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當前位置 /首頁/生活妙招 > /列表

端午節禁忌不能做什麼

端午節禁忌不能做什麼

端午節禁忌不能做什麼 端午節有什麼忌諱講究

1、忌吃孃家粽子

古代女兒出嫁,長住丈夫家,難得見到自己父母。而從唐朝開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孃家的習俗。

但是在山東一帶,有流傳着出嫁的閨女走孃家,不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孃家過端午節。

因為民間俗話説,“吃了孃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嚴禁房事

古人認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

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須會中邪毒傷身體。

因此古訓嚴禁端午房事,並且規定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應該歸寧,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並把這天定為“歸寧日”。

3、忌毒氣攻身

前面也提到過端午節是毒月,從農曆氣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

從五行上看,任何一種五行過旺或過衰,都會形成邪氣,都會對自然氣候或人身健康,構成威脅與傷害。

因此,端午節這天需要在房門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等。

4、忌舉行喜慶活動

端午節最重要的的內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時難免產生悲傷,因此這天是不適合向別人説祝福的,當然也不適合舉行和參加開業、結婚、慶典等喜慶活動。

加上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是“楊公忌日”,決不能被選來做為辦理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重要事項的日子。

5、忌下河游泳

由於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游泳。因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需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習俗。

6、避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出沒之時,民謠説:“端午節,天氣熱,“無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

7、兒童的禁忌非常多

端午節不僅是重五惡日,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關於孩子的禁忌就比較多,例如説端午節這天不適合生孩子;週歲以內的嬰兒端午節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災禍;兒童在端午節當天早上要吃兩個鴨蛋,並且在兒童身上灑雄黃酒,以驅蟲避邪,保障健康。

在北方一帶,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驅邪平安的習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丟失,傳説如果小孩子丟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內會有大災。

端午節過了以後,小孩子要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裏,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8、朋友見面不能説快樂

端午節的來源就是紀念屈原,這一天是他的忌日,由於他生前為國為民,楚國滅亡後,他不願做亡國之人,寧死也不辱節,這才投江而死,所以這是一個肅穆莊嚴的日子,見面不能説快樂,不然有辱人們對屈原的尊重。

端午節不説快快説什麼?

説安康。

端午是夏季(午月)的開端,陰曆五月天氣濕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古人形容此間“五毒盡出”,蛇蟲繁殖,易咬傷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所以端午節的主要民俗,包括飲雄黃酒、佩香囊、掛菖蒲和艾草、拴五色絲線、掛五毒圖、掛鐘馗像等都有驅除災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節可謂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節的祝福語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樂”的原因。

TAG標籤:端午節 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