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學習教育 > /列表

滅造句亡

下面為您提供關於【滅造句亡】內容,供您參考。

1、革命的火種永遠不會熄滅!

2、如果世界上沒了空氣,人類就滅亡了。

3、歹徒害怕同夥泄露內幕,竟殘忍地殺人滅口。

4、瀕臨滅亡的野生東北虎只存在幾隻了。

5、他自動加入到了滅火的隊伍中。

6、盤踞在烏龍山的土匪被消滅了。

7、電燈突然滅了,教室裏黑洞洞的。

8、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9、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10、歹徒妄圖毀滅罪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沒有得逞。

11、這種欺師滅祖、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做不出來。

12、邊防軍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殲滅一切來犯之敵。

13、中華民族反抗侵略,抵禦外侮的精神是不可泯滅的。

14、以精鋭之師擊滅小股流寇,猶如以水救水,易如反掌。

15、燈,明知最後的結果是熄滅,卻還是無悔的燃燒。

16、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代代相傳,任何力量也不能使它泯滅。

17、范蠡既佐句踐滅吳,便離越適齊,從此隱姓埋名,泛遊江湖。

18、為了防止兇手殺人滅口,目擊證人正受警方嚴密保護。

19、要家家户户準備滅火器,就是要防患未然,避免火災的發生。

20、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良知泯滅之前還有一點點自知之明。

滅造句亡

關於【滅亡】擴展閲讀

【滅亡】漢語拼音為:miè   wáng。

【滅亡】基本意思為:(動)①使國家、種族等不再存在:自取~。②已不存在。[近]消亡|消失。[反]產生。

【滅亡】解釋:滅亡,是指消滅;被征服;被消滅;不復存在。語出《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 滅亡 mièwáng(1) 消失帝國的滅亡過程韓魏滅亡。——《戰國策·魏策》(2)消滅;被征服;被消滅自取滅亡引證解釋1. 不復存在。《書·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 唐 姚合 《從軍行》:“又無遠籌略,坐使虜滅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姐》:“ 四姐 因言:‘阿姊狠毒,業殺三人矣。惑之,罔不斃者。妾幸承溺愛,不忍見滅亡,當早絕之。’” 老舍 《茶館》第二幕:“ 王利發 真像個‘聖之時者也’,不但沒使裕泰滅亡,而是使它有了新的發展。”2. 使不存在。《公羊傳·僖公元年》:“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漢書·張耳陳餘傳贊》:“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何鄉者慕用之誠,後相背之盭也!” 唐 元稹 《人道短》詩:“ 仲尼 留得孝順語,千年萬歲父子不敢相滅亡。”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二章第一節:“ 中國 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鬥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 中國 ,也永遠不能滅亡 中國 。”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歎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説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着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説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衞生是光榮的,不講衞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衞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藉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彷彿”造句:“今天冷極了,風颳在臉上彷彿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儘管……可是……”造句:“儘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着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徵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TAG標籤: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