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西遊記中西天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中西天指的是什麼

1、西遊記中西天指的是什麼:在西遊記中西天指古印度國。

2、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離開了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許多的僧徒和百姓來到城外為他送別,保佑他一路上順利平安。有人仍擔心地勸他回心轉意,放棄旅行還來得及。

3、他堅定地回答,雖然路途遙遠,但他一定會克服艱難險阻,取回“真經”。 這位僧人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説《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形。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佛教故事為背景的長篇小説。其中的“西天”是指印度佛教文化中的極樂世界,也稱為西方極樂世界或西方淨土。

在《西遊記》中,主要人物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他們的目的是去取得佛經,以拯救人間蒼生。西天是佛教徒修行的目標地點,象徵着解脱與智慧的境界。在故事中,師徒四人克服了各種困難和妖魔鬼怪的阻撓,最終成功地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並帶回到中國傳播佛法。

因此,西天在《西遊記》中代表着佛教的理想境界和智慧的追求,是師徒四人旅程的終點和目標地。這也體現了作品中的人物在修行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追求智慧和救度眾生的精神。

在西遊記中"西天"指什麼?

在西遊記中"西天"指古印度國。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離開了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許多的僧徒和百姓來到城外為他送別,保佑他一路上順利平安。有人仍擔心地勸他回心轉意,放棄旅行還來得及。

他堅定地回答,雖然路途遙遠,但他一定會克服艱難險阻,取回“真經”。 這位僧人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説《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形。

擴展資料:

歷史上的玄奘曾寫過一本《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是他的弟子辯機奉唐太宗之命,由玄奘口述,辯機筆錄而成的。這本錄下了玄奘遊歷印度、西域旅途19年的遊歷見聞錄,記述了玄奘所親歷110個及得之傳聞的28個城邦、地區、國家之概況,有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歷史傳説、神話故事等。

從書中,我們可以獲知,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的路線是:

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今新疆阿克蘇)。

凌山(今天山穆蘇爾嶺)——大清池(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葉城(即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國(都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鐵門(烏茲別克斯坦南部茲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天 (漢語詞語)

西遊記中的西天指的是哪裏

《西遊記》裏的西天指的是現在的:天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説,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説的巔峯,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惹人喜愛。

書中講述了花果山美猴王孫悟空保護唐玄奘去往西天取經,在西去的路上,唐僧又將下凡的天蓬元帥豬八戒與沙河尚作為二徒弟和三徒弟,至此師徒四人開始了去西天取經的征程,在這個過程中四人總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面臨過人性的考驗。

據史載,印度在古代中國西南方向,故稱西天。而唐太宗派唐玄奘去往西天取經就是去到天竺的那爛陀寺。最終四人終於抵達天竺,受如來佛祖點化,皆成佛,並取回真經的故事。

創作背景:

玄奘(602—664年)取經原是唐代的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貞觀三年(629年),他為追求佛家真義,從長安出發後,途經百餘國,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後來玄奘口述了西行見聞,由他的弟子辯機編輯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後來他的弟子慧立、彥琮又撰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在讚頌,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也不時地用誇張神化的筆調去穿插一些離奇的故事,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

取經的故事在社會上越傳越神,唐代末年的一些筆記如《獨異志》《大唐新語》等,就記錄了玄奘取經的神奇故事,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流傳。

西遊記中的西天是指現在的哪裏

  《西遊記》中的西天是指現在的印度,他們師徒四人要去的是佛教的發源地天竺,天竺國就是現在的印度。唐玄奘歷經千辛萬苦去天竺取經,一路上發生了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唐玄奘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其中唐玄奘和三位徒弟的身份都不簡單,因此為他們招來了很多麻煩,他們一路上考驗無數,四個人也解決了一件又一件的困難麻煩事。

  小説面世後迅速得到了大眾的喜愛,這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説,對中國文學界來説意義重大,後來《西遊記》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入多個海外國家,其中對各種各樣妖魔鬼怪的描寫成為小説最大的特點,讓人印象深刻,而唐僧取經這件事也為我們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西遊記中的西天是指什麼?

西天取經是指《西遊記》中的傳奇歷險故事,西天取經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那麼西天取經的西天是哪裏呢?

西天是指天竺,即如今的印度。因為古代的交通不發達,人們以為印度就是天的西邊。

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年僅29歲的青年和尚玄奘帶領弟子離開京城長安,到印度遊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上擔任主講,受到了讚譽。之後玄奘從天竺帶回諸多經書,為中國的佛教發展做出貢獻。

西遊記的西天指哪裏

西遊記中的西天指的是印度,因為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佛祖釋迦牟尼佛與公元前六世紀在古代印度創立了佛教。歷史上玄奘法師是公元629年到達印度,634年到達中天竺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學習,並且在印度遊學17年,於公元645年攜帶梵文經典657部回到長安。然後進行了長達19年的有計劃的譯經,譯出其中75部1335卷佛經。

西遊記中的西天是指現在的哪裏

西遊記裏的西天是指天竺,但是作為東亞人的小説傳記對佛教裏的西天有可能有誤解,東亞人理解的西天即天竺。追溯佛教的起源是印度地區,印度理解的西天應該在印度以西,不是東亞的“以西”,既然西天是由傳説而來,最低要追溯到佛教起源的100年之前,佛教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他們理解的西天有可能是公元前11-6世紀某個時段類希臘(或者就是希臘)某個繁榮地區(極樂代表美好,既然那個西方這麼美好,理應是很繁榮的),早期的佛教人像是有希臘雕塑的影子的。

《西遊記》中寫唐僧去西天取經,“西天”指(),古稱()國

《西遊記》中寫唐僧去西天取經,“西天”指(古印度國),古稱(天竺)國

延伸: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公元前後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由於它的教義一方面有利於統治者麻痺勞動人民,另一方面也給廣大貧苦人民還來精神上的寄託,所以在我國也廣為流傳,對我國文化影響極大。《西遊記》中的描寫就是唐朝貞觀初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印度)取經,貞觀末年,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的故事。

唐僧西天取經中的“西天”是什麼地方?

《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它為基礎拍攝的同名電視劇也成為永不磨滅的經典,對比如今的電視劇毫不過時,很多小孩子的英雄就是裏面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嗎?這個“西天”又是哪裏呢?

在真實歷史上確實存在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而這個“西天”指的就是現在的印度。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以及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尚不完全,而且古時候交通工具並不發達,要麼徒步,要麼騎馬,如果從唐朝出發到印度需要很長時間,這對於古人來説是很遙遠的距離,所以古人認為印度已經就是天的西邊了。

貞觀三年,唐太宗在位時期,年僅29歲的和尚玄奘從京城長安出發前往天竺(當時印度的稱呼)遊學。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唐僧身邊有三位法力高強的徒弟充當“保鏢”,隨時保護唐僧的安全。但那畢竟是書中的世界,真實世界肯定不是玄幻世界。真實的情況是玄奘身邊有且僅有一名弟子陪伴在側,二人相依為命,踏上“西天取經”的路程。

他們一路西去,到達高昌國(現在我國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東南之地)時,那裏的人十分推崇佛教,對佛教情有獨鍾。當他們得知玄奘是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和尚時,非常高興,願意給他倆黃金百兩、駿馬千匹,並封他們為護國法師。面對如此心動的條件,弟子內心動搖了,他選擇留在高昌國,而玄奘趁人不注意,偷偷溜出高昌國向西逃去。但是在路上又被高昌國的士兵截住,原以為這下涼涼了,不料這些士兵送給他一匹白馬和一些文書,是來幫助他的。於是,玄奘向王宮方向拜辭後,騎上馬繼續向西前進。

皇天不負有心人,玄奘歷經艱難險阻之後終於到達天竺。他在天竺潛心學習兩年多,並且有了一定的名聲,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擔任主講,深受人們的讚譽。結束學習之後,玄奘滿載而歸。貞觀20年,47歲的玄奘帶着657部經書回到他的家鄉長安。從29歲到47歲,出發時正值青年的玄奘歸來時已成一位滿腹經綸的成熟中年人。他將人生的四分之一時間拿來花在了“西天取經”上,十幾年的長途跋涉鑄成就了玄奘,同時也鑄就了一項偉大的事業。

唐憎去西天取經,西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唐僧取經的具體地點叫做西天靈山雷音寺!西天自然就是印度,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靈山即印度的鷲峯山,山頂是東西長,南北窄。靠近山崖的西邊有磚砌的精舍,建得非常精美。精舍的東邊有一塊長石,是佛祖當年修道説法經常使用的。靠近南面的山崖下建有一塔,即佛祖説《法華經》的地方。

靈鷲山在印度恆河平原、比哈爾邦那蘭陀和菩提伽耶之間,時至今日依舊是印度佛教聖地,許多朋友到印度 旅遊 都去過,關於山名的起源有兩種説法,一種認為山上有塊大石頭,看起來像是一頭靈鷲,所以取名靈鷲山,另一種説法認為山上曾經棲息了大量的靈鷲,所以叫做靈鷲山。

靈鷲山山坡有很多石洞,傳説是當年高僧修行的地方。

唐僧並不是中土第一個到達西天的人,公認中國留學印度第一人是東晉和尚法顯,他是山西臨汾人,研究佛學半輩子,六十五歲啟程取西經,九死一生,七十八歲回到中土。

第二個取西經的是東北和尚曇無竭,於公元420年就從幽州龍城出發西去,25人西去,5人回國,比法顯晚了五年,但也早唐僧兩百年。只不過曇無竭只帶回一卷佛經,比起唐僧帶回並翻譯的經、論75部1335卷,法顯帶回並翻譯的佛經6部24卷差距較大,所以被許多 歷史 學家忽略!

法顯、曇無竭、唐僧都是佛學東來的開拓者,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做出了貢獻!

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到達的是靈鷲峯大雷音寺,也就是當今印度的鷲峯山,但是通過真實的文獻比照,唐玄奘取經的地方乃是那爛陀寺,那麼問題來了,西天到底是指鷲峯山還是那爛陀寺?

要知道答案,就必須先了解三位取經人——法顯、曇無竭、唐玄奘,這都是用雙腳走出新高度的的高僧。

三大高僧

一、法顯

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最特別的是,當他出發取經時已是65歲高齡老人,這在東晉時期完全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對於普通人來説,別説出海,坐在家裏都怕眼睛一閉就上了西天!

法顯為什麼要冒險去印度取經?

佛教在東晉時已經傳入中原300多年,本土化後很好地站穩了腳跟,但缺乏戒律經典,導致教徒無法可循,上層僧侶生活窮奢極欲,完全違背了佛法本意,為矯正時弊,法顯決定西赴天竺,取回戒律真經。用大白話説,法顯取經的目的是要讓每個和尚都做個好和尚。

沒飛機,道路也不好走,沒有説走就走的旅行的浪漫,迎接他的是:沿途戰火中國家的致命危險,野獸的侵襲,強盜的劫掠,生病的困擾,以及地理環境的艱險。穿沙漠、闖雪山、攀絕壁、涉江河,過沼澤,風餐露宿都是家常便飯,可對於一個60好幾的老人身體來説,這是一個極其殘酷的考驗,憑着胸中那股正法的堅毅,法顯最終到達了天竺。

法顯走過了古樓蘭(鄯善),去 靈鷲峯 (耆闍崛山)朝聖,在 那羅聚落 (那爛陀寺附近,如來弟子舍利弗涅盤之地,此時那爛陀寺還未修建)逗留,先後經過三十餘國,歷經十三年,迴歸中原時已經七十八歲,一本《摩訶僧祇律》,從此將佛教帶入了正軌。

二、曇無竭

宋武帝永初元年,曇無竭決定出海,偕同志同道合的僧人僧猛等25人,從北燕都城龍城出發,踏上西天取經的旅程。

同樣的艱險,同樣的困苦,沿途佛寺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雪山上的孤鷹目視他們離去,大漠裏的駱駝迎着他們到來,絕壁上的老猿長聲告別,深淵裏的游魚驚恐淺藏,只有一日,始終追隨着他們前行的腳步,還有口中吟出的佛唱。

12僧失足墜下了懸崖,8人途中餓死坐化,25人去,只有曇無竭5人回,還有一本《觀世音受記經》,撫慰着出行未果的眾僧。

三、唐玄奘

唐玄奘通常被認定為《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唐玄奘13歲出家,遊歷各地,拜訪名師學習。博學而生惑,唐玄奘發現禪師解説佛家學説各有不同,所引用經典也有出入,導致義理含混,分歧極大,難以融合貫通,不知是翻譯還是原文有失造成的謬誤,於是決定出海西行求取真經,還原佛經原典。

唐玄奘從長安出發,出敦煌,經新疆,輾轉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然後進入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學習。

遊記中詳細提到了靈鷲峯(姞慄陀羅矩吒山),位於王舍城東北,“接北山之陽,孤摽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説妙法”,這此山頂眾多鷲鳥棲息因而得名靈鷲峯,也是如來釋經之處。

法顯當初到達天竺時,王舍城還未修建那爛陀寺;玄奘來時,那爛陀寺已經成了佛教中心,寺內“寶彩、寶海、寶洋”三座藏經樓,共存藏書900萬卷。玄奘得償心願,就此靜心修行5年,研習,參悟禪理,並被那爛陀寺僧人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

那麼唐僧去西天取經到底是靈鷲峯還是那爛陀寺呢?

答案: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那爛陁僧伽藍,名字有兩個出處,一是根據南庵沒羅林池裏之龍那爛陁而命名,二是如來曾為此處國王時樂善好施而得號“那爛陀”,唐譯那爛陀為“施無厭”。

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下本庵沒羅園禮佛,如來在此説法三月,部分商人也因此得證正果,此地便成為了聖地之一。如來涅槃後,摩揭陀國王鑠迦羅阿迭多為展現佛跡、弘揚佛法而修建了佛寺,其子摩揭陀國王繼位後向南擴建,隨後多任國君呾他揭多毱多王、婆羅阿迭多、伐闍羅、中印度王、先後分別向四面擴建,最終形成了宏偉壯觀的那爛陀寺。

根據同樣到達天竺取經的高僧義淨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爛陀寺不是寺廟簡單地堆積,而是宛若一座方城,“寺高三層,高三到四丈,用磚建造,每層高一丈多。橫樑用木板搭造,用磚平鋪為房頂。每座寺的四邊各有9間僧房,房呈四方形,寬約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門,開有窗洞,但不得安簾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隱私。”

義淨從廣州坐船出海,前往天竺,再回歸洛陽時已匆匆20餘年,帶回近四百部梵本經論,金剛座真容一鋪,舍利三百粒,武則天率眾人到洛陽上東門外迎接,並賜予他“三藏”之號,詔命義淨住在洛陽佛授寺。

12世紀,那爛陀寺毀於戰火。

19世紀,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 康寧漢考古發現一片佛教遺址,經與《大唐西域記》核對,證明是那爛陀寺舊址。

通過對比可知,靈鷲峯、那爛陀寺都曾是如來説法的地方,都可能是見佛取經的西天,但隨着摩揭陀國對本庵沒羅園的重建和擴建,那爛陀寺便成為了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成為天下僧人嚮往和學習的聖地,其地位遠遠超過了作為一處遺蹟所在地的靈鷲峯,唐玄奘、義淨等人選擇了在那爛陀寺研習佛經,翻譯梵文的原因也就在此。《西遊記》中唐僧取經之地乃珍樓寶閣,對應着那爛陀寺的寶彩、寶海、寶洋三座藏經樓,而 歷史 上兩人帶回中原的梵文佛經多數出自那爛陀寺,因此可以確定地説,西天就是現在那爛陀寺的遺址所在地,而不是鷲峯山。

(圖片均來自網絡)

唐僧取經 歷史 上確有此事。只不過是唐太宗時期的僧人一玄奘隻身一人前往,歷經艱險,行程五萬裏,費時十七年,經過百十個國家才來到了古天竺國一一現在印度的鷲峯山。(即傳説中佛祖的西天大雷音寺),在此經數年的修行,終取得佛家大乘真經,返回故土大唐長安,將真經安放於大雁塔內,一直做經卷翻譯,直到圓寂。

其實佛教早在東漢明帝時己傳入中國,只不過屬於小乘佛經,修的是渡自己,最多修成阿羅漢。

西遊記是吳承恩在此基礎上編成一部鉅著,演繹出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精采故事。

起因是,如來佛祖(佛家寺廟大雄寶殿必上敬三尊佛,中間即如來佛祖,左右分別為藥師佛和阿彌佗佛。背後還有一尊彌勒佛,據説七億五千萬年後要接如來佛祖班的)認為:東土實行小乘佛法,只能渡自己,易養成貪婪自私習性,應以我大乘佛經傳之,教化他們,方能普渡眾生,修成正果。才派觀世音前往尋找取經人。才有了師徒四人曲折的取經經歷和斬妖除魔的精采故事。

佛祖西天的極樂世界是每個佛教徒畢生修行追求的歸處。連普通人都常用駕鶴西去、命歸西天來形容。他不再是人們對現在某一地理位置的認定,而是人們在最高精神層面的一種神聖的追求和嚮往。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

積德行善才是佛家的真諦。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西遊記》裏唐僧去取經的“西天”,就是指現在的印度。

那麼,為什麼稱印度為“西天”呢?

其實,佛教裏從來沒有把印度稱為“西天”,而是把印度稱為“天竺”。而《西遊記》的作者只是憑空將印度杜撰為“西天”而已。

那麼,為什麼去印度取經呢?

因為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相傳,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釋迦族的王子,在29歲時修行出家。到後來,來到王舍城(今印度的比哈爾邦巴特那之南)。有一天,他打算找一個地方靜坐,於是,來到城外的尼蓮河畔,當他看到有一棵菩提樹時,很是欣喜。於是,就坐在菩提樹下閉目沉思,並一直靜坐了六年。到第七年時,他感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於是,得道成佛。所以,印度佛教源遠流長,存有“真經”!這才導致唐僧不辭辛勞,歷盡艱險,前往印度取經。

我們看到的《西遊記》只是一部小説,與真實的唐玄宗取經的過程會有很大出入!所以,我們決不能把《西遊記》當成 歷史 來讀。

西天也就是現在的印度。

①西遊西遊,往西走嘛,就是往印度的方向。

②西遊中説的是往天竺去,而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古名。

③唐僧一行人是去找如來佛祖求取真經,而如來也就是釋迦摩尼,其起源於印度。

由此可見,唐僧他們是去今天的印度取真經的。

但是問題也來了,我們都知道唐僧生活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而這個時期大唐在經濟文化軍事等等個個方面都是世界頂尖的。人民生活雖説算不上極度富裕,但也可以説是衣食無憂,和平安康了。

反之唐僧取經路上,到處是妖魔鬼怪,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中,與大唐內的景象截然不同,可以説一個天上一個地獄。而可笑的就是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裏的大唐人竟然還要去求助於那些落後地區衍生出來的東西。

唐憎去西天取經,西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先糾正一下,“唐僧”非“唐憎”,唐三藏大和尚也,唐朝著名高僧。

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出自吳承恩的《西遊記》神話傳説。所謂的西天,也不過是傳説中的西天極樂世界,人類最終歸宿,因此也就有了人生走到盡頭,要麼乘鳳上天,要麼駕鶴西去,也不過是死亡“代名詞”。因此自古至今人們只去不返,唯《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個(嚴格説不好用“人”)卻能西去東歸,真可謂創下世界奇蹟,死而復生還有誰?

現實中,西方是個方位。對於世界任何一個具體地點,才有四面八方,具體方位。西相對東而存在,無東豈能有西。因此只要相對東,西去則是無邊無際。因地球是個圓的,覓找西的存在,只能轉圈終生,世世代代有始無終,毫無邊際,累還是不累?。因此方位具體到某點,既是客觀現實的存在,又是虛無縹緲抽象而摸不到邊際。某一地點,具體到“西”既無盡頭,也無邊際。

歷史 上唐僧去西天取經,只是到佛教發源地“古印度迦毗羅衞國”,如今,大概在“尼泊爾”境內。明明在我國西南方,為什麼唐僧要西去?。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古人對方位,不可能像今天,用各種儀器測量得精確,只能是個大概方位。二者,不要説古代,就是今天,由“西安”出發到“尼泊爾”也因“高原”,山路錯綜複雜、坎坷崎嶇,步行只能繞路西行,順勢而為,不可能一個方位到底。因此所謂“西天”就是“古印度迦毗羅衞國”,今天的“尼泊爾”。

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是從長安出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花了十數年時間,長途跋涉,受盡千苦萬難,才到達靈山腳下,在雷音寺取得真經。

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靈山就是古印度的鷲峯山,此山相傳是釋迦牟尼佛打坐講經的地方,南山崖下,建有一座佛塔,是佛祖講《法華經》的地方。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真正的靈山,就在你自己的心中。

品讀西遊,打造經典。曉聞出品,必屬精品。

小説西遊記就是以真實的玄奘法師西行求法的經歷為藍本,進行戲劇化的創作而已。自然,最終的目的地,也和玄奘法師的目的地一致,那就是今天的印度。為什麼叫西天呢?因為在唐朝時,印度叫“天竺”,又在大唐的“西方”,因此玄奘法師是西行求法,到釋迦摩尼佛的傳法地求取真經。小説中的西天,就是如來所在地,杜撰了一個靈山大雷音寺,唐僧一行最終要到那裏取經。

唐僧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現在的印度啊。在印度的那蘭陀寺取經修行的。

西天取經就是去印度,我就不明白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按説佛教是教導人們好善樂施,做一個善良的人,但現實中的佛教聖地現在的印度卻並不是這樣一個國家,到處都是思想落後,老人,拐賣兒童,婦女。這樣的一個國度。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西天”指的是什麼?

《西遊記》裏面説的“西天”其實就是“西天極樂世界”,也就是如來佛祖的地盤。

可是現實中西方並沒有什麼西天,我相信吳承恩恐怕也清楚這一點。

那麼,這個“西天”是什麼就有待商榷,我比較傾向於,這個“西天”其實是一種境界,是隱喻“一意修行必能成正果”之意。

TAG標籤:西天 西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