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曾用造句

造句指懂得並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徵,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勝。”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雕龍》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樂華 用鉛筆記錄下來。”

下面為您提供關於【曾用造句】內容,供您參考。

1、所謂繁花不過一夢,我曾用愛雕刻時光。匪我思存。

2、在朋友提醒下,龔一華打電話到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得知該院曾用蝮蛇和五步蛇的混合血清治癒數名被眼鏡蛇咬傷的患者,趕緊通知家人趕往該院。

3、祝聃是春秋鄭國一位著名大將,曾用箭射到周桓王的肩,讓周天子的威信掃地,鄭莊公始霸,史稱“春秋小霸”。

4、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峯”、“江流曲似九迴腸”的詩句來描繪這裏。

5、超級光棍節大酬賓,誰有誰快樂。品名:光棍。曾用名:單身男女,大齡青年。時髦名:剩男剩女。用途:可以用來搭愛情積木,捅感情馬蜂窩,盜婚姻墳墓。

6、紅山公園綠化時當地民眾曾用土筐抬土、臉盆運水,長年累月把赤裸裸的荒山變成了美麗的公園。

7、虎到跟前,楊凌風猛然驚覺,這虎皮可是好寶貝,若是燒壞了,那可不妙,連忙閃身而過,再行結印,卻是很自然的結出了新近學會卻還未曾用過的般若密印。

8、總結:在常規賽中,像開拓者和勇士這樣的球隊曾用過只要科比在湖人半場接球就夾擊防守策略,這種防守有時候能成功防住科比。

9、在週二被迫糾正關於襲擊中包括本拉登曾用其妻子做肉盾的最初敍述後,奧巴馬政府開始保持沉默。

10、報道這起案件,有媒體直呼其名、甚至牽帶出曾用名。

11、苗可秀,原名苗克秀,曾用名苗景墨,字爾農、爾能,出生於本溪縣下馬塘鎮苗家村一農民家庭。

12、詩人蘭茂曾用“天水相涵,單柯撐來明鏡裏;雲山掩映,羣鴉飛入畫圖中”來描繪它的美。

13、有人曾用“老兵不死”來形容那永不磨滅戰鬥精神,現在我們也許要用“永不磨滅”來描述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種了。

14、我曾用淚染濕過你的手的人。愛情原如樹葉一樣,在忽視裏綠了,在忍耐裏露出蓓蕾,在被忘記裏紅色的花瓣開放。

15、“楚歌一首三百唱,八千弟子過江東”,韓信曾用唱楚歌之計擊潰項羽十萬大軍。

16、白英“以耕稼為主”,但他有多年參與治水的經驗,他曾用幾十年時間,跑遍了汶水上下游地帶,瞭解了方圓數百里內的自然地理水文情況。

17、待夜半更深之時,月容穿好夜行衣,提起肖天朔當年曾用過的風雲劍,正欲往遼營行去。

18、名詞解釋——光棍:小名“光光”,學名單身貴族,俗名單身漢,曾用名大齡青年,男光棍叫剩男,別名聖鬥士,女光棍叫剩女,別名聖瑪麗。光棍節快樂!

19、歷史上的“東干”一詞曾用來指稱我國西北地區的回民。

20、此刻淡金色的陽光灑落在那張陳舊的兩美元上,母親最後一次看它時曾用透明膠帶把兩片殘幣合到一起,修補好了。

21、在他罪惡的一生當中,他曾用名布拉吉斯。

22、您曾拉着我的小手,許下無數承諾;您曾用硬硬的鬍鬚渣子,吻過我的臉龐。不曾發覺,歲月早已染上了風霜,散落在你髮梢上點點斑駁。願您父親節快樂!

23、她有慢性背疼的歷史,她曾用拔火罐的方式進行治療。

24、三氧化二砷曾用作外用中藥、殺鼠藥、殺蟲劑、消毒防腐劑;在生成和使用過程中,均有與之接觸的機會。

25、自己曾用“不是很解析性的”來描述他的思維方式。

26、有人曾用“鷹爪”來形容李肇星的外交藝術,但對兒子的舐犢之愛再次坦露出他的內心充滿了詩意和柔情。

27、春秋時齊將田單曾用火牛陣以破敵陣。

28、回憶到,當他還是學生時,他曾用蓋革計數器向一家人表明,他家的瓷器比周圍其他物品更具放射性。

29、在甄妃死後,曹植入朝去覲見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過的金縷玉帶枕給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場。

30、一路徑上,無非與凡人一樣,曉行夜宿,飢餐渴飲,卻不曾用半點法術。

31、據傳曾用壓條繁殖至他處,果味相差甚大,説明唯有增城西園種植掛綠荔枝的這塊土質最適宜掛綠的生長。

32、不曾用心,心便不會疼!沒有期望,便永遠不會有失望!梅子黃時雨。

33、作者浪翻雲的神祕身份也被網友“人肉”出來,浪翻雲,原名王欽華,因曾用筆名“欽拆大人浪翻雲”,而被痴迷粉絲們拜為“欽哥”。

34、到了寨口,正巧見到血風在那裏,於是武風當即從血風身上取下通天棍,見得許久為曾用的暗彈飛錐也在血風之上,也一併取了下來,往寨子外奔去。

35、茶可入饌,製為食品。杭州有龍井蝦仁,想不惡。裘盛戎曾用龍井茶包餃子,可謂別出心裁。日本有茶粥。

36、曾往昔,隋唐年間,中國龍腦是與金冠、象齒齊名的貢品,唐詩中曾用“青錦地衣紅繡毯,盡鋪龍腦鬱金香”的佳句讚美龍腦。

37、它曾用盡一切來保護你,而你,甚至沒有為它爭取過哪怕一次,在它需要相同的援助時。裟欏雙樹。

38、焦女士稱,劉先生曾用包鞋子的紙擦拭鞋子,抹下來一些黑色的東西,鞋盒也似乎被汽油浸泡過。

39、燃燒劑極易點燃的材料,如希臘火,過去曾用於戰爭。

40、她説她曾用心建造了一道沙堤。

41、歷代文人墨客均提筆讚譽口子佳釀,明朝相山隱士任柔節曾用“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形容口子酒的優異品質,更是廣為流傳。

42、除此之外,旅行者的身份資料還將得到執法機構資料庫的核查,確定是否有犯罪記錄、曾用名及化名,以及是否在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監督名單上。

43、宗聖曾子事親至孝,曾用嘉菊為其母親治癒眼疾。

44、不少圈內人還有印象,匯佳老校長王家駿先生曾用一句大俗大雅的話描述匯佳教育的特質“掛羊頭賣羊肉”。

45、相傳諸葛亮在瀘水河的祭祀儀式上,曾用麪粉和牛肉或者羊肉製作出人頭形狀的東西來代替真正的人頭。

46、青春是你的曾用名,漂亮是你的外號,温柔是你的小名,賢惠是你的別名,大方是你的代號,氣質是你的綽號,優雅是你的筆名,美女是你的稱呼。姐妹日到了,美女,祝你天天開心快樂!

47、你還記得我們有一次曾用一把裁紙刀吃罐裝的小蝦嗎?

48、莊子曾用“郢人”比喻知己,本寂的意思説白了就是“別再找我”。

49、很久沒收到你的信息,俺很難過,俺想到死,曾用薯片割過脈,用豆腐撞過頭,用降落傘跳過樓,用麪條上過吊,可都沒死成,你就請俺吃頓飯,撐死俺算了!

50、因為每個鉗工都曾愛過師傅的女兒,都曾用錘向可惡的師傅打去,都曾痛打過七名工廠工人。這個故事一會兒發生在巴登,一會兒發生在黑森或是瑞士。赫爾曼·黑塞。

51、英國軍隊曾用這種水陸兩用交通工具在婆羅州作過軍事演習。

52、在抗戰時期,我們智慧的八路軍曾用那四通八達的地到達過無數次勝仗!

53、曾用煙癮比喻過愛情,迷戀一個人,有時也不過是一種習慣,習慣成癮成癖,要戒,的確要動用一點理智與意志力。

54、潞州的術士韓禮在李隆基臨走之前,曾用耆草為他佔了一卦。

55、十分之四的人坦言他們會直接把廚房灶台或桌上的灰塵拂到地板上,而四分之一的人曾用洗碗布把濺到地板上的東西抹乾淨,然後直接把布放回去。

56、按照新的規定,曾用以甄選移民的職業列表將得到精簡併接受年審,而未來新的澳大利亞公民將需要擁有更強的英語能力。

57、陳伯達曾用斷章取義的伎倆來改變馬列主義原意,真是個偷雞戲狗的大騙子。

58、但我們強調對傳統戰法的深入研究,並不是提倡鑽故紙堆,也不是簡單地將其“改名換姓”,甚至充當外軍曾用戰法的代言人或傳聲筒。

59、古羅馬皇帝尼祿曾用移禍江東之計,為自己解套

60、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

61、她曾用名撒萊,希伯來語是;扎是王子的意思。

62、廣州市國土部門官員曾用這樣的話語來表達對南站的殷殷期望。

63、他説,靳如超還曾用鐵鈎子將他前妻的的腮幫子鈎破。

64、胃鏡檢查、鍼灸、穿孔器具,以及有過不潔性生活史,或曾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器具進行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黏膜創傷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65、她的肖像就掛在牀邊的牆上,桌上擺着她曾用過的瓷缽,裏面裝着她心愛的紫羅蘭花。

66、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峯”、“江流曲似九迴腸”的詩句,來描繪這個美麗的城市。

67、老兵劉景軾曾用高射機關槍打下了兩駕日軍轟炸機,而當時號稱日軍“轟炸機之王”的奧田大佐,就在其中一架轟炸機當中。

68、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岡野榮之教授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小型靈長類動物身上用幹細胞修復脊椎損傷的例子。此前,他和研究小組曾用相似方法,幫一隻小鼠恢復了運動能力。

69、如果你確實有渾身的勁兒使不出去,那就用來感謝這些曾經被孩子蹂躪過的物品吧,它們曾用“自我犧牲”的悲壯,為孩子的成長,鋪設了一條七彩的路。

70、當時,八路軍戰士曾用布條拴在馮毅之夫人孫玉蘭的身上,她揹着一個孩子,懷裏抱着一個孩子,想從懸崖上溜下去脱險,但溜了一陣子,布條卻被拉斷了。

71、我大名逗你玩,小名逗逗,曾用名不逗白不逗,筆名逗了也白逗,網名白逗誰不逗,座右銘不逗你逗誰。都説逗你玩,還看?願開心就好。

72、據瞭解,沙河股份的全稱為沙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為深華源、深華源、深華源。

73、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曾用“無語”形容此題,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父親開車打電話不少,但不聽勸阻者少、多次勸阻還不聽更少。

74、順便提醒那些崇尚網戀的女孩子,小心一個貴州網民叫"少鈎引",曾用名叫樊海兵的男孩。

75、過去,微量重金屬鹽被作為脱毛劑使用,也曾用於鼠藥,後被禁止。

76、幼名無人,曾用名源三郎、文藏。

77、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峯”、“江流曲似九迴腸”的詩句來描繪這座美麗的城市。

78、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曾用手術刀挽救了不少的危重病人。

79、縱觀歷史,人們曾用龍涎香作食物調料,壯陽藥以及焚香。如今,它就存在於您的香水中。

80、“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晚清著名詩人趙熙曾用這樣的詩句反映昔日重慶商業的繁盛。

81、後來的托克維爾,也曾用這種理論來分析美國南北戰爭,説美國南方温潤的的氣候使南方人懦弱,而北方的寒冽天氣則使人悍戾。

82、過年了都沒有收到你的信息,額很心疼。額想你想的心好痛,曾用香蕉割過脈;用雞蛋撞過頭;用麪條上過吊。可都沒死成,你就請額吃頓飯,撐死額算了。

83、我看着他們一把抓起牀上那兩條二戰時祖父曾用過的舊軍毯,磕磕絆絆,跑出門廊,屏風門“砰”地一聲關上了。

84、處理的最佳辦法似乎是把它的別名之一地瓜提升為正式名稱,把豆薯降為別名、曾用名和專業術語名。

85、西哈努克在音樂上頗具造詣,曾用英語、法語及高棉語創作了很多電影歌曲,也曾創作過讚頌中柬友好的歌曲。

86、史料記載,蘇東坡、黃公望和董其昌等十分喜愛“高麗紙”,黃胄、徐悲鴻、齊白石等曾用遷安書畫紙創作。

87、我們曾用了那麼多的時間來猜心,來博弈,來爭吵,來誤會,卻偏偏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相愛。

88、如果你有曾用名,也要填在這個表格裏。

89、阿德爾曼在開拓者的時候曾用過中鋒凱文?達克沃斯打半場攻勢,在國王的時候曾以迪瓦茨為中鋒打動態進攻。

90、的那個少年,曾用裏面的一枚夜明珠抵了一個小混混一千八百兩銀子的賭帳。

91、有人曾用昇汞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溶液,然後加入茶煎汁,結果發現茶汁可使汞離子沉澱,時間愈長,沉澱效果愈好。

92、會不會是設計者曾用容器把水銀貯藏在高位池裏,等始皇帝安葬穩妥後才放下來?

93、手工業生產技術,但據敦煌文書的記載來看,吐蕃人把這些視作唐朝畏懼吐蕃兵威前來乞和的貢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財物換和平是不爭的事實。

94、他曾用扭力天平驗證萬有引力定律,從而確定引力常數和地球的平均密度。

95、據説萬聖節也是鬼節日,那最高興的人肯定是你,因為你有魔鬼的身材,魔鬼般的笑容,鬼靈精怪的性格,聽説你曾用名是小鬼頭,那萬聖節到了,一定要帶頭歡樂喲。

96、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紀念,使耶和華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為耶和華曾用大能的手將你從埃及領出來。

97、我曾用我整個青春去愛你。

98、霍特導彈採用單發密封包裝,外包裝開始曾用過塑料箱包裝,後來改用金屬筒包裝。

99、虛擬人已經出現多年,甚至還曾用來向男性傳達年經女孩所承受的壓力。

100、據記載她曾用這種藥膏幫助好些男人實現金槍不倒的夢想。

101、很久沒收到你的信息,俺想到死,曾用薯片割過脈,用豆腐撞過頭,用麪條上過吊可都沒死成。你就請俺吃頓飯,撐死俺算了。

102、還打算向其塞入如橡膠輪胎,繩索和高爾夫球這樣的“垃圾”以堵住切斷閥。類似的頂殺行動曾用來關閉第一次港灣戰爭後在科威特被撤回的伊拉克軍隊縱火的油井。

103、我曾用它在一個玻璃鋼船體及芳綸船體沒有任何問題。

104、記得我曾用葦葉編了三隻小船,虔誠地在草潭放遊,它們常常漂近了潭心,從不曾有過沉沒……

曾用造句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歎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説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着敬意抬頭向上看。

二、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説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三、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衞生是光榮的,不講衞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衞生是一種美德。

四、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彷彿”造句:“今天冷極了,風颳在臉上彷彿刀割一樣。”

五、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儘管……可是……”造句:“儘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着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徵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TAG標籤:曾用 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