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紅樓夢》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1

《紅樓夢》,我在百度百科裏尋到這樣一段簡述:”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淒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藴,在我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我國古典小説的高峯,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可是我倒並不這麼認為。我無法做出那樣宏觀的概述,也無法從這本書裏讀到什麼手法、底藴、價值。我看到的,只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樣的無奈和辛酸,還有那可以與我突生淚水的人走茶涼的哀莫結局。

憶及黛玉初來賈府時,雖説是孤苦伶仃,可那一大家子説笑喧譁、門庭若市的場景,是多麼紅火、熱鬧、令人心生嚮往,那場詩文之賽多麼令人欽羨、讚歎,而那賈府上下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感情,又多麼難得可貴。可隨最終還是家道敗落、家破人亡,只留一個人活下來。這,便是現實而殘酷的結局。

對於這個令研究紅學的人苦苦哀歎的結局,我則是帶着一分不敢言説的竊喜和九分濃濃的悲痛。竊喜這個故事不是俗套,是孤傲作者的點睛絕筆,而悲痛,則與常人無異。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賈家之人走的走、散的散時,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興衰,可我同時也明白,這只是一個作者嘔心瀝血創造出的虛擬環境,不是真實的。可對於其中林黛玉這個角色,我卻寧願相信這是真的,是真實存在的,她的離去,是我唯一悲痛的事情。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2

一段纏綿的情緣,兩眼流不盡的淚水,三人生死糾葛的愛恨情仇……

初遇時,那句,"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一眼,她入了他的眸,他也入了她的心。此後,她流淚是為他,他瘋魔也是為她。沒人知道,他曾是神瑛侍者,她曾是一枚絳珠草,木石前盟,是他們的緣,亦是他們的劫。

神瑛侍者帶着五彩石來到繁華紅塵,而絳珠草為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追隨侍者而去,許願以一生的淚水來報答。她確是留了一輩子的淚水,耗盡了心神,最後鬱鬱而終。

神瑛侍者入世,銜玉而生,故名寶玉,一年後,姑蘇林黛玉出生,她就是絳珠仙子。在賈敏去世,林如海逐年老去的情況下,為了黛玉有人陪伴,教導,林父將黛玉送去賈府,黛玉與寶玉糾纏一生的命運便就此開始了。

寶玉與黛玉相識相知,他們興趣相投,在封建制度,森嚴等級下,他們都有着與世不容的逆骨。他們的相戀同所有的戀愛相似,甜蜜而又酸澀。他們矛盾過,黛玉曾因爭吵誤會剪碎了贈予寶玉的香囊;他們契合過,黛玉葬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道盡了歲月的無情,時光的殘忍,寶玉亦有感而發,悲慟大哭;他們思念過,當寶玉失玉,神智迷失時,誤以為黛玉將要歸家,他的淚水裏,是最真摯的情;他們痛苦過,當黛玉病重,為寶玉的消息病況疏好疏壞,而彼時正神志不清的寶玉,因將要娶黛玉為妻而有了一絲清明。兩個痴兒,為彼此傾心,為彼此傷神,誰又知這只是一場註定沒有結果的姻緣。

金玉良緣,本是兩個人的幸福,這裏,卻是三個人的悲劇。黛玉魂歸離恨,寶玉看破紅塵出家,而寶釵,一人獨守半生寂寞。黛玉清高淡泊,悟性極高;寶玉天資聰穎,多情而又痴情;寶釵曾有詩"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他們都有絕世的才情,可惜在腐朽且日漸衰落的大觀園的禁錮下,他們的人生走向了遺憾,走向了生離死別的結局

我仿若還能看見黛玉泯脣一笑間的風情,還能聽見那委婉哀怨的葬花吟,我感受到了寶玉與姐妹嬉鬧時的愉悦,體會到寶玉出家時四大皆空,茫然若失的心痛,我眼前還有寶釵嫵媚秀麗的身姿在浮現,耳邊仍有她半生孤寂的歎息在迴響……

曲終人散,唯留一杯清茶,淡淡品,似有餘韻……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3

暑假閲讀了《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場紅樓夢中的夢事,寫盡人間的悲歡。

這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開卷詞。在這本書中我喜歡的人物也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三個人物:賈寶玉、林黛玉和丫環晴雯。

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文中所刻畫得最仔細的,那就是林黛玉,黛玉從小就體弱多病,並且她常常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在心裏,不説出來。在賈府中常常默默寡聞,因為她多猜疑,並把愁放在內心的性格,和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使她與寶玉的愛情也無法長久。她與寶玉無法長久的在一起,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她有愛情,可她只放在心上,無法讓寶玉真正的理解。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體會不到。黛玉悲哀只能用詩來寄託自己的精神。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就是萬箭穿心的那種窒息感,那種肝腸寸斷的刺痛。

她實在是太愛寶玉了,直至臨終前還是在笑着喊着“寶玉,寶玉……”。悲慘,委屈地離開人世。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4

當你問我最喜歡哪本書,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説:“《紅樓夢》!”一講到《紅樓夢》,我的腦中就會浮現出賈寶玉,林黛玉等小説人物。

在一次關於人物描述介紹的課文學習中,又講到《紅樓夢》中的王熙鳳,讓我和譚教師對這本書產生了共鳴。沒想到譚教師也喜歡這本書,上課的時候,我便仔細聽譚教師對王熙鳳這個人物的性格分析,心裏全都被文章迷住了。一下課,我便立刻去找譚教師一齊瞭解《紅樓夢》更多的含義。

有一次,我在閲讀了《紅樓夢》的時候,對文中人物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情感產生了疑問,便去找譚教師一同探討。譚教師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就一見鍾情,因為黛玉的疑心病所以在一點點小誤會的時候吃醋,在兩人的情感中會發生很多矛盾,感情不穩定。而我的觀點則認為,在寶玉初會黛玉的時候,因為黛玉的外貌產生了好感,在以後的生活中,因為許多事情而漸漸發現了對方的心意,使感情加深了,可是由於黛玉的細心眼,難免會發生一些糾紛。在我和譚教師進取的探討和分析下,最終的結論是:黛玉和寶玉初見時,雙方心裏都產生了一點好感,在之後生活中的矛盾和一次次的談心、溝通,使感情又更進一步,但誤會也是難免的。

我和譚教師都喜歡看《紅樓夢》,又疑問時雙方一齊討論,使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更加明白了。能和教師一齊看一本書,就能互相學習到更好的知識.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前世的情緣,後世來還。一段神話,揭開了塵封的記憶;一塊寶玉,勾出如煙如雲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脈情思,讓我們回味再三。

我曾感歎結局的悲哀,黛玉的抱憾而亡,寶玉的看破紅塵,寶釵的夜對孤燈,以及賈府的衰敗蕭條;我也曾抱怨曹雪芹的狠心:“為什麼不成全寶、黛的愛情,反使他們陰陽相隔,最後落得個天各一方?人世間就真的只有憂愁與傷心的淚雨嗎?”

放下這本書,卻放不下一腔憂愁,放不下寶、黛的愛情悲劇,放不下顰兒的淚、顰兒的憂、顰兒的愁、顰兒的苦。

她有閉月羞花之嬌美,卻“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顯出她的弱不禁風,她的淚眼朦朧、魂牽夢縈。

她本是冰雪聰明的奇女子。魁奪菊花詩的瀟灑,廬雪庵爭聯即景賦詩的敏捷,與湘雲月下吟詩的才情,至今還歷歷在目,她將無人能比的才情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我折服,令數千萬人為其傾倒。但細細品來,纖巧感傷的字句後,又隱藏了多少眼淚,多少心酸。

身世的悽慘、寄人籬下的痛苦,誰人知曉?孤傲自許的清高,天真率直、反封建的叛逆性格,註定淒涼結局,淚盡而逝。

三月,花朵豔放,花香滿天,黛玉,卻用鋤將一瓣瓣青春的碎片,連同自己的淚珠兒,一起埋入芬草菲飛的泥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她把自己的渴望、夢寐、生活的苦澀,全都埋入土中,卻埋不掉孤獨,如影隨形的孤獨,與生俱來的孤獨。

與寶玉愛情的悽苦,本是情投意合,情意綿綿。寶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性格孤僻、人緣不好,成為她通往幸福大道的一塊絆腳石,使得原本疼愛她的賈母對她漸漸疏遠,勝利的天平自然傾向了城府極深的寶釵這邊,鳳姐的一出偷樑換柱計使兩人痛失所愛,黛玉含淚焚詩,含恨歸去,從此陰陽相隔,寶玉瘋瘋傻傻,後看破紅塵,削髮為僧。可悲,奇苑仙葩早做北邙鄉女!

黛玉的悲劇,始於封建社會的黑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愚蠢,曹雪芹之所以塑造這樣一個悲劇典型,可能是為了告訴世人:那時還有多少才情兼備的女子被封建社會的黑暗所淹沒,在苦難中掙扎。多少才子,厭惡官場,落得個一生貧困潦倒。曹雪芹是否也把自己的痛思寄託在這個奇女子身上呢?無人知曉。

清冷的晚風撩起歲月的簾幕,斯人已去,後人無語……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6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7

或許,人生是如詩一般的美好;或許,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許,人生如戲劇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一般,演繹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讓人蕩氣迴腸。

對於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以《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説推上了頂峯,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悽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正是因為《紅樓夢》這般精彩,所以讓我們對人生有更多了體會,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更深的瞭解。

我們的人生,正是如詩如歌般的歲月,有過開心的笑容,有過傷心地淚水,有過真心的悔責。誰都有過失敗,曹雪芹筆下的寧國公也如同所説。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説,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只不過作者是我們自己罷了。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説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讀完《紅樓夢》這部歷史名著,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為有了這些讓人震撼內心的經典名著,才會讓這華彩美文滋養着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想必經典誦讀已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們國家這些古典文學,也讓人為之讚歎,耳熟能樣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都在人生長河裏,如寶石般栩栩生輝,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遠行在如戲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戲。曾幾何時,那些古時的文學大師們,把滿腔熱血,把人生感觸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跟前,名著讓人慢慢感悟,經典讓人回望過。就讓我們在如戲般的人生中,盡情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8

昔日的大觀園張燈結綵,氣勢宏大,熱鬧非凡;昔日的瀟湘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淚痕斑斑。一曲紅樓,卻只聞那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你輕蹙眉頭,微拂輕袖,像朵出水芙蓉,倚着窗兒,你那悽悽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伴着你那晶瑩的淚水,不禁要歎息,這偌大的一個大觀園,卻有誰能瞭解我的愁?大觀園和你那一身的病,使你那明澈的眸子黯然了。你的多情只能換來一份鏡花水月緣。

你冷眼看着這賈府,鳳姐“機關算盡太聰明”,那些阿諛奉承也看盡了,功名權貴不過也就是水中的泡影罷。一聲歎息,一片哀愁。

你,閬苑仙葩——林黛玉。因不堪那金玉良緣,你帶着一份淒涼離去,瀟湘館人去樓空。

這就是你讓大家看到的你,看到的閬苑仙葩與無暇美玉的悲劇。合上《紅樓夢》,撥開歷史的迷霧,真正看到的,是賈史王薛的興亡盛衰,看到的是在封建道德觀念中受迫害的人。風水輪流轉,一個朝代、一個家族的盛衰只在轉眼間。因為在那封建時代,寶、黛二人被迫分離;因為權勢利祿,才有在賈府之人精心設計下的金玉良緣。這些,並不是湊巧。這一切,要告訴我們的不止是歷史的變化,不止是對過去權勢對百姓的迫害的抨擊,不止是對腐敗黑暗社會的批判,更是對毒害人心的封建觀念的反對。

同樣,這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封建社會破壞了一場美好的婚姻,這樣一場較量,一邊是反對封建追求自由,一邊是功名權貴榮華富貴,也是你,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同樣也是一個生性孤傲的封建叛逆者,看着封建觀念像一團霧籠罩着這兒,你如一縷微弱的光,想突破它卻不能,追求的美好遙不可及,這是你的淒涼,也是你的可貴之處,欲求不能,只好作罷,但至始至終懷揣着一顆追求自由的心。一曲紅樓,帶來無數的歎息。

昔日的林黛玉素雅如芙蓉,只任風雨來襲,心比天高,只為追求美好,憧憬未來,怎奈那大觀園只留下她模糊的淚水。一曲紅樓,卻只聞那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9

《紅樓夢》的開篇,各樣人物出場,便是通過人物眼光,在對比中各自亮相。寶黛初會,一見面便似曾相識,”這個妹妹我曾見過“。賈寶玉初見林黛玉,便抓住她於眾不同的外貌特徵:”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雖也用説書傳統的肖像套話,卻又不落俗套地勾畫出了黛玉所特有的”籠煙眉“。正因黛玉”眉尖若蹙“,寶玉給她取字”顰顰“。正因黛玉”淚光點點“,寶玉覺得”久別重逢“。正因黛玉貌如”神仙“,卻並沒有”通靈“佩飾,寶玉登時發作起痴狂病,狠命摔去那”勞什子“。正因為運用了有特徵的肖像為引線,從而帶出了有個性的心理、言語和行動描寫,顯示了主人公心相通的痴情,拉開了《紅樓夢》大悲劇的序幕。

曹雪芹描寫賈寶玉的肖像,一次未能盡意,再次讓他亮相,使黛玉感到他”外貌最是極好“,卻又已”好皮囊“跟世俗所説的”腹內原來草莽“形成反差。這種”表裏不一“的肖像,喚起讀者的關注。眼睛是心靈的窗户,肖像描寫中”眼睛“的描寫甚是重要,我們經常説:他的眼睛會説話。魯迅説: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是畫了全副頭髮,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畫好眼睛,等於成功地描寫了肖像。而成功的肖像,就等於在讀者眼前,打開了認識人物的窗户。曹雪芹這樣描寫黛玉的眼睛:奇眉妙眉,奇目妙目,奇想妙想,真真寫殺!那奇妙處,就在於會説話,能讓讀者透過它們看到內心。

生活中不存在容貌完全相同的人,人物外貌的獨特之處,就在最能體現其人本質並且足以區別他人的地方。作者應該根據人物的性格,作品的需求,用精巧的筆墨把它們描寫出來,力求外貌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特色鮮明。

名著《紅樓夢》個人讀後感10

《紅樓夢》是一本封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反映了一箇舊社會大家庭從興旺到衰敗的全過程,向我們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從相識到相愛到被人拆散的愛情故事。

柔情似水、淚眼朦朧、紅顏命薄,乃林黛玉也。《紅樓夢》這一本書中一共寫了九百多個人物,而我最喜歡的,便是林黛玉。

她是一個身世坎坷、寄人籬下的女子。她六歲喪母,後又離開父親,來到了賈府。她是一個多心小心、多愁善感的人。説她多心小心,那是因為她想的事兒要比別人多,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個詞,也要細細地咬文嚼字一番。因此,寶玉便説她:“……那是你多心,才染出一身病來。”

但是,她又是那麼傾國傾城,那麼才華橫溢呀!美,美在兩彎似蹙非蹙籠眼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才,就拿“元妃省親”來説,她作的詩與眾不同,當寶玉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最後一首詩時,她快速地寫了一首律詩,幫寶玉解圍。和寶玉相互贈帕時,一口氣寫了三首詩。

我有時恨過曹雪芹:為什麼把黛玉的生活寫得那麼悲涼,又為什麼硬把寶、黛的愛情拆散?現在想想,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作者這樣寫既符合那個時代的特點,也更讓我們看到了古代的人們,特別是女孩子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是多麼的困難,讓我們更真實地瞭解了古代的社會生活。

像黛玉這等才女,如果在今天,也許她會成為一位名揚天下的文學青年,比如會成為詩人或作家,也許她還能享受榮譽所帶來的富貴、地位。但是,在舊時封建社會中,總是重男輕女,封鎖了多少才女的才華!像林黛玉一樣,一生只能呆在那極為渺小的大觀園裏,沒有一點獨立自主的機會。最後,隨着家族的衰落而走向悲劇、走向滅亡,像一朵婀娜多姿的花,無聲地開,悄悄地走……

月夜是那樣的寧靜,一輪新月掛在空中,沒有一點兒喧鬧聲。而此刻的我,卻心潮澎湃,我為舊時封建社會的黑暗而憤怒,為舊時封建大家庭由興到衰而感歎。

TAG標籤:名著 讀後感 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