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關於農村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

關於農村情況的調研報告是怎樣的?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調研報告是針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或問題,經過在實踐中對其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並用書面的方式陳述出來。農村情況調研報告一般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找出存在的突出問題,第二部分對存在問題的主客觀原因進行分析,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農村調研報告(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實力,既是黨中央讓廣大農村老百姓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一項戰略舉措,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潛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理念在農村工作中的集中體現,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社會穩定和黨的執政地位。根據民權縣縣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在林七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於今年9月下旬透過走訪農户及查閲有關檔案資料等方式對_村關於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狀況整理如下:

一、_村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_村概況

_村座落在民權縣縣城的東北部,與縣城相連,距縣城2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為13.5平方公里,轄8個自然村13村民小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畝,水面面積50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村羣眾經濟收入達4.6萬元,全村共有65名黨員,設一個黨總支,二個黨支部,下設11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

(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精心謀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羣眾參與,科學編制,堅持標準,逐步到位”的原則,設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

2、理清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利用X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羣眾資產的管理,着力抓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村級羣眾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發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和效益

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用心引導村民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豬等農產品,並不斷擴大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規模,如司莊、梅山、黃村、仰村八個村民小組利用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了佔地8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為城區居民帶給新鮮蔬菜,菜農收入穩步提高。二是用心發展種植草莓、甘蔗基地400畝和農村種類中介服務組織,扶優做強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帶動村民用心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輸出工作,增加勞力經濟收入。

3、整合資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X村堅持把廣大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入手,應對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實際問題,村兩委幹部用心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願捐款,多渠道籌措資金,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4、建立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

按照林七鄉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組,X村總支書記王繼思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王繼祥為副組長,兩委村幹部為成員,村文書為信息報道員。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構成了“市指導、縣組織、鄉鎮主抓、村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X村新農村建設的一點成效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從X村的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做形象工程和脱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整體推進,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X村下轄8個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3、幹羣關係得到必須改善。

以前鄉鎮幹部及村幹部下農村入農户時,是“要錢要命”,而此刻是“送錢送物”。

三、X村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1、徐村黨員幹部和農民中尚有較為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該村黨員幹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説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多數人卻表示要等上面佈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幹啥就幹啥”。部分村幹部認為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來進行的,這證明X村部分農村黨員幹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不夠開拓性,創新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此看來,X村兩委領導班子尤其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素質高低,必須程度上決定着該村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2、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問題。

農村税費改革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實行一事一議制度,但由於各種原因,一事一議較難統一農民的意見,使得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目前農業投入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

3、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科技應用的不夠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民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的衞生事業、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範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户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以鄉、村為單位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關於農村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調研報告(二)

資料摘要:隨着我國的日益富強,我國的農村建設也得到了必須的發展農村也越來越受政府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透過此次“三下鄉”活動讓我進一步感受到了農村發展的速度,同時,也看到了當前農村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農村教育問題。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及推薦。

關鍵詞:“三下鄉”、農村建設、農村教育、留守兒童

引言:今年暑期我有幸成為我院“三下鄉”活動的一員,我是屬於電器維修組的,此次“三下鄉”活動,我們將在益陽市安化縣龍塘鄉和睦村進行三天的免費家電維修、發放衣物藥品、新農村建設調查等活動。

(一)、農村教育問題

1、七月十五日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益陽市安化縣龍塘鄉和睦村。從我們的車進來的途中可看出這個村確實比較偏僻。至少還有40%的木房子,我們下車後,老鄉們熱情的招待了我們,當天下午及接下來的兩天我們這組給老鄉們進行了免費家電維修,透過與前來維修家電的老鄉交流和空餘時間對該村的調查,得出農村教育以下幾個問題:

2、走進農村,最讓人注意的就是此刻的農村人口留在村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前還是“三八六一九九隊”,此刻是連婦女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留守兒童,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此刻的農村教育問題。本來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職責,父母本來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此刻很多夫婦都是一有小孩就扔給老人在農村養着,自己則外出打工,為了小孩的未來,他們在外賣苦力,為孩子的

將來掙錢。但他們往往都是忽略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此刻的小孩已經與父母都有了代溝,如果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難道就不會有代溝了嗎?可想而知,老人一般都比較寵小孩,個性是這個社會的小孩,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隨着的孩子的長大,老人根本就管不了小孩,這樣,父母本是一片好心,辛辛苦苦在外打工掙錢,結果他們會得到什麼?得來的是一個從小就是留守兒童,長大是一個叛逆的孩子。

3、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十分期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狀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期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

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決定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和睦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內含某些歧視成份呢?

4、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

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於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二)推薦與改善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情緒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應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和睦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和睦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推薦:

1、村裏外出男女多思考孩子的感受。其實在外打工也是掙不了大錢的,此刻政府給了農村很好的政策,年輕人何不思考在家打工創業呢?更何況,此刻又不是沒有讀書的條件。城市裏的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讀書環境不惜在離學校近的地方租房甚至陪讀,難道農村的父母連在家勞作,孩子回來時能全家吃個飯都那麼難嗎?開家長會時,哪個孩子不期望自己的父母來,更何況,小孩一般都比較依戀自己的父母,長大了就想着獨立了。因此,期望更多的年輕人及夫婦能意識到這些。

2、在外有所作為的或是學有所成的能人,不要忘本,就應不要忘記回來建設自己的家鄉。不管你此刻有多麼的風光,落葉總是要歸根的。人,必須不能忘本,此刻這個和平的社會,並不要你時刻想到為國犧牲,但小到為家鄉建設奉獻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個性是一些大學生,小時候想着怎樣報效祖國,回報家鄉父老鄉親,結果畢業就定居國外了。我想作為一名具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的國家的一員,就應要懂得一寫基本的道德水平。

3、政府要多關注農村教育。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如果農村教育不搞好,祖國的未來是個難以想象的場面。個性

是作為我國這樣的農村大國。要想我國真真正正的富強來,就務必把農村的經濟搞上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古往今來,哪個領袖不是靠農民建立起來的政權。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把農村建設拉上來,才算一個真正的富強的國家。

(三)三下鄉的好處及個人感受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_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我們透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用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須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_同志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齊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

透過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到了,農村建設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肯定了我的想法——建設自己的家鄉!這是我兒時的一個夢想,就是要把我們這個山坳裏的農村建設成一個最富強最高科技最和諧的小山莊!總統的來説,我認為一個農村的建設就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在村莊規劃上,做到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門口,極大地方便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為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為之大力宣傳的必要。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

結構方向發展。注意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持續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精神禮貌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裏還要制定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村裏良好風氣的構成,為其經濟發展帶給有力的保障。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因此,一個好的農村建設,一個好的農村教育都離不開村鄰導的正確指導和廣大村民及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辛苦!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