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金融知識 > /列表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個人所得税計算方法:1、應納税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税法〉的決定》,將個税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計算公式

工資個税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税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徵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個税免徵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税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

繳税=全月應納税所得額*税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税是調整徵税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税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税。

一、我國當前執行的是:7級超額累進税率來計算個人所得税的。國家允許是3500元扣減額,這是2011

全月應納税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個人所得税計算方法:1、應納税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

扣除標準:個税按50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2017年工資的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方法是:應納税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税率表

①個人税率表:

應納税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徵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也就是2012年實行的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

應納個人所得税税額= 應納税所得額× 適用税率- 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税是調整徵税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税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一、我國當前執行的是:7級超額累進税率來計算個人所得税的。國家允許是3500元扣減額,這是2011

個税免徵額3500元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2張

改革前與改革後對比: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級距與不含税級距,均為按照税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

2、含税級距適用於由納税人負擔税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税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税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例如:某人某月工資減去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金額後為5500 元,個税計算:(5500-3500)*10%-105=95元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3張

②企業税率表:

(個體工商户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4張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級距與不含税級距,均為按照税法規定以每一納税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所得額;

2、含税級距適用於個體工商户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税人負擔税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税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税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勞務報酬只對80%的部分徵税;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5張

計算方法

繳税=全月應納税所得額*税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税是調整徵税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税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

[2]

全月應納税所得額=(應發工資-三險一金)-35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税

扣除標準:2011年9月份起,個税按35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税額的計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個人所得税税率表

個人所得税税率表

應納税額=應納税所得額*適用税率=(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税額=應納税所得額*適用税率=每次收入額*(1-20%)*20%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税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應納税所得額*適用税率=(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税費)*20%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應納税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應納税所得額*適用税率 =每次收入額*20%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6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個人所得税怎麼計算

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方法:

應納税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徵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新個税zhidao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徵點和税率。

新個税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税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税税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税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擴展資料:版

新個税法進一步調整優權化了個人所得税的部分税率級距。改革後,工薪所得為綜合所得,適用税率仍保持3%~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税率不變,但對每檔税率的級距進行了調整優化,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税率級距,縮小25%税率的級距。

依據新個税法,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税

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税怎麼計算?

企業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計算方法:百

工資個税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工資薪金所得度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個税免徵額是3500,使用超額問累進税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税=全月應納税所答得額*税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版-繳税。

全月應納税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税按35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權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税為:(5000—3500)×3%—0=45(元)。

個人税率表

個人所得税如何計算?依據是什麼?

個人所得税計算方法:

1、應納税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中國個人所得税的徵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並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3、個人所得税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徵和按年計徵。個體工商户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徵應納税額,其他所得應納税額實行按月計徵。

4、個人所得税是調整徵税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税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5、個人所得税的納税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税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税義務人。居民納税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税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納税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税。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税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税法實施條例》和相關的文件法規的規定,個人所得税的減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衞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税。

2、鄉、鎮以上(含鄉、鎮)人民政府或經縣以上(含縣) 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或類似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者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56135獎品,經主管税務機關批准,免徵個人所得税。

3、個人持有財政部發行的債券和經國務院批准發行的金融債券的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税。

4、國務院《對儲蓄存款利息徵收個人所得税的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利息所得以及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税

2017年工資的個人所得税怎麼計算

2017年工資的個人所得税的計算方法是:

應納税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徵點(3500元)

應納税額 = 應納税所得額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數

例如,某人工資收入是12000元,其中有3000元是各項社會保險費(五險一金範圍內),那麼他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税是:

(12000-3000-3500)×20%-555=545元。

拓展資料

第六條 應納税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户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税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税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税所得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税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税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範圍和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5653861標準由國務院規定。

個人所得税的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應納税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徵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税率-速算扣除數

例題:老李本月工資為6000元,那麼他應該納税145元。

擴展資料:

(1)個人所得來税的納税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自税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税義務人。居民納税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税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納税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百繳納個人所得税。

(2)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税率,按月應納税所得額計算徵税。該税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税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3)比例税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税,適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税率,並按應納税額減徵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度入畸高的,除按20%徵税外,應納税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規定計算應納税額後再按照應納税額加徵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徵十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税

TAG標籤:個人所得税 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