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對聯由來

對聯的來源

對聯的最早起源於我國秦朝時期,那時的人們稱其為“桃符”。對聯在歷史上的正式記載是在五代時期,而明清時期則是最興盛的時期。史料記載為:歲除,命學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張春。

對聯由來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由來 第2張

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習慣,而且在羣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有一種統一點要求 ,固定的格式。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我國民間文化遺產中講究較多、要求較嚴的一種特殊文體。

對聯的特點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着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

對聯由來 第3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着重大價值。

TAG標籤:對聯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