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綜合知識 > /列表

懷秋老人的八十之戀

參加八一建軍節那天的一個紀念活動時,我認識了林懷秋老人。

懷秋老人的八十之戀

活動的內容很特別,屬半官方半私人性質。確切點說,是林懷秋老人出資萬餘元,聯絡十幾位老戰友及其後代子孫,從湖南等地千里迢迢經瀋陽輾轉到撫順三塊石烈士陵園,祭奠犧牲半個世紀的戰友們。撫順市委市政府得知此事,積極支援參與,並組織多家媒體給予報道。

那天一大早,大雨滂沱,連綿不斷,祭奠活動卻沒有理會這些,仍舊按計劃進行。撫順市、撫順縣相關領導早早在沈撫交界處迎接,參差不齊的車隊在大雨中逶迤前行,頗為引人注目。車隊駛進烈士陵園時,大雨驟然停歇,變成毛毛細雨,與哀悼者的情思相交相融。

烈士墓前,擺放著一排裝滿鮮花的大花籃,應時的祭品,一應俱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林懷秋老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題材,花費十年心血寫成的自傳體小說《三塊石之戀》。

掃墓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有曾經在三塊石地區與國民黨軍隊拉鋸作戰的基幹三團老戰士;有的老戰士因身體欠佳委派來的兒孫;有林老的同學、後輩、親屬;有相關的作家、詩人、記者及撫順市三塊石地區鄉鎮領導。互相之間有相交幾十年的摯友,有相知而不相識的朋友,更多的人僅此一面之交,素不相識。儘管如此,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幾十人列成方隊,氣氛肅穆而真誠。

林老所致悼詞,因為麥克突然失靈,我沒有完全聽清楚。面對衰舊殘破的烈士陵墓,年久失修的紀念碑,懷著對戰死疆場的烈士們、對倖存下來的老戰士們、對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隨行者們的崇敬之情,我深深鞠躬致敬。心想,只要有林老這樣的人在,烈士們的英雄事蹟就不會被無情的歲月淹沒。

祭掃烈士墓活動結束,我們參加了林老向他戰鬥過的三塊石地區鄉政府贈書儀式。近距離接觸年屆八十,一生歷盡坎坷,卻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鑠、耳聰目明的林老。手裡捧著他新出版的還帶著墨香味兒的《三塊石之戀》,腦海中不由自主地盤旋著這樣一個問題。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舉目皆是,作為這樣一個年齡段的人,究竟還能做點什麼?應該做點什麼?如果我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我能夠做什麼呢?答案無須選擇,只有一個:在年輕人就業都非常艱難的今天,咱這麼大歲數還能幹啥?有錢花,有房子住,好好活著唄!

不禁想起紅遍大江南北的“許三多”在劇中重複了幾次的一句話“好好活著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著”。考量人的生命長度,生於或卒於某年某月某時,可以精確到秒分。只要有心人認真紀錄,再窮的人,也很少有人連一個準確地歲數都沒有。生命的價值就難於計算多了。甚至弄不清它的計量單位是“大小”還是“多少”。常規下,怎樣做才算是“有意義”“好好活著”?“因為已經活著,就接著繼續活下去”,生活不如意的老人們的想法裡往往充滿了被動、消極和無奈。而多數人到了生命的衝刺階段,都絞盡腦汁讓自己生活的內容更豐富點:含飴弄孫,釣魚養花,吟詩作畫,強身健體,遍嘗美味佳餚,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總之,印象中,奔波奮鬥一輩子了,到了該享受的時候了。這就是“好好活著”終極詮釋。

沒了年輕時候的心志高遠,沒了做英雄、科學家、政治家的憧憬和幻想。因為一輩子活下來,已經恍然大悟:英雄、政治家、科學家畢竟是時代造就出來的佼佼者,芸芸眾生才是人世間的主流隊伍。為世界和平、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做貢獻,可不是說著玩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貼上邊的。

於是,一個問號擺在每個人的面前:作為芸芸眾生一份子的人生意義何在?一位著名散文家給了我精確的答案。她說:“生命本沒有意義,是每個人賦予自己生命意義。”林懷秋老人的一生,恰恰印證了這個樸素哲學道理。

細想起來,可不真是這麼回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樣是一條生命,絕無同樣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有的人活著有意義,有的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活著就沒什麼意義。有的人活著意義重大,“重於泰山”;有的則渺小,“輕於鴻毛”。意義大小,受時代、命運、機遇操縱,也是個人素質、才能學養的體現,自己不能完全左右,而有沒有意義卻在自己掌控的之中。

歷朝歷代偉大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們的一生,威力蓋世,能夠決定或改變世界或民族的命運,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我輩凡夫俗子們按部就班地做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瑣事,對個人、家庭、父母、社會有益無害,可稱為一般的意義。任何一個人也不願被人稱作“廢物”,活著一點意義都沒有。

與眾不同的林老確實與眾不同。他用生命中應該留給自己享清福的十年時間,戀上了回憶,戀上了舊日的戰場和犧牲了的戰友,戀上了遼東大地,戀上了寫作。他往返大江南北數次,沿著戰爭年代自己走過的足跡,日夜兼程,走訪丹東新賓撫順本溪等地區老鄉、戰友,查閱大量檔案資料,以鋼鐵般的意志,鑄就了三十五萬字的《三塊石之戀》。活生生地再現了六十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遼東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基幹第三團與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鬥場面和艱苦卓絕的戰地生活,也把自己在戰鬥中結成的戰友情誼和一段離奇曲折的異國之戀留給了後世。這一舉動,對三塊石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旅遊事業的長足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支援。在老百姓眼裡,林老的作為,最有資格掛上“好好活著”“有意義”的標籤。

林老自幼天資聰穎,高中畢業後因戰亂不得不投筆從戎。他文化基礎好,凡事有主見,加之生性耿介正直,處事毫無韜略隱晦可言。他的一生,向來不屑於隨波逐流,鑽營攀附,不善於處理一個又一個複雜的人際關係,更難於適應一個又一個凶險的政治環境。於是,中國少了一個牛毛一般多的平庸領導幹部,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翻譯家、學者和作家。二十年時間,他的譯作有《楊貴妃傳》等100餘種,《三塊石之戀》只不過是1000餘萬字中區區一小部分。

在從撫順回瀋陽的路上,和同伴們閒聊,大家都覺得頭一次參與這樣非正式的卻極其鄭重其事的八一建軍節。我相信,林老豐富的內心世界,博大的胸懷和愛心,一定感動了很多人。他對戰友重情重義,對戀人至死不渝,對自己客觀無情解剖的情操,給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路上,林懷秋老人自學成才的非凡經歷,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翻騰,揮之不去。

坐在前邊,眼睛注視著司機的方向盤忽左忽右,心裡卻緊緊盯住林老為我們樹立的人生路標:老了老了,再抓撓一把,為自己的人生多添一點意義。

TAG標籤:八十 老人 懷秋 之戀 #