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彙總10篇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彙總10篇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着香甜的湯圓,一邊看着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市中心的人羣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看那漂亮的兔燈,粉紅色的身子,長長的耳朵,圓圓的小臉上掛着一副甜美的笑容,擺動的手臂,好像在跟大家説:祝你們元宵節快樂!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兒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還有那紅豔豔的五角星、會動的小雞

在看花燈時,我們突然發現在路東邊有許多人,於是,我和爸媽就走過去看了看。哦!原來是猜燈謎!燈上寫着一雙長耳朵,眼睛紅又紅,不吃肉和魚,吃菜和蘿蔔打一動物。想:謎底一定是兔子,因為今年是兔年嘛!果然,我猜對了!

看完花燈,我們又來到龍山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着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着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真是漂亮極啦!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有一次,晚上,我爸爸對我説:“明天咱們一塊去奶奶家吧。”我説:“當然可以了。”第二天一早,我爸爸把我叫起來,對我説:“你先去寫一會作業吧,一會兒我處理完一件事再去奶奶家。”我想看看我爸爸處理的是什麼事,我就等我爸爸出去的時候進來,一看原來他在那裏買股票呢!到了十一點鐘,他終於處理完了。

咱們特別的幸運,一出門就打上了一個車,不一會兒,咱們就到了奶奶家,我奶奶讓我吃完了中午飯,説:“晚上帶我去看燈。”他給我講了講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咱們今天過得真快活!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一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説起來還有個傳説——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説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台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後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鬆時大舉進攻台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於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一月十四)過元宵節。一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鼈,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峯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峯嶺戰役。後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一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説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峯春遊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説歸傳説,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一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説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麪,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一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麼一説,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後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這裏的每一個節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

傍晚七點多,我就拉着媽媽去星月廣場看花燈。到了星月廣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八個用塑料花裝飾的大字:“幸福、和諧、富民、安康。”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有賣孔明燈、紅牛角燈……的小攤,我便停在一個小攤的前面,讓媽媽買了一個孔明燈。

然後我和媽媽就開始看花燈。啊!廣場上到處亮堂堂,遠遠望去,點點燈光在黑暗的襯托下與天空中的星星融為一體。正是“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呀!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這裏的周圍掛着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燈,望着這些數不勝數的花燈,我彷彿看到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星星。看,這個花燈上畫着嫦娥與后羿;看,那個花燈上畫着一棵很高的槐樹;哎,那邊還有一連串不同造型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貓……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猶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着合影,相機閃個不停。

看完花燈,我和媽媽坐在一個樓梯休息,看見有許多人在放孔明燈,我便讓媽媽和我一起放孔明燈。媽媽把孔明燈從袋子裏取出來,把鐵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燈撐起來,媽媽馬上把孔明燈下面的那一小塊蠟點着了,我把孔明燈輕輕地往上一推,它就飛起來了。我的孔明燈越飛越高,天上的孔明燈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終盯着屬於我自己的那個孔明燈……

放完孔明燈之後,我就和媽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想:花燈可真漂亮,真希望家鄉一年有好幾個象這樣的元宵節,這樣我就可以多看幾眼那美麗的花燈了,還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燈。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衝上天空綻放了,我跟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這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着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這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6

在我的家鄉,講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所以在這兩天的夜晚,家裏的燈是要長明的,為了確保十五的燈能長明,正月十三這天還要“試燈”,就是把各屋的燈點亮至少一柱香的功夫,試燈這天,出了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過夜。

到了十五這天,主婦們要早早起來做飯,敬過菩薩祖先之後,一家人迅速吃完飯,換上新衣去上墳。家鄉人講,上祖墳要圖早,誰家能搶到第一去拜祖墳,這家一年就會走好運。上墳的時候,大家族的成員會結伴前往,浩浩蕩蕩的十分壯觀。到了墳前,燒上紙錢點上香後,每個人就輪番磕頭,求祖先保佑。由於村裏每個時期選擇的墳地不一樣,每家的祖墳都分佈在各個地方,拜完一個再去拜另一個。我太爺、太奶和爺爺的墳在文革期間都被平了,所以只能在大致的地方劃個半圓圈燒些紙錢給他們,據説現在立碑了,爺爺奶奶就可以一起拜了。拜完自家的祖墳,再去拜外婆家的,我家離外婆家不遠,所以我們小孩子也跟着去,離得遠的,由父母去拜就行了。由於我有個伯父在外鄉生活,我姨家離外婆家較遠,所以他們上墳之後都要到我家吃午飯。媽媽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做好春餅,家鄉過年前會準備很多半成口的菜式,如肉糕、魚丸、肉丸、魚面、酥魚、蛋卷等等,客人一來,很容易的做出一桌菜,主食就是春餅和湯圓。吃過午飯,這一天就沒什麼正事了,大人小孩都抓緊年的尾巴起勁的完。南方的農民辛苦,一年沒多少清閒的時間,小時候就盼着過年的時間長一些,最怕聽到媽媽説:“年過月半盡啦,該幹活了!”

我已經有十多年沒在家過元宵節了,這次回家看到過年的風俗依然沒變,想必十五的風俗也是一樣吧,畢竟在過節的時候祭拜祖先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只不過選擇的時間不一樣罷了。

我喜歡家鄉那種重視過年的氣氛,雖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麼平時都能吃到,可是過年前一家人在一起做着各種準備,不也顯得很温馨嗎?古老的風俗不能丟,丟了,返鄉的遊子就找不到根了。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7

歷年的元宵節,是我們大家過的最熱鬧的元宵節。昨天,今年的元宵節,又在熱鬧的氣氛下,離我們而去。回想昨天的元宵節,還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

傍晚7:00多,我剛剛吃完飯,天空中響起了炸雷一般的響聲,嘭!嘭!嘭!每一家接二連三的放起了煙火!我趕忙停下手中的筷子,衝出飯廳和爸爸、弟弟跑到樓上觀賞起煙火來!因為我家在這一帶是屬比較高的樓房!我站在樓頂上一切景物盡收眼底!煙火升起來了!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像螢火蟲般滿天飛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開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數“大禮花”,朵朵猶如火山爆發,嫣紅、翠綠、金黃,“一座山”連“一座山”爆發出來!如流星般四散,襯着漆黑的夜幕,豔麗奪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們看後無一人不發出讚歎聲!最使人耐人尋味的要屬“導彈”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煙火串上天空,而後便在空中爆炸,最後銷聲匿跡……

看完了別人的煙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煙火拿出來放了!我拿出了“沖天炮”,點燃後,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後面還拖着長長的“尾巴”!五彩繽紛!弟弟拿出了“聖誕樹”,發出了強烈的火花!顏色各種個樣!像噴泉一樣,時高時矮,時亮時暗!火花從“天”而降,像無數條珍珠掛在天空!落下時像天上的銀河一樣!閃閃發光!還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從空中落下來,時而“花”心中還綻開“小花”,如花蕊一般。還有的像“uf。”一樣閃過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瘋狂旋轉”……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煙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壯觀,一家比一家希奇……

終於放完了煙花,四周也靜下來了,看到這美麗的煙花,讓我想起了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這人卻在,火闌珊處。元宵晚會已經結束了,但這歡聲笑語,久久繚繞在我們窗前……

這就是元宵節的煙花,這就是我美麗而快樂的元宵節!我覺得這一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也是我度過的元宵節中最快樂的一個元宵節!我愛着美麗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8

喜氣洋洋的元宵節到了,羊村裏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羊羊們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耍龍燈。好不熱鬧!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暖羊羊在人羣中擠來擠去,不一會兒就擠散了。不管了,先看看精彩的節目吧,再説了,大街上這麼多羊羊,到哪裏去找呢?

“咚咚咚、鏘鏘鏘。”一支高蹺隊在鑼鼓聲中一扭一扭走來了!高蹺隊的演員可真逗啊!有的扮成大腹便便的豬八戒,有的扮成抓耳撓腮的孫悟空,有的扮成滑稽可愛的小丑,瞧,還有一個扮成了怪模怪樣的灰太郎!他戴着墨鏡,一會兒扭扭屁股,一會兒拍拍肚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喜羊羊和美羊羊不由自主地跟着這個灰太狼演員往前走,不知不覺中,他們走出了羊村。

突然,踩高蹺的灰太郎演員彎下腰來,解開了綁腿的繩子 ,跳到地面上。他猛地一回頭。摘掉了墨鏡,張牙舞爪地説:“哈哈,兩隻小笨羊,我是真的灰太狼大王呀!跟我回狼堡做客吧!”説着往前一撲,一手抓住一隻羊,一溜煙兒地逃跑了。

回到狼堡,灰太郎迫不及待地把喜羊羊和美羊羊放進了湯鍋裏,剛剛把木柴點着,狼堡的大門“砰”的一聲被撞開了,包包大人怒氣衝衝地走了進來,身後跟着沸羊羊和暖羊羊。包包大人一腳踩滅了木柴,怒不可遏地説:“好你個灰太郎,竟敢破壞青青草原的規定,偷偷地在這裏吃羊,你犯了殘害小動物罪,我要把你送到空中監獄去!”灰太郎嚇得身體像麪條一樣癱軟,它結結巴巴地説:“你是怎麼知道的?”沸羊羊説:“哼!好你個狡猾的傢伙,幸虧我和暖羊羊眼睛亮,發現你帶着喜羊羊和美羊羊走出了羊羣,我們跟蹤到羊村外,發現地上有一些凌亂的腳印,就報告了包包大人!”灰太郎面色蒼白,哭哭啼啼地説:“包包大人,饒了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鐵面無私的包包大人説:“不行,你犯了罪就必須去坐牢!”説着,他用長鼻子捲起灰太狼,走到門外,“嗖”地一聲,把灰太狼人扔到了空中,灰太郎的身影越來越小,天空中傳來他不甘心的吶喊——“我一定會回來的!”

灰太郎走了,小羊們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9

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是元宵節固有的風俗。其實,古代的元宵節還相當於今天的“情人節”。因為在古代,未婚少女平時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只有元宵節才被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而已訂終身的男女也可在元宵之夜祕密相會。

明代著名作家湯顯祖傳奇小説《紫釵記》中,主人公李益在遊賞燈會時拾得紫釵一枝,知是家道中落的霍王千金霍小玉之物,遂借還釵之便,李益和霍小玉二人一見鍾情,互相愛慕,共結秦晉之好。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也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這些良緣美眷早已成為千古佳話。從這點來説,元宵節比七夕——讓兩地分居的夫妻相聚的日子更適合做中國的“情人節”。

上元狂歡,私訂終身,甚至“野合”尋歡,在宋代城市,已達到了相當的深度。宋代小説家的《張生綵鸞燈傳》中,狂歡上元之時,給一位太尉做偏房的李氏,大膽地將寫上“得此物有情者,來年上元夜見車前有雙鴛鴦燈,可相見”字樣的香囊、紅綃帕擲於乾明寺殿前,以期求年輕男子。張生拾得這一信物。在來年的上元夜,張生見到一輛掛雙鴛鴦燈的香車,他勇敢上前,用詩句向這位未見過面的女子傾訴了衷腸。二人在次夜三鼓時分私奔出城,去蘇州開始了新的生活。而《金瓶梅》裏的西門慶選了這天晚上偷會李瓶兒;《水滸傳》裏的宋徽宗也揀這天去會李師師。

元宵節作為古代情人節,還有許多寫元宵節的詩詞為證。其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和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是這方面的經典名句,膾炙人口。

辛棄疾飽含脈脈的深情,向人們訴説了元宵佳節的夜晚,火樹銀花,香車滿路,花燈如晝,詩人尋尋覓覓,在千里追尋心中傾慕的佳人,回首處,佳人已遠去,只留下詩人獨自悵然若失。歐陽修的詩中故事同樣發生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夜晚,卻獨不見去年相約的美麗佳人,詩人感傷之深。所以説元宵節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元宵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今年學校開展的元宵節活動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呢!特別是花燈展,叫我賞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現在就讓我用手中的筆來描繪吧!

元宵節那天,無論是街上、校門口,甚至學校裏也是熱鬧非凡。我們學校特別舉行了兩項活動,第一是猜燈謎,第二是賞花燈,尤其是賞花燈,那幾百人的壯闊場面,猶如一隻只小螞蟻在爭搶食物一樣你掙我搶。我放眼望去,少説應該有一百多盞花燈,有的是黃色的花燈,有的是紫色的花燈,有的是紅色的花燈,但我最喜歡紅色花燈,為什麼是紅色的花燈呢?因為紅色代表喜慶和吉祥。當然花燈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有的是長方體,有的是正方體,還有的是圓形和橢圓形的,甚至有更別出心裁的做了一盞生機勃勃的紅鸚鵡,各式各樣,而且每盞花燈都表示着不同的寓意,比如:圓形的花燈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鸚鵡花燈就是説在新的一年成績展翅高飛,天天向上,魚的花燈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的年年有魚……可見作者真是絞盡腦汁啊!

做花燈當然不能少了化粧品,也就是裝飾品,每個同學的裝飾品也不簡單,有的在花燈上面的四個頂點分別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美麗而活潑的格格,有的在花燈的下面的中間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染了紅鬍子的老爺爺,老爺爺還特意把鬍子編成了中國結,樣子和諧可親,漂亮極了!

做花燈的材料,更是八仙過海——各線神通,有的是用各色的卡紙做的,有的是用蘆葦跟枝做的,甚至有的的是用紅色的紅包做的,各個都巧奪天工,而且各個都獨一無二。觀賞的同學們啊!看着這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享受着這份美麗的同時,可曾想過在這一盞盞花燈的背後的是作者多少個日夜的奉獻啊?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給予了花燈美麗、給予了花燈生命,給予了觀賞者這無限的遐想啊!我們要用心感受每一盞花燈的優點,每一盞花燈都各有所長不要説別人的短處,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下次元宵時自己做的花燈也能放出益彩,也能讓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得像鮮花一樣的美麗。

花燈美人更美!希望來年元宵節,我也能為校園為同學們奉獻一份美!

TAG標籤:元宵節 彙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