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立式説唱俑拿的什麼琴

立式説唱俑拿的什麼琴

立式説唱俑拿的不是琴,是圓形扁鼓。擊鼓説唱俑出土於四川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俑通高55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俑身上原有彩繪,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揚起,左臂下挾有一圓形扁鼓,右手執鼓槌作敲擊狀。俑人嘴部張開,開懷大笑,彷彿正進行到説唱表演中的精彩之處。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擊鼓説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立式説唱俑拿的不是琴,是圓形扁鼓。擊鼓説唱俑出土於四川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俑通高55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俑身上原有彩繪,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揚起,左臂下挾有一圓形扁鼓,右手執鼓槌作敲擊狀。俑人嘴部張開,開懷大笑,彷彿正進行到説唱表演中的精彩之處。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擊鼓説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立式説唱俑拿的不是琴,是圓形扁鼓。擊鼓説唱俑出土於四川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俑通高55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俑身上原有彩繪,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揚起,左臂下挾有一圓形扁鼓,右手執鼓槌作敲擊狀。俑人嘴部張開,開懷大笑,彷彿正進行到説唱表演中的精彩之處。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擊鼓説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東漢説唱俑?

是我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它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多為一人説唱,以小鼓擊節伴奏。擊鼓説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東漢“擊鼓説唱俑”

造型

擊鼓説唱俑出土於四川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俑通高55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俑身上原有彩繪,現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揚起,左臂下挾有一圓形扁鼓,右手執鼓槌作敲擊狀。俑人嘴部張開,開懷大笑,彷彿正進行到説唱表演中的精彩之處。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此俑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意義

“説唱”是中國曲藝藝術的主要特徵,它究竟起源於何時,現在已經無從稽考。這件出土於中國西部四川省的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擊鼓説唱俑,為我們探討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絲線索。 同時它的發現證明早在東漢時期,説唱藝術已經日臻成熟並廣泛流傳於民間。擊鼓説唱俑不但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傑出作品,也是中國曲藝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資料。

東漢“立式説唱俑”

造型

1963 年出土於四川郫縣宋家林東漢磚室墓。通高66.5 釐米。灰陶,捏塑,因年代過久,原有彩繪已不清。但依然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風貌。(説唱俑頭上戴着一頂旋紐的尖頂小軟帽,遠遠看去,頗似一個高聳的髮髻;上身赤裸,左臂上套了一個臂 ,為了突出滑稽的效果,作者誇張的治療,他的上身赤裸的目的 將其上身塑得特別長,並在胸與腹之間塑出一道深槽。下身穿一條淺襠長褲,為了突出滑稽的效果,褲子塑得特別低,僅僅兜住了起的肥腴臀部的下半部。長褲雖然短襠,但其褲管並不窄小, ,這是擴大和褲管是靠兩條腿覆蓋最 僅露出了腳趾。為了突出質感,作者在褲子上用線刻方法表現出十數道橫向的褶子。由於職業的關係,這件陶俑的整個形象都是非常滑稽的:他的頭原本是可以正面向前的,卻故意偏在一邊;他的脖子本來是可以伸直的,此外,故意向前伸展,肩膀是平的原 為了達到滑稽的效果,故意地將雙肩聳起;還誇張性地將腰塌下、撅起臀部,故意地眯起兩眼,將嘴撇成歪歪嘴,把舌頭伸得老長並用力地鼻子。兩臂伸直,聚於腹前,左手捧扁平鼓,右手持棒作欲擊鼓狀。稍微偏左,試圖拉直腹部,身體扭曲 誇張性地下蹲。所有這些滑稽的動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了藝術家們想要達到的目的。引網絡資料)

意義

它從不同的層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對研究當時的風俗及人文地理都有極大的價值。現藏四川省博物館。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464240.htm#3

<<説唱俑>>的誕生年代

説唱俑是我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它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多為一人説唱,以小鼓擊節伴奏.

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強盛時期。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稱雄,到公元220年曹丕廢帝,歷時420年。

漢朝初年,百業襄敗,經濟瀕臨崩潰。漢初統治階級吸取秦王朝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以發展社會經濟為指針,重農抑末,削減商賈大户的經濟實力,減輕農民租税,到了漢文帝時,即更進一步提倡節儉,提倡農耕,免天下農田租税12年。漢景帝時又將租税減至三十份之一,從而出現以經濟鼎盛而聞名於歷史的“文景之治”。

漢代陶俑,就是在繁榮的經濟基礎上所產生和興盛起來的。由於國力的強盛,貴族王侯們蜕變侈奢、縱情享樂。《漢書?成帝紀》載:“方今世俗奢僭罔報、靡有厭足”。公卿列侯,親屬近臣、四方所則,未聞修身遵禮,同心憂國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治園池,多蓄奴婢,被服騎轂、設鐘鼓、備女樂,可謂“夯侈報欲”。

生時醉生夢死,死後更要厚葬以“示德”,其時盛行“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厚葬為德,薄終為鄙”,王公貴胄們不惜傾盡家資修建陵寢。

多姿多彩如漢代彩陶藝術俑,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

從迄今為止考古發掘情況看,兩漢各時期陶俑,有較大的差異,但漢代陶俑與前秦及隋唐陶俑的根本區別,突出地表現對神韻的追求上,漢代傑出工匠所遺下的藝術品上所體現的風格,表明這一時期藝術家對神韻的理解與追求——在寫實的基礎上刻劃精神,以形似求神似,這一創作理念在説唱俑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藝術家截取説唱藝術最精彩的説唱舉動,利用形體誇張及人物面部表情變化來突出藝術形象,看似頭大身小,軀體粗短,身材比例失調,但恰恰如此,其豐富的説唱內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藝成功者的自然流露(圖人),被刻劃的惟妙惟肖,恰到好處。

説唱俑席地而坐,頭戴軟小冠,並以長巾圍繞一匝,前額上打一花結。上身光赤,下身著長褲,赤腳,額前佈滿皺紋皺,眯縫雙眼,活潑詼諧憨厚之態。説唱俑左臂抱一扁鼓,翹起的右腳,揚起的握着鼓椎的右手,都着意表現出一位神采飛揚的説書人的滑稽形象。這個説唱俑的表演彷彿已經進入了,他得意忘形,表情誇張,竟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唐代寺院為宣揚佛教,常以講唱形式述説佛經故事,以吸引聽眾。講唱時,還可加用樂器伴奏。其講唱的文詞稱作“變文”。十九世紀末,在敦煌莫高窟發現變文作品,其中有講唱佛教故事的,如《阿彌陀經變文》、《維摩詰經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等,也有講唱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的,如《孟姜女變文》、《伍子胥變文》、《秋胡變文》等。有一篇《王昭君變文》,為五代抄本,在當時流傳很廣。唐代詩人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詩云:“妖姬未着石榴裙,自道家連錦水濱。檀口解知千載事,清詞堪歎九秋文。翠眉嚬處楚邊月,畫卷開時塞外雲。説盡綺羅當自恨,昭君傳意向文君”。反映了民間女藝人演唱《王昭君變文》的情景。西安西郊曾發現一組唐代説唱俑。一長鬚長者講唱,神態幽默。兩人伴奏,一人吹笙,一人做雙手彈撥狀,樂器已失,似為琴箏類樂器。這是一組生動的唐代説唱藝人形象。

説唱俑||2000年前的説唱藝人

你聽過古代的説唱嗎?有沒有想過:古代也有説唱藝人?他們是怎麼説唱的呢?會不會也像現在的説唱一樣,有自己的beat和flow?

【時勢造就藝術】漢朝初年,百業襄敗,經濟瀕臨崩潰。漢初統治階級吸取秦王朝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以發展社會經濟為指針,重農抑商,削減商賈大户的經濟實力,減輕農民租税。到了漢文帝時,即更進一步提倡節儉,提倡農耕,免天下農田租税12年。漢景帝時又將租税減至三十分之一,從而出現以經濟鼎盛而聞名於歷史的“文景之治”。由於國力強盛,貴族王侯們蜕變奢侈、縱情享樂。其時盛行“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厚葬為德,薄終為鄙”,王公貴胄們不惜傾盡家資修建陵寢。據《漢書徐樂傳》記載,漢武帝時,“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證明了當時説唱藝人的流行程度。民間藝人們順應市場需求,為他們特供説唱俑。因為是供應特權階層的人俑,能工巧匠們不敢懈怠,精心製作了大量生動傳神的説唱俑,客觀上也創造了藝術。漢代藝術俑,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

【東漢説唱俑】而四川綿陽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東漢説唱俑不僅是館內文物中的五絕之一,也是陶俑中的搞笑擔當。你看他頭戴一頂小帽,帽上還插着一朵小花。從他額頭上的皺紋來看,應該是個中年男子,眼睛笑得像彎月一般,還吐露着舌頭,説不定哪個時候就會給你來上一段“freestyle”。最讓人好奇的是這圓圓鼓鼓的肚子,不知道還藏着多少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在娛樂風氣盛行的漢代,滑稽戲表演幾乎無處不在,成為皇室公卿、達官富豪乃至民間百姓的生活必備,説唱俑塑造的就是這些滑稽戲演員的形象。在當時,他們還有個專門的名字“俳優”——俳即詼諧滑稽,優就是演員。實際上,這種説唱藝人身體是有缺陷的,甚至大部分人都是侏儒,天生畸形的身體被上層人士認為很有趣,專門拿來取樂。這樣看來,説唱俑也帶上幾分悲涼的底色了。漢代極為重視衣冠禮儀,裸着上半身表演,説明説唱藝人的社會地位相當低賤。因為殘忍的活人殉葬在漢代已經被取消,只能用陶人俑做替代品。

《擊鼓説唱俑》的藝術特色

從此俑的整體造型來看仍然屬於古拙的藝術風格。作者顯然不是簡單地模仿生活中的説唱藝人,而是着重表現説唱藝人的一種特殊神氣,即企圖用他所説唱的有趣的故事引起聽眾強烈的興趣。

説唱者的那種伸頭、聳肩、眉開眼笑、近乎手舞足蹈的神態,把他有聲有色的表演刻畫得惟妙惟肖,極其傳神。從其詼諧而健康的神態中,人們似乎聽到了他爽朗的笑聲。

並且可以想象出他所説唱的內容,甚至使人們似乎看到了在説唱者的前面,有一批聽眾正在興致勃勃地傾聽他的出色表演。很顯然,這一陶俑的作者,似乎很懂得發揮觀賞者的聯想作用。

秦漢陶俑的造型不僅有威武的軍陣,也有這樣極具生活氣息的人物。該件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挾鼓,右手舉槌作擊鼓狀,正忘情地進行説唱表演。

其手舞足蹈的形態,眉飛色舞的表情,將一位漢代“説唱藝術家”的現場感覺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反映了東漢時期高超陶塑藝術水平。該件陶俑富含濃郁的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

四川的東漢墓先後出土多件形象類似的擊鼓説唱俑,這表明當時蜀地説唱表演頗為流行。漢代説唱者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同其他舞樂百戲節目同場獻藝。

擴展資料:

擊鼓説唱陶俑以寫實的手法刻畫出了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它的發現證明早在東漢時期,説唱藝術已經日臻成熱並廣泛流傳於民間,因此它也是中國曲藝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資料。

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褲赤足,左臂挾鼓,右手舉槌,作擊鼓説唱表演,神態詼諧,動作誇張,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

東漢擊鼓説唱陶俑高56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俑身上原有彩繪,現已脱落。陶俑頭戴幘,左臂下挾一圓形扁鼓,右臂平直,手執鼓槌欲擊,兩臂戴有瓔絡珠飾。陶俑上身赤裸,下穿長褲。

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揚起,腳掌向上,張口,露齒,眯縫雙眼,露出活潑詼諧憨厚之態,動作誇張,活現一俳優正在説唱的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擊鼓説唱俑

漢代青銅雕塑都有什麼特點?

漢代青銅雕塑,以善於刻畫特定人物的表情動態見稱。西漢初期以兩廣地區的幾組銅俑為代表,廣西貴縣風流嶺墓的一件身着盔甲的跽坐銅俑,高39釐米;伴一匹青銅馬,高約115釐米,姿態雄健威武,是繼秦代銅車馬之後,西漢前的大型青銅雕塑傑作。

廣西西林縣普馱糧站銅鼓墓的一件青銅騎馬俑和一組青銅4人六博俑,造型亦甚生動,六博俑外形洗練,着重刻畫因勝負而引起的得意或沮喪神態。廣州動物園漢初辛偃墓有兩件鎏金侍女俑,出色地刻畫了地位卑微而善良聰慧的侍女形象。

西漢中後期,銅俑種類增加,優秀作品如陝西西安玉豐村的銅羽人,河北滿城劉勝墓的銅説唱俑,以及甘肅靈台、西安東郊、四川資陽等地的銅六博俑。

其中,銅羽人長臉尖鼻、顴骨隆起,大耳過頂、肩臂生翼,作舉手微笑,反映了當時封建貴族祈求“羽化登仙”的社會風尚。滿城劉勝墓出土的銅説唱俑,形貌服飾似胡人,滿臉堆笑,逗人開懷。靈台的4人六博銅俑,表情亦極生動。

此外,陝西興平茂陵東側陪葬坑的鎏金銅馬,高62釐米,長76釐米,筋骨勁健,金光熠熠,顯示了西漢後期雕塑與冶鑄的卓越技藝。

東漢時期,安定,農業大為發展,使得人們過着“穀物滿倉,牛羊成羣”的安樂生活,反映在他們的墓葬明器中,陶塑的豬、狗,牛,羊、雞、鴨等家畜家禽以及糧食、井欄、爐灶,樓台等小形模型,是很多見的,可説是漢代墓葬的突出特點,後代也或多或少地承襲了這一風習。

這些塑製品,尤其是豬狗之類,正因其體積小,作者更容易掌握形象,塑出動態。如活潑的小狗,豎耳卷尾,神氣活現,被塑得很有生趣,豬則塑得肥胖,顯出行走困難的樣子。可以説是做到了各如其分。

在東漢墓葬中,也有不少陶鞍馬,其體積與上述楊家灣漢墓騎士馬相近,體軀造型矯鍵有力,肌肉緊縮誇張,特別突出了馬的倔強性格,具有漢代的精神氣質。

東漢陶塑品種增多。反映農業生產的有廣東佛山的插秧運肥陶水田模型、四川宜賓的持鍤執箕俑等;反映莊園經濟的,如河南陝縣及淅川由部曲家兵守衞的陶水榭、四川新津的佩刀執鍤的部曲俑;刻畫農婦繁重勞作的,有四川新津的背兒捧箕俑、河北內丘的抱嬰舉燈俑等;反映家內勞作的,有山東高唐、河北石家莊及四川重慶的庖廚俑、河北內丘的舂米俑;反映醫療衞生的,有河南南陽的鍼灸陶人。

最有特色的是反映娛樂生活的,有河南洛陽的各種樂舞雜伎俑、靈寶張灣的綠釉六博俑、四川資陽的吹笙俑、成都天回山的伴唱俑與坐式説唱俑、郫縣宋家林的立式説唱俑等。如天回山陶俑中的説唱俑,高56釐米,坐於圓榻上,右手揮舞鼓槌,左臂環抱圓鼓,着長褲,赤腳,似正説到精彩處,作手舞足蹈狀,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民間説唱藝人的形象。

東漢動物陶塑,形象十分生動。如河南輝縣百泉的陶子母羊與陶狗、河北滄州的綠釉陶豬、四川成都、彭山及樂山等地的大陶馬等。東漢木雕在河西走廊發現較多,如武威東漢墓的木雕舞俑與侍俑、木雕鎮墓獨角獸、木狗、木猴、木牛、木馬、木雞、木鵝等。

東漢青銅雕塑,有甘肅武威雷台的青銅車馬儀仗俑羣、湖南衡陽道子坪銅牽馬俑、貴州清平壩的青銅車馬、河北徐水防陵出土的兩匹高116釐米的青銅大馬,河南偃師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銅奔羊、小銅牛和小銅馬等。

尤其造型精美、構思奇巧的銅奔馬,亦稱“馬踏飛燕”,通高34.5釐米,作者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設計一匹飛馳電掣的駿馬,三足騰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飛的鳥背上,側視的基本輪廓呈倒三角形,具有強烈的運動感,被譽為漢代青銅雕塑的奇葩。

九龍山的“説唱俑”

上圖為仿東漢“説唱俑”雕塑羣

上圖2一6為河邊古鎮街道

  説唱藝術,因其輕鬆、歡快的藝術風格,備受人們的歡迎。其實,這樣的文藝生活,自古以來就有。在綿陽市博物館,陳列着一件出土於九龍山漢墓的東漢説唱俑,戲謔、誇張的造型,生動地再現東漢時期綿陽民間説唱藝術的發展現狀。   

      在綿陽市博物館二樓展廳“山間洞府——綿陽崖墓陳列”展區,有一個區域專門展出了一批漢代崖墓中出土的陶俑,題材豐富,從農業生產到畜禽養殖,再到宴飲、歌舞娛樂等,出土於九龍山漢代崖墓羣的東漢説唱俑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件文物的出土,多少有點“意外加偶然”的戲劇色彩。   

      1986年6月,時任綿陽博物館副館長、綿陽市文管所副所長鞏發明與同事到河邊場開展文物調查,聽當地羣眾稱,附近九龍山的羣眾因天旱時在山樑上挖洞取水,曾發現了“很多老爺”,引起他們的注意,隨即前去查勘。   

        在九龍山白沙包,有一個當地農民取水挖出的豎向洞子,裏面有積水,有陶俑、陶罐暴露在水面。鞏發明立即進入洞穴將這些文物取出來。因墓穴中長期積水形成淤泥,他懷疑墓內還有其他文物,就站在積水裏用手在淤泥中一小塊一小塊地捏。不知過了多久,雙手突然觸摸到一件成型器物,鞏發明將淤泥一點點刨開,再用雙手去探,手感顯示這是一個體量較大的人形陶俑。隨後,他小心將這個陶俑抱起來,發現是一個形象生動的説唱俑。遞出洞口時,上面的同事説,陶俑少了一隻腿,他又在淤泥裏捏了好久,將那隻腿找到,確保了後來的完整修復。   

      這件説唱俑為站立式紅陶質,通高58釐米,頭插花系巾,巾角結於額前,上身赤裸,肚皮渾圓,臀部後翹,兩腿分立略彎曲,下身着大腳褲,褲腿下部有褶皺,赤足。俑面帶笑容,伸出舌頭作説唱狀,以雙手擊腹,其憨態可掬,造型誇張生動,刻畫細緻入微。後來,這件文物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意外發現的“國寶”   漢代四川的説唱藝術 綿陽市博物館的這件東漢説唱俑,刻畫的是漢代時期説唱藝人的典型形象,而這個形象則是説唱藝術在漢代極為盛行的證明。   

      説唱藝術,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是一個備受歡迎的成熟民間藝術門類。史料記載,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曾經“修離宮數百所,倡優成千”,到漢代時説唱藝術更是興盛,《漢書》中就有“擊鼓歌吹作俳優”的記載,而西漢時的《鹽鐵論·散不足》中也有“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儛像”的記載,可見説唱藝術在富人羣體中尤為盛行。   在當時,從事説唱的藝人被稱為“俳優”,《漢書》中有“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的記載。這句話的信息極為豐富,首先指出的是當時的説唱藝人的羣體很特殊,身材普遍都很矮小,社會地位不高。一個“笑”字可以看出,説唱藝人為了生存,極盡所能,以誇張的肢體、神態和即興説唱的方式,博得人們的一笑。同時,這句話中的“不乏於前”還透露出,説唱藝術在漢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而漢代的説唱藝術的演出水準並不低於以前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出土説唱俑20件左右,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而四川境內則分佈在成都、綿陽、遂寧、樂山等地。在文物品質與等級上,則以成都、綿陽出土的最具代表性。   

      為何説唱俑會偏好四川?這應該與漢代四川的經濟條件有關,《漢書·地理志》記載,巴郡、蜀郡及廣漢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有富饒的山林、竹木、蔬菜、水果,“民食稻魚,無荒年之憂,習俗不知愁苦”。或正是如此,才造就包括説唱藝術在內的民間文藝在四川的繁榮。   

      漢代綿陽的文藝範   作為四川的重要組成部分,漢代綿陽的説唱藝術也有很廣泛的發展,説唱俑就是一個最有利的證明。   

        在綿陽市博物館,館藏了4件東漢説唱俑,除了1件舊藏外,其餘3件分別出土於高新區河邊鎮九龍山漢墓羣、綿陽城郊何家山2號墓、涪城區吳家鎮孔雀村漢代崖墓。在綿陽境內的安州區、三台縣等地,也有漢代説唱俑出土。   在漢代,有“視死如生”的喪葬習俗,講究“厚葬為德,薄終為鄙”。在權貴富豪羣體,生前極盡享樂,死後也要像生前一樣享受,從而給後世留下寶貴的財富。從出土説唱俑的分佈範圍可以推測,漢代時期綿陽境內的説唱藝術,已經得到很大範圍的普及。                

      欣賞説唱藝術,不僅僅是有錢人家和權貴的專利。戲謔、搞笑的藝術特點,讓説唱藝術滿足了大眾的享樂心理,自然不排除有的説唱藝人為了生計所迫,無法進入豪門,只得在民間走街串巷表演。   

        綿陽境內的這些説唱俑,個頭、大小不一,其中九龍山漢墓出土的説唱俑高58釐米,涪城區吳家鎮孔雀村出土的説唱俑僅高32釐米,而安州區的一件説唱俑高60釐米。材質則有紅陶、灰陶的差別。俑的神態、造型存在明顯的差異,大部分説唱俑都是擊鼓説唱,而九龍山漢墓出土的則是“以手擊腹”。   

        或正是因為演出場所的不同,才導致説唱藝人在着裝、表演形式等局部的差異,從而表現出説唱藝術在漢代綿陽地區的多樣性特徵。同時,與説唱藝術存在的,還有舞蹈、器樂表演等民間文藝門類,綿陽市博物館館藏的大量樂舞俑就是有力證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漢代綿陽民間文藝的繁榮,體現出獨具特色的文藝範。(以上文字來自網絡)

      據説該地以説唱俑為契機發展文化旅遊,投入億元資金將河邊鎮打造成青一色古鎮,並在位臨古鎮北端廣場以出土的東漢説唱俑為原型仿製巨型“説唱俑”雕塑羣(如上圖1)。

攝影  周文能

2019年12月18日於四川省綿陽市高興區河邊鎮

注:河邊鎮隸屬於中國(綿陽)科技城高新技術開發區管轄,是中國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的核心地區。入選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鎮。

中國造型藝術辭典的書籍目錄

人頭像

人面像

陶人頭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人面器飾殘片

女像

陶豬

鳥形壺

豬形鬹

鷹形尊

婦好鴞形尊

象形尊

小臣艅犀形尊

石人像

男女奴隸像

青銅頭像

司辛石牛

鳥狀壺蓋

人形銅車轄

虎形尊

盠駒形尊

立鶴方壺蓋紐

彩繪女木俑

持劍木俑

銅武士俑

銅人

女孩像

虎牛祭盤

虎頭形水道管口

武士俑羣

袍俑頭像

軍吏俑

將軍俑

騎兵鞍馬俑

跪射武士俑

立射武士俑

二號銅車馬

彩繪騎兵俑

銅馬與銅俑

彩繪立射俑

侍立俑

女侍立俑

馬踏匈奴

躍馬

卧馬

卧象

野豬

伏虎

卧牛

人抱熊

石蟾

女坐俑

拂袖舞女俑

喇叭裙女俑

雜技俑盤

陶鴨

博弈老叟

雙人舞盤

長信宮燈

羽人器座

鎏金馬

銅牽馬俑

石羊

石辟邪

説唱俑

騎馬俑

撫琴俑

俳優俑

雙人像

持鍤俑

立式説唱俑

雜技俑

部曲俑

木猴

出行車馬儀仗

銅奔馬

跪坐俑

男侍俑

彌勒佛像

一佛二菩薩

五佛像(部分)

齊武帝景安陵麒麟

釋迦立像龕

石俑

帽形髻女俑

供養菩薩

交腳彌勒菩薩

菩薩頭像

釋迦像

釋迦坐像與左立佛

菩薩像

弟子及脅侍菩薩像(附局部

脅侍菩薩

菩薩

菩薩

觀音菩薩

飛天

飛天

菩薩與弟子

造像碑

弟子迦葉

飛天四身

菩薩像

阿彌陀佛

阿修羅天像

佛經故事

思惟菩薩與供養人

飛天與駿馬

供養人像

釋迦與多寶佛

供養菩薩像

柱礎

持弓武士俑

騎馬樂俑

持劍武官俑

持盾武士俑

陶馬

興國寺佛像

鄒廣壽造思惟像

上官僧度等造像碑

菩薩身軀

釋迦像

陶牛

坐佛像

菩薩

釋迦牟尼佛

脅侍菩薩

文殊菩薩(附手局部)

弟子阿難

女侍童

男侍童

彈阮飛天

觀音菩薩

釋迦佛(局部)

二脅侍菩薩

跪坐弟子

脅侍菩薩

菩薩

釋迦牟尼與文殊、普賢菩薩

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立像

坐佛像(殘軀)

阿彌陀佛坐像

觀音菩薩立像

女侍俑

母豬哺崽

人首鳥身俑

雙龍交頸、雙龍獻珠

脅侍菩薩

伎樂

菩薩

男供養人頭像

踏謠娘舞俑

颯露紫

拳毛馬咼

獵騎胡俑

大盧舍那佛

文殊菩薩

天王和力士

雄獅

力士

蹲獅

駱駝載樂俑

參軍戲俑

迦葉、菩薩、天王

阿難、菩薩、天王

供養菩薩

菩薩與弟子

供養菩薩

虛空藏菩薩坐像

菩薩頭像

菩薩立像(殘軀)

思惟菩薩像

力士立像

駱駝載樂舞俑

女立俑

女立俑

勾頭馬

菩薩立像

鼓樂圖

五菩薩

鑑真坐像

菩薩天王立像

脅侍菩薩立像

樂山大佛

修定寺塔門額浮雕

馴馬俑

女俑頭像

生肖羣俑

菩薩頭像

天王立像

黑馬

菩薩像

天王像(半身)

弟子阿難像

菩薩

天王

脅侍菩薩

菩薩

菩薩頭像

彌勒大像

菩薩立像

菩薩

洪巧像

王建坐像

普賢菩薩坐像

男舞俑

天王立像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

力士

伎樂天

瑞獸

惠能坐像

使臣立像(局部)

羅漢坐像

羅漢像(局部)

觀音菩薩坐像

羅漢坐像

守護神將

侍者立像

觀音菩薩乘麟像

羅漢坐像

侍女立像之一(局部)

侍女立像之二

緣覺菩薩坐像(局部)

武士俑

菩薩立像(局部)

天王立像

小兒相撲

力士立像

影壁降龍羅漢坐像

捧缸人

推磨磚俑和春米磚偶

數珠手觀音

孔雀明王

侍吏俑

武士俑

觀音菩薩坐像

交腳菩薩

佛與羅睺羅

力士

供養菩薩

脅侍菩薩

釋迦牟尼像

力士像

弟子迦葉像

供養人像

觀音菩薩

天龍八部(之一)

文殊菩薩騎獅像

佛教故事

女官像

千手觀音

大忿怒明王

養雞女

釋迦涅槃圖

白衣觀音

文殊菩薩

男戲俑

雲龍

紫竹觀音

老君坐像

羅漢坐像

善財童子

頂棺人

人物頭像

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局部)

菩薩立像(局部)

月宮仙子

觀音菩薩立像

四臂觀音菩薩

自在觀音

渡海觀音

毗濕奴

持國天

彌勒佛

虛日鼠

胃土雉

嘎雅巴尊者

千手觀音

童子參觀音

緣覺坐像

韋馱

達摩立像

如意觀音

關羽

雙鹿

波闍提婆尊者

鴛鴦穿蓮

鳳戲龍陛階御路石

劉國華像

漁樵問答

蔣門神

鍾馗嫁妹(局部)

漁歸

看手串(局部)

沉思

魯迅先生頭像

李逵拒酒

惜春作畫

蔡文姬

鴉片戰爭

木匠

水滸傳人物

扁鵲行醫

艱苦歲月

五羊羣雕

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

大路歌

少女

齊白石像

周恩來胸像

洪宣嬌

丁玲印象

啟明

生命

譚嗣同像

飲水的熊

開荒牛

和平

一衣帶水

孫中山像

走向世界

獵人爭雁

鑑湖三傑

好喜歡

崛起

秦始皇陵

麥積山石窟

嵩山寺塔

棲霞寺舍利塔

神通寺四門塔

安濟橋

慈恩寺塔

薦福寺小雁塔

原起寺經幢

南禪寺

龍虎塔

九塔寺九頂塔

寶帶橋

乾陵

南嶽廟正殿

南唐兩陵

王建墓

宋陵

繁塔

龍華寺塔

興聖教寺塔

孔廟大成殿(局部)

晉祠聖母殿

觀音寺白塔

佛宮寺釋迦塔

覺山寺塔

北海

慶華寺花塔

安平橋

曼飛龍塔

八字橋

網師園

盧溝橋

金山寺千佛舍利塔

百八塔

明十三陵

天安門

正陽門

太廟

地壇

武當山紫霄殿

天壇

白居寺菩提塔

廣德寺多寶佛塔

廣勝上寺飛虹塔

塔爾寺

經略台真武閣

杜甫草堂

拙政園

留園

瀋陽故宮(部分)

故宮三大殿(局部)

避暑山莊(部分)

環秀山莊

頤和園(部分)

十笏園

五亭橋

瀋陽昭陵(部分)

五塔召金剛寶座塔

阿巴和加麻札(部分)

峨眉山報國寺山門

布達拉宮

北京四合院

紹興魯迅故居(局部)

吉林朝鮮族民居

喀什維吾爾族民居

鞏縣下沉式窯洞

福建圓形土樓

昆明一顆印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

泉州楊阿苗宅

藏族民居

湘西臨河民居

景洪傣族竹樓

楊州黃宅書齋小樓

湘西鳳凰縣山區民居

黟縣際聯村民居

七角星紋鏡

乳釘紋爵

嵌綠松石饕餮紋牌飾

素爵

饕餮乳釘紋方鼎

雷紋扁足鼎

牛首饕餮紋尊

饕餮紋卣

饕餮紋罍

牛首饕餮紋尊

饕餮紋單柱爵

饕餮紋盉

饕餮紋斝

饕餮紋鼎

饕餮紋簋

鏤孔雷紋觚

虁紋銊

亙鬲

牛方鼎

北單卣

亞弜鼎

後母辛方鼎

婦好扁足方鼎

婦好甗

婦好偶方彝

婦好方尊

婦好壺

饕餮紋瓿

後亀母斝

婦好觚

後母辛觥

婦好爵

嵌綠松石玉援戈

子漁尊

後母戊方鼎

告寧鼎

亞共尊

父丁鬲

直紋觶

馬永盉

天觚

共罐

嵌綠松石饕餮紋方罍

人面盉

二祀邲其卣

饕餮紋釜

饕餮紋瓿

孤竹罍

禺方鼎

禺卣

小臣艅犀尊

人面鋮

鳳柱斝

龍紋觥

三孔有銎鋮

虁紋犧尊

七孔有銎鋮

鴞卣

龍虎尊

御尊

饕餮紋鼓

饕餮牛首紋卣

三羊饕餮紋尊

虎食人卣

四羊方尊

饕餮紋瓿

大禾人面方鼎

豕尊

象紋鐃

鴞卣

牛尊

三羊鬲

牛首紋卣

雙羊尊

羊尊

古卣

饕餮紋三足壺

者姤方罍

鳥獸紋觥

三羊饕餮紋瓿

雙鳥鼉鼓

利簋

蜷體虁紋簋

蜷體虁紋尊

夫卣

龍紋五耳鼎

鳥紋方鼎

甲簋

鳥紋卣

弓季尊

弓季卣

伯各卣

直紋卣

何尊

盂鼎(通稱大盂鼎)

折觥

饕餮紋鳥鼎

四鳥扁足方鼎

鳥紋觚

勾連紋鼎

保卣

令方彝

斜紋鬲

母鼓方罍

伯矩鬲

伯簋

燕侯盂

蟠龍蓋罍

公卣

太保方鼎

蟠龍蓋盉

宜侯矢簋

鳥紋觥

伯方座簋

鴛鴦尊

鳥蓋壺

聯珠紋卣

鳳紋尊

雲紋鐃

蜷體虁紋罍

太保鳥卣

直紋簋

成王方鼎

班簋

饕餮紋甗

鳥紋象尊

彏伯羊尊

人形車飾

冬戈方鼎

冬戈簋

鳥紋貫耳壺

師凡鼎

史牆盤

癌鍾

與壺

竊曲紋方鬲

牛尊

盠駒尊

盠方彝

虎尊

師趝鬲

豁簋

禹鼎

樑其鍾

克鎛

仲義父缸

鳥蓋扁盉

仴匜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盤

雕生簋

虁紋方鼎

散氏盤

憀生盨

雲紋犧尊

螭虎紋鏡

象首獸紋簋

侯母壺

垂鱗紋方彝

秦公簋

蟠龍紋方壺

蓮鶴方壺

王子午鼎

渦紋鼎

素命鎛

蟠虺紋貫耳壺

蔡侯甲鼎

犧首鼎

三輪盤

犧首匜

吳王夫差鑑

吳王夫差矛

越王勾踐劍

嵌紅銅狩獵紋壺

嵌紅銅狩獵紋豆

龜魚方盤

錯金豆

弦紋盉

令狐君嗣子壺

嵌綠松石龍紋豆

聯座壺

曾侯尊盤

曾侯編鐘

蟠龍建鼓座

鹿角立鶴

雲紋銅屋

螭首盉

鑲嵌圖像紋壺

中山王鼎

龍鳳方案

銀首人形燈

有翼神獸

樓闕形飾件

樹影燈

錯金銀有流鼎

浮雕紋鋪首

錯金銀琉璃壺

安邑下官鍾

錯金銀龍耳方鑑

漆繪人形燈

蟠虺紋編鐘

騎駝人形燈

錯金銀立鳥壺

嵌綠松石卧鹿

虎紐錞於

蟠虺紋提鏈壺

勾連雲紋豆

八環杯

三角雲紋敦

鳥蓋瓠形壺

杜虎符

龍紐錞於

樂府鍾

鬥獸紋鏡

鳥形燈

鎏金壺

六山鏡

熊足鼎

錯金博山爐

竹節爐

鳥篆壺

浮雕紋酒樽

昭明透光鏡

五銖紋銅鼓

銅屋

騎士貯貝器

獻俘鎏金扣飾

鎏金獸形盒硯

錯銀牛燈

伍子胥畫像鏡

銅式盤

狩獵紋鏡

花鳥人物螺鈿鏡

紅陶雙耳三足壺

紅陶繩紋碗

彩陶人面魚紋盆

彩陶魚紋盆

彩陶船形壺

小口細頸錐刺紋壺

紅陶小口尖底瓶

彩陶花瓣紋盆

彩陶鸛鳥石斧甕

彩陶盆

彩陶渦紋曲腹盆

彩陶人頭器口瓶

彩陶漩渦紋瓶

彩陶鯢魚紋瓶

彩陶舞蹈紋盆

彩陶漩渦紋尖底瓶

彩陶缽

彩陶甕

彩陶壺

彩陶蛙紋甕

單耳帶流罐

彩陶壺

彩陶人形浮雕壺

雙大耳罐

紅陶雙耳罐

豬紋缽

白陶背水壺

黑陶杯

紅陶獸形器

白陶鬹

黑陶弦紋杯

黑陶蛋殼杯

彩陶筒形瓶

黑陶高足杯

黑衣灰陶鏤孔雙層罐

黑陶貫耳壺

黑陶壺

白陶鬹

青釉原始瓷尊

白陶豆

白陶幾何紋瓿

灰陶大口尊

印紋陶罍

原始瓷尊

印紋硬陶帶柄罐

原始瓷刻波紋雙系罐

原始瓷刻紋筒形罐

原始瓷雲雷紋尊

彩陶鬲

渦紋筒狀雙耳罐

紅陶雙耳罐

原始瓷龍樑壺

陶鼎

青釉獸面三足鼎

彩繪陶盒

鳥形豆

彩繪繭形壺

彩繪陶壺

方壺

陶薰爐

綠釉陶奩

原始瓷雙系罐

水波紋四系罐

綠釉陶熊燈

綠釉九連陶燈台

青釉塑貼穀倉罐

青瓷盆

青瓷蛙形水盂

越窯鳥形杯

青瓷虎子

青瓷辟邪水盂

青瓷扁壺

青釉印紋四系罐

青釉四繫帶蓋雙鳥盂

青瓷香薰

青瓷獸形尊

青綠釉六系覆蓮罐

青釉褐斑蛙尊

青釉褐斑羊頭壺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德清窯黑釉四系壺

青瓷雙復系蓋罐

青釉褐斑蓋缽

青瓷大蓮花尊

六系盤口壺

越窯雙復系盤口壺

覆蓮小罐

青釉刻花壺

青瓷蓮瓣紋託碗

越窯褐斑蓮瓣紋碟

青釉四系罐

青釉龍柄雞首四系壺

白瓷綠彩刻花覆蓮四系罐

白瓷覆蓮罐

白瓷彩長頸瓶

青瓷畫紋六系罐

黃釉貼花蓮瓣紋尊

黃釉陶壺

青釉四系罐

青釉印花帶蓋唾壺

雙龍把雙身瓶

束腰白瓷罐

白釉雞首壺

青釉燭台

黃釉綠彩壺

白釉花口壺

藍釉小罐

黑釉彩斑腰鼓

花釉罐

青釉鳳首壺

邢窯白釉碗

白釉穿帶壺

白瓷菱花口盤

花釉壺

白釉雙龍耳瓶

白瓷長頸瓶

青釉褐彩網紋罐

貼花壺

青釉蓮花紋瓜形壺

青釉褐彩詩文壺

褐綠釉鹿紋壺

褐綠彩雲紋罐

灰釉斑彩葫蘆瓶

四系壺

海棠式大碗

褐彩雲紋鏤孔薰爐

絞胎陶枕

褐綵帶蓋罌瓶

貼花龜紋多角瓶

三彩鴨式杯

三彩陶馬

三彩蓮花紋罐

白瓷盒

青瓷夾耳罐

青釉壺

刻花蓮瓣紋蓋罐

刻花瓶

刻花渣鬥

龍首流淨瓶

五獸足薰爐

印花雲龍盤

刻花人物紋壺

青瓷纏枝牡丹紋瓶

刻花纏枝牡丹蓋盒

青釉雕花瓷壺

白地黑花蓮花紋瓷枕

白釉黑花鏡盒

三足洗

玫瑰紫釉盆託

鼓釘洗

月白釉紫斑蓮花式碗

青白釉劃花瓶

三足尊

弦紋瓶

貫耳爐

弦紋瓶

貫耳瓶

魚紋盆

單柄洗

白瓷孩兒枕

青白瓷注子·注碗

青白釉刻花執壺

童子垂釣枕

珍珠地虎紋瓶

黑釉木葉紋盞

黑釉剪紙文字紋玳皮盞

荷花紋瓶

黑釉剔花梅花紋瓶

青白瓷堆塑瓶

刻花嬰戲紋碗

青釉印花碟

青釉刻花瓶

印花多子盒

刻花牡丹紋瓶

白瓷刻花牡丹瓶

雙貫耳瓶

堆釉蟠龍蓋瓶

白地褐花葉紋蓋罐

素胎堆塑四靈蓋罐

刻花雲紋梅瓶

白釉剔花瓶

綠釉鳳首杯口瓶

綠釉龍樑雞冠壺

白釉刻花雞冠壺

黑釉刻花小口瓶

白釉黑花牡丹紋瓶

黃釉黑花紋虎枕

青白釉雲龍紋獅紐蓋瓶

青白釉堆塑四靈塔式蓋罐

青白釉仿定窯螭紋洗

青釉刻花牡丹蕉葉紋瓶

青白釉荔枝紋高足杯

卵白釉碗

卵白釉印花雙龍紋高足碗

青白釉僧帽壺

青白釉透雕戲台式枕

青白釉捏雕瓷枕

青花瓜竹葡萄紋菱口盤

青花鴛鴦蓮紋盤

青花束蓮卷草紋匜

青花詩文高足杯·面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青花松竹梅紋瓶

青花人物牡丹紋蓋罐

青花松竹梅紋爐

釉裏紅彩斑高足轉杯

釉裏紅折枝菊紋高足轉杯

釉裏紅地白龍紋蓋罐

釉裏紅白花紋托盤

釉裏紅雁銜蘆草紋匜

釉裏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青花釉裏紅開光鏤花蓋罐

釉裏紅開光花鳥紋罐

青釉雙魚紋洗

貼花龍鳳紋蓋罐

青釉刻花牡丹紋執壺

豆青釉條紋荷葉蓋罐

藍釉白龍紋梅瓶

寶石藍加金彩小酒杯

鈞釉花口雙耳駝座瓶

紫彩大盆

鈞釉貼花雙耳三足爐

白地黑花魚藻紋盆

白地黑花人物罐

白地黑花鳳紋罐

赭褐色彩繪帶蓋罐

黑釉彩繪卷草紋罐

三彩鏤雕龍鳳爐

釉裏紅纏枝菊紋大碗

甜白釉暗花梨頭壺

青釉三系蓋罐

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青花花果紋執壺

青花金彩荷蓮紋碗

青花雲龍紋扁壺

白釉雞心碗

青花批杷綬帶鳥紋盤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青花纏枝牡丹紋蟋蟀罐

青花獅球紋罐

青花海水龍紋扁瓶

釉裏紅三魚高足杯

青花紅彩龍紋碗

豆青釉雕獅燭台

鬥彩高士圖杯

鬥彩雞缸杯

鬥彩“天”字款龍紋蓋罐

鬥彩花蝶紋蓋罐

白地刻填醬釉花果盤

釉裏紅白魚影花盤

孔雀綠釉青花魚藻紋盤

孔雀綠釉碗

青花人物套盒

素三彩海水蟾紋三足洗

釉裏紅凸雕蟠螭紋蒜頭瓶

青花雲鶴八仙葫蘆瓶

紅綠彩纏枝蓮紋瓶

青花礬紅魚藻紋蓋罐

鬥彩雙耳八卦爐

五彩魚藻紋大罐

三彩靈芝龍紋方碗

青花團龍紋提樑壺

五彩鳳紋鏤空瓶

青花嬰戲紋長頸瓶

五彩瑞獸紋罐

青花花卉出戟花觚

青花淨水碗

白釉犀角杯

素三彩龍鳳牡丹紋碗

何朝宗達摩立像

紫砂瓜形壺

琺華壇

青花天女散花碗

青釉橄欖式瓶

天藍釉菊瓣尊

釉裏紅鳳凰紋瓶

豇豆紅太白尊

豇豆紅柳葉瓶

黃釉鳳首提樑壺

五彩花鳥紋尊

五彩竹雀紋壺

蝴蝶紋梅瓶

五彩王嬙出塞圖瓶

五彩龍鳳紋蓋罐

青釉魚簍尊

青釉印蓮花扁壺

青釉刻花雲龍紋缸

祭紅梅瓶

青花釉裏紅三果紋高足碗

鬥彩飛龍紋“天”字罐

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琺琅彩團花蝴蝶圓碗

白釉三聯瓶

霽青描金花卉七孔花插

硃紅龍紋高足蓋碗

青花魚藻紋碗

青花雲龍紋五孔扁瓶

粉彩百鹿圖尊

青花八吉祥寶月瓶

粉彩描金海晏河清尊

粉彩鏤孔轉頸瓶

粉彩山水人物圖蓋罐

各色釉彩大瓶

青花釉裏紅墨彩瓶

五彩魚藻紋盤

米市像

琉璃人物瓦脊雕塑

獸面紋丫形器

玉龍

玉獸玦

玉鴞

玉鏟

人面形飾

獸面紋石奔

人面形佩

獸面紋琮

獸而紋鐲

獸面紋戈

玉斧

獸面紋簋

玉鼈

玉立人柄形器

跪坐人

玉鵝

玉鳳

玉鸚鵡

虁龍佩

鳥紋刀

玉虎

玉魚

鳥獸紋璜

鳥紋環

人首蛇身飾

虎形佩

玉人頭飾

獸面紋飾

虎形璜

獸面紋玉梳

獸面紋飾

雙龍佩

虎形飾

四節佩

多節佩

三龍環形飾

虎形佩

雙龍首璜

鏤空龍形佩

鏤空龍鳳紋璜

鏤空螭虎紋合璧

勾連雲紋燈

皇后印璽

玉龍附金帶鈎

玉龍虎並體帶鈎

浮雕雙螭紋劍首

鏤雕雙鳳格

鏤空龍鳳紋套環

熊虎相戲珌

鏤空玉佩

獸首銜璧飾

鏤空龍鳳紋環

銅嵌玉鋪首

鏤雕雙螭龍紋谷璧

仙人奔馬

玉鋪首

鏤雕龍鳳紋環

龍形觿

金玉耳墜

雙鳳系璧

鏤雕螭紋璧

玉辟邪

玉座屏

夔鳳紋樽

蟬形琀

獻珠寶人帶板

雲形杯

鏤雕雙鳳佩

玉帶

透雕折枝花鎖

花鳥佩

玉“春水”飾

獸耳雲龍紋爐

瀆山大玉海

龍紐元押

龍紋活環尊

牧馬鎮

玉帶飾

龍紋帶板

玉碗

玉爵杯

合巹杯

菊瓣盤

玉爐、瓶、盒

九龍甕

桐蔭仕女圖

鏤空花薰

大禹治水圖

會昌九老圖

金節約

鷹形金冠頂、金冠帶

金虎紋條形飾

金耳墜

金虎紋圓形飾

猿形銀飾

金盞、金勺

交龍金帶鈎

包金鑲玉嵌琉璃銀帶鈎

楚王銀匜

銀盆

金獸

包金卧羊帶飾

“文帝行璽”金印

金奔馬

狩獵紋高足銀盃

舞伎八稜金盃

赤金龍

刻花赤金碗

舞馬銜杯紋銀壺

銀鎏金“論語玉燭”龜形器

鏤空銀董球

銀鎏金鳳紋大盒

龍獅紋四足銀罐

金耳環

乳釘鎏金銀盞

鎏金銀八角杯

瑞果圖鎏金銀盤

鎏金銀八角盤

花卉紋銀六角盤

荷葉敞口銀盃

金娃娃

鎏金銀雞冠壺

鎏金銀壺

鎏金銀戲童大帶

鎏金銀面具

銀鑲珠“金翅鳥”

“文王訪賢”金飾件

銀罐

銀瓶

鍍金團花銀圓盒

如意紋金盤

纏枝花果方形金飾件

銀槎

蟠螭銀盞

銀架

鎏金花瓣式銀託盞

銀渣汁

金冠

鎏金銀盤

金鳳釵

銀爵

銀鼎

蟠桃銀盃

銀累絲花瓶

金編鐘

金鏨雲龍紋執壺

金鏨龍紋葫蘆式執壺

銀鎏金嵌琺琅硯盒

金鏨花高足白玉藏文蓋碗

金桂月掛屏

金累絲殿式龕

金嵌珠天球

銀提樑壺

朱漆木碗

纏藤蔑朱漆木筒

嵌玉高柄朱漆杯

朱漆木雕遺痕

彩繪雷紋漆器殘片

黑漆木碗

纏絲線黑漆木柲

彩繪貼金嵌綠松石漆觚

彩繪獸面鳳鳥紋嵌螺鈿漆罍

彩繪樂舞圖鴛鴦形漆盒

彩繪漆內棺

彩繪竹胎漆排簫

彩繪龍紋皮胎漆盾

彩繪射獵圖漆瑟殘片

彩繪木雕蟠蛇漆厄

彩繪木雕鴨形漆豆

彩繪漆盒

彩繪透雕漆箭箙

彩繪透雕漆座屏

彩繪龍鳳紋漆內棺

彩繪透雕四龍漆座屏

彩繪雙耳長漆盒

彩繪獸首鳳形漆勺

彩繪魚鷺紋漆盂

彩繪雲龍紋漆盒

彩繪變形鳥頭紋漆卮

彩繪波折紋長方形漆盒

彩繪幾何紋銅箍三蹄足漆樽

彩繪“君幸食”漆盤

彩繪黑地漆棺

彩繪雲氣紋夾紵胎雙層漆奩

彩繪鶴紋漆匜

彩繪七豹紋扁形漆壺

彩繪三魚紋漆耳杯

彩繪漆耳杯盒

彩繪神人怪獸紋龜甲形漆盾

彩繪幾何紋漆碗

彩繪漆案

彩繪鋪首銜環三蹄足漆奩

彩繪貼金銀箔嵌瑪瑙珠漆七子奩

彩繪嵌銀箔漆砂硯

彩繪夾紵胎漆耳杯

彩繪鴨嘴形柄漆盒

彩繪漆祕器

彩繪銅釦獸紋漆缽

錐刻戧金黑漆盒蓋

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

彩繪漆匕

彩繪童子對棍圖漆盤

彩繪貴族生活圖漆盤

彩繪鳥獸魚紋漆槅

彩繪孝子故事圖漆棺殘片

彩繪人物故事圖漆屏風(局部)

“九霄環佩”紫漆琴

“大聖遺音”慄殼色漆琴

羽人飛鳳花鳥紋金銀平脱漆背銅鏡

花鳥紋嵌螺鈿黑漆經箱

描金堆漆舍利函

花瓣形圈足黑漆碗

紫褐色漆託盞

黑漆碗

柳塘圖戧金填朱漆斑紋地長方形黑漆盒

園林仕女圖戧金蓮瓣形朱漆奩

出遊圖戧金長方形朱漆盒

剔犀執鏡盒

脱胎剔犀柄團扇

嬰戲圖剔黑盤

桂花紋剔紅盒

“張成造”雲紋剔犀盒

“楊茂造”觀瀑圖八方形剔紅盤

東籬採菊圖剔紅盒

廣寒宮圖嵌螺鈿黑漆盤殘片

“張敏德造”賞花圖剔紅盒

烹茶圖剔紅盒

攜琴訪友圖剔紅盒

五老圖委角方形剔紅盤

雲龍紋剔紅盒

林檎雙鵬圖剔彩捧盒

“滇南王鬆造”文會圖委角方形剔紅盤

山水人物紋委角方形剔黑盒

人物花卉紋戧金蓮瓣形黑漆盒(兩件)

祝壽圖綠地剔紅盒

龍鳳紋方勝形雕填漆盒

龍鳳紋銀錠形雕填漆盒

龍鳳紋菊瓣形雕填漆盤

松鶴紋斑紋地雕填漆盤

孔雀牡丹紋皮胎剔紅盤

竹林七賢圖長方形剔紅盤

“時大彬造”山水人物紋紫砂胎剔紅壺

雲龍紋梅花形雕填漆盒

梵文纏枝蓮紋長方形填漆盒

彩繪描金山水人物紋漆盒

款綵樓閣園林圖黑漆屏風

描金龍紋黑漆戥子盒

纏枝蓮紋嵌螺鈿舟形黑漆洗

花卉紋百寶嵌委角方形黑漆筆筒

“方如椿”款描金山水人物紋長方形黑漆盒

“千里”款嵌螺鈿錫胎黑漆執壺

“江千里式”雲龍紋嵌螺鈿長方形黑添盒

嬰戲圖嵌螺鈿黑漆箱

壽字雲紋瓷胎剔犀尊

花卉紋雕填漆幾

彩繪雲龍紋雙圓形漆盤

彩繪花鳥紋圭形漆盤

雲龍紋剔紅寶座

彩繪描金花果紋包袱式長方形漆盒

蝙蝠勾蓮紋柿形雕填漆盒

彩繪描金紫檀扶手椅

描金花蝶紋斑竹欄橢圓形黑漆盤

彩繪描金桃蝠紋方勝形漆幾

描金黑地山水樓閣圖漆手爐

海獸紋剔紅盒

海水游龍紋剔紅盒

春字壽星蓮瓣形填漆盒

雙鳳紋蓮瓣形雕填漆盒

描金松石藤蘿紋黑漆盤

脱胎菊瓣形朱漆盤

彩繪山水八仙圖金漆盒

識文描金瓜形漆盒

識文描金海棠形漆攢盒

嵌螺鈿葵花形黑漆盒

描金山水人物長方形罩漆盤

“盧葵生制”雄雞圖百寶嵌長方形漆砂硯盒

“沈紹安制”彩繪描金花鳥紋長方形漆盒

對鳳對龍紋秀淺黃絹面衾(部分)

鳳鳥鳧幾何紋錦

龍鳳紋絛

田獵紋絛

菱格六邊形紋絛

飛鳳花卉紋繡

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衾

龍鳳虎紋繡

信期繡手套

青絲履

秋香色地菱形隱紋花葉紋經錦枕

黃地龍鳳紋經錦

絳地印花敷彩紗

乘雲繡對鳥菱紋綺

淺褐色菱紋羅地信期繡

茱萸紋繡絳色絹

雞鳴枕

樹葉紋緙毛坐墊

鹿紋錦

長壽光明錦

“續世”錦

人首馬身紋緙毛

方紋絞纈

樹紋錦

雲氣動物紋錦

刺繡佛像供養人

忍冬聯珠龜背紋刺繡花邊

聯珠“胡王”錦

寶相花印花絹褶裙

雙羊紋錦覆面

絞纈四瓣花羅

綠色狩獵紋印花紗

聯珠對孔雀紋錦覆面

聯珠鹿紋錦

月兔紋錦

紫絳絹地繡寶相睡蓮經帙

褐色牡丹芙蓉花羅

繡線瑤台跨鶴圖

緙絲仙山樓閣冊

緙絲帕瑪頓月珠巴像

緙絲八仙拱壽圖軸

織成儀鳳圖

綠地花果紋夾纈綢

秋香地花果紋夾纈綢

金地緙絲鸞鳳牡丹紋圓補

黎族織花筒裙

黎族刺繡龍被

粵繡褡褳

布依族蠟染花邊

薛文華繡紫藤雙雞圖軸

和闐綢

骨雕人頭像

鷹頭

雙鳥朝陽

圓形器

象牙虎紋板

彩漆龍紋勺

人物花鳥紋尺八

象牙尺

片體飾件

竹雕殘荷洗

松鶴益壽筆筒

劉、阮入天台香筒

竹雕寒山、拾得像

魚龍海獸紋筆筒

玉蘭花式杯

鴛鴦暖手

螭紋扁壺

送子觀音像

四開光坐墩

鬆蔭策杖圖筆筒

戧金細勾填漆春凳

嵌楠木寶座

戧金細勾填漆龍紋酒桌

一腿三牙羅鍋棖方桌

螭紋圈椅

噴面式方桌

平頭案

鐵力象紋翹頭案

大畫案

嵌螺鈿羅漢牀

四面平螭紋畫桌

十字連方圍子羅漢牀

五屏風式龍鳳紋鏡台

龍紋方角櫃

十字欄杆架格

戧金細勾填漆龍紋箱

鍾馗掏耳圖筆筒

東山報捷圖筆筒

竹石圖筆筒

東方朔像

束腰齊牙條炕桌

呵欠羅漢像

羅鍋棖方凳

螭紋翹頭案

戧金龍紋高束腰炕桌

貼黃仿攢竹方筆筒

二豎戲牛

仿青銅提樑卣

七賢圖八駿圖筆筒

貼黃四子盒

貼黃方觚

貼黃提樑小櫃

三螭海棠盒

牙雕鵪鶉盒

三羊開泰圖插屏

深院月夜賞梅圖

貼黃龍紋竹絲編織筆筒

牙雕冠架

大吉葫蘆式花薰

嵌瓷靠背扶手椅

黑漆描金靠背

鏤雕花卉圓盒

直後背交椅

裱雲龍紋緙絲寶座

鹿角椅

束腰摺疊式炕桌

嵌玉小寶座

戧金填漆梅花式香幾

漆面轉動式圓桌

透雕花牙平頭案

蟠螭紋架几案

鑲竹雕山水小座屏

蝠磬紋大羅漢牀

朱漆燈台

多寶格

山水屏風寶座

剔紅百寶嵌屏風寶座

四美圖真本

決定陀羅尼咒

魯公輸子先師

爐火之神

月宮馬

西遊記

古都駝鈴

仕女屏條

平升五福 獨佔鰲頭

沈萬山聚寶盆

雙鎖山

五福捧壽

和合二聖

全家福

副揚鞭門神

神荼鬱壘

燈籠方

蓮魚貴子

春牛圖

天地三界十方萬焚具辛

選仙圖

拾花轎

趕廟會

天雷報

傣族冬札

剪紙薰樣

掃晴娘

牛耕圖

薰樣刻紙

染色窗花

壽桃生肖 人物

觀世音

帥盔

仕女·花籃風箏

八仙慶壽

沙燕

白蛇傳·孫夫人試劍

吹糖人

梨園(亦稱古壎)

人面猴

踏青

子母雁

兔兒爺

歡樂行

斷橋相會

兔子王

騎馬人·動物

麒麟送子

壽星不倒翁

掛虎

泥插子(小泥佛像)

陶模

陶模玩具

獅枕

八仙酒令牌

坐童

棒棒人

青龍雁月刀

小燕車

月餅模子

吼獅

拴娃獅·炕頭獅

背背猴

四大天王

持荷童子

童子·猴子

布老虎

蛙心魚枕

蟈蟈葫蘆

金魚

水滸葉子戲

説唱俑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漢代的什麼

漢代風俗。

説唱俑不僅是漢代無名藝術家的傑作,還真實還原了東漢的社會現實,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範,為我們瞭解漢代風俗、生活方式、説唱藝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説唱俑是中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它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多為一人説唱,以小鼓擊節伴奏。擊鼓説唱俑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出一位正在進行説唱表演的藝人形象,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東漢《説唱俑》屬於 A黑陶 B灰陶 C彩陶 D素陶

選B

1963 年出土於四川郫縣宋家林東漢磚室墓。通高66.5 釐米。灰陶,捏塑,因年代過久,原有彩繪已不清。但依然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成都武侯祠的歷史講的是什麼?

泱泱中華,千秋萬載,三國時期所歷不過短短百年,可謂流星一瞬,但卻給後世留下了厚重悠長的歷史印記。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作為以弘揚三國文化為己任的遺址類博物館,所藏文物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載體,承載着三國文化的精神內涵。本文從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藏文物着眼,以文物重現歷史,展現三國文化的深厚魅力。一、三國時期軍事鬥爭文物展開三國曆史的畫卷,軍事鬥爭可謂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亂世之中,羣雄並起,逐鹿中原,頻繁而激烈的戰爭串聯起了整個三國時代風雲變幻的發展歷程,遺留下諸多經典恢弘的戰爭遺產和富有權謀智慧的軍事哲學,也有許多巧思營造,為後世所繼承發揚。清康熙空城計粉彩瓷盤,底部為圓形,彩繪膾炙人口的“空城計”故事場景。“空城計”出自《三國演義》第95回,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諸葛亮將計就計,不設防備,悠閒撫琴,反倒讓近城下的司馬懿感覺其中有詐,遂退兵。而這實際上是諸葛亮導演的一場虛實難分的心理戰。畫面中諸葛亮坐於城牆之上,頭戴綸巾,悠然撫琴,兩小童一人執寶劍侍立其側,一人於城門口手持掃帚清掃階梯;城下司馬懿父子三人身騎駿馬,仔細查看,不敢向前。右上繪一太陽,城牆左下繪有山石和一株松樹。盤壁一週彩繪芍藥纏枝紋飾,共8朵芍藥,紅白相間。底部有直徑9.5釐米的青花圓環,底心繪有一青花螺紋。三英戰呂布將軍罐,罐身彩繪“三英戰呂布”故事場景。“三英戰呂布”出自《三國演義》第5回,其背景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呂布時為董卓之義子,與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大戰,呂布以一敵三,最終戰敗,而三英揚名。畫面中,劉備手持雙劍,眉頭緊皺;關羽揮舞大刀,怒氣衝衝;張飛持俯衝,雙目圓睜。三人皆身騎駿馬,衝向前方的呂布,呂布身騎赤兔寶馬,手持方天畫戟,翻身對抗三兄弟。罐身的另一側,墨書七言詩一首:“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乾。桃園結義稱三美,生擒呂布征戰勇。決一雌雄勝為王,英名永垂眾人欽”。“空城計”與“三英戰呂布”雖然都是經過藝術加工創造後的三國故事,但亦為後世所流播傳頌。三國文化的魅力,就在於那個時代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所展現的令人稱奇的軍事場面和智慧權謀,因此,與之相關的故事題材也一直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廣為流傳,使三國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還藏有一些三國時期的軍事武器。弩機使用靈活、善遠程射殺,因此在三國戰場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江蘇南京石門坎考古發掘出土的魏正始二年(241年)弩機、四川郫縣出土的蜀漢景耀四年(261年)弩機以及江蘇宜興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周氏墓出土的兩件錯金銅弩機等,其形態和結構都沿襲了漢代弩機的舊制。諸葛亮曾製作出“十矢俱發”的連弩,並建立了專門使用連弩的特種兵部隊——連弩士,在戰場中大顯威力。蜀漢銘文青銅弩機,機身有銘文“延熙十六年四月廿日中作部典口口遂緒吏李飛口楊汲口工楊茗作立阪重二斤五兩”三十五字。從銘文來看,蜀漢的弩機有一定的模式。除成都武侯祠館藏青銅弩機,四川省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銅弩機銘文為“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典業劉紀業吏陳深工楊安作十石機重三斤十二兩”。體例一般是“年號+中作部+主管名字+吏名+工名+弩機強度+重量”,“中作部”是主管弩機制作的官署,“典口口”、“遂緒”、“左典業”、“劉紀業”是主管弩機制造的,“李飛口”、“楊汲口”、“陳深”是監造官,“楊茗”、“楊安”是具體的製造者,負責,責任明確。曹魏弩機銘文模式與蜀漢類似,其刻銘體例為“年號+左尚方造+監作吏名+匠、師名+編號”。而孫吳弩機刻銘的體例較為特殊,除年號、匠名外,不見監造名,亦不見生產機構,主要刻具體的使用者姓名和職務。雖然魏、蜀、吳三國制度各異,但弩機制造在這一時期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還藏有若干東漢銅蒺藜。此物因狀若荊棘刺,與植物蒺藜相似而得名。使用時隨手拋擲蒺藜,三尖撐地,一尖直立向上,推倒立尖,下尖又起,始終如此,使接觸它的人不能避其鋒鋭而被刺傷,因此在古代戰爭中,多用來在對抗中根據地形、環境進行拋撒,刺傷敵方的馬匹和士卒,故又稱為“扎馬釘”。據清代張澍《諸葛武侯集·製作篇》載:“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持於武功五丈原,亮卒,懿追之,兩長史楊儀多布鐵蒺藜,是三國之際已有之。”在陝西勉縣的定軍山一帶,曾出土大量三國時期的銅蒺藜,這裏曾經是諸葛亮北伐八年的軍事基地。通過上述文獻和考古實例,説明銅蒺藜在蜀漢的軍事鬥爭中佔有重要地位。因蜀軍缺乏馬匹,難以與騎兵力量強大的魏軍抗衡,在此情況下,扎馬釘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使蜀軍在劣勢中佔據主動。因為扎馬釘的實用性,在後世歷代乃至近代的戰爭中,仍然廣為使用,同時也被譽為“武侯之物”,被視為諸葛亮智慧的結晶。東漢四耳蹲蛙青銅鼓,屬於靈山型,整體作覆釜狀,鼓面中心飾太陽紋,8芒12暈,每暈內飾錢幣紋,團花紋及變形羽人紋等,鼓面邊沿一週等距排有六隻青蛙,作蹲踞狀,其中三隻為累蹲蛙,背上各附一隻小青蛙。鼓面邊緣向鼓身外略有延伸,鼓身肩腹鼓突,束腰,空腹,撇足。腹部近束腰處附對稱四耳,耳中穿有鐵鏈。鼓身飾18道複線凸弦紋,複線凸弦紋之間飾雲紋、雷紋、錢幣紋及花紋等。靠近鼓足處飾對稱二鳥。西南地區的人民習慣將銅鼓稱之為“諸葛鼓”,而“諸葛鼓”一詞最早見於明代,宋元之前尚未發現相關記載。這其中有兩種傳説:一説銅鼓是諸葛亮南征時在軍中製作,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用來敲擊警報;另一種説法,説是諸葛亮製作銅鼓,散埋于山中,是為了蠻夷。這些猜測無法證實,但可以看出“諸葛鼓”的產生,與諸葛亮南征時施行的民族的深遠影響息息相關。而明清時期《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故事的深入人心,使得當時的統治者們力圖通過諸葛亮在西南少數民族心目中的威望和尊崇,在人民反抗的過程中樹立威信,因而促成了“諸葛鼓”的產生。但不管如何,“諸葛鼓”這一説法,反映了諸葛亮南征的成功影響,時至今日,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居民仍然對諸葛亮抱有崇高的敬意。二、三國時期社會生活文物除軍事鬥爭之外,從館藏文物中我們還可以一窺三國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於三足鼎立的政權狀態,三國時期的貨幣經濟水平較兩漢時低,同時貨幣制度也比較混亂,魏、蜀、吳三國在沿用兩漢舊錢的基礎上,還分別鑄造了自己的貨幣,建立起了截然不同的貨幣體系。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227年)始鑄“曹魏五銖”;而吳國則根據自身經濟及物資條件,實行一種虛值的“大錢”,鑄造“大泉五百”、“大泉當千”乃至“大泉五千”等大額面值的貨幣;蜀漢地處西南邊陲,民寡國弱,同時承受着巨大的軍費開支,因此也實行“大錢”。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始鑄貨幣,主要為“直百錢”,面文有“直百”和“直百五銖”兩種。直百五銖錢背多見模鑄或鏤刻的文字符號。陽文者,錢背穿左鑄一個“為”字,代表是益州犍為郡鑄造的,犍為地處通往國外西南通道上,因此經濟交流比較繁盛。陰文者,主要有文字、數字、符號幾類。東漢灰陶説書俑,俑呈坐姿,頭包巾,於額前系花結。面部豐滿,眉開眼笑,額上笑出了四道皺紋,大鼻,張嘴。俑身微向後仰,聳肩,上身袒胸,疊肚,右臂配環狀飾物,左臂縛有響器。下身着窄腳褲,赤腳,右腿向前伸直並抬起,左腳彎曲呈蹲坐姿,坐於一圓餅形底座上。類似形態的説唱俑,幾乎都出現在巴蜀一帶,可謂是帶有地方特色的一類陶俑,神態妙趣橫生,動作誇張生動,形神兼備,令人忍俊不禁。兩漢時期,四川地區自然資源富庶,經濟發展穩定,隨着地主莊園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死後世界的營造更為重視,“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流行,宴飲、娛樂便是地下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東漢墓中,出土了不少伎樂俑、舞者俑、説唱俑等。此類説唱俑的集中出現,也説明了這一時期四川地區説唱藝術的盛行,而這類説唱俑既帶有娛樂性,同時也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既定格了墓上空間的生活氣息,也為死後世界營造出了奇幻多姿的氛圍,同時也可能帶有娛神的功能,以幫助墓主昇仙。從現有的考古發現來看,出土了大量漢魏六朝時期的文字磚,其中也發現了大量三國時期的紀年文字磚:在曹魏墓葬中,發現“景初”、“正始”、“嘉平”、“景元”等四個年號的紀年磚,時代集中在魏中後期;孫吳墓葬中發現“太平”、“永安”、“甘露”、“鳳皇”、“天冊”、“天紀”等年號的紀年磚,時代集中在吳中後期;蜀漢發現的紀年磚較少,只有“建興”、“延熙”這兩個年號的紀年磚,時代為蜀漢早期與後期。我國自漢武帝即位開始創制年號(元狩元年,前112年),而磚室墓也是從兩漢開始流行起來的,因此三國時期紀年銘文磚的流行正是這一歷史傳統的產物。三、遺廟丹青唐宋以來,文人雅士來到成都武侯祠,謁廟懷古,在古柏蒼煙間賦詩作畫、撰文題辭,數百年中留下大量珍貴墨跡。杜詩《蜀相》中“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詩句膾炙人口。明清至近現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思潮歷經鉅變,書畫藝術亦隨之在表達形式與結構內容上發生嬗變,文人雅士或摘古典作書,或以古事入畫抒懷思慮,詠物比興,心、意、境三者交融合一,畫中感物,物中觀心,在成都武侯祠串聯起一部以三國史事為軸線的獨特畫史。隆中對乃表達諸葛亮總體戰略思想和主張的名篇,亦是君臣二人相攜共謀漢室復興的開始。唐代李白有詩云:“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漢末的歷史正是在這一刻開始發生了變化。清楊鵬《浮邱子》曰:“《詩》曰:‘肆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敦,譽髦斯士。’有範也夫!昔伊尹起於有莘之野,以堯舜其君其民為志,卒能相湯伐夏,格於皇天。諸葛亮《隆中對》,無過數十言,而漢用之,於是跨荊益而成霸業。”沈尹默(1883-1971年),現代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沈尹默早年學二王、文徵明,後多臨米黃,又精研漢魏名碑,各書體皆能,是為一代開宗立派之書家。其楷書承魏碑面貌,結體靈動變化,用筆勁健爽利,筆墨清潤古雅。所書《隆中對》結體莊重勻稱,用墨凝練清雅,行筆嚴正灑脱,整體一氣呵成,酣暢淋漓,表現出沈氏晚年的嫻熟技法與沉厚氣韻,把諸葛亮隆中對策之時奇謀在胸,壯志在懷的風發意氣展露無疑。白帝城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東八里舊城內,公元223年,蜀漢先主劉備薨逝並在此向丞相諸葛亮託孤。鞠躬盡瘁句出自諸葛亮《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代婁師白“白帝城圖”立軸,乃婁師白遊歷川渝名勝後,來到成都武侯祠,感受到蜀漢先主劉備與諸葛武侯當年英爽赫奕,如今僅祠廟猶存,歎其種種隨身死而俱泯,而僅此遺廟供人拜謁,千載如生,當下思如泉湧,揮毫寫就。畫作用筆柔和圓潤,前景用中鋒勾勒輪廓,後用色濕染。山石以寬皴加濕筆墨染寫就,後景以較淡的濕筆渲染柔化,畫意清麗曠遠,頗得宋畫遺風。通觀此畫,遙峯浮雲間,孤帆逐浪,山巒疊嶂。峭壁聳立處,林木叢密,遺廟猶存。與杜詩《上白帝城》中“白帝空祠廟,孤雲自往來”之意相得益彰,暗含高遠孤獨之感,顯示出作者對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受遺作相,先主授之無疑,蜀相處之無愧這一史事的懷古幽思。明佚名“諸葛武侯出師圖”立軸,圖繪諸葛亮頭戴綸巾,身着輕袍坐於輪車之上,神態沉靜,指揮若定。行從眾多,均騎於馬上,旌旗飄揚,氣勢撼人。史載諸葛亮五出祁山進行北伐,圖中所繪山巒起伏之地應為出蜀道路。_技嫻熟,氣韻瑰麗,中景緊密,山石松木以青綠細筆點染,山峯蜿蜒疊嶂,節奏流動,構圖整體呈現晚明時期的典型風格,盤旋曲折,意味深長。諸葛亮《隆中對》中曾提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出兵,北伐曹魏。然而是時關羽已歿,荊州亦失,先主病故白帝城。北伐之行以弱對強,以寡敵眾,以遠襲近,以勞對逸。在公元228-234年間,諸葛亮共發動五次北伐戰役,但均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的幾次反擊也未成功,戰事膠着,直至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北伐雖然未竟,但諸葛亮在數次北伐中所表現出的殫精竭智,堅忍不拔的意志,及其對先主劉備和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精神卻彪炳千秋,激勵後人。現代劉孟伉隸書聯,聯文曰:“一杯土尚巍然,向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鱗古道,令人想漢代宮儀。”末尾鈐二方印,上為朱文篆書,文曰“寐叟”;下為白文篆書,文曰“劉孟伉”。此聯現位於漢先主劉備惠陵寢殿,“千秋凜然”匾下,語出唐劉禹錫詩《蜀先主廟》:“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聯文為清代完顏崇實(1820-1876年)所撰,其在武侯祠亦留下另一詠頌劉備詩聯,文曰:“使君為天下英雄,正統攸歸,王氣鐘樓桑車蓋。巴蜀系漢朝終始,遺民猶在,霸圖餘古柏祠堂。”劉孟伉(1894-1969年),現代詩人,書法家、篆刻家。曾任四川省文史館館長。書法遺蹟在巴蜀甚多,為人珍視。此幅用筆遒勁穩健,方圓兼具,氣象古樸渾厚,結構方正勻稱,線條簡潔端美,整幅意藴高古渾厚,完整地契合並烘托出惠陵寂靜蕭肅的氛圍,意勝於筆,情與境交融融合,極具功力。現代範曾行書蜀相詩軸,《蜀相》乃杜詩名篇之一,詩意自出機杼,情感凝練炙熱,是杜甫入蜀後的典型作品。《唐宋詩醇》卷十五評《蜀相》詩曰:老杜入蜀,於孔明三致意焉。其志有在也。詩意豪邁哀頓,具有無數層折。

TAG標籤:立式 説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