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二十四節氣節

二十四節氣節

1.數九節氣歌。數九節氣歌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按照陽曆劃分,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節氣。這些節氣歌都是從古代的農事文化中衍生出來的,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2.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春天的開始。立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農業生產創高優。此時,南風吹,雪化了,小鴨子、嘎嘎樂跳進河裏洗個澡。

3.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它標誌着冬天的臨近。驚蟄時節,天氣開始變暖,地氣開始回升。冬眠的蟄蟲開始甦醒,冬麥也開始播種。整個春季都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4.穀雨。24節氣歌中,穀雨是其中的一個節氣。穀雨的節氣標誌着春季的正式開始,氣温逐漸回暖,大地開始復甦。

5.大雪。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預示着冬季進入了一個更加寒冷的階段。在大雪期間,農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經營農業生產,以創高產為目標。此時,需要及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6.立夏。立夏是夏季的開始,此時氣温逐漸升高,小麥也開始生長。立夏歌中歌頌了立夏時節的景色和氣候特點,描述了麥苗長勢喜人,農民在麥田中耕作的場景,還提到了立夏防風的重要性。

7.清明。清明時節,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8.小暑。小暑是夏季的一個節氣,它標誌着氣温逐漸升高,天氣開始轉熱。在小暑這個節氣,人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的強烈和空氣的濕潤。此時,人們需要多喝水,避免中暑。

9.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秋季的結束和冬季的到來。在這一節氣中,天氣逐漸變冷,白天也較長。播種冬麥是秋季的重要活動,而收割葵花則是春季的工作。

10.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冬閒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11.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冬季進入最冷的時期。在這個節氣裏,人們開始注意防寒保暖,同時也在園林、農田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12.春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晝夜平分,萬物復甦。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春分是春季的開始,也是人們期待的豐收時節。

13.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意味着秋天天候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此時,農民們開始碾谷脱粒,交公糧,防霜聽氣象。秋分也標誌着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

14.霜降。霜降是24節氣之一,意味着天氣開始變冷,霜降到結冰又結霜。人們需要注意保暖,同時開始翻耕土地,防凍日消灌冬水,脱粒曬穀修糧倉。

15.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着春天的到來。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雨水滋潤大地,給萬物帶來生機和活力。

16.寒露。寒露是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表示此時寒氣開始滲透,天氣逐漸轉涼。寒露時節,人們開始感受到秋天的氣息,農田也開始忙碌起來。

17.大暑。大暑是夏季的一個節氣,氣温高、濕度大,容易引發中暑。此時要注意防曬、補水,避免中暑。

18.小滿。二十四節氣歌中的小滿是指在小滿節氣期間,天氣開始變得炎熱,但還沒有完全進入夏季。此時,人們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體健康。

19.芒種。芒種時節,夏長麥收,喜洋洋收成豐收。梅子黃時雨,田間插秧忙,孩童拾新麥,村婦緊打場。芒種也芒收,汗水濕衣裳。夏時辛苦日,秋來聞稻香。

20.歲時歌。歲時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記錄了人們在不同年齡段的成長曆程和變化。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二十四節氣歌》標準全文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標準全文是: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1年1月20日,即將迎來農曆年二十四節氣之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就會開始新輪迴。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為了方便記憶,人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歌完整版

歌漁者新編《廿四節氣歌》:立春雨水漸,驚蟄蟲不眠,春分近清明,採茶穀雨前;立夏小滿足,芒種大開鐮,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處暑去,白露南飛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紅葉染;立冬小雪飄,大雪兆豐年,冬至數九日,小寒又大寒。

東北版《廿四節氣歌》: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另一個版本《廿四節氣歌》: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芒種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二十四節氣歌的全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全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便於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節氣歌全名就叫做二十四節氣歌。

全詩包括的二十四節氣分別指:立春、春雨、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科學地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包括寒來暑往等季節變化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天氣現象的發生規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發生時刻。對於以農耕為依賴的古老中國而言,農人對氣象氣候的準確把握有多少,意味着來年的收成能有多少,二十四節氣便為農人預判、把握氣象氣候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二十四節氣在鐫刻着農耕文明印記的同時,跳動着傳統文化之脈。在中國廣袤的地域空間和悠長的歷史歲月裏,二十四節氣衍生出紛繁多樣的民間文化。諺語、歌謠、詩詞、傳説、曲賦等文學表達,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以及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風民俗等等,共同為二十四節氣注入了奔流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是: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的意思指的是這一年上半年12個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户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古時候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TAG標籤:二十四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