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茶的美稱和雅號

茶的美稱和雅號

1. 茶:中國人對茶的尊稱,即中國茶文化的代表。

2. 綠茶:取自茶葉顏色的雅稱,意味着健康、清新和平靜。

3. 龍井: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浙江杭州西湖的特產,因產自龍井村而得名,是中國傳統綠茶的代表。

4. 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起源於福建安溪,因為茶葉形似鐵塊而得名。

5. 珠茶:元代出現的一種製茶工藝,將茶葉壓縮成珠狀,便於運輸和保存。

6. 祁門紅茶:安徽省祁門縣的代表性產物,因為採摘、製作時必須在黃昏時段進行,所以也叫“霞光紅茶”。

7. 普洱茶:雲南省普洱市出產的一種發酵茶,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香氣,屬於中國獨有的黑茶。

8. 武夷巖茶:福建武夷山出產的一種烘焙綠茶,因生長在巖石上而得名,具有獨特的濃郁花香和略帶礦質的口感。

9. 毛峯: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出產的一種綠茶,葉子呈黃綠色,外形扁平,內部捲曲成短芽。

10. 金駿眉:福建南安市出產的一種紅茶,芽葉精美,外形扁平,葉質堅韌,色澤紅潤,富含茶多酚,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的美稱和雅號”主要包括:不夜侯、滌煩子、清友、苦口師、水厄、酪奴、瑞草魁、甘露、餘甘氏、葉嘉、皋蘆、瓜蘆、不夜侯、滌煩子、清友、苦口師、水厄、酪奴、瑞草魁、甘露、餘甘氏、葉嘉、皋蘆、瓜蘆,並且大部分用户都認為不夜侯更好。

九、不夜侯[出自唐、胡嶠《飛龍澗飲茶》]: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八、滌煩子[出自唐、施肩吾《句》]: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九、不夜侯[出自唐、胡嶠《飛龍澗飲茶》]: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清友”。據宋蘇易簡《文房四譜》言,“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為茶也”。

苦口師——宋代陶榖《清異錄》:“皮光業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請嘗新柑,筵具殊豐,簪紱叢集。才至,未顧尊罍,呼茶甚急。徑見一巨甌,題詩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眾噱曰:‘此師固清高,難以療飢也。’”皮光業,五代人也,晚唐詩人皮日休之子。

水厄。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時給事中劉縞,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倉頭水厄。

酪奴[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惟茗不中,與酪作奴。

七、瑞草魁[出自唐、杜牧《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八、滌煩子[出自唐、施肩吾《句》]: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九、不夜侯[出自唐、胡嶠《飛龍澗飲茶》]: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甘露[出自魏晉南北朝宋、曇濟大師《宋錄》]: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餘甘氏,是古人對茶的另一種擬人戲稱。茶水飲之甘甜可口,喝完更是脣齒留香,餘味纏綿,故得此稱。

五、葉嘉[出自北宋蘇軾《葉嘉傳》]: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 六、瑤草[出自元、倪瓚畫作《龍門茶屋圖》]: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 七、瑞草魁[出自唐、杜牧《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八、滌煩子[出自唐、施肩吾《句》]: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九、不夜侯[出自唐、胡嶠《飛龍澗飲茶》]:沾牙

30.皋蘆---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十分煎皋盧,半榼挽醽醁(ling lu)。另有唐.陸龜蒙《和茶具十詠·茶鼎》:曾過頳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薦皐盧,何勞傾斗酒。《廣州記》上説: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

雅號有皋蘆、瓜蘆、水厄、葭荼、苦荼、甘露、酪奴、靈草、嘉草、葉嘉、瑤草、瑞草魁、滌煩子、不夜侯等稱呼,直到現在茗和茶還通用。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所有人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這就説明了“茶”是生活中最常見且不可缺少的一樣東西。中國人對茶的熱愛可是由來已久,據瞭解,“茶來自”的正名在唐代前期是“荼”,後來才演變為“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別名和雅號。

據《茶經》記載: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來自、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中國人以“品茶”為雅事,還在詩文中為茶起了很多雅號,例如以下幾種:

1、甘露:來自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出自《宋錄》

2、酪奴:惟茗不中,來自與酪作奴。——出自《洛陽伽藍記》

3、靈草:天賦識靈草,自然鍾野姿。——出自《茶人》

4、嘉草:靈山不可見,嘉草何由啜。——出自《試茗泉》

5、葉嘉: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叫溶善出自《葉嘉傳》

6、瑤草: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出自《龍門茶屋圖》

7、瑞草魁: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出自《題茶山》

8、滌煩子: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出自《施肩吾》

9、不夜侯: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出自例超課病《飛龍澗飲茶》

茶的別名有荼、檟、蔎、茗來自、荈,雅號有皋蘆、者食瓜蘆、水厄、葭荼、苦荼、甘露、酪奴、靈草、嘉草、葉嘉、瑤草、瑞草魁、滌煩子、不夜侯等稱呼,直到現在茗和茶還通用。

茶的別稱雅號

茶的別稱雅號有:雲華、不夜侯、餘甘氏、苦口師、仙芽、玉爪、鳥嘴、雞蘇佛、雀舌、瑞草魁等。不夜侯是古人對茶的擬人的戲稱,餘甘氏是古人對茶的另一種擬人戲稱。

茶的別稱雅號有哪些

茶的別稱雅號有檟、茗、詫、皋蘆、瓜蘆、水厄、過羅、物羅、選、奼、 葭荼、苦荼等。

茶的別稱雅號有荼、清友、不夜侯、清風使、龍芽風草、滌煩子、嘉木等,滌煩子: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

茶也稱檟、茗、荈、茶樹、茶葉、元茶,茶葉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茶的別稱雅號有哪些?

茶的別稱雅號有:

1.荼。

陸羽《茶經》記載: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2 .茗。

唐代後許多詩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蘇軾有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唐朝詩人皎然《陪盧判官水堂夜宴》中寫道:“愛君高野意,烹茗釣淪漣。”

3 .清友。

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詩云:“竹裏延清友,迎風坐夕陽。”竹裏品茶並陶醉於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視此為雅事。

4 .不夜侯。

茶的雅號,人對茶的擬人戲稱。因茶可提神,飲後夜不能睡。胡嶠《飲茶》:“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5 .清風使。

據《清異錄》載,五代十國時,有人即稱茶為清風使,盧仝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後,“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6. 龍芽風草。

除了採、蒸、搗、拍、焙、穿、封等環節,就是茶湯的烹煮了。宋代吳潛《遏金門·和韻賦茶》有云:“湯怕老,緩煮龍芽鳳草。”意為烹一杯香茗,要許多環節,尤其煮湯,更需一絲不苟。

判斷新茶與陳茶:

1.可以根據茶葉的色澤分辨陳茶與新茶。大抵來説,綠茶色澤青翠碧綠,湯色黃綠明亮;紅茶色澤烏潤,湯色紅橙泛亮,是新茶的標誌。

2.可從香氣分辨新茶與陳茶。隨着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高變低,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

3.還可從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不管何種茶類,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卻顯得淡而不爽。

茶的別稱雅號茶的別稱雅號有哪些

茶的別稱雅號有:1、甘露: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出自《宋錄》2、酪奴:惟茗不中,與酪作奴。——出自《洛陽伽藍記》3、靈草:天賦識靈草,自然鍾野姿。——出自《茶人》4、嘉草:靈山不可見,嘉草何由啜。——出自《試茗泉》5、葉嘉: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出自《葉嘉傳》

6、瑤草: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出自《龍門茶屋圖》7、瑞草魁: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出自《題茶山》8、滌煩子: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出自《施肩吾》9、不夜侯: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出自《飛龍澗飲茶》

茶的別名有荼、_、_、茗、_,雅號有皋蘆、瓜蘆、水厄、葭荼、苦荼、甘露、酪奴、靈草、嘉草、葉嘉、瑤草、瑞草魁、滌煩子、不夜侯等稱呼,直到現在茗和茶還通用。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製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含茶飲料等。

茶的別稱雅號

茶的別稱雅號有云華、碧霞、清友、不夜侯、餘甘氏、苦口師、仙芽、雀舌、瑞草魁、荼、茗、龍芽風草、苦荼、鳥嘴、茶旗等。

茶”並不是一直叫做“茶”的。陸羽《茶經》記載: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曰茶、二曰慣、三曰葱、四曰茗、五日舜。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任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的別稱有哪些呢?

茶的別名有荼、檟、蔎、茗、荈,雅號有皋蘆、瓜蘆、水厄、葭荼、苦荼、甘露、酪奴、靈草、嘉草、葉嘉、瑤草、瑞草魁、滌煩子、不夜侯等稱呼。

茶的品質特點是由茶葉品質成分決定的。除茶樹品種遺傳因子決定茶葉品質基礎外,其品質成分的變化,與茶樹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外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因此產生了茶葉品質的季節性變化,形成不同季節茶的不同特點。

茶沖泡注意事項

我們日常喝茶的時候一般都會使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温,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茶葉浸泡4-6分鐘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茶

茶在古代的雅稱有哪些 茶在古代的雅稱有什麼

1、茶在古代的別稱有茗、檟、荈、元茶、仙芽、雲華、嘉草、甘露、不夜侯、滌煩子、餘甘氏、苦口師等,在東漢時用茗來表示茶,為茶的雅稱;晉代稱茶為不夜侯,為茶的雅號;唐代稱茶為滌煩子,當時人們認為茶能消除煩惱;宋代把餘甘氏當做茶的雅稱。

2、茶在古代的別稱有茗、仙芽、雲華、嘉草、甘露、不夜侯、滌煩子、餘甘氏、苦口師等,茶在古代一般是達官貴人喝的,根據飲用場景不同,誕生了不同的別稱,這些別稱也是茶文化的重要標誌。

3、東漢時期用茗來表示茶,現在基本與茶通用,屬於茶的雅稱;晉代有“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之説,將茶稱為不夜侯,當做茶的雅號。

4、唐代將茶稱為滌煩子,有“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的説法,認為茶能消除煩惱;宋代因“世稱橄欖為餘甘子,亦稱茶為餘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餘甘氏,免含混故也”,將茶稱為餘甘氏。

茶的美稱和雅號

茶的雅稱綽號以及別名很多,據陸羽《茶經》中介紹,除茶外,茶的別稱還有_、_、茗、不夜侯、_、清友;另外,據其他古籍中的記載,茶的別稱還有詫、皋蘆、瓜蘆、水厄、過羅、物羅、選、奼、葭荼、苦荼、酪媽等。

生活常識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科學知識,可分為物理、生物、化學、醫學、急救知識、地理、安全、宇宙天體、自然現象等各方面的常識內容。

茶在古代還有什麼別稱

中國人飲茶歷史源遠流長,相傳可以追溯到神農嘗百草的時代。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論飲茶方式如何變遷,人們對茶的喜愛隨着時間流轉,一直保留到今天。現在就跟着小約一同領略一下與茶相關的雅稱吧。

1、 茗

茗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別稱,《太平御覽》中記載,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所以,茗又指代茶葉嫩芽。

2、 荼

《茶經》中記載,荼是茶在唐之前的稱呼,此外,還有檟、荈、蔎等。而有了《茶經》之後,才統一用了“茶”作為名稱。

3、 甘露

甘露的別稱出自《宋錄》,其中記載“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4、 靈草

靈草的別稱出自唐代農學家陸龜蒙所寫的《奉和襲美茶具十詠 茶人》,其詩寫到“天賦識靈草,自然鍾野姿。”

5、 王孫草

王孫草也是出自唐代,由詩人皇甫冉作《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時,賦予了茶王孫草的別稱。其詩寫到“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

6、 滌煩子

飲茶可以消除疲勞,所有的煩惱在飲茶的過程中也會慢慢沉澱下來。所以唐代詩人又寫詩啦,施肩吾寫到“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偷偷説一句,滌煩子是小約最喜歡的別稱!

7、 不夜侯

飲茶可以提神醒腦,在晉代時,張華就在《博物志》中記載“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其後,五代時的胡嶠也寫下了“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的詩句,用以讚美茶的提神功效。

8、 苦口師

苦口師這個別稱,大約是因為茶入口很苦得到的?偷笑,其實苦口師這個別稱,最早出自於宋代陶榖的《清異錄》,其內記載“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所以,茶又被稱為苦口師。

除了上面已經羅列的,還有諸如靈草、綠華、玉蕊、清友、白雲英、離鄉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漫長的歲月中,無數文人茶客賦予了茶這種飲品數不清的別稱雅號。小約相信,隨着時光輪轉,茶在現在、在將來還會有更多、更雅緻的別稱。

茶的別稱雅號

茶的別稱雅號:甘露、酪奴、靈草等。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的山區,茶按製作工序分為綠茶、白茶、紅茶等六大類。茶葉可作飲品,含有多種有益成分,並有保健功效。

茶葉呈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鋭,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花白色,花瓣闊卵形;萼片闊卵形至圓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飲的起源文化: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説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

茶的高雅叫法

茶的高雅叫法有碧霞、雲華、不夜侯、餘甘氏、苦口師、清風使等等。

1、碧霞

碧霞,是對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曾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寫道:“紅爐石鼎烹團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碧霞,像天上才有的東西,令人嚮往。

2、雲華

雲華,對茶的美喻。好山配好茶,生於山巔雲霧中的茶,沒有被沾染污濁氣息,可謂上品。“華”指的是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也稱好茶為“雲華”。正如晚唐文學家皮日休在《寒日書齋即事》中寫道:“深夜數甌唯柏葉,清晨一器是雲華。”

3、不夜侯

不夜候,茶的雅號,也是古人對茶擬人化的戲稱。西晉文人張華曾在《博物志》中寫道:“飲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稱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茶能夠提神,飯後喝茶導致夜不能寐,所以茶也叫“不夜侯”。

4、餘甘氏

餘甘氏,也是古人對茶擬人化的戲稱。一杯茶,入口甘甜,茶畢脣齒留香,餘味綿延不絕,所以才得此名。而“餘甘氏”的典故出自宋朝李郛的《緯文瑣語》:“世稱橄欖為餘甘子,亦稱茶為餘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餘甘氏,免含混故也。”如此説來,餘甘氏之名,只聽起來便使人回味無窮,喝上一杯“餘甘氏”,豈不讓人美到心醉。

5、苦口師

苦口師,古人對茶的擬人化戲稱。濃茶味苦,所以叫苦口師。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泡上一杯濃茶,在茶香環繞中喝上一口,微苦味甘,妙不可言。不得不説,“苦口師”這個比喻恰到好處,茶就像人之導師,讓人能夠從中喝出道理、品出生活滋味。

6、清風使

清風使,古人對茶的美稱。唐代詩人盧仝在其著名的《七碗茶詩》中寫下:“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清風使

TAG標籤:雅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