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家庭環境和人際關係

家庭環境和人際關係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和父母的教育行為,無不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薰陶。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環境和人際關係有哪些?下面是懂視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庭環境和人際關係

一個家庭的人際關係如何,既是德育環境,又是智育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直接影響。經常吵架鬥氣,以至鬧分家鬧離婚的家庭,會使孩子產生沒有温暖、沒有愛、厭煩、恐懼等心理,從而導致思想消沉,學習也沒動力。

而家庭人際關係雙由多方面因素決定,有經濟的,有思想的,有道德的,有政治的,也有性格的。認清不同的因素,對認識學生的表現很有益處。僅僅籠統地認為人際關係不好而沒有對多方面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往往在做孩子工作時不知如何下手。

  家庭環境對兒童人際關係的影響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心理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氣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氣氛緊張、父母關係不和諧的家庭裏,父親和母親常常是煩惱不安、性情暴躁、言語粗魯,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對於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賴父母的兒童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容易情緒緊張。孩子長期處在這種情緒中,又缺少温暖和關愛,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兩種:(1)嚴厲管教論。持這種觀點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須一切聽從家長,信奉“棒頭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傳統觀念。其實,長期處在父母高壓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賴、神經質的心理,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較差,有些幼兒可能變得更加依賴無主,有些則可能變得更加反抗、暴烈。(2)自然成熟論。持這種觀點的父母對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過問的教養態度。這種忽略型家庭中兒童就會因為得不到關心、得不到父愛與母愛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於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放蕩的不良品質,常常會有情緒不安、反覆無常、容易觸怒、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的心態。

3、家庭情感溝通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情感溝通是家庭心理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良的溝通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不利。

(1)指責埋怨型溝通。指責埋怨型溝通使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問題最終並未真正解決。家庭未了結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悶或緊張甚至危機四伏。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被指責者要不逆來順受,要不逆反、攻擊性強。(2)遷就討好型溝通。遷就討好型溝通的家庭,缺乏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而且會養成一些依賴而又固執、軟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點。孩子在這種遷就討好型溝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遷就自己,自己卻很少遷就父母。(3)嘮叨羅嗦型溝通。嘮叨羅嗦型溝通主要表現在母親以及一些過於瑣碎的父親身上。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父母不太關心別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許多意義不大的瑣事纏繞,給孩子最大的感覺是嘮叨、煩人。這種溝而不通的表現是表面上雙方都在説話,而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但信息根本沒有交流,反而會造成孩子出現逆反和牴觸的心理。

  改善家庭環境的途徑

1、建立恰當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諧的夫妻關係。

2、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遊戲,一起學習,發展共同的興趣,和孩子共享經驗和成果,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相互間瞭解。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愛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決定與選擇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徵求孩子的意見。這種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定。

3、注重親子溝通態度與行為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勵、理解、尊重的方式與子女談心,即使懲罰也要富於情感性,要伴隨合理的解釋。

4、建立父母--子女互相學習的家庭環境。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生活充滿熱愛,個性品質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積極熱情,觀念信仰正確得體,風俗習慣有趣活躍,便會使孩子生活在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個性。

TAG標籤:人際關係 家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