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首先可以寫《活着》的創作背景以及內容簡介;2、接着可以寫《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貴悲慘的一生;3、其次可以寫書中令我觸動的情節;4、最後結尾部分可以寫我對於活着這個書名的理解以及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感悟。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1

一口氣讀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淚水多次掉落。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此時此刻我想説的是,命運怎會如此殘酷?有種向蒼天怒吼不甘的衝動,太多的不甘……

死亡不可怕,也並不以你的可怕而不來找你。真正可怕的是有些時候你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都一一離你而去,而你卻一點辦法也沒有,獨留自己一個人,就像本文主人公。

活着,短短一篇。樸實無華的第一人稱平淡的道盡了他們的一生。故事從解放前一直到19世紀末。這不正是我們祖輩,父輩,都親身經歷過的那段歲月嗎?也包括我們80後的那點有限的童年記憶。那樣的年代,字裏行間已經令人十分動容,而實際更是不敢想象……小時候常聽起祖輩,父輩提起過他們的歲月……而我也彷彿跟隨故事跟隨兒時的記憶碎片在裏面找尋他們的影子。如今,讓人不經感歎,我已長大,你也白髮,時間都去哪了?讓人不勝唏噓……

活着,活在當下社會是我們莫大的福氣。和祖輩父輩以及書中的各種動亂,戰亂,饑荒,疾病等等來比現今的我們可算得上是天上神仙的日子。這讓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沒有比活在當下更幸福的事了。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把美好的生活一直傳承下去!!!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2

有幸讀了一本餘華先生的活着,正如評論所説,這是一次殘忍的閲讀。他帶我走進了那個無奈的年代裏苦悶的生活,讓我猶如身處其境,真真切切。

福貴身經曲折,從一個不羈放縱的闊少爺到落魄成為貧農階級,從家庭美滿到家破人亡,送走一個又一個的至親,最後只留下自己與一頭與他同名的老牛,孤獨的消失在轉瞬即逝的黃昏夜幕中,我能想象得出那是一幅怎樣淒涼的畫面,人啊,因為活着而活着!

春生身經百場戰役都活了下來卻受不了因為“走資派”被紅衞兵的恥辱而自我了結。只要自己還熱愛生命無論遇着怎樣不堪的命運都昂揚的活着,而當你對這世界再無期待時便是輕輕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生活沒有讓我們大多數的平凡人遇見大風大浪,已該感恩戴德,而我們卻因為不甘平凡而常常抱怨,忽視人生中很多細節上的美好。

相比福貴所經歷的一切,我們生活中那點兒苦悶又算的了什麼?那不過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點浮塵罷了。而我卻因為這點苦悶常常迷失了方向。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3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雖然是薄薄的一本書,可讀完後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文章運用了樸素的手法記敍了福貴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年代,既經歷了戰爭的腥風血雨,那不堪入目的混亂。不僅如此,他還體驗了家族由盛至衰的過程以及家破人亡的悲慘經歷。

每當看家珍死亡的部分時,總感到鼻子一酸,一股熱淚總湧上眼眶。那是一段最寧靜的死亡過程,看着福貴抱着家珍的屍體,一步步艱難地走向西村口,那個埋着兒子有慶的地方,他默默地將家珍也埋了進去。此時此刻,看似平靜的福貴,那撕心裂肺的痛感應該早湧上心頭了吧!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家族的悲劇並沒有到此結束。女兒鳳霞生孩子時因大出血而死;女婿二喜在工作時被水泥板夾死;就連他那唯一的孫子也難逃厄運,在吃飯時被噎死了。

但他並沒有對命運屈服,獨自一人頑強地活着,我想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人活着時被命運製造的坎坷絆倒是必然的,但唯有你不屈服,才能戰勝命運。

面對生與死,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生存。要戰勝命運,活得漂亮。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4

人越怕死亡,就獲得越怯懦,而堅強樂觀,又是一種對死亡的超越。人會因孤獨而痛苦,又會因痛苦而孤獨,兩者看似毫無關聯,但在冥冥之中,互為因果。讀了餘華的《活着》之後,我才發覺,原來我未曾真正活過。

坐在窗前,抬頭才發覺已夕陽西下,沾染了一些書中的悲愴。在一個黃昏,福貴江蘇了他的故事,帶着些許無奈,帶着些許悲涼,帶着些許惆悵與悔悟,再帶着些許的淡然。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好似一天的太陽,從升起時的光芒萬丈,到落下時的微弱呼吸,無一不透着一個老人的釋然。

年少時的福貴,流連於花月場地中,只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富少,他有着劉村人都沒有的條件,有着他人都咩有的尊寵,當他被青樓女子揹着行走於大街小巷時,他一切都沒有顧及,包括他妻子的父親。他沉醉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他不顧嬌妻。他也許從未想到此刻的逍遙只是曇花一現,未曾感覺到煙花易涼時的淒涼,忘乎所以。放浪形骸,當一切浮華都成為過去時,繁華也悄聲無息,福貴不知道,他已經跳入了為自己挖的陷阱

當富貴敗光了家當後,他的父親沒有動手打他,反而表現的很平靜。然而表面上的平靜如水並不能掩飾心中的驚濤駭浪,福貴的父親的死,恰巧告訴了我們這一道理。當一個人被上帝盯上後,他不一定是幸運的,還有遺棄。家裏的那一抹悲傷還未散去,福貴又經歷了妻離之痛。岳父大張旗鼓地接走了妻子和自己還未出生的孩子。福貴的心中一定一分悲痛吧。會了種地,用着自己的雙手和租來的五畝地,養活了母親和自己。這時的福貴還叫“富貴,”這也是命運的一種諷刺吧。不過這裏的福貴,是真真正正的,認認真真的用心活着。

命運總是變化多端的。福貴剛與妻子重逢,卻又被抓去充兵,心理一定十分悲痛吧。當他被倖免回家時,他是否看着那依舊的茅草屋,心裏有親切之情?他看看自己的一對兒女,也許真正感受到了活着的價值吧?眼淚是歡欣的背面,是思念的載體,是情意的流淌。夫妻兩人劫後相逢是讓人感動的場景。福貴在死亡中的掙扎時有價值的,是對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獨與痛苦的勇敢。

可惜上天並不在意他的勇敢,無情地奪走了有慶年輕的生命。福貴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澆滅了。看着躺在病牀上的兒子,福貴的堅強被失子之痛衝磨的所剩無幾了,他也許自責自己給兒子起的“有慶”這樣帶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貴還活着,因為他還有家人。隨後女兒、妻子、外孫……都離他而去,只留下了他孤獨一人,懷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經歷着孤獨。但這些並沒有將他打倒,因為他還有老牛。在悽清的歲月中,他把所有的思念全部寄託在老牛身上。人就是這樣,在沒有任何人可傾訴、可理解的情況下,他往往將感情轉移到他物,超脱了那樣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的活,不帶半點掩飾痛苦的虛假。

福貴一生的悲慘,是自身命運與社會變遷的交織,活着,為了什麼,為了這讓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嗎?不!正是這種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覺更加強烈。希望破碎後的痛楚使下一個希望更加真摯,使得來的幸福更加珍貴。人生來就註定要伴隨悲傷,但正是悲傷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實是另一種的生,那麼人就活的真實、寧靜、淡然,就像福貴在靜的午後向被人講訴自己的一生。正如餘華自己所説:“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它帶給我們最重要的信息,堅持活着,再苦再難也要活着,因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給了我生命的意義。

餘華《活着》個人讀後感5

翻開書頁,心中湧上沉重,卻也交織着欣慰。作者近乎冰冷的筆調洋溢着樂觀,同時印證一個年代的艱辛、坎坷與蒼涼。一次次生離死別,委婉卻淒涼,展現着生命的渺小與短促。家道中落的悲哀,強徵兵役的悽慘,雙親逝世的痛楚接踵而至,在為“活着”而“活着”的信念的支撐下,次次打擊後福貴依舊繼續堅持着。孤苦伶仃的晚年裏,他只能與一頭同樣名叫“福貴”的牛作伴,回首曾經,他需要多大的勇氣。“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活着是一種歷練,活着是一種幸福。

“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活着是任何人也無法逃避的,有的人在歲月中感知到活着的意義,於是得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永恆。可是有的人活着,失去了追尋的方向,活得迷茫;失去了的奮鬥的理想,活得可悲;失去了美好的期待,活得艱辛;失去了腳下的路途,活得愚昧。其實活着,並非要名垂青史,轟轟烈烈。過分追求名望,常常是身心俱疲卻也無所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過於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淡然面對,積極把握,珍惜當下。

生活是人生一片廣闊的田野,而苦難亦是一種希望的播種。它在落寞時滋潤枯竭的心靈,在迷惘時指引前進的方向,在無助時鼓舞失意的靈魂,它能夠使人在逆境中堅強,在平凡中不凡。

這樣一句俗話被人們口口相傳:“好死不如賴活。”的確,人們總是在探求生命的實質與活着的意義,認為人活着是為了理想、奉獻、青春、奮鬥,諸如此類,卻忽略了人生中最真的東西——“活着”,不管處境如何,不管堅持着是為了什麼,我們都應該為“活着”而好好活着,這是人生最基本的信條,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加有價值。就如人生旅途上的朵朵小花,我們日積月累地採摘,那些樸實無華的花朵,也會變成生命的花籃。

人生中沒有什麼幸運或是不幸,生命只是靜靜地、平淡地活着。善待自己,珍惜生命,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