所完全取代。然而,竹與書寫材料的密切聯繫並未由此中斷,竹不再作為直接的書寫材料,但至遲在唐朝中葉卻作為書寫材料之上品竹紙的加工原料而成為書寫材料的重要因素。竹製書寫工具和書寫材料,尤其是竹製書寫工具是使漢字的書寫藝術化而形成書法藝術,以及形成中國畫畫法的一個重要動因。竹製書寫工具和書寫材料滲透着中華文化的審美趣味和文化觀念。

娛——竹娛樂品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六。工藝品是器物由實用走向審美、人類精神需求增加的結果,兼具實用與審美兩種功能,既是物質生產技能的集中體現,又顯現出文化性格與審美追求。這兩方面的表現均需藉助於其構成物質材料的形狀、色彩、造型的變化,因而體悟與分析工藝品的文化性格和審美追求不能忽視其構造材料。在蔚為大觀的中國藝術品中,竹製工藝品是頗具特色且種類繁多的一類,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娟秀細膩、清新淡雅、柔和婉約的審美趣味。

竹製樂器。竹是中華民族樂器的重要製作材料。被列為中國古代的音樂分類“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樂,用“絲竹”代稱音樂。竹製樂器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協調”的態度,亦顯示了中國傳統音樂簡明、靈活的特徵。

竹生活環境。從人類的生活環境看,竹子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獨特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決定其具有廣泛的生態效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和為其它生物資源提供生存環境,備受人們的青睞,古今人們都用其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

(二)竹文化符號

文化符號是指一定的社會環境用於較穩固地象徵某種特定意義的事象。竹被中華文化賦予象徵宗教觀念和理想人格、表現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的功能,中華民族的內在情感、觀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徵與表現,因而竹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符號。

竹宗教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一。中華文化在戰國時期開始把竹神聖化和非凡化,對之加以崇拜。天師道把竹視為具有送子和延壽神祕力量的“靈草”,人們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長,以驅病延壽。彝族、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視竹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護神進行祭祀,竹成為一種圖騰。竹宗教符號象徵着中華民族虔誠的宗教情感、對現實的態度及對未來的熱望。

竹民俗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繫着口承文藝、遊樂活動和民間習俗;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羣文化構成了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詩歌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三。早在遠古時期,竹就被當作原始歌謠的描繪內容,其後《詩經》、《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先秦兩漢的文學作品對竹和竹製器物均有大量描繪,但竹或竹製器物僅只是意境的一個構成要件,尚未成為中心意象。至南朝時期,伴隨着山水詩的出現,以竹為中心意象的詠竹文學誕生了,其代表就是謝跳的《秋竹曲》和《詠竹》。此後,歷代文人墨客對竹吟詠不斷,創造出大量詠竹文學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搖曳之聲和清疏之影,盡入詩懷,並藉以象徵與表現虛心、高潔、耿直、堅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構成情志依附於竹意象、情志貫注於竹意象、情志超越於竹意象幾種文學符號類型,顯示出清新淡雅、幽靜柔美的審美特徵。

竹書畫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四。中國繪畫畫竹始於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國畫的重要一科——墨竹畫已問世,北宋文同、蘇軾等人開始大量畫竹,完善了畫竹藝術。清朝湧現出傾畢生精力於竹的畫家——鄭燮,他不僅留給我們大量寫竹畫,而且在畫竹藝術上多有創新、理論上頗多總結。從正直、高潔、孤傲、堅貞、抗爭到直爽達觀、體恤民情等,畫家們都借畫竹得以象徵與表現,並構成別具一格的簡淡逸遠的繪畫風格。

竹造景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五。竹子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從上林苑、輞川別業到壽山艮嶽,都有竹子景觀的記載。現存的江南古典園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範例,如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滄浪亭的“翠玲瓏”、留園的“碧梧棲鳳”、個園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過題詠、匾額、楹聯、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韻景石等藝術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營造出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意境。

竹人格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六。竹在中華文化中被人格化,成為象徵中華民族的人格評價、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標的一種重要的人格符號。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和道家設計出兩種迥然相異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與遁跡山林、剛正奮進與淡泊自適。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標準構成了中國傳統理想人格系統,竹人格符號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國傳統人格的整個結構和系統。

三、中國竹文化的核心及特徵

(一)中國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養竹記》中總結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節貞”,將之比作賢人君子。劉巖夫在《植竹記》中賦予竹子“剛”、“柔”、“忠”、“義”、“謙”、“賢”、“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擬人化,如人們極易由竹的不畏嚴寒聯想到人的堅貞不屈的人格品質,由竹的清風瘦骨聯想到一種“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這種竹的自然屬性同人的人格特點發生契合是中國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鄭燮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等詩句都是借竹來表達自己的情懷或表現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淚更是使竹成為女子對於愛情堅貞不渝的寫照。享有詩佛之譽的王維最擅長以竹來傳達自己的禪悟體驗:“獨坐幽徨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由生產生活的資料到具有自然觀賞價值的景物再到表現人類精神追求的審美載體,竹在人們的生活中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實用性向審美性的轉變標示出人們對同自己息息相關的自然的終極關照。

(二)中國竹文化的特徵

竹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濃重的文學和美學、宗教和民俗、生活和鄉土氣息特點。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義,又有理想愛情的象徵意義,同時又是禪宗禪趣的載體。

中國竹文化具有突出的倫理主義特徵。竹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結叢,折射出中華文化的整體光彩,竹文化的倫理性特徵正是中華文化倫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滲透的領域之所以如此廣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為竹的某些特徵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異質同構性”,竹文化兼收幷蓄地融合了中國古代諸家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倫理精神對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並賦予它豐富的內涵,“天人合一”的類比思維則使竹與人及其文化相結合。

竹文化是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重要標識。無論是竹文化的構築材料、形制特徵還是它所體現出的文化氛圍,無論是竹文化的能指還是它所象徵與表現的意指,均能非常鮮明而突出地顯示出中華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華內涵。一雙竹筷,一座竹樓,一架竹橋,一根竹笛,一把竹絲扇,一隻竹管毛筆,一首詠竹詩,一副墨竹畫,一句“無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無不瀰漫着迥異於歐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華文化的濃郁氣息:竹筷是中餐別於西餐的標記,筒車是中國古人獨有的運輸工具,竹絲扇是中國能工巧匠的傑作,竹管毛筆是古老中華文化的象徵,竹笛是中國特有的樂器,詠竹詩是中國詠物詩的一類,墨竹畫代表着中國畫,借竹喻人格只為中國哲人所道出……不必詮釋,無需標籤,人們自會睹物思人,見景生情。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正是通過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顯現,從而與其他文化判然相別。

四、中國竹文化的源流與現狀

(一)中國竹文化的源流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竹子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竹文化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體現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諸多方面。考古和歷史文獻資料證實,原始時期中國竹林的分佈,西起甘肅祁連山,北到黃河流域北部,東至台灣,南及海南島。中華文化發源的兩大中心——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態區域之內。我們祖先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正是在這種竹生態環境下產生和演進的。竹子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字、生產、文學、藝術、宗教、風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毫不遜於石器、金屬,以致於積澱成為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多彩的中國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符號,説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研究表明,我國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種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簡,即把字寫在竹片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漢字“冊”即由此而來。竹簡為我們保存了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如《尚書》、《禮記》和《論語》等都是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的。殷商時代用竹簡寫的書叫“竹書”,用竹簡寫的信叫“竹報”。竹筆的發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在殷代文化遺蹟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戰國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證。

早在九世紀我國已開始用竹造紙,比歐洲約早一千年。關於用竹造紙,明代《天工開物》中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竹紙製造圖。用竹造紙,標誌着我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隨着時代的發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與人們的聯繫也更加密切。

(二)中國竹文化的發展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度,豐富的竹資源為我國古代用竹、種竹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是中國竹文化產生的物質基礎。中國對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曆史。隨着人類環保意識的加強,竹子的優良特性和開發價值得到重新認識,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態環境建設和山區經濟建設的歷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樹木無法比擬的多重特點和優勢,發展竹資源、開發竹產業能把生態建設和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在推進生態建設的同時推進產業建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興建了大量的竹子公園、竹子博物館。典型的竹子公園有北京紫竹院公園、上海萬竹園、南京菊花台公園、成都望江樓公園及廣州曉港公園等;以竹景為主的“園中園”主要有北京植物園的“集秀園”、杭州黃龍洞圓緣民俗園的“方竹園”、馬鞍山採石磯公園的“萬竹塢”等。位於安吉縣竹種園內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展館面積最大、展品最豐富、設施最先進的竹子專題博物館。

中國竹業的盛典——1997年開始每兩年一屆的中國竹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和首屆十大“中國竹子之鄉”的評選,為我國竹文化又增添了濃重的一筆。1997年11月,總部設在北京的第一個間國際組織——國際竹藤組織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業的一大盛事。

對竹文化進行研究的組織機構、科研成果、專著論文等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神奇樸實的中國竹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歷史發展,在中華民族精神長河中留下了深長的歷史投影。它正以倔強的生命力隨着文化傳統對生產和生活的實踐,實現同現代文化的綜合,以形成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文化意識和品格。

江蘇無錫宜興有哪些旅遊景點無錫宜興旅遊景點推薦

2010-2012年,宜興旅遊資源豐富。宜興有五個4風景名勝區,即宜興的善卷洞風景名勝區、竹海風景名勝區、貝隆山森林公園、團酒風景名勝區和陶祖聖景風景名勝區。陶都宜興是一個物產豐富、風景迷人的獨特旅遊目的地,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洞穴文化的結合體。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盛於今日。它集繪畫、書法、詩歌、篆刻和雕塑於一體,成為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也是茶聖陸羽稱之為芳香撲鼻,可以上朝。天子未嘗茶,芳草不敢先開。宜興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茶齊名。在三國時代,郭珊順茶統治着江南,而在唐朝,洋縣唐宮茶聞名於世。在宜興山區,茶園在山坡上,被稱為茶的綠洲一眼望不到頭。宜興被稱為洞穴世界,有80多個形狀各異的石灰巖洞,遍佈全城。尤其是山卷洞。江南第一古蹟和海上奇觀、張公洞和絢麗多彩的古靈洞聞名於世。

最佳季節:4-10月。宜興山川秀美,文化氛圍濃郁,民俗風情濃郁,土特產豐富。因為屬於北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温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温13-16。春夏秋冬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美景一年四季都可以去。

建議遊玩時間:1-2天

:

1.無錫宜興旅遊景點推薦

1.張公洞,又名更桑洞,是著名的石灰巖洞,也是中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三大奇蹟在宜興。這裏有72個大小不一的洞穴,每個洞穴的温度都不一樣,所以被稱為海洋的奇蹟。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隱居於此,故稱張公洞。洞穴面積約3200平方米,行進距離超過1000米。從洞穴進入,是一個海屋場,有高聳的巖石,石乳,石柱,石簾,石花。爬上樓梯,就是煙霧繚繞的海王星大廳,也被稱為田鵬體育場,是洞穴的精華。還有隧道洞,喬奇洞,棋盤洞,以及周圍的曙光洞。張公洞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後有洞。這些洞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從海王廳開始,它穿過梯子和天橋從田東,也就是大孟山頂。巖壁上有元代楊的題詞。有一個王虎館在洞頂,俯瞰太湖的風帆。

2.善卷洞位於宜興市西南25公里的羅燕山。整個洞穴佔地5000平方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和水洞。中洞又稱前洞,是善卷洞的入口。洞口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鐘乳石,高7米多,被稱為主峯,也稱為小須彌山。這個洞穴是一個天然的石廳,高大、深邃、寬敞、宏偉。大殿兩側是形似綠獅和白象的巨石,因此中間的洞穴也被稱為獅子象場。

3.山東被稱為雲場,也稱為雲洞。山頂洞的景觀豐富,而烏龍吐水和金鳥是當年海水侵蝕的痕跡,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證據。這個洞穴的奇妙之處在於雲口。一塊巨大的巖石阻擋了洞內的對流空氣,造成了上洞和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3攝氏度左右。因為温度和

4.下洞有獨特的魅力。洞與洞相連,懸崖、瀑布從洞中傾瀉而下,小橋流水潺潺流向水洞、森林梯田、珍禽異獸,洞高無憂,空氣清新,是一種自然景觀,增添了洞穴的美麗和靈氣。水洞是後洞,長約120米,深4米多。在水中划船,船在水中航行,紙漿撐起天空一波三折,天空的天花板,奇怪的自然形狀,五顏六色的燈光,如水晶宮,地下長廊,自然博物館,將帶領你沉思,讓你耳目一新。在水洞的盡頭,寫着豁然開朗被印在自然光下,遊客們突然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驚歎於他們美好旅行的非凡之美。

:

2.宜興的景點

1.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最早的專業陶瓷博物館。

2.宜興胡云風景區:位於宜興市朱熹鎮吳恆南路南端。

3.善卷洞景區: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朱令村羅燕山上。

4.宜興陶祖聖地木裏洞景區:位於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交界處。

5.龍背山森林公園

6.張公洞:古石灰巖洞,位於宜興市西南20公里的玉峯山,是著名的道教勝地。

7.團九景區:位於宜興市西部,是太湖風景區洋縣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8.宜興竹海風景區:位於江蘇省宜興市西南31公里的胡夫鎮。

9.陽山東公園:位於宜興市方橋鎮陽山東東北部,是陽山東新城周邊建設的重要景觀公園之一。

10.華東百昌水利風景區:位於江蘇省宜興市張著鎮山區的馬屋村,素有世界上最好的風景自古以來。

3.江蘇宜興旅遊景點大全宜興

宜興旅遊景點排名:山卷洞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景區、貝隆。值得一去的:善卷洞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景區。宜興竹海風景區位於江蘇省宜興市西南31公里的湖_鎮。是國家AAAA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無錫十八景、宜興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主要景點有太湖第一源、蘇南第一峯、竹之寧靜、鏡湖美景、索橋凌波、寂靜晨寺、竹瀑、翡翠長廊、懸棧道。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專業陶瓷博物館。其前身是江蘇宜興陶瓷公司陳列室和宜興陶瓷展覽館。由首任策展人石順華創建,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面積20000多平方米,展廳3000多平方米,是國內規模較大、影響較大的陶瓷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董娟風景區是著名的石灰巖洞,天下第一三大奇蹟在宜興。董娟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朱令村羅燕山上,面積約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整個洞穴由上、中、下四個洞穴組成,洞穴奇特,相通。最神奇的是下洞和水洞,長達120米。許多遊客喜歡在山洞裏划船。進入洞穴就像進入了一個地下宮殿。

4.無錫宜興有哪些景點

4A景點有:

宜興山卷洞景區4A2001宜興竹海景區4A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4A2006宜興團九景區4A2006

宜興陶祖聖景景區4A2008

宜興是一個獨特的旅遊勝地,擁有陶器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洞穴文化。

我知道的宜興竹海很不錯。是中國四大竹海之一。

5.江蘇無錫宜興旅遊景點

宜興湖是宜興著名的深氧旅遊勝地。珠海公園,張公洞,陶祖聖地等地方都值得一去。空氣好。它夏天去山裏很酷。現在有一個人造景點,雅達陽羨山鎮,商業景點,類似於年華灣,人少,值得一去。還有這裏面有很多藝術元素。這

無錫市民持老年卡購買半票,70歲以上免費;其他地方老年卡享受半價優惠;現役軍官s卡免費。

觀光巴士費用不包括在票裏。

宜興竹海風景區綿延800多英里,橫跨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被譽為“竹海之都”。華東第一竹海。是中國竹景、竹俗、竹文化的代表景區。

6.宜興附近旅遊景點推薦

宜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什麼特色菜?

4景區

4A宜興山卷洞風景區2001

4A宜興竹海風景區2006

4A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2006

2006年4A宜興團九風景區

20084A宜興陶祖聖景景區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位於著名的陶豆在中國。10個展廳,宜興產的古今名瓷3萬餘件。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勻瓷、彩繪瓷、細瓷——早已享譽海內外。這裏可以看到5000多年的陶瓷風格。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舉辦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每兩年一次。

宜興交通

坐5路、6路、45路、46路、宜興旅遊。

莊竹海

莊內遍佈竹林,面積約2萬畝。山中曲徑幽靜,溪水潺潺,山高俯瞰,碧波起伏,滿眼生機。春天來了,嫩竹破土而出,讓人充分體驗迴歸自然的樂趣。

宜興南部盛產毛竹,有20多萬畝竹林,被稱為竹海,尤其是盛莊村的竹海。

莊竹海交通

宜興遊1號線可達,票價7元。

景點門票在5元。

珠海莊門票/開放時間

60元,兒童30元。

玉潭

翡翠山莊位於宜興市蓮子山,距市區23公里。唐有清建別墅玉潭莊給你。明朝嘉靖年間,著名學者石功夫建造了玉潭庭院和宇光閣這裏,還有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的《玉潭仙居記》。1984年在舊址重新開發,歷時兩年完工。佔地16公頃,以水池命名,合稱玉女山莊。

玉女山莊道路蜿蜒,奇石叢生。門頭、碑亭、蓮亭、超然於、大觀廓、玉光閣等十餘座建築錯落有致,錯落有致,錯落有致,錯落有致。它的景觀由兩部分組成:漁陽洞的天空它以石頭而聞名,還有玉潭寧碧,以水取勝。

陽洞天的奇石景觀是由地表的石灰巖風化形成的。從祁先謙到芙蓉市,洞穴已經穿透了100多米。盤旋之下,有瑤台、朱三洞、非雲洞、普賢峯;又曲折,是紀靈谷、輝縣壇等。繞過竹林後,你會來到石峽。仰望它,它通常被稱為一行天空。

從石霞到環宇港,你會到達瑤池和寧碧。半山中,瑤池寬8米,深64米,旱雨連綿。水明淨,光可照人。池水清澈,洗石子,慢慢瀝乾。

玉潭通訊

在宜興市,有1號線的專用遊覽車,可以到達玉女湖。路線一:城市站-最佳酒店-國際酒店-宜興酒店-宜興賓館-支路-川步-陶瓷博物館-張公洞-玉女湖-古靈洞-陶祖洞景區-竹海景區。從5:40到17:30,每25分鐘一班。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

開放時間:7:30—15:30。

藍山度假村

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部,太湖之濱,以盛產蘭花而聞名。

1983年,這裏被開發成太湖旅遊勝地。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理局太湖療養院都有600多張牀位。

張道士洞

張公洞,又名更桑洞,是著名的石灰巖洞,也是中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三大奇蹟在宜興。

洞穴面積約3200平方米,行進距離超過1000米。從洞穴進入,是一個海屋場,有高聳的巖石,石乳,石柱,石簾,石花。爬上樓梯,就是煙霧繚繞的海王星大廳,也被稱為田鵬體育場,是洞穴的精華。還有隧道洞,喬奇洞,棋盤洞,以及周圍的曙光洞。

張公洞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後有洞。這些洞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從海王廳開始,它穿過梯子和天橋從田東,也就是大孟山頂。巖壁上有元代楊的題詞。有一個王虎館在洞頂,俯瞰太湖的風帆。

交通

宜興是直接旅遊目的地。

門票/開放時間

35元

開放時間:7:00-17:00

西施洞

洞內景色瑰麗奇特,一波三折,在洞穴世界中絕無僅有。

位於木裏洞邊緣,洞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22元

開放時間:8:00—16:30。

古靈洞穴

整個洞穴佔地8160平方米,行進距離1113米。有兩個開口,上面一個,下面一個。洞內有七個石廳,大小與石筍、石筍不同。它們是分開的,貫穿的,是一脈相承的。有鐘乳石、石筍、石花、石柱、石簾等。在洞穴裏,它們有着奇怪的形狀和絢麗的顏色。其中,高26米,寬7米的石簾如銀河,氣勢磅礴,奇特無比,只有在陽羨洞內才能見到。外面山青水秀,茶園碧綠,可以欣賞山景。

古靈洞發現了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茶。魯僱人挖掘,卻因力不從心而作罷,留下了一個遺憾桂夢老師大志未酬,唐宋還未穿心。然而,宋代以後,一些人進入洞穴探索隱居生活。如今,石壁上還有宋、元、明、清歷代遊客的痕跡。這個洞穴的開發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宜興特產1、徐舍糖2、白果3、太湖人蔘-百合4、宜興三寶-竹筍、栗子、香菇。宜興三寶是指宜興丘陵山區盛產的三種時令新鮮山果,即春季的竹筍、秋季的栗子、春秋兩季的鮮菇(野蘑菇、野蘑菇)。5、太湖銀魚6、何橋豆乾7、高淳豬肉8、楊梅9、張著筷子10、宜興最著名的特產-宜興紫砂。

7.無錫宜興旅遊攻略

經過我的整理。我把這些好玩的地方推薦給大家。西安安東坡書院嵐山旅遊度假區

古靈洞穴任芳公園

山東善卷洞國家紀念碑太平天國宮殿

徐悲鴻紀念館、西施洞、石楠木堂

宜興農民公園徐氏宗祠-天一閣宜興陶瓷博物館

尹瘦石美術館玉女山莊張公洞

周培源祖籍紂王廟竹海

西施洞

位於木裏洞邊緣,洞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大橋、閻志溪等50多處景觀。洞內景色瑰麗奇特,一波三折,在洞穴世界中絕無僅有。交通:一線通達宜興旅遊:22元開放時間:8:00-16:30。

山卷洞

董娟是第一個三大奇蹟在宜興,一個著名的石灰巖洞。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朱令村羅燕山上,佔地約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整個洞穴由上、中、下四個洞穴組成,洞穴奇特,相通。最奇怪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許多遊客喜歡在洞中划船。進入洞穴就像進入了一個地下宮殿。在中間的入口。中東的獅象場是一個天然的石廳,面積1000平方米。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立於洞口,名為柱峯。是石乳一點一點的積累,每30到50年長1釐米。它已經形成了三萬多年。大廳可以容納數千名遊客,高大寬敞,覆蓋着栩栩如生的鐘乳石。大殿兩側矗立着一對形似綠獅白象的巨石,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洞穴的大小比中間的洞穴大,中間的洞穴長70米,寬30米,高30米。形似蝸牛殼,洞內常年雲霧繚繞,冬暖夏涼,氣温常年保持23攝氏度,故又稱暖洞。牆壁四周是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歷代寒梅、羊、馬、熊貓等景物,栩栩如生;裂縫之間,水涓涓細流,落到地上,形成一潭;頂上的石奶,倒映在水池裏,妙不可言。這個洞大約有180米深,18米寬,22米高。洞外有一個6米多高的石崖。大雨過後,瀑布從懸崖底部流下,所以它也被稱為水簾洞。與後洞相連的水洞是一條非常古老的地下河。長約120米,深4.5米,江面寬6米,常年可供船隻航行。此時,遊客可以乘坐遊輪。一葉輕舟,盪漾其間。交通:宜興旅遊2號線直達。門票:65元(含善卷洞、纜車、滑梯和陶藝吧,可免費製作一個陶藝)開放時間:7:30-16:30。

古靈洞穴

它是古靈著名的石灰巖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溶洞之一。三大奇蹟在宜興。位於宜興市西南28公里王家塢古靈山(石牛山)南麓,現為洋縣茶場。離張公洞只有6公里。整個洞穴佔地8160平方米,行進距離1113米。有兩個開口,上面一個,下面一個。洞內有七個石廳,大小與石筍、石筍不同。它們是分開的,貫穿的,是一脈相承的。有鐘乳石、石筍、石花、石柱、石簾等。在洞穴裏,它們有着奇怪的形狀和絢麗的顏色。其中,高26米,寬7米的石簾如銀河,氣勢磅礴,奇特無比,只有在陽羨洞內才能見到。外面山青水秀,茶園碧綠,可以欣賞山景。古靈洞發現了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茶。魯僱人挖掘,卻因力不從心而作罷,留下了一個遺憾桂夢老師大志未酬,唐宋還未穿心。然而,宋代以後,一些人進入洞穴探索隱居生活。如今,石壁上還有宋、元、明、清歷代遊客的痕跡。這個洞穴的開發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交通:宜興一線旅遊門票:24元開放時間:7:30-16:30。

龍池山

景區位於宜興市南35公里的明陵鄉龍池山,有省級自然植物保護區。成光寺,白雲寺和其他有趣的地方。山頂上有一個龍潭。遠遠望去,遠遠就能看到浩瀚太湖的風帆。在這裏看日出,美如泰山。交通:宜興旅遊二線直達,票價6.5元。電話:0510-7341747

竹海

宜興南部盛產毛竹,有20多萬畝竹林,被譽為竹海。尤其是盛莊村的竹海

張公洞,又名更桑洞,是著名的石灰巖洞,也是中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三大奇蹟在宜興。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2公里的逢蒙山腳下,東北距巫溪市60多公里。這裏有72個大小不一的洞穴,每個洞穴的温度都不一樣,所以被稱為海洋的奇蹟。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隱居於此,故稱張公洞。洞穴面積約3200平方米,行進距離超過1000米。從洞穴進入,是一個海屋場,有高聳的巖石,石乳,石柱,石簾,石花。爬上樓梯,就是煙霧繚繞的海王星大廳,也被稱為田鵬體育場,是洞穴的精華。還有隧道洞,喬奇洞,棋盤洞,以及周圍的曙光洞。張公洞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洞,洞後有洞。這些洞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從海王廳開始,它穿過梯子和天橋從田東,也就是大孟山頂。巖壁上有元代楊的題詞。有一個王虎館在洞頂,俯瞰太湖的風帆。交通:宜興是直達旅遊目的地。門票:26元開放時間:7:00-17:00

宜興中國博物館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位於著名的陶豆在中國。10個展廳,宜興產的古今名瓷3萬餘件。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勻瓷、彩繪瓷、細瓷——早已享譽海內外。這裏可以看到5000多年的陶瓷風格。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舉辦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每兩年一次。交通:乘坐公交5路、6路、45路、46路、宜興旅遊。

西九華山的來歷是神馬.?

華山為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分為東九華山和西九華山,東九華山在安徽池州,一般介紹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時均以安徽九華山介紹,所以東九華山廣為人知,而西九華山卻默默無聞。西九華山位於河南信陽固始縣境內,北依淮河,南靠大別山,為國家AA景區,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山水情”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西九華山旅遊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並有多處原始森林;整個景區主要以萬畝茶園、竹海、森林、湖泊和峽谷瀑布羣為主體,以佛教文化為內涵,以豫南民俗為基調,形成茶、竹、禪三位一體,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觀特色。目前,西九華已開放迎賓的景區有禪文化景區、茶文化景區、竹文化景區、民俗體驗區、山水遊覽區,以及旅遊服務區。此外,茶竹文化民俗體驗旅遊區、白鷺湖温泉度假區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兩年內,景區所有項目設施將在兩年內全部建成。屆時,固始西九華山將成為山水交融,動靜結合的豫東南地區最大的旅遊勝地。

僰道一一宜賓

僰人是濮人,是先祖阿濮的子孫!

僰道是僰人(濮人)用肉體、鮮血和生命

開闢出來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五尺道

僰道就是宜賓

宜賓是僰人(濮人)用肉體、鮮血和生命

洨築起來的悠遠渾厚繁華的古城……古稱僰道

        宜賓市位於四川盆地南部,東靠萬里長江,西接大小涼山,南近滇、黔,北連川中腹地,素為川南形勝。因金沙江、岷江在宜賓交匯始稱長江,故宜賓市又稱“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宜賓還形成了具有本地區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獨特的川南民俗風情等,產生了誘人的魅力和影響。宜賓位於川滇黔結合部,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舉世聞名的名酒五糧液即產於這裏。古稱僰道,為刺人聚居之地,戰國後期屬秦蜀郡,自西漢建縣已有2180多年的建城史,北宋政和四年(1114),僰道縣始改名宜賓縣。1951年設市。全市轄1區9縣,現有人口515萬,區域面積1328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5.2萬,面積1123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有説戰國時秦滅蜀(前316年)後,宜賓市境已屬蜀郡;史籍則載系戰國後期(前250年左右)李冰通僰後方納入蜀郡範疇。宜賓始置之縣級政權僰道有説建於秦、有説建於西漢。僰道設縣後,今市境大部已納入其範圍。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僰道縣屬犍為郡,至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犍為郡移治僰道,今宜賓城已成為郡、縣同治之所。歷西漢、東漢,今市境大部均在犍為郡僰道縣境內。西晉永嘉五年(302年)後,犍為郡、僰道縣短期荒廢,僚批入蜀,佔據今市境各地。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先鐵討定佔據此地的“夷僚”,於今宜賓城設戎州。北周時,宜賓城戎州仍置,另新設外江縣。至隋,外江縣複名僰道縣,直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敍州,僰道縣方改為宜賓縣。

        由隋至清,今市境除江安縣、屏山縣曾分屬瀘州及越郡、馬湖路、馬湖府外,大部屬犍為郡、戎州、南溪郡、敍州、敍州路、敍州府。

        元年(1912年),仍保留敍州府,2年止,今市屬區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18年後廢道,各縣直屬四川省。24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區制,四川省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賓,轄有除屏山縣(時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外的今市屬各區縣地。

        1949年12月11日宜賓解放。1950年1月設川南行署區宜賓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同年11月改稱宜賓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為四川省宜賓區專員公署。1954年稱宜賓專員公署。

        1957年3月,屏山縣由樂山專區劃入宜賓專區,至此,今市屬10區縣地域已歸屬宜賓版圖。1960年7月,瀘州專區併入宜賓專區,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轄有2市16縣。1978年4月,宜賓專員公署改稱為宜賓地區行政公署;同時,隆昌縣由宜賓地區劃歸內江地區。1983年3月,富順縣由宜賓地區劃歸自貢市。同年6月,宜賓地區、瀘州市分設,原瀘州專區所轄市、縣陸續劃出,至1985年5月,宜賓地區行署轄有1市9縣。

        1996年10月,經批准撤銷宜賓地區,改設四川省轄宜賓市,1997年2月,宜賓市成立。

酒文化

        酒之歷史: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託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製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有史可考,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製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製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製的果酒等,都是當時宜賓地區少數民族的傑作,閃爍着古代中國人對釀酒技術的見解和才智。

僰人文化

        僰民族是曾經長期生活在宜賓的少數民族之一,真的已銷聲匿跡?只有文物和遺存堪資探究嗎?……宜賓的僰文化,可自崖葬懸棺、銅鼓中略知一二。現在國家級文保單位僰人懸棺、石城山崖墓羣、黃傘崖墓羣均是僰文化的標誌。

茶文化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載”。僰道是宜賓最早的行政稱謂,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始建僰侯國。宜賓有3000年茶葉生產歷史,是茶馬古道的驛站。2009年3月1日被中國茶業流通協會授予“中國早茶之鄉”稱號。

僰人(濮人)

無論山河如何鉅變

日月如何行走

時間如何的流失

依然坐立於懸崖峭壁上

堅守望着

您開懇的山

您挖築的河

您修築的道

讓您的子孫

能清晰地記憶着

並傾訴着

這是我們的山地

這是我們的河水

這是我們的道路

這是我們的醇酒……

漫談竹文化的閲讀題答案 題目分別是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文章那個句子提示了“漫談”的內容

1.

①【.斷竹、續竹、飛土、遂肉。】:斷竹,把竹子砍下來;續竹,把竹子接起來,作成弓箭;飛土,出發打獵了,塵土飛揚;逐肉,箭頭追逐着動物,射到獵物了。

②意思是説夜裏燥熱,有一張莞簟(草竹混編的涼蓆)方能安睡。

2..【斷竹、續竹、飛土、遂肉。】説明用竹的歷史悠久

【上莞下簟,乃安斯寢。】説明先民們便將竹用之於書寫、衣著和娛樂。

【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説明竹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比比皆是,與衣食住行有密切的關係。

【三杯竹葉酒,一曲雞鳴。】竹子還可制酒。

【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外尚虛心。】説明竹子的品性,竹,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情操。中國人對竹有特殊的感情,中國文化深深浸透了竹的印痕。

3.文章第二段中心句是?劃分本段層次並概括各個層次的大意。

【中心句】:竹進入中華民族的生活中,在各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字、科技、文藝、日常生活。

幼兒園竹文化的辦園理念

幼兒園竹文化的辦園理念如下:

竹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竹子虛心有節、挺拔凌雲的形態特徵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審美意識相契合,成為“清高、氣節、堅貞”的象徵。

“韻”即“韻律”“韻味”。故“竹韻”即代表竹子具有“正直、奮進、質樸、擔當、善羣”等品質的韻味意境。“樂”即歡喜、快樂。“竹韻樂園”特指在我園形成的一種生機盎然、奮發向上、同心相助、其樂融融的文化氛圍。

竹文化

1、竹子,它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又與梅、鬆合稱為歲寒三友。它是歷代文人所喜愛的植物,在詩詞畫中經常能見到的它的身影,它更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影響着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竹”在原古時期也曾經作為部族的圖騰之一,憑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竹葉形狀與人體器官的類似性,竹成為了生殖神崇拜的象徵和標誌。

2、竹文化的發展,是從物質追求到精神追求,竹子由最初的普通植物慢慢變成了我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我們中華文化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竹的正直、堅韌、虛懷、質樸、淡泊、豁達等,正是歷代文人美好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化身,更是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精神的寫照。

跪求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的由來?比如第一屆的開幕時間、為什麼要舉辦這個節慶活動、意義所在

永川地處重慶西部,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人口106萬,是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市和渝西地區性中心城市,舉辦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永川茶產業歷史悠久,旅遊業發展迅猛。轄區茶山上有規模居亞洲第一的2萬畝大型連片茶園,並有各類珍貴的野生茶樹十餘種。重慶市茶葉研究所(原為四川省茶葉研究所)1962年便搬遷於此,開發出的各類茶葉品種,在川渝及陝西等西部省份得到廣泛推廣。1963年10月3日,朱德總司令來到茶山,親口品嚐了山上所產的茶葉,並對茶園的建設子以了高度評價。前蘇聯、日本、巴基斯坦的專家、學者也多次到茶山學習考察。2001年,永川產茶量達2500餘噸,連同茶葉新品種的開發推廣產生的效益,整個茶產業產值達1.5億元。從1997年起,永川抓住2萬畝連片茶園與6萬畝竹海景觀融為一體這一獨特的旅遊資源,在大力發展茶產業的同時,打造茶山竹海旅遊品牌.使茶文化、竹文化與旅遊業相互促進與融合,初步形成廠以茶園風情、茶俗茶藝博覽、品茶食茶和竹海尋幽、賞購精美竹藝、品味竹宴美食為主要內容的茶文化、竹文化特色旅遊產品。遊客徜徉茶山竹海,滿目葱蘢,綠影婆娑,採茶姑娘翩躚於茶樹間,茶歌飛揚,笑語繞園,加上價廉物美的餐飲、住宿,熱情周到的服務,給人美不勝收、其樂無窮的感覺。永川茶山竹海和佔地5000畝的重慶野生動物世界,2001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近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億多元,兩項指標均居重慶各區市縣前列。茶文化與旅遊業的相互融合、發展,是永川舉辦此次茶文化旅遊節的優勢所在。

此外,永川歷史悠久、交通便捷、物產豐饒、商貿發達,城市形象良好,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配備,均已具備了舉辦大型國際性盛會的能力。追問複製粘貼有意思?這些早看到了

TAG標籤: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